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必強
每次喝粥時總是有一股清甜的香氣撲鼻而來,聞著那股熟悉的味道,香氣瞬間衝破束縛,直鑽入我的記憶深處。
我的童年是在20世紀70年代的農村度過的。夏天,母親早早起來煮粥,待我起床洗漱後,粥已經涼了許多了,粥煮熟之後擱置一段時間就會有黏稠的感覺,我喜歡那種米粒之間的黏性,像彼此惺惺相惜的朋友緊緊黏在一起。後來才知道,「稀飯」是另外一種,是把剩下的米飯加上水燒開就是了,一碗稀飯端上來,米粒和水分得清清楚楚的。我喜歡這種喝起來黏糊糊的粥。
放學後晚飯燒粥這個任務經常交給我。一開始,我控制不住火候,燒開了還蓋著鍋蓋,米湯溢出了整個灶臺,那鍋粥就永遠煮不糊了。到後來,我有了經驗,燒開後只是打開一點點鍋蓋,然後改用慢火煮,煮出的粥又糊又香。
每年早稻成熟收割後,母親首先會用新米煮頓新米粥。新米粥熬好了,母親並沒有立即盛給我們喝,而是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漾著,此時香味更濃,飄得更遠,幾乎整個村子的人都能聞到新米粥的香味。此時,母親開始裝了碗,感受新米粥的香味,分享豐收的喜樂。
我一下子喝了三碗新米粥,喝得心裡甜滋滋的,臉上紅撲撲的,頭上汗涔涔的。家家開始喝上新米粥時,大人孩子們都會端著一碗粥串門,誇耀自家的新米好,米粥香味濃。
晚稻收割後,父親端著一碗白米粥感嘆起來,問母親為何在粥裡面沒有放上番薯?母親說地裡的番薯還沒長好,得過一段時間,父親端著那一碗白粥喝了幾口歇下來,嘆了一句,還是番薯粥的味道好啊!加入番薯煲的粥叫番薯粥,能更加省點大米,味道卻更佳。在冬天的清晨,寒冷的天氣中喝下一碗熱乎乎的番薯粥,甜甜的、香香的,把整個人都暖和起來了。舀出一大碗番薯粥,裡面根本沒有放調味料,用勺子壓壓番薯,粥裡就融化了番薯的味道,清香微甘,放紅心番薯會更「糯」,糊滿了嘴,齒頰留香。
①凡本網註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繫mzrbw@meizho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