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卓氏淵源
卓氏名人眾多,南康卓氏後輩學子卓氏先賢的品德,努力學習知識,湧現出了不少優秀學子,跟隨小南一起看看吧:
2019年卓氏高考優秀學子
卓氏宗祠氣宇軒昂,蘊含豐富的卓姓文化
跟隨小南一起來看看吧
雄偉壯麗的卓氏宗祠
(卓氏宗祠)
(卓氏宗祠內景)
卓氏宗祠的興建離不開宗親們的鼎力支持,和諧城內的卓氏宗祠是卓姓歷史上的一座豐碑了,感謝每一位宗親為宗祠建設作出的貢獻!
卓氏宗親功德榜
(卓氏宗親積極樂捐功德榜)
(卓氏教育基金捐款)
卓姓名人眾多,卓姓女子也毫不遜色,今天小南就為大家介紹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卓文君的故事:
卓文君,原名文後,西漢時期蜀郡臨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人,漢代才女。
卓文君為蜀郡臨邛的冶鐵巨商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卓文君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被人津津樂道。
文君夜奔
漢朝的大才子司馬相如為景帝時武騎常侍,因不得志,稱病辭職,回到家鄉四川臨邛。有一次,他赴臨邛大富豪卓王孫家宴飲。卓王孫有位離婚女兒,名文後,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文採,遂從屏風外窺視相如,相如佯作不知,而當受邀撫琴時,便趁機彈了一曲《鳳求凰》,以傳愛慕之情,因相如亦早聞文君芳名。相如、文君傾心相戀,當夜即攜手私奔。相如一貧如洗,文君亦因卓王孫怒其敗壞門風而不分給她一文錢。兩人只好變賣所有東西後回到臨邛開了家小酒鋪。每日,文君當壚賣酒,相如打雜。後來,卓王孫心疼女兒,又為他倆的真情所感動,就送了百萬銀錢和百名僕人給他們。
文君與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所寫《子虛賦》得到漢武帝賞識,又以《上林賦》被封為郎(帝王的侍從官)。不久打算納茂陵女子為妾,冷淡卓文君。於是卓文君寫詩《白頭吟》給相如。
曾經患難與共,情深意篤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卻,哪裡還記得千裡之外還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終於某日,司馬相如給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聰明的卓文君讀後,淚流滿面。一行數字中唯獨少了一個「億」,無憶,豈不是夫君在暗示自己已沒有以往過去的回憶了。她,心涼如水,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回《怨郎詩》旁敲側擊訴衷腸。相傳卓文君又附《訣別書》給相如。
司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驚嘆妻子之才華橫溢。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羞愧萬分,從此不再提遺妻納妾之事。兩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
現在人們常說的「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正是出自卓文君之手!
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中華卓氏歷史悠久,歷代社會賢達名人薈萃;卓氏瓜蒂綿延,遍布全國大部分省市,也是南康和諧城裡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卓氏宗祠的落成,不僅是卓氏物質文化建設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弘揚卓氏文化,傳承先賢功德,尋根問祖,祈財納福,愛國敬族,增強族人凝聚力提供了一個神聖殿堂,這將激勵卓氏後裔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積極進取,再創輝煌!
(文章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本平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