《圍棋十訣》那些事兒

2021-01-19 圍棋百科

如果您覺得本文不錯,請關注「圍棋百科」(在本文上方點擊圍棋百科)。

  圍棋十訣,顧名思義就是下圍棋時的十句口訣。也是下圍棋的一種經驗總結和積累要素。相傳有唐王積薪, 宋劉仲甫等多種說法。 最早見載於南宋陳元靚《事林廣記》(標題為《象棋十訣》), 明劉仲達《鴻書》、《秋仙遺譜》、《石室仙機》等書均有轉載。該訣對後世中外棋界有廣泛影響。

  20世紀20年代,日本鈴木為次郎與我國陶審安討論,將原圍棋十訣改為上面的十訣。改稿的影響遠不如原作。


一.不得貪勝

二.入界宜緩

三.攻彼顧我

四.棄子爭先

五.舍小就大

六.逢危須棄

七.慎勿輕速

八.動須相應

九.彼強自保

十.勢孤取和


圍棋十訣詳解:

不得貪勝

  不要走不講道理和過份的棋。瀨越憲作曾改為「貪不得勝」,本質未變,側重不同。在這裡我們總結出了以下幾種情況,列出要領,供大家參考:

一、有一定優勢時對方下出勝負手:

  1.布局階段,決不能退讓,因為此時距離勝負道路尚遠。

  2.中盤階段,關鍵之處不能退讓。局部損得,可酌情處理。

  3.收官階段,必須將這種優勢正確地計算為目數,能否退讓,完全取決於優勢目數的情況。

二、有絕對優勢時,對方下出勝負手,不論任何階段,在反擊沒有把握的場合,都必須做出讓步,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絕對優勢。


入界宜緩

  意為打入對方陣勢要徐徐圖之,不求一擊而得逞;另外,「宜緩」從廣義上去理解,還有另一層含義。即在沒有合適侵消點的場合,從全局將對方的模樣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等待入侵時機。這是一種以靜制動的後發制人之策。


攻彼顧我

  是指將要攻擊對方時,要想到自己的安危與發展,以及和全局的配合。分析攻擊的方向,確立借攻擊是為了圍空、擴張、轉換,還是攻殺。


棄子爭先

  和《棋經》中「寧失數子不失一先」是一個意思,不要因小處糾纏而喪失「先手」的主動。
棄子原則:

1.僅是目數的增減(等於官子)。

2.僅是局部的損失(亦等於官子)

3.逃孤對全局不利。

4.對方很難吃乾淨的子。

5.棄子可以得到多種重要利用。

6.棄子爭得先手後可以換取全局更大的利益。棄子爭先大都只適用於布局至中盤的各個階段,到了官子階段則一切取決於目數的大小了。

爭先:
1.即爭取先手和主動。
2.爭取對全局的控制能力(急所和大場)。


舍小就大

  「大小」,指棋的價值,是圍棋中最基本的棋理!是指導我們行棋的第一考慮要素。對弈中,每行一步棋都是一次判斷棋子價值大小的選擇。

  廣義的說除了填眼的棋沒有價值,所下的每一步棋都會有所得,但是要選價值最大的那步棋走。「小」,即目數少或發展潛力小的子,或只與局部利益有關的子,次要位置的子等;「大」,則是目數多或發展潛力大的子,或者與全局的利益相關(急所、大場)的子,重要位置的子。

  「小」與「大」的判斷方法,應儘量將其轉化為一種確實的目數概念,這樣判斷就比較容易了。比如:某方以棄去30目價值的殘子換取一道厚勢,那麼事先必須估計這個厚勢是否具有30目的實質,或者這個厚勢對全局的影響和控制力是否大體具有30目的價值。這種估算法,雖然沒有點目那樣準確,但若經常做這樣的練習,其準確性便會越來越高。同時對於提高大局觀,提高全局的判斷力亦是大有裨益的。


