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亮相廣東

2020-12-04 瀟湘晨報

近日,由內蒙古赴廣東組織舉辦的「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行「雲」開幕。此次是遼代精品文物首次在廣東集中亮相。

本次展覽共展出吐爾基山遼墓、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耶律羽之墓、小王力溝貴妃墓、遼上京遺址、遼中京遺址等出土的文物精品128件套。分為「草原帝國」「幽幽文明」「多元兼容」三個部分。再現了遼代政治、經濟、文化的鮮活形態,充分展示了契丹遼文化的氣勢恢宏。文物級別之高,種類之豐富,為近年來同類展覽之少見。文物類別包括金銀器、銅鐵器、陶瓷器、漆木器、絲織品以及瑪瑙、琥珀等多種質地。珍貴文物達116件套,其中一級文物76件套。

展覽運用三維技術進行重點文物的輔助互動展示,並結合動畫、紀錄片等多媒體手段生動詮釋有關主題。此外,充分利用豐富的遼代壁畫營造形象生動的展廳氛圍,同時輔助展示和說明文物。展覽將一直持續到10月25日結束。(記者 王中宙)

【來源:正北方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在省博開展
    大洋網訊 「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16日起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和內蒙古博物院承辦。展期至10月25日。承辦方結合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分別遴選「大海道——『南海I號』沉船與南宋海貿」展覽和「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的文物進行此次文化交流。
  • 「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開啟雲展覽模式
    6月16日,「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雲」開幕式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行。此次展覽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和內蒙古博物院承辦的,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汪一洋,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副部長,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鄭東波在開幕式上致辭,在「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推進的時代背景下,廣東省博物館和內蒙古博物院結合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分別遴選「大海道——『南海I號』沉船與南宋海貿」展覽和「契丹印象
  • 「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今日在省博開展
    「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 承辦方結合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分別遴選「大海道——『南海I號』沉船與南宋海貿」展覽和「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的文物進行此次文化交流。 廣東省博物館目前仍實行全員分時段預約參觀,需提前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實名預約入館門票,憑身份證(實體原件)、藍色或綠色「粵康碼」或「穗康碼」,佩戴口罩,經體溫檢測合格後進館。
  • 2020廣東省博物館遼代文物精品展開幕式時間+直播入口
    2020廣東省博物館遼代文物精品展開幕式  時間:6月16日 10:00  直播入口  契丹世代聚居在內蒙古東部地區西遼河上遊地帶,屬於東胡後裔,唐朝末年開始在北方草原崛起。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機於北方草原逐步統一契丹各部,916年按照中原制度登基稱帝建國,號「契丹」,後改國號為「遼」,後世多稱其為遼代或遼國。
  • 「大遼契丹-中國內蒙古遼代文物精品展」吸引近10萬人次參觀
    7月29日,自治區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大遼契丹-中國內蒙古遼代文物精品展」在蒙古國舉辦情況和內蒙古文物保護利用情況。 據了解,內蒙古精選70餘件套反映契丹民族文化習俗、民族起源等珍貴文物亮相「大遼契丹-中國內蒙古遼代文物精品展」,展覽自6月27日開展至今,已吸引來自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萬人次參觀,為蒙古國公眾感知古老的契丹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提供了窗口。 近年來,內蒙古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利用工作。
  • 大遼契丹——中國內蒙古遼代文物精品展在蒙古國開展
    昨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大遼契丹——中國內蒙古遼代文物精品展》情況。   內蒙古文物局局長陳永志在會上表示,「大遼契丹——中國內蒙古遼代文物精品展」於6月27日在蒙古國國家博物館開展,展覽立足於中國內蒙古地區豐富的遼代考古學研究成果,精選出文物精品70餘件套(450餘件),展覽將持續至9月6日。
  • 「遼代文物精品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雲」開幕
    中國網6月22日訊 6月16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和內蒙古博物院承辦的「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行「雲」開幕式,內蒙古博物院專業講解員對展覽進行線上導賞,展覽同時向觀眾免費開放。
