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男抖窮,女抖賤,你聽過完整版的麼?背後有什麼含義?

2020-12-18 思帆歷史趣聞

文/思源

民間俗語:男抖窮,女抖賤,你聽過完整版的麼?背後有什麼含義?

我們常說語言不只是溝通的工具,它其實還是門藝術,而藝術有俗有雅,語言也有這個特點。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總聽能聽到「這人說話真有意思、真文雅」,當然也有人常說「這話說得真俗」,這種情況在農村地區經常出現。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我們總說俗語,大家真知道什麼是俗語嗎?

其實俗語就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約定俗成的一種語句,像咱們常說的諺語、口頭語等等都屬於俗語。如今很多地區都加速了城市化的進程,所以這種帶有地方特色的話就很少有人在說了,不過在廣闊的農村地區它們還是很受歡迎的,可能很多人還不了解,俗語其實就來源於生產和生活,因此農村才是它們真正的根據地。

不過隨著農村地區對文化文明重視程度的提升,很多人也不大願意再說俗語,有些經典的句子只能活在老一輩的口中、偶爾還能聽上一句。比如現在小編隨便提一個「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大家不妨先來猜猜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估計聽過這話的人也挺多,但聽過完整版的可能就寥寥無幾了,那麼這句話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整句解釋有點複雜,我們不妨拆開來分析。

所謂的「人抖窮」,意思就是喜歡抖腿的人一般都沒有大出息、發不了財。其實這還是有點科學依據的,現在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覺察,但是老一輩人肯定常教導後輩一定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能東倒西歪尤其是抖腿,這是沒出息的一種代表。

先前我們說過,俗語來源於生產和生活,老一輩的觀念裡強調為人要沉穩,如果一個人總喜歡抖腿會給別人一種吊兒郎當、不靠譜的印象,特別是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如果這時候還抖腿可能還會引來主人的反感,如此一來人脈盡失也就沒了發財的機會。

「樹抖死」相對來說就很好理解了,一棵樹要想長得茁壯、長得結實,那麼它的根一定要很穩,不然的話肯定經不起大風大雨的考驗。因此如果一棵樹老是在風雨中抖動那說明它的根不穩,這樣的樹肯定不堪大用且很有可能會被風雨吹倒死掉,所以說作為一棵樹是萬萬不能發抖的。

「男抖窮」的含義其實和「人抖窮」有異曲同工之處,作為一個男人如果老是抖腿說明他極有可能是個不沉穩的人、做事估計不靠譜,同時還會給人一種不把別人放在眼裡、不知天高地厚的感覺。一旦給身邊的朋友留下這種印象,說明他的人脈也就很難發展了,於這個人自己而言往往會得不到別人的幫助,所以事業很難成功。

「女抖賤」的淵源要更深些,在老一輩的觀念中女子就應該溫柔賢惠、舉止優雅,古代女子在人前甚至不能比丈夫多說一句話,至於抖腿這樣輕浮的動作更是萬萬不能做的。雖然很多人也知道這是一種封建糟粕,但是仍有不少人十分重視這一點、對於喜歡抖腿的人尤其是女性持有很大偏見。

雖然這些都是代代相傳的、較為封建的觀念,而且很多人都認為抖腿並不是什麼大事、只是種習慣罷了。不過這句俗話其實有深遠的意義,它是在借男女人樹的生活經驗告誡我們,為人處世一定要低調,切不可心浮氣躁、不知天高地厚,這樣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所以不管現在有沒有人願意聽這些俗話,它們對於我們自身都是有些啟迪作用的。