逢危須棄

  《棋經》上講「善敗者不亂」。孫子兵法上也有類似的意思。專指形勢不利時,自己的棋已經危險,越逃可能死的會越多,或者越逃跑對方借攻擊獲得利益越多的情況下,就須放棄,放棄的越早損失越小。「危」,一般指形勢受到損害,棋子受到攻擊或遭到某種危險狀況。「危」的另一層涵義是「居安思危」,這是從全局來講的,是己方的弱棋,在尚未直接遇到危險時,就已經計算到某些暗伏的危險,需要提前作出有效地防範措施。「棄」,與前面的「棄子爭先」、「舍小就大」有所不同,「逢危需棄」所涉及的範圍更廣,更有騰挪、轉身、轉換之意。不過其總的要領仍然是相同的:「棄」是為了更好地「得」;「棄」可以擺脫困境,爭取主動。


慎勿輕速

  是指對局時的態度,要重視對手,小心謹慎,兢兢業業。不要憑主觀意志盲目出手行棋,要根據雙方棋勢的發展,計算周全、嚴密後,再確定如何行棋。


動須相應

  指下棋時要有全局觀念,時時刻刻都要將全局的形勢放在首位,局部要和全局呼應配合。明白了局部和全局的關係,所落下的棋子要和周圍的形勢有配合照應。「相應」包括:

一、獲得周圍子力的接應。

二、借用全局力量攻擊對方。

三、和全局的形勢配合,圍空或擴張勢力。


彼強自保

  「彼強」說明對方在某一方面有優勢,要判斷準對方強在哪裡,是形勢、模樣還是厚勢?是無懈可擊嗎?其弱點在哪裡?搞清楚這些是決定如何自保的前提。

  「自保」是本訣的關鍵。在敵方的強處,棋沒有缺陷,無理挑戰自然會自找苦吃,所以遇到這種情況,要以忍為上,力求儘快安定;敵方的棋雖強,但有缺陷或弱點,這時候的「自保」要根據全局的需要,採取積極的自保(主動出擊,以攻為守),或含蓄的自保(瞄著對方弱點,有章法地撤退,以圖後發制人,使對方攻殺時有所忌憚,不敢放手一搏),這就需要對局者有一個良好的形勢判斷能力,根據不同的局面,採取相應的恰如其分的「自保」措施。


勢孤取和

  這實際上是教人一種治理孤棋的方法。「勢孤」說明在某一局部或某個方面,對方勢力較強,己方子少力薄,強戰必然導致失敗。但應採取那種方法打開局面呢?「取和」即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和理論支柱。

  當然採取「和」的方法,要根據不同的場合而變化,有的宜直接謀活,有的場合不能與對方正面作戰,需要運用靈活的轉身戰術,有時又需經過騰挪,再相機動出,凡此種種,舉不勝。因此「勢孤取和」直譯的意識是:己方勢力弱時,應採取靈活、調和的方針。

  本訣中又包含了「入界宜緩」「慎勿輕速」「彼強自保」等內容,但又與以上三訣有所不同,因為「取和」,是屬於一種有準備的、積極的抵抗手段,如果對方「不和」的話,就要預先準備必要的反擊手段,這樣才能確保「和」的成功,這也是「取和」之真意。

新十訣

一. 持重勿貪

二. 入界宜緩

三. 相機而攻

四. 扼要而據

五. 棄子取勢

六. 舍小就大

七. 動須相應

八. 慎勿輕速

九. 彼強自保

十. 先勢後地

說明:20世紀20年代,日本鈴木為次郎與我國陶審安討論,將原圍棋十訣改為上面的十訣。改稿的影響遠不如原作。


暴力圍棋十訣

  進入二十一世紀暴力圍棋時代,一些年輕的職業棋手和網友總結的新十訣

  一、不得貪勝:堅決要勝。凸顯了職業競技圍棋勝負的殘酷。


  二、入界宜緩:入界宜深。先撈後洗,打入的越深越好。


  三、攻彼顧我:攻彼忘我。現代圍棋追求的是一劍封喉。


  四、棄子爭先:棄子另殺。李世石「殭屍流」的最貼切描述。


  五、舍小就大:大小均佔。我的空是我的,你的空也是我的。


  六、逢危須棄:逢危就戰。面對敵人的攻擊,我們要打回去!


