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西班牙女性被家務累垮:工作到凌晨還要做家務

2020-12-15 騰訊網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中新社·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西班牙版報導,疫情期間,西班牙女性家務劇增。隔離在家的女性要承擔大量家務活,只有在夜深人靜後才能靜下心來完成工作。工作到凌晨,第二天早上九點還要參加公司遠程會議。多所大學都有研究項目顯示,女性在家中不停工作。沒有女性不工作,只有女性沒薪水。《國家報》旗下的刊物Moda對此現象進行了關注。

女人的活永遠幹不完。(《國家報》網站截圖)

「我從沒在WhatsApp家長聊天群裡看到過兩個爸爸相互討論:『會有夏令營嗎?你家孩子報哪個?』這,永遠都是媽媽們在討論。」

Paula有兩個10歲以下的女兒,她是自僱人士。在疫情之前她就已開始在家工作了。她的伴侶是一名領薪水的職員,3月起也開始在家工作。對於照顧兩個女孩和料理家務,這對夫婦剛開始還試圖將家務平分,但很快就發現無法執行:永遠是Paula記住孩子們幾點要上課,上課要做些什麼;學校組織用Zoom看戲劇,帳戶和密碼只有她記得;督促孩子複習功課自然也是她的事……這些事都芝麻大,但加在一起卻讓人壓力山大。她說,「這似乎很難改變。」

Cristina在通信行業工作,也是一名領薪水的職員。3月起,她和伴侶都在家工作。很多個夜晚,等孩子睡覺後,她才能處理白天沒有完成的工作。她說, 「只有在晚上我才能高效地完成工作。我有時在家工作到凌晨。可是第二天早上九點還是要參加公司的電話會議,遠程處理各種工作。」

隔離和在家辦公的新常態使西班牙女性比男性更加疲憊。根據龐培法布拉大學(UPF)經濟與商業教授、性別研究中心成員 González介紹:「數據顯示,在隔離期間,女性承擔著大部分家務勞動。」巴塞隆納大學(UB)的統計學和應用經濟學教授González和Lídia Farré共同做了一項研究,該研究表明,所謂的「新常態」不等於家庭中的平衡。女性照顧家庭,教育孩子,承擔了更多的壓力。

家務活分五類,男性主要負責採購

「誰負責家務」這項調查研究是從四月份開啟的。這項研究在四月時對生活在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的7091人進行了在線調查。五月開始降級, Ipsos 公司的研究員Yarine Fawaz和Jennifer Graves也加入了這一行列,對這個項目進行了第二輪研究。這兩位研究員對另外的5000人進行了調查。這次的5000樣本分布在西班牙各個地區,加大了男性的比例。調查顯示:儘管樣本中的男性數量有所增加,但女性仍然是家務的主要承擔者。

研究表明,家務活主要分五大類:清潔、採購、洗衣服,做飯和照顧小孩。在這五項活動中,男人在疫情期間主要負責的家務活就是購物。在第二輪調查顯示,男士參加家務活的人數略有增加,但西班牙女性依然負責大量家務活。比如,負責洗衣服的女性就比男性高出39%,負責打掃衛生的女性比男性多29%,負責督促小孩參加課程、完成作業的女性比男性多24%。

大量的家務活嚴重影響女性的情緒。瓦倫西亞大學社會學和社會人類學系教授Cristina Benlloch和Empar Aguado 也在疫情期間做了調查家務活的項目。該項目通過對女性的電話和在線調查,發現許多女性「覺得自己整天在工作」。

沒有女性不工作,只有女性沒薪水

在美國和阿根廷也對疫情期間的家務活分配進行了類似的研究。結果表明,西班牙女性並不孤單!在隔離期間,男人更多地參與到家庭事務中。現在的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了解如何管理家庭工作。但家務活的比重和壓力在女性身上巨幅增加。

作家Brigid Schulte在2014年曾出版過一本書叫做《不堪重負》(Overwhelmed )來介紹家務。她提出了一個說法叫「洗衣籃效應」 ,有一個很形象的例子是,男人們把髒衣服扔進洗衣籃,當衣服洗好折好放進抽屜時,其實他們並沒有認為這經歷了一番勞動。反而以為一切都是自動的。當他們還沒意識到洗衣籃裡的髒衣服放回衣櫃是女性的勞動時,他們又再一次用髒衣服把洗衣籃塞滿了。

《國家報》表示,如果公共社會不對此進行幹預,女性將一直超負荷工作。除了上班,還要承擔大量家務。研究員Caroline Criado Pérez說:「職業女性這個詞,其實是一個累贅的定義:沒有女性不工作,只有女性沒薪水。」

如果某些人出於興趣工作,那麼很少人會因為對家裡的工作感興趣而開始工作的。家是個人的休閒空間,照顧家庭是出於情感的考慮:即我照顧你是因為我愛你。因此這使女性在家裡的工作無法估量出商業價值。Oxfam在今年一月的一份報告證實了這一點:如果我們支付婦女和女孩在全球範圍內免費從事的家庭工作,那將意味著全球技術成本將增加三倍。