相關焦點

  •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究竟有什麼含義?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究竟有什麼含義?文|小芬芬愛歷史在人們的交談中,總會時不時的聽到一兩句的俗語,這些話雖然聽著很口語化,但是總是能夠通過簡短的話語,表達出說話者想要敘說的很長的一段意思,所以這種文化也很受人們的歡迎。
  • 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樹抖死」是啥意思?有什麼依據嗎?
    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樹抖死」是啥意思?有什麼依據嗎?俗語作為一種文化被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其實俗語他不見得語言有多麼的優美但是它內容卻是非常切合我們日常生活,會在我們日常生活給一些非常有用的啟示,有時候看到一些俗語你會驚嘆到當時人們的智慧,當然也有很多俗語並不適用於現在的社會,但是今天小編也是找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俗語,想要大家一起分析一下。這句話就是「男抖窮,女抖賤,樹抖死」。
  • 農村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句話含義是什麼
    農村有這樣的一句俗語想必很多人應該沒有聽過,「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從字面上來看還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是具體的含義是什麼,這老輩人又為什麼會這樣說可能就不大好理解,我們都這是一句教育後人的一段話,那麼它的含義是什麼呢?
  •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看完別再不知道了!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看完別再不知道了!俗語就是一種說法通俗但是道理深刻的短句。而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們留下來告誡後輩們的話,從小我們聽到過很多俗語,就像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有理不可丟,無理不可爭」......這些都是有著一定依據的。
  • 農村有句俗語叫「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怎麼理解?
    這個俗語一看感覺很有意思,抖是什麼意思?女抖就賤了?農村朋友們一定知道,農村的俗語很多,有些是積極向上的,有些則是受到某種文化的影響而對某件事或者某個群體產生了偏見。那麼這句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應該如何理解呢?
  •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啥意思?有道理嗎?文/江南煙雨夜行人一個人的生命短暫,最長的也不超過一二百年,但是他對現實生活的體會和總結卻可以通過語言文字流傳千年。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農村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那麼這句話是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人抖窮,樹抖死」,字面上的意思是:人如果習慣抖腿,會越來越窮;樹如果會抖的話,就離死不遠了。後半句確實有道理,因為樹如果很容易就抖動的話,說明它的根系不發達,扎得也不深,如果遇到地表水分不足,就容易乾枯。但是前半句,說得就有點讓人不能理解了,對吧?
  • 俗語:「男抖窮,女抖賤」,下一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男抖窮,女抖賤」,這句俗語我們都聽說過,意思是男人喜歡抖腿,多半沒有什麼大出息,可能不會很有錢,而女人喜歡抖腿,可能不是太老實。抖腿是很多人都會有的習慣,那麼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其實這句俗語也不算無的放矢,算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吧,無論是從醫學角度還是從行為學、心理學上來看,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 俗語說:「男抖窮,女抖賤」,為什麼抖腿這麼不受人待見?
    以前民間有很多老話俗語,如「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等,其中有些細想下確實有道理,但也有些放到現在已經不合時宜。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句小編從小就被教育的俗語:「男抖窮,女抖賤」。
  • 農村俗語「男不三女不四,男抖窮女抖賤」,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特別是農村的俗語、諺語,更是表現出了我國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這些俗語、諺語是我國勞動人民通過平日的生活,或是習慣習俗以及天文現象等總結出的簡短精煉的語言,比如「高田種麥,低田種稻」、「水滿塘,谷滿倉,修塘等於修穀倉」等就是關於二十四節氣的俗語。
  • 農村俗語「男抖窮,女都賤;男不三,女不四」,啥意思有道理嗎?
