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井鑫 北京報導
曾經連續15年穩居中國國際貨代物流百強民企第一的錦程國際物流集團(以下簡稱「錦程國際物流」)頻涉債務糾紛,而大股東錦聯控股集團(以下簡稱「錦聯控股」)所持的大連銀行1.8億元股權也於近期被悉數凍結。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錦程國際物流經過30年的發展,是中國屈指可數的大型國際物流民企。如今,伴隨物流行業的增長放緩,企業逐漸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債務問題,並被丹東銀行等多家銀行陸續追債。
債務纏身
5月11日,遼寧省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兩起民事判決,涉及丹東銀行與錦程國際物流、錦聯控股的債務糾紛,金額分別為5258萬元和1.55億元。同時,銀行向法院申請了對兩家公司凍結存款或查封相應財產的保全措施。
針對該起糾紛,記者聯繫丹東銀行方面,但是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據了解,自2019年下半年,已有多家金融機構向兩家公司申請財產保全,包括工行、農行、廣發銀行、錦州銀行等,牽涉的多筆債務金額過億元。
相關信息顯示,錦程國際物流始於1990年,隸屬於錦聯控股旗下。2012年6月,錦程國際物流在線服務有限公司成立,錦程國際物流從傳統國際物流企業打造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網際網路加物流的商業模式,公司也逐漸在國際物流行業中嶄露頭角。2018年中國國際貨代物流海運業務榜單中,錦程國際物流還以104.19億元排名第三,緊跟中外運和中遠海運兩家企業步伐。
同時,大股東錦聯控股連續7年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上有名。錦聯控股的產業領域主要集中在物流服務、房地產開發、金融服務三大塊。2019年底,該集團董事長李東軍還曾放出豪言,要在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600億元的目標。
「貨代行業客戶都來自各個行業的B端客戶,而各行業的物流配送需求會受到宏觀經濟波動影響,其中國際貨代行業進出口貿易額的增長將會直接影響到行業的景氣程度。若進出口增長較快,運輸行業供不應求,運價上漲,承運商的盈利就會比較好。反之,企業的經營就會很困難。」一家券商分析人士稱,最近幾年外貿增速放緩,貨櫃運價下行,貨代服務供過於求,行業利潤率收窄,已經出現了不少貨代公司倒閉的情況。
據了解,錦程國際物流線上業務在不斷轉型,並建立了錦程物流網。李東軍曾在採訪中表示,錦程物流網不同於錦程在線,其是一個公開的交易平臺,並且已經在物流交易和結算服務方面有所行動,開發出了一號艙和美元在線支付,還有JCP等產品和服務。錦程物流網的發展定位就是建設全球最安全的物流交易和結算服務平臺。
他認為,接下來產業轉移、產業承接、產業升級以及國家戰略所帶來的經濟發展新機遇,也是公司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1600億元的保障。
1.8億元股權被凍結
錦聯控股在金融方面的投資主要是持有大連銀行和錦州銀行的股權。相關資料顯示,早在2005年末,錦聯控股就已經入股了大連銀行,但是當時並不在前十大股東中。
近日,公開信息顯示,錦聯控股所持的1.8億元股權被凍結,凍結期限自2020年3月2日至2023年3月1日,執行法院為遼寧省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大連銀行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錦聯控股是該銀行的第八大股東,持有股權金額1.8億元,佔比2.65%,狀態為「質押、凍結」。
記者了解到,多家金融機構已經向法院申請了財產保全,而金額上與1.8億元股聯繫的有兩宗。2019年4月底,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書顯示,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針對錦聯控股、錦程國際物流以及關聯公司向法院申請了財產保全3.98億元。2019年11月,遼寧省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的民事裁定書顯示,某銀行針對錦程國際物流以及關聯公司向法院申請了財產保全3.89億元,涉及到企業的多筆擔保。
在錦程國際物流與銀行的判決中,銀行方面表示,貸款到期前,錦程國際物流方面無力按期償還,並對其中1億元貸款申請了延期還款。但從2019年7月21日起,錦程國際物流開始欠息,並再次表示目前經營狀況不佳,無力償還貸款本金及利息,喪失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同時,其名下資產已經出現被其他債權人查封的情況。
(編輯:朱紫雲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