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此岸與彼岸:春分,日本人祭祖請山神

2020-11-20 環球網旅遊頻道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黃文煒】3月21日春分,日本各地是雨雪天氣。天寒地凍也沒能阻止民眾掃墓祭拜祖先的熱忱。電視臺播出了人們撐著傘掃墓的情景,首先清掃墓地四周,而後在祖先墓前供上食物,合掌拜祭,並報告自己的近況。

日本神社在春分這一天舉行皇靈祭活動。

春分和秋分,季節轉換之時,都是日本的假日。

佛教各派在春分之日舉辦「春季彼岸會」的法事活動,按照佛教的說法,所謂「彼岸」,指的是以春分、秋分為中心前後一周期間。春分秋分之際,太陽從正東升起正西落下,這一天,此岸(現實世界)和彼岸(極樂淨土,天國)之間容易溝通,所以適合供奉祖先。

原先在農村,在春分之日進行祈禱豐年的祭祀活動。春分時節舉行把祖先的神靈作為山神從山裡請出來的儀式,秋分時節再把山神送回山裡。

今年的春分,德島市跟往常一樣舉辦了傳統的「沙灸」活動,在一個裝著沙子的四方形的木箱上踩上腳印,之後用竹籤等尖狀物像針灸一樣刺沙土上的腳印,據說可以除病消災。

傳說「沙灸」是250年前,訪問德島的一位修行僧侶為了感謝當地人的留宿照顧,把「沙灸」之技傳給當地人,說是春分和秋分驅邪特別見效,稱這是弘法大師的秘法。後來每到春分秋分之日,便有當地人以及慕名而來的外地人來行「沙灸」之禮。

歷史上,春分假日曾稱為「春季皇靈祭」,二戰後於1948年改稱「春分之日」, 定為假日的主旨為「讚美自然,愛惜生物」。

現在每年春分和秋分,日本皇宮還分別舉辦春季、秋季皇靈祭的神殿祭儀式,據日本媒體報導,本來每年天皇皇后參加這一活動,今年皇后因為腳痛,不得不缺席。

春分的傳統食物是裹上豆沙或者黃豆粉的糯米飯糰,叫牡丹餅。這也是「彼岸」的供品。

春天牡丹花開的時候叫牡丹餅,而在山萩花開的秋天就叫萩餅,傳說赤豆的紅色能夠驅邪,這個傳統據說始自江戶時代。各地的牡丹餅的大小、甜度和材料等各異,這種食物雖然很大眾化,但是被視為可以招待客人的好東西。

日本的新年度是從4月開始的,因此春分的假日對於職場中的人來說就是好不容易從繁忙的年末工作中脫身好好休息的一日。日本年輕人賦予春分一些新的意義,比如說這是精神上辭舊迎新、再啟動之日,告別不好的習慣,養成新的好習慣,這是開始減肥瘦身的日子,讓夏天的自己有個好身段。這天把新年度的目標寫在紙上,從4月起一個個地完成。