  七、慎勿輕速:爽在輕速。原意是下棋要小心謹慎,現在卻是下得越快的越不好對付。


  八、動須相應:棋都不應。原意是全局要注意配合照應,但目前「脫先挑釁流」很當道。


  九、彼強自保:彼強硬搞。吃厚勢,只要沒有兩隻眼的棋,就可以試著吃吃。


  十、勢孤取和:勢孤玉碎。形勢不好了就拼命!!!


暴力圍棋十訣鮮明凸顯了現代圍棋取勝第一,依賴計算的特點。

江鑄久九段的暴力圍棋十訣書法


其他釋義:

  圍棋就是宇宙,就是天地。圍棋裡面內含太豐富了,包括天文、數學、哲學、軍事、人生等,包羅萬象。就拿哲學來說,圍棋裡蘊涵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充滿著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如大小,先後,攻守,得失,生死、厚薄、奇正、動靜、地勢、虛實等。攻與守是矛盾的,又是不矛盾的,像圍棋就是陰陽調和,黑白陰陽,黑跟白交融在一起,像太極圖,黑白互相轉換,不可分割。守跟攻,你只有守得好才能進攻,攻得好就是最好的防守,但是必須守得好。

不得貪勝:你要適可而止,不能過度。幹什麼事情,你一貪就壞,所以它擺在第一。圍棋你贏半目和一目半都是贏了,就可以了,你明明只能贏二目,你非要贏二十目,那就不明智了。中國的中庸思想就是這樣,你適可而止,不得貪勝。

入界宜緩:你要侵犯到人家那裡去,不要著急,慢慢地來,不要急於侵犯人家。

攻彼顧我:進攻人家要顧到自己,必須考慮自己,你盲目去攻,自己到處都是破綻,這種攻是不行的,你首先要顧到自己,自己沒有破綻,才能去攻人家。匹夫之勇不可提倡。

棄子爭先:你棄子才能爭先,要搶先手,就要付出代價的,放棄才能搶先手。什麼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世界上好處都是給你得的,沒有的,不僅是下棋,做人就是這麼做。

舍小就大:你要大的,就要舍小的,連小的都不能損失,那是不行的,必須有得有失,一個人幹任何事情就要有得失。通過學圍棋就要懂得得失關係,人的一生最後總結得比失多一點,就成功了。世界上沒一個人都是得或都是失的,舍小就大。