    如今,距離農民收穫的時間已經不足十日了,這鮮有的閒暇時光,伴著微風徐來,村口處的大榕樹下早已聚滿了人群,有四人一桌打撲克的,也有三三兩兩坐在石凳上拉家常的,其中俗語是老人們談論的焦點,大家在一起「鬥智鬥勇」,每有經典的俗語冒出,總會贏來滿堂喝彩,其中有三則俗語,最為讓大家深思,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男抖窮,女抖賤,這句民間老話,到底有沒有依據?
    導讀:這個抖,是指人坐下來以後抖腿的動作,和某軟體無關,各位老爺太太請知悉!民間有很多老話,其中有這麼一句:「男抖窮,女抖賤」,就是老人告誡後輩,坐下來以後,不可以抖腿。按理說,民間老話都是自古相傳,都是一些簡樸的大道理,可抖腿和窮賤扯上關係,好像有點不靠譜吧?
  • 農村俗語丨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看起來好像是種迷信的說法,仔細領會卻很富哲理。是一種沒素養、舉止行不當的體現,觀其言行,便知為人處世的態度。對生活態度的嚴謹與否,自然影響一生的運道。具體來說是什麼意思呢?一、男抖窮。
  • 古人說的「男抖窮,女抖賤」有依據嗎?在古代抖個腿都不行嗎?
    但是你知道嗎,在古代,抖腿可是一件被人認為可恥的事情,甚至有「男抖窮,女抖賤」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在古代抖個腿都不行嗎?來源實際上這句話的原話是: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那為什麼在古代人眼中,抖個腿說法這麼多呢!
  • 老農常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是什麼意思?
    現在農村中的俗語其實越來越少,很多農村人選擇到城市生活之後,老人卻都選擇留在了家中,而俗語作為一種農村文化,主要的傳播就是老人們對子女的相傳。村裡的年輕人慢慢走出了農村,俗語文化也就在農村中變少了。即便如此,仍有一些有價值的俗語依舊被大家所知,仍然有值得我們了解的俗語在進入我們的生活。
  • 鄉下人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是什麼意思?
    鄉下人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是什麼意思?講農村俗語都是,在農村無論大人小孩都能說幾句,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農民生活經驗的總結,簡練而押韻,講起來也比較有趣,尤其符合農村人愛侃大山的特點,用方言拉哌時突然冒出一個句子,給人很有學識的錯覺,而且這些俗語確實很有道理,對做人做事有借鑑作用,像『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是什麼意思?
  • 俗話說:「男抖窮,女抖災」,抖腿很常見,為何會越抖越窮?
    俗話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見到一些人不經意間會抖腿,久而久之還會養成習慣。以前人認為這種抖腿的習慣是很不好的,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男抖窮,女抖災」,下面就來看一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老祖宗為什麼說「男抖窮,女抖賤」?愛抖腿的人到底哪錯了
    有這個習慣的人,吃飯能抖一抖,工作能抖一抖,甚至睡覺也能抖一抖,對他們來說,抖腿就像轉筆、打響指一樣,是個讓自己放鬆的方式。而那些不愛抖腿的人,往往對這一行為深惡痛絕:你抖什麼呢?為抖音代言?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老祖宗對於「抖腿」這件事的看法。
  • 三農:俗語裡的男抖窮,女抖賤,是什麼意思,快來看看吧!
    在農村裡面有著非常多的俗語文化,但是隨著農村裡面的人們逐漸的項城市裡面轉移,這也就讓農村裡面的俗語文化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遺忘,但是每次逢年過節的時候回到老家的村裡面。往往都會聽到叫裡面的老一輩人們說著各種各樣的農村特有的俗語文化,很多人在對這些俗語感到好奇的時候,也會對農村裡面的文化也是更多了一份理解,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幾句農村裡面特有的農家俗語,來看看你們有沒有聽過,那麼這些俗語裡面有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說:「男抖窮,女抖賤!」別不信這句話,專家都說有道理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種人,他們不管是躺著還是坐著,還是聊天吹水甚至吃飯喝茶,腿上面像裝了一隻小馬達一樣抖來抖去。神經稍微敏感一點的人,都感覺整個床和桌子要晃動,同小地震的幅度差不多,因此這類人特招人反感,大家都想說只抖啥呢,你以為在拍抖音哦。
  • 農村流傳下來的俗語「男抖窮,女抖賤」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大家都知道農村有著非常非常多的文化,但是,隨著現在社會的迅速發展,農村的人,漸漸的都向城市轉移,這也意味這農村的人也越來越少,但是,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都會回到老家,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就會聽到上了年紀的的老人說著各式各樣的農村俗語,這些俗語,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這也是為什麼流傳至今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