  • 「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將於6月16日在廣東省博物館開放...
    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和內蒙古博物院承辦的「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將於6月16日在廣東省博物館開放,展覽位於博物館三樓書畫廳,展期將至10月25日。
  • 一座未被盜掘的遼代貴族大墓:刷新「契丹印象」
    6月16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和內蒙古博物院承辦,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館、巴林左旗遼上京博物館、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館、內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館 、赤峰市寧城縣遼中京博物館等單位協辦的「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在廣東省博物館正式開放。
  • 遼代文物精品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
    百餘件文物留存「契丹印象」  「蕭峰扯開自己衣襟,也現出胸口那張口露牙、青鬱郁的狼頭來。兩人並肩而行,突然間同時仰天而嘯,聲若狂風怒號,遠遠傳了出去,只震得山谷鳴響,數千豪傑聽在耳中,盡感不寒而慄。」
  • 遼代文物百餘「國寶」揚州開展 領略契丹王朝風採
    遼代文物百餘「國寶」揚州開展 領略契丹王朝風採 2016-01-25 19:28:15崔佳明 攝圖為內蒙古博物院專家現場講述神秘的契丹。 崔佳明 攝   中新網南京1月25日電 (記者 崔佳明)1月25日,遼代文物百餘件「國寶」亮相揚州博物館,對外公開展出。此次遼代文物精華展歷時三個月,將持續至4月25日。
  • 遼代文物精華展亮相 契丹人去世後為何要罩面具
    琥珀瓔珞(公主)  金面具、駙馬金冠、琥珀瓔珞、金花銀靴、鎏金銀枕……1月16日起,來自內蒙古博物院的「發現契丹———遼代文物精華展」將在寧波博物館展出。110套文物,51件輔助展品,將全景式地展現契丹人策馬揚鞭、把酒言歡、厚葬禮佛的生活場景。  三大墓葬的遺珍  昨天上午,跟隨著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第四研究室主任張亞強的指引,記者提前進入正在寧波博物館布展的展廳裡領略契丹風情。
  • 粵蒙合作結碩果,文物展覽促交流~這裡有你不容錯過的「契丹style」!
    6月16日上午10時,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和內蒙古博物院承辦的「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行
  • 遼代珍貴文物亮相粵博 公主面具駙馬琥珀瓔珞展出
    展覽現場(主辦方供圖)南方網訊(記者/楊智明)6月16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和內蒙古博物院承辦的「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行「雲」開幕式,展覽同時向觀眾免費開放。
  • 省博新館明起展出遼代文物 契丹貴族都用啥"寶貝"
    2013年04月24日 02:25  稿源:中安在線-新安晚報   分享到:   「神秘的契丹——遼代文物精品展」於明天起在省博新館舉辦,近百件精品文物將向大家「訴說」契丹貴族的奢華生活。
  • 遼代皇陵隨葬品:兩百多年歷史的契丹遼國是有多崇拜漢文化
    不論是對於了解當地文化還是遼代歷史,這座博物館是無法錯過的。博物館文物基本陳列有:「史前文化精品文物展」、「遼代皇陵特色展」、「巴林歷史文化展」。 其中,史前文化和遼代皇陵是我當時最為流連忘返的。以至於結束後整個赤峰旅遊行程,只有巴林右旗博物館讓我印象深刻。在當地人眼裡,紅山文化代表是他們的驕傲。
  • 「契丹王朝」閃耀大同市博物館 呈現遼代發展風貌
    7月27日,由大同市博物館主辦,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博物院、赤峰市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巴林左旗遼上京博物館等11家博物館協辦的「契丹王朝——大遼五京精品文物展」,在大同市博物館開展。展覽共展出12家博物館143件(套)精美文物,從「熠熠佛都」「煌煌北國」「曜曜異彩」三個單元,全面呈現了遼代社會發展風貌。
  • 孟和套格套分享《故國天歌:遼代皇陵特色展》上編
    《故國天歌:遼代皇陵特色展》上編孟和套格套孟和套格套簡介:現在內蒙古博物院工作,主要從事內蒙古地區民族民俗文化遺產展覽與研究。巴林右旗博物館,基本陳列有「史前文化精品文物展」、「遼代皇陵特色展」、「巴林右旗歷史文化展」,展示了旗境內紅山文化遺址、遼代皇陵及奉陵邑等歷史遺存出土的各類文物,地方特色濃鬱。其中最大的亮點要屬遼慶州釋迦佛舍利塔出土的遼代佛教文物,和遼慶陵及陪葬陵出土的契丹文、漢文哀冊等珍貴文物為主。
  • 遼代三大墓葬精品文物國慶公開展出(組圖)
    金靴     中廣網呼和浩特9月30日消息 30日,內蒙古博物館首次向社會觀眾展出遼代陳國公主墓發掘出的部分精品文物。同時最新展出的還有遼代耶律羽之墓和吐爾基山古墓出土的其它文物精品,共計41套件。   據內蒙古博物館館員烏蘭介紹:多年來,隨著內蒙古考古工作者在通遼、赤峰等地對遼代文化考古的不斷發現,許多觀眾紛紛要求內蒙古博物館能夠展出這些文物,親眼看看這些出土文物其精華。今年國慶節期間,為豐富廣大觀眾節日生活,內蒙古博物館和內蒙古文物研究所共同舉辦了這次展覽,將這些精美的文物集中展現給觀眾。
  • 2020年,粵博七大臨展與觀眾相約
    12月27日,記者從粵博了解到,該館在2020年將有七大臨時展覽亮相。這些展覽的主題豐富,精彩紛呈,十分值得觀眾期待。該展精選175件館藏17--18世紀的中國外銷瓷精品,向觀眾展示中國古代制瓷業的高超水平,中西貿易的面貌以及東西方不同種族、不同文明與文化的對話與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