逢危須棄:碰到危險你就放棄,不要抱住不肯放。

慎勿輕速:你的速度,什麼東西都不能太快,輕舉妄動是不行的,幹什麼事情也是如此:每一句都告訴你,做人要謹慎,要小心,兢兢業業。

動須相應:你的行動要有照應,不要單幹,蠻幹更不行,下棋也是這樣。

彼強自保:人家強了,你還得保,人家很強大,你盲目地攻擊人家,是傻瓜。

勢孤取和:也是這個道理。所以仔細一想,這十句話都是教人必須要穩,沉得住氣,每一步都要兢兢業業。


註:本文根據網上資料整理而成。

相關焦點

  • 圍棋十訣給我們的人生智慧
    古人在將一系列博弈中智慧,總結成了「圍棋十訣」。在今天看來,「十訣」對我們的人生仍然是一種提醒。圍棋十訣第一訣就是:不得貪勝。古人意在提醒我們,做人做事眼裡不能只有勝利,對於任何事情都要通盤考慮,不得貪圖勝利,這樣才能不被勝利衝昏頭腦。圍棋十訣第二訣就是:入界宜緩。
  • 圍棋十訣詳解
  • 漫談圍棋棋理篇二,度(解圍棋十訣 前篇)
    圍棋十訣云:「不得貪勝,入界宜緩,攻彼顧我,棄子爭先,舍小就大,逢危須棄,慎勿輕速,動須相應,彼強自保,勢孤取和。「下圍棋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這圍棋十訣的,但這十訣到底講了什麼呢?根據筆者的理解,這十訣來來回回就講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度」。
  • 「圍棋十訣」的第一訣:求而不貪——從圍棋的要訣中領悟處世智慧
    這裡的「棋」指的是圍棋,在古代稱之為弈,是棋類的鼻祖。作為四藝之一的圍棋起源於中國,據說是堯帝發明的,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圍棋是一種智力型運動,學習圍棋既可鍛鍊提高的邏輯思維能力,又能陶冶情操,培養頑強、冷靜、沉著的性格。圍棋是一種智慧的角逐,小小的棋盤,是鬥智鬥勇的沙場。是沙場就要講究戰術,經過千百年來無數大師的總結、提煉,匯聚出許多經典的棋藝要訣。梁武帝蕭衍就親自撰寫過《棋經》,記載了當時的圍棋規則和棋藝。宋代更是出現了有理論、有經驗、有指導的系統圍棋著作《忘憂清樂集》。
  • 漫談圍棋棋理篇三,度(解圍棋十訣 後篇)
    接上篇,我們接著來談圍棋十訣,圍棋十訣的後五訣為:「逢危須棄,慎勿輕速,動須相應,彼強自保,勢孤取和。」我們逐條來看一下六、逢危須棄:遇到危險,當斷則斷,這是一種氣魄,古語有云:「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良禽擇木而棲「。。。。。。
  • 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圍棋十訣 致勝是精髓
    圍棋十訣是下圍棋時的十句口訣,蘊含著下圍棋的經驗總結。作者相傳是唐代王積薪, 宋代劉仲甫等多種說法。 最早見載於南宋陳元靚《事林廣記》,該訣對後世中外棋界有廣泛影響。十訣如下:  一。 不得貪勝 二。
  • 《圍棋十訣》病毒版註解:中外抗疫的巨大差異
    細說起來,很多事情都和下圍棋有相通之處,棋理通則百理通,不論是古代兵法,還是現代投資,都可以從黑白世界汲取靈感。像從唐代圍棋大國手王積薪流傳下來的《圍棋十訣》,被視為圍棋原則的典範。其中不少口訣拿過來用,也不無借鑑意義。這不,面對外國防範抗疫的「騷操作」,毒奶菇腦洞大開地將其與經典圍棋十訣串聯起來,博君一樂切勿當真。
  • AI時代「圍棋十訣」回溯:有多少內涵已經悄然改變,甚至失去意義
    說起《圍棋十訣》,大概我們每個喜歡圍棋、或曾經喜歡過圍棋的人都聽過,雖說四十個字一字不漏背下來未必人人能做到,但其中蘊藏的道理,應該都是相當熟稔的。十訣相傳為唐代王積薪所著。一共四十個字,內容如下:圍棋十訣(唐-王積薪)一、不得貪勝;二、入界宜緩;三、攻彼顧我;四、棄子爭先;五、舍小就大;六、逢危須棄;七、慎勿輕速;八、動須相應;九、彼強自保;十、勢孤取和。
  • 彼強自保、勢孤取和---圍棋十訣與人生十戒《五》!
    彼強自保 十.年5月,在 中國烏鎮圍棋峰會上,它與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圍棋冠軍 柯潔 對戰,以3比0的總比分獲勝。以人工智慧內容為開端,作為《圍棋十絕與人生十戒》終篇的開局,是映射當今現實局面的真實寫照。隨著 AlphaGo的「橫空出世」,人類智慧的最後高地無情的被人工智慧所擊敗,對於人類而言這無疑是震撼的。但無論計算機、電腦亦或者AI人工智慧,其研發和誕生的前提就是解決「人腦無法企及」的大型計算問題。如果科技的計算能力弱於「人腦」它是不可能被發明出來的。
  • 圍棋周刊圍棋文化漫談之15:王積薪與圍棋十訣
