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春分

2020-12-19 奇速英語學堂

二十四節氣的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一起學習紀錄片中出現的實用英語表達、感受全國各地多樣的民俗文化,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二十四節氣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立春

二十四節氣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雨水

二十四節氣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驚蟄

高效快速背單詞的11個實用技巧,快收藏!

重磅發布!2020第19屆奇速英語夏令營詳細介紹

春風不解意,三月桃花寄。

時光輕輕推動春的門扉,喚醒了人間最美的時節——春分。#二十四節氣#

春分是重要的節氣,是太陽直照點從南半球回到北半球的分界點。春分以後陽氣升發加快,北半球萬物快速生長,呈現春暖花開的景象。古人以燕子來家裡築巢,雷聲大,閃電強烈作為春分的徵候。

春分,是一年中最美的時節。水波蕩漾,春風盈袖,連陽光都帶著氤氳的味道。古時,春分又被稱為「日中」、「中夜分」、「仲春之月」等等。

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中寫道:「至於仲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the 24 traditional Chinese solar terms)中的第四個節氣。

春分的「分」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晝夜平分」,在春分這天,太陽直射赤道,晝夜等長。

After the equinox, the sun moves northwards, resulting in gradually longer day tim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longer night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春分過後,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導致北半球白晝逐漸變長,南半球的夜越來越長。hemisphere /hemsf(r)/ :半球

春分的另一個含義是「季節平分」。古時以立春到立夏之間為春季,而春分日正處於兩個節氣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晝夜平分點的英文表達為「Equinox [ekwnɑks]」,所以春分是The Spring Equinox