相關焦點

  • 秋分,彼岸花開,日本有個彼岸節
    但是,他們在二十四節氣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了十一個「雜節」:春土用、夏土用、秋土用、冬土用、節分、春彼岸、秋彼岸、八十八夜、人梅、半夏、二百十日。其中,彼岸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雜節,由春分和秋分加前後三天一共七天而構成。在彼岸七天裡,日本佛教界有一個「彼岸會」,主要是舉行祭祖活動。
  • 花葉不相見,石蒜不懂彼岸花
    佛教再從中國傳至日本,和日本民間原有的神道信仰結合,發展出了自己的一套儀式。其中最具日本文化特質的便是每年春分和秋分的彼岸節。在日本本土文化中,「彼岸」是指的春分和秋分,這兩個節氣正好處在地球運行的軌道和赤道交匯的點上,這一天晝夜等長,春與秋遙遙相對,互為彼岸。
  • 在日本感受「春分」
    如今,每年的春分,在中國只是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天氣預報裡面會提到它,有一些商家也會對它打點注意,但動靜是不大的。相比之下,日本則至今都把春分作為國民12個法定假日之一。記得我在國內大學畢業以後剛進入日企工作的時候,有一次給日本的客戶打電話,電話鈴響後久久沒有人接,我非常納悶,因為我知道日本企業接電話的規矩是「不能讓鈴聲響到第三遍」,等我無意中看到桌子上的日曆,才發現這一天原來是「春分」——一個早已被我淡忘的日子。
  • 「此岸彼岸—霧峰林家歷史特展」河南開展
    「此岸彼岸—霧峰林家歷史特展」河南開展 2018年12月14日 17:1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北京市臺聯)  中國臺灣網12月13日鄭州訊 由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與河南省臺灣同胞聯誼會共同舉辦的「此岸彼岸——霧峰林家歷史特展」開幕式暨《此岸彼岸》紀錄片新聞發布會在河南省鄭州開幕。
  • 春分節氣的趣味民俗
    今天春分了,春分這天有什麼習俗呢?  豎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遊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 此岸彼岸風景各異,生活中切忌顧此失彼
    此岸彼岸  此岸計數付酬,漏洞層出不窮,彼岸計數付酬,問題迎刃而解。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其實也有著大大小小的「黑洞」,往往也是屢堵不絕,而這與我們的顧「此」失「彼」是不是有關呢?  譬如,人才使用。我們現在看重的是學歷,這比任人唯親、任人唯錢是一大進步,但動輒「本科以上」,以致現在真的假文憑、假的真文憑滿天地飛,防不勝防、打不勝打。
  • 話「春分」民俗:「春分到 蛋兒俏」
    今天春分了,春分這天有什麼習俗呢?   豎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遊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
  • 春分和立春有什麼區別?2019年春分是哪天春分節氣由來和習俗
    春分是立春嗎?對於春分和立春有很多人還「傻傻的不清楚」,這是兩個節氣同樣帶有「春」字,稍不注意還以為是一個意思。這就弄混淆了。立春是每年的2月4日或5日,春分是每年3月20日或21日。那麼立春和春分的區別是什麼?2019年春分是哪天?整理春分節氣由來和春分習俗。
  • 春分祭祖那麼多 為何三臺黎曙蕭氏大宗祠祭祖活動引發關注?
    四川在線-綿陽頻道訊(記者 鍾林)3月20日上午,上千名蕭氏後裔齊聚位於三臺縣黎曙鎮旗山村的蕭氏宗祠,參加祭祖大典活動。與常見家族祭祀活動不同,此次蕭氏宗祠祭祖活動的參加人員除蕭氏後裔外,還有十餘家媒體在場。都是春分祭祖,為何三臺黎曙蕭氏大宗祠的祭祖活動如此引發關注?
  • 守望相助 大愛無疆,漢口學院推出原創歌曲《此岸彼岸》!
    在武漢重啟的時刻,我校音樂學院推出由李曦院長作詞、王薛瑤老師作曲、郭一鳴副院長演唱的原創公益歌曲《此岸彼岸》,謳歌黨和政府的關懷、謳歌廣大醫護人員的無私奉獻、謳歌千萬平凡人的守望相助,感悟生命的意義、感恩大愛無疆!  「山河為卷共江漢,萬裡寫入胸懷間」,讓音樂成為凝心聚力的紐帶,記錄這個特別的時期,感謝偉大的武漢人民、感謝支援武漢抗疫的英雄們!
  • 此岸花開,彼岸花落
