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則新聞,父母財產分配不均,引發家庭矛盾,兄弟姐妹跟仇人一樣,還大打出手,這讓很多二胎、三胎的父母開始思考,孩子多了到底要如何分配財產?怎樣才能讓孩子們都滿意呢?個人認為,父母財產不管怎麼分,都要講究一個公平的原則,這才能讓孩子們在內心裡信服,就怕父母一碗水端不平,看似公平的背後,其實是內藏偏心,家庭矛盾也就來了。
第一種分法,先顧好兒子,然後再分財產
一位寶媽得了父母的財產卻很氣憤,我們問她怎麼了,分了財產這是好事啊,說明父母疼你呢,誰知道她卻說,這哪裡是好事?父母說了,伺候老人人人有份,孝順不分男女,兒子和女兒要一樣地付出,這好像也沒問題啊,但寶媽又說了,父母給兒子娶了媳婦、買了房子買了車,花了家裡大部分繼續,剩下的那點錢才拿出來要分,這公平嗎?讓我孝順老人可以,但是這種有條件地必須的孝順,我越想越彆扭。
這的確對女兒不公平,父母的財產要麼一點也不分,要麼就公平公正地分,把大部分財產給了兒子,卻要求女兒跟兒子一樣地付出,這就是一種偏心,表面上好像把財產平分了,這其實是暗暗移動了資產,把好資源都給了兒子,那麼兒子就要多盡孝,這才是公平,不然,就是一種不公平。
第二種分法,藏起一部分再平分
有的父母,把財產分為幾份,拿出來分的只是一部分,然後再偷偷把剩下的財產給某個子女,兒女開始並不知情,可是紙裡包不住火,這種事遲早要露餡,看似公平的背後,也是父母偏心在作怪,他們相處會有芥蒂,也會埋怨父母不公,孝敬父母也不會一條心。
第三種分法,付出多的和付出少的子女,分到的財產一樣
這種是看似最公平的分法了,把財產對半分,二胎一人一份,但是對父母付出多的子女就覺得很不公平,我的一個朋友是這樣說的,她和老公跟公婆住,伺候吃喝,看病打針都是夫妻倆的事,金錢和精力都比小叔子一家付出多,可是公婆臨到老了,還是把財產的一半分給了小叔子,這公平嗎?對付出者是絕對的不公平,多勞多得,在體現在照顧父母上,也是這個道理,您說呢?
一個老人說,我活著的時候,財產誰也別動,我百年後,財產愛怎麼分就怎麼分,打起來也不關我的事,這其實是不對的,難道父母希望看到子女不和睦地走完餘生嗎?這種問題還是趁早打算,日後才能免了子女的矛盾。
所以說,財產分配是很有講究的,父母要全方面衡量,可不要讓孝順的子女寒了心,也不要縱容不孝順的子女,公不公平也不單單是父母說了算,還是要看孩子內心的想法,對於這個問題,您覺得呢?財產如何分配才算是真正地公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