關於春分,還有很多習俗和講究,今天奇速君為大家整理了《四季中國》中24節氣中關於春分的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一共24集,奇速英語每日更新一集,趕緊收藏起來學習吧。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驚蟄
    二十四節氣的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一起學習紀錄片中出現的實用英語表達、感受全國各地多樣的民俗文化,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立春
  • 二十四節氣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立春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細心的你可能已經發現了,這是節氣歌,四句對應四季。我國歷來是農業大國,二十四節氣是我國獨有的農業物候歷,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隨著越來越多的國人受外國文化影響,城市化的發展,智能設備普及,現在很多人對節氣已經淡忘,不會背甚至不知道二十四節氣是什麼。
  • 今日春分:品讀宋代徐鉉詩詞,了解二十四節氣之春分
    【導讀】中國是詩詞的國度,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我們吟詠這些詩詞,就像在與歷史對話。讓我們放下紛擾的一切,靜靜地讀一首詩詞,開啟一段美妙的旅程。觀光君今天帶大家品讀宋代徐鉉詩詞《七絕·甦醒》,了解二十四節氣之春分。
  • 中國二十四節氣解讀
    二十四節氣詳解【科普必讀】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總結出來,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規律,古人們依此來進行農事活動。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節氣」作為民俗項目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四季中國》:這部講中國故事的紀錄片,外交官都在點讚
    根據本人多年擔任駐外大使的經驗來看,這部作品在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助力中國文化外交方面有著鮮明的特點,是一部成功的對外宣傳作品。針對這個特點,有些個人拙見想要發表。 《四季中國》在中國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後推出,向歐美觀眾解答了二十四節氣是什麼、有什麼作用以及對現在有什麼影響。
  • 今日春分燕歸花開是什麼意思?今日春分節氣有哪些習俗 今日春分...
    花開燕歸來,赤子平安還|今日春分春分 (二十四節氣之一) 編輯 討論52春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春季第四個節氣。鬥指壬,太陽黃經達0°,於每年公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節。春分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此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北移,故春分也稱「升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 今日春分燕歸花開是什麼梗-春分節氣習俗
    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在天文學上有重要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今日春分,燕歸花開,春分的美好象徵寓意有哪些?  春分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第四個節氣,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在天文學上有重要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
  • 中國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偉大的智慧結晶,是先民在認識自然,與自然共存過程中,通過對客觀世界規律把握,總結出來的特有的曆法體系。2017年聯合國批准將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二十四節氣之春分:古人的詩作如何寫春分?
    繼驚蟄後我們迎來了今年的第四個節氣——春分。在古代春分不僅僅是一個節氣,還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不會少關於春分時節的詩作,今天我就來分享幾首。在這春分時節,春雨也跟著落了下來,大地上萬物復甦,楊柳扶岸,春分時節後的清明節也將在外的親人都召回來了,這個時令在北方顯得有些晚,此時的南方早已經是春暖花開、萬物復甦、草長鶯飛。
  • 描寫春分節氣的詩句詩詞大全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詩歌諺語盤點
    今日春分。3月20日前後,為春分節氣。從驚蟄的"桃始華,倉庚鳴",到春分的"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大自然逐漸結束"默片"時代,變得更加有聲有色。春分預示著氣溫升高、春暖花開,古代詩人詞人都會在春分節氣裡吟詩作對,歌頌美好的生活,和抒發自己的情懷。普通的百姓也會有自己的智慧用詩歌諺語的形式記錄二十四節氣。二十節氣與中國的農作物生產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曆法二十四節氣
    是的,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秋分這一天白天和晚上是一樣長的。那在秋分之後,我們的白天變短,晚上變長;但是,如果你生活在南半球,你那裡的變化則是相反的。今天露露就要和你聊一聊二十四節氣。說到二十四節氣,就要先說說中國的農曆。相傳農曆創始於夏代,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發展完善,從漢武帝時期開始推行,一直沿用到今天。
  • 二十四節氣:科學與中國文化智慧相融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民間認知天象、物候、時令和大自然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這一認知譜系在國際氣象界被認為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本版特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周兵撰文談談中國二十四節氣的形成過程及科學價值。 氣候源於地球太陽互動 氣候(climate)一詞源自希臘語中的klima,意思是傾斜,指的是地平線上太陽光線的角度。
  • 二十四節氣與春夏秋冬四季,不可不知的實用生活常識
    一年有24個節氣,每一季節有6個節氣,春夏秋冬四季裡各有6個節氣,以下是二十四節氣與季節的關係。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春季與節氣春季包含6個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驚蟄:每年的3月5日或6日。
  • 二十四節氣「春分」的由來你知道嗎?
    二十四節氣「春分」的由來你知道嗎?時間:2020-03-20 09: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十四節氣春分的由來你知道嗎? 今年春分的時間是公曆 2020年 3 月 20 日星期五11點48分35秒,農曆庚子年二月(大)二十七號。
  •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劃分的?|朔望月|曆法|月球|二十四節氣
    回歸年正是四季變遷的周期,其長度為365.2422日。由此可見,農曆的歷年長度與回歸年相差約11日。古人想出了置閏的辦法來克服12個朔望月不反映四季周期的缺陷。這就是通過在二、三年內加入1個閏月(19年7閏),使這一年(閏年)的歷年長度成為383~384日,歷年的平均長度接近於1回歸年。現在農曆的正月初一隻是在公曆的1月下旬和2月的上、中旬之間來回移動,正由於此。
  • 詭秘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實際內涵是什麼呢?我們可以參照兩個場景:場景一:沙漠特點:白天和夜晚的溫差非常大。所以春分和秋分代表陰陽平分,而夏至和冬至代表陽極和陰極。形成了二分二至,陰陽四象就有了初步的劃分。從冬至開始,陽氣漸升,春分之前陰氣盛,春分之後陽氣盛。從夏至開始,陽氣漸降,秋分之前陽氣盛,秋分之後陰氣盛。
  • 二十四節氣那些事兒
    二十四節氣的傳說與雛形  只見坐在地上的那個人望著天上的太陽,時而撓頭,時而用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他的名字叫顓頊,是中國上古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顓頊曆》將十月初一定為一年的開始,是古時四分曆(規定一年為365又1/4日的中國古代曆法)的一種。  事實上,「二十四節氣」中「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的出現時間要早於《顓頊曆》。
  • 「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即:立春、 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遠在春秋時期,中國古代先賢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 「英語學習」二十四節氣的英文表達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並於2016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一種時間知識體系和實踐。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季節、天象及其它自然現象的變化而將太陽周年運動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對於指導中國農民的生產生活尤為重要。
  • 中國古代曆法之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民間傳統節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就用「土圭」測日影辦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節氣是把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這就是24節氣由來來。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別在十二個月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