    文|夕聆雪一直很喜歡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泰戈爾在一首詩,《錯覺》中這樣寫道:河的此岸暗自嘆息:「我相信,一切歡樂都在對岸。」河的彼岸一聲長嘆:「哎,也許,幸福盡在對岸。」
  • 而日本秋分節是供養先祖的日子
    一、日本秋分節的由來在日本,春分、秋分及其前後各3天時間,稱為「彼岸」,每年有春秋兩次,春分前後為春彼岸,秋分前後為秋彼岸。大名鼎鼎的彼岸花,就是因為開在秋彼岸前後而得名的。在日本,有一句諺語這樣說道「熱到秋分,冷到春分」。
  • 明日3月21日0時15分春分 春分節氣的來歷由來及傳統習俗
    在古時,春分亦是一個傳統節日,因而也留下了許多風俗,如立春蛋、吃春菜、春祭、豎蛋等,其中最匪夷所思的要數「豎蛋」了。1、立春蛋  據說,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早在4000年前,中國就有了春分立蛋的傳統,當時是為了慶祝春天來臨。後來漸漸演變為一種祈求好運的傳統。
  • 一邊是必須逃離的此岸,一邊是拼死抵達的彼岸,地中海悲歌再起,難民...
    一邊是必須逃離的此岸,一邊是拼死抵達的彼岸,地中海悲歌再起,難民何以為家?事故頻發 今年近千名偷渡難民葬身地中海剛剛看到的場景是最近發生在地中海的兩起難民偷渡悲劇。而事實上,類似的悲劇幾乎全年都在這片海域上不斷上演。難民們源源不斷從西亞和非洲的戰亂地區,穿越地中海,前往歐洲國家。
  • 2020春分是幾月幾日 2020春分時間幾點幾分
    今天我們將為大家介紹的是2020春分節氣,那麼2020春分是幾月 幾日呢?   春分是什麼意思   分就是代表平分,所以春分代表晝夜平分。春分時,鬥指壬。太陽黃經為0°。春分日太陽在 赤道上方。這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叫春分。   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中國古代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 。春分時節,就是和夏至、秋分、冬至一樣,都是一個季節的中間。春分是北半球春季開始 。
  • 橙光此岸宮鬥完整攻略
    此岸宮鬥是一款橙光宮鬥題材劇情向角色扮演遊戲,高度自由,玩法輕鬆,講述了一個在修羅場中,尋找屬於彼岸的攻略故事,怎麼玩?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橙光此岸宮鬥完整攻略,來看看吧!
  • 能舞臺:人神交會之所
    能舞臺:人神交會之所 有方青年作者 胡佳林 如果說爵士樂是一種愉快而無記憶的藝術表演形式,傳遞著即興的情緒,簡單而輕鬆地讓觀眾沉浸在當下的快樂泡沫中;那麼能劇恰恰與之截然相反,能劇的能量宛若颶風將人捲入其中
  • 漲知識|為什麼清明節要祭祖
    上古幹支曆法的制定為節日形成提供了前決條件,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禮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節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升華。清明是節氣與節日的合體,節氣是「天時」,是純粹的自然時間,節日是「人時」,它是社會文化的時間選擇。
  • 今日春分,不負春光不負己!關於春分的習俗,你知道多少呢?
    那你知道在春分時節,我們中國都有哪些傳統習俗呢?且聽子曰一一道來吧!習俗一:吃春菜中國有個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雖然聽名字就像是春天獨有的蔬菜,但恰恰不是這樣的,春菜一般為五種:香椿芽、菠菜、豆芽、春筍、韭菜,在春分前後吃它們,你會感覺更加新鮮清甜。
  • 醒著的夢囈——說彼岸
    醒著的夢囈——說彼岸彼岸,意思是指水那邊的陸地。比喻所嚮往的境界。佛家以有生有死的境界為「此岸」;超脫生死,即涅槃的境界為「彼岸」。認為脫離塵世煩惱、取得正果之處即為彼岸。《無量壽經》卷上:「一切善本皆度彼岸」。《大智度論》十二:「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宋 範成大《吳船錄》卷上:「一切眾生,同登彼岸。」依稀記得很久以前曾看過一個動畫片,名字記不清,內容還有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