    作者:唐民  唐玄宗棋待詔制度的建立,使得圍棋得以廣泛普及,民間高手有幸匯聚一起,一較高下,從而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職業棋手,王積薪就是這其中的佼佼者。  雖無確切史料可考,但可以肯定王積薪並非第一個棋待詔。王積薪最終能成為舉國聞名的圍棋第一高手,與當時的圍棋氛圍是離不開的。
  • 前重慶隊圍棋九段王檄投身股市,將圍棋十訣用於投資三年賺...
    王檄的「戰利品」保時捷SUV回顧自己的投資經歷,王檄表示自己將圍棋十訣中的「不得貪勝」運用到投資當中,並分享了自己的目標和心態,「過去的都已過去,未來還在前方。既然決定了要走投資這條路,重要的就不再是一時的高低輸贏,而是能夠走到終點。」
  • 《太吾繪卷》圍棋十決怎麼獲得 圍棋十決棋藝獲得方法
    導 讀 技藝也是《太吾繪卷》中很常見的一類技能,雖不如遊戲內功法有名,但是確實生活中的常見要素,本文帶來的技藝歸納是弈棋相關的篇幅,這裡主要講述圍棋十訣
  • 李昌鎬新書中文版發行 十訣開篇不得貪勝為首
    記者謝銳(微博)報導 李昌鎬九段的新作《不得貪勝》中文版近期出版,在這本以圍棋十訣第一條作為書名的自傳著作裡,李昌鎬開宗明義地寫道:「我人生的大局現在正進入轉折點。從兒時便諳熟『不得貪勝』的棋諺,此時在我腦海中變得深刻起來。
  • 午間星聞|將圍棋十訣用於投資,前重慶隊圍棋九段王檄投身股市三年...
    前重慶隊圍棋九段王檄投身股市,將圍棋十訣用於投資三年賺16倍,今年戰利品是輛保時捷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是一生的財富,它不受限於行業。近日,曾效力中國圍棋甲級聯賽重慶隊多年並幫助隊伍奪冠的王檄九段,在雪球網分享了自己進入股市後的心路歷程。
  • 歷史那些事,圍棋天才王積薪,下圍棋者的取勝之道
    唐玄宗時期,中國出現了一名圍棋天才,他叫王積薪。王積薪自知棋力不差,不久便去投考翰林,果然一戰告捷,成為「棋待詔」。以後他就常在宮中陪唐玄宗下棋。當時一為流傳著「王積薪深山學圍棋」的故事:王積薪成名後,從不以名家自居,睡次外出遊玩,身邊總帶著一個竹筒,裡面放著棋子和紙畫的棋盤。
  • 圍棋十訣中的攻守得失之道
    一. 不得貪勝   二. 入界宜緩三.彼強自保   十. 勢孤取和       就是不要走不講道理和過份的棋。瀨越憲作曾改為「貪不得勝」。做人做事也是一樣的道理,教人要適可而止,不能過度。        本文由【大道知行】編撰整理【 1 】國風道場2016冬季大慶圍棋段級位賽捷報頻傳!!!【 2 】 少兒圍棋對局常見錯誤【 3 】 2015年國風夏季圍棋大獎賽掠影【 4 】 不學圍棋跟學圍棋的孩子有哪些差異?
  • 舍小就大、逢危須棄——圍棋十訣與人生十戒《三》!
    彼強自保 十. 勢孤取和圍棋起源於中國, 堯舜以棋教子,琴棋書畫合稱中國古代四大藝術,並自古至今源遠流長。《博物志》中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兒子行為不好,堯很難過,特地製作了圍棋,「以閒其情」。可見圍棋從誕生之日起,就與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
  • 慎勿輕速、動須相應---圍棋十訣與人生十戒《四》!
    彼強自保 十. 勢孤取和白居易曾以圍棋為靈感,作詩《池上二絕》: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圍棋,作為古代文人雅士追捧的愛好之一,不僅隨「琴棋書畫」並稱「文人四友」,其與中國文化及文人墨客之間,形成了特殊的情感與紐帶。七、慎勿輕速。
  • 對孩子來說,什麼是學習圍棋的最大利益(下)
    那些歷史上的偉大棋手,都是一些心理承受能力極強,能夠在大勝負面前始終保持平常心的心理大師。圍棋高手們不但要經常檢討自己的技術,而且要經常檢討自己的內心,以便自己在判斷輕重得失的關鍵時候,能夠做出最為理性選擇。
  • 圍棋中的哲學智慧|圍棋專題系列(2)
    圍棋中的客觀規律及《圍棋十訣》 圍棋棋局的形態是千變萬化,但卻是非常符合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由陳祖德九段題寫書名,人民體育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的《棋訣十三篇》就是以簡明的棋訣形式,濃縮了圍棋棋理之精華,高度概括了圍棋中的各種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