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洗衣籃都可以自動把衣服洗好疊好放進衣櫃裡。(原標題:疫情下板鴨女性被家務累垮:工作到凌晨還要做家務)

來源: 西聞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相關焦點

  • 做家務,一個評判女性的標準?
    中午吃飯的時候,不知道怎麼的從早起做飯就聊到收拾家做家務的事情。單位給三個實習生租了一室的房子,經過討論人的描述,房子現在都下不去腳,到處堆的都是東西……接著就引起了一群已婚女士的討論和指導。我自知自己一向是個懶人,對家務的工作也是沒有門道,所以家裡的情況也每每受到友鄰的吐槽……對於我的理想狀態下,如果沒有人對我的居住空間各種吐槽,進而質疑女人身份的我,我大概可以一直亂下去直到自己看不下去吧……不得不承認收納整理清潔,確實是需要一定能力的。但是不是每個女人都應該要掌握的能力,我一直都不得而知。
  • 疫情期間女性在家務等工作上所花時間翻倍,聯合國警告女性地位或...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牧之】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6日報導,聯合國婦女署25日公布的全球數據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女性在家務、家庭護理等無償工作上所花費的時間翻倍,恐令性別平等倒退幾十年。BBC援引聯合國婦女署副總幹事巴蒂亞的話稱,「我們花了25年為之努力的一切,可能在這一年之內就會失去。」
  • 渣男為了擺脫做家務,要求妻子換個夜班工作,白天做家務接送孩子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願意走入社會,謀求屬於自己的一份工作,很少有女性心甘情願地在家做家庭主婦。 研究表明,85%的女性願意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3%的女性不想出門工作,12%女性想出門工作,家庭的原因導致不能出門。 側面也看得出來,女性出去工作,也是對自己社會身份的肯定,女人不再甘心為男人無怨無悔的付出了,也可以說女人更加懂得生活了。
  • 做家務的男人:成長的時代背景對男人做家務思想和行動上的影響
    最近在看綜藝《做家務的男人》,主要是觀察和記錄袁弘、魏大勳父子以及汪蘇瀧和尤長靖兄弟組合是對待家務活的表現來展開的。總結下來,男人對待做家務的思想改變,隨著年代的不斷推進,思想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大眾認知和行動的改變,大致分為以下幾種:一、年齡:50後 60後魏大勳的父母,是典型的北方50後、60後夫妻的對待做家務表現特徵,在北方的城市,他們那一代人大部分家務瑣事都是女性承包(少部分個例除外),相對來說還是有點大男子主義的
  • 實現家務性別平等還要209年,給妻子付工資能提前嗎?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曾於今年3月7日發布關於性別平等的報告指出,雖然男女家務勞動時間差距在縮短,但照現在的速度還需要209年才能完全實現平等。家務勞動的熱搜,讓人聯想到上世紀風行於歐美的「家務勞動有償化」運動。曾經有一批激進的女性主義者,堅持為家務勞動爭取工資。在她們看來,男性之所以擁有特權,是因為女性在做家務勞動。
  • 《做家務的男人》:「家庭瑣事」才是「人間真實」
    如果丈夫養家餬口,妻子是全職太太,妻子理所應當承擔主要家務。可事實是,時下很多女性也同時「主外」。去年底,國家統計局發布監測報告顯示,全國女性就業人員佔總就業人數的43.5%。節目一開始就提供了一組數據,「中國女性的就業率世界第一,中國男性做家務的時間卻排名世界倒數第四;女性平均做家務時間為2小時6分鐘,男性為45分鐘,女性比男性多81分鐘;家務瑣事成為中國夫妻離婚的第一大原因。」 許多中國女性的常態是在外努力工作一天,累了回到家還要承擔家務。而家務瑣事成為夫妻離婚的主因並非危言聳聽。
  • 研究結果揭示到底誰做家務多
    研究結果揭示到底誰做家務多 2016年09月07日 10:25:50  來源:新華社   人們常說「男主外,女主內」。那意味著,女性要多承擔一些家務。隨著社會發展,現在到底誰做家務多些?
  • 女方還要伺候公婆、做家務?
    可是現實生活中,女的一抱怨一家人只有自己在做家務,男的就拿彩禮說事,說的好像彩禮不是「傳統」一樣,既然是傳統,為什麼給彩禮就不是「美德」了呢?在古代,女性之所以淪為家庭傭人,是因為女性不能拋頭露面工作,沒有經濟收入。哪怕是王公貴族的大戶人家太太,也不能自己跑去洽談生意,必須僱傭男性家奴幫忙跑腿、管帳、出面談商務。
  • 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有多大?
    沒辦法,老師只能打電話叫家長到學校解決。不料家長居然要買一臺洗衣機送到學校,還說男孩子不會做家務是正常的。後來經過協商,家長每隔兩天到學校取一次衣服。家長都希望孩子志存高遠,大展宏圖,但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 我就是那個不愛做家務的爸爸
    比如「老公,我今天加班太辛苦了,回來還想看一下網劇,你能幫我洗下碗,做一下家務嗎?」這樣說,我一般都不好意思拒絕。但很多女性都不這麼說。她們怎麼說呢?比如「你個豬啊,我一天不回來,你看這家,搞得跟豬圈一樣。這還是人呆的地方嗎?……」你看,丈夫本來可能還有點愧疚,想彌補錯誤。
  • 產婦坐月子還要做家務,丈夫說了句話,一個月後悔不當初
    在現代社會,家中的大部分家務活一般都由女性承擔,尤其是有孩子和老人的家庭,本來每天做家務活的負擔都已經夠沉重了。可是等好不容易處理完家務,又要繼續照顧老人和孩子。所以,很多女性希望公婆能為自己分擔些,比如帶孩子這一點上。
  • 「兒子,把家務丟給你媳婦做,男人做家務太丟人」「別多管閒事」
    婚姻中的家務需要怎樣分配,這其中牽扯到尊重和分工的問題。如果一個女人自願承擔所有家務,那就沒什麼好說的。而如果女人想要平等,想要公平,想要分工協作,那就需要有合理的分工。男人應該配合妻子分配家務的問題,而不是像個白痴一樣強行要求妻子必須承擔所有家務。
  • 做家務的男人就是沒出息?不,不做家務還碎碎念的更討人厭
    做家務的男人就是沒出息?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夫妻二人雙職工的情況越來越普遍。然而家庭生活裡,男性承擔家務活的情況並沒有因此改變多少。《都挺好》大哥蘇明哲充老大自顧自攬下接老爸來美國生活的重擔,留下妻子一人在美國獨自支撐這個家,買菜做飯帶孩子上班。
  • 女神佐佐木希老公出軌,竟因為嫌棄她不會做家務?效率空間簡單家務...
    文中是這麼寫的:「結婚前的佐佐木希家亂到無處下腳。而渡部是一個性格非常細膩的人,這可能是兩人不合的關鍵原因,過去節目中不是經常報導「房間髒亂女性」的特輯嗎?衣服隨便扔、廚房也堆滿要洗的東西。單身時期佐佐木希的房間就是那樣的髒亂程度。兩人一起居住後,屋子稍微乾淨了一點,但後來又開始變髒了。」
  • 《做家務的男人》袁弘是做家務一把好手,張歆藝:這不是應該的?
    《做家務的男人》這期節目真的是又搞笑又溫暖。在上一期魏大勳和父親並稱為「沙發二子」,兩人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著絕不坐著,和總是忙裡忙外操持家務的魏媽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看的小編都想跑到魏大勳面前,把魏大勳踢起來幫魏媽媽幹活。
  • ...女性從事家務和家庭護理的工作大幅增加,她們喪失就業和教育...
    >2020-11-27 06:30:38來源:FX168 【聯合國:疫情或使全球女性地位倒退25年】根據聯合國婦女署最新的全球數據顯示,新冠疫情可能會讓他們為之努力的性別平等工作倒退25年。
  • 孩子我帶、家務我做、家用我出,還要低三下四看子女臉色
    文/毛豆豆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果現在誰家老人願意幫子女帶娃、接送孩子上學、做飯、做家務,那真是讓那些沒有老人幫忙的人羨慕。不過,這是「受益人」的想法,那麼「出力人」怎麼想呢?用她的話說:「孩子我帶、家務我做、家用我出,還要低三下四看子女臉色……」這位大媽的遭遇,其實也是目前很多老人普遍遇到的63歲的李阿姨是山東人,退休後的生活原本充實又輕鬆。4年前,在武漢工作的獨生女兒生了孩子,李阿姨和親家母輪流帶孩子。去年,女兒又懷了二胎。
  • 人家還要做家務呢
    出身於如此好的家庭,家裡的僕人更是數不勝數,但是英國喬治小王子和夏洛特小公主出生後就被媽媽要求自己收拾自己的衣服並且疊放整齊,還要整理房間。並且小小的哥哥喬治還要承擔起妹妹的生活,隨時隨地照顧比自己小的妹妹。 凱特王妃更是做足了孩子們的榜樣,從孩子出生就親自照顧孩子,傭人幾乎都是不用的。
  • 女人就應該做家務麼?天下沒有這樣的道理
    看看身邊的各位媽媽,我深感無力,他們是偉大的,為這個家做了一輩子的家務,可是他們又是悲催的,做了一輩子家務被認為是理所應當,到最後也沒落個好,某一天做飯不對胃口了,還要被訓斥幾句。女人就該幹家務!女人家務都做了,要男的幹啥?男主外,女主內,這是以前的生活方式,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女的都有自己的工作,能夠為這個家的經濟做出自己的奉獻,既然女人為這個家在經濟上有了分擔,那麼在家務上我認為也應該共同完成。
  • 真正愛你的男人,再忙也會一起做家務!
    而正因為家務無法像工資一樣進行實際折算,女性對家庭的付出往往被忽視。有人說:真正愛你的男人,哪怕再忙,也會抽空一起分擔家務。02朋友小莉是一位職場媽媽,因為丈夫比自己工作忙,所以每天下班以後,家務活和照顧孩子基本也是小莉來做。但即便這樣,丈夫並沒有很體諒小莉,他總認為家務什麼的都有機器代勞,做起來根本不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