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文化知識和科學文化深入到我們生活中,很多俗語慢慢被人所遺忘,「俗語」我們都知道他具有很深的哲理性,雖然算不上那些名言名句那麼高雅,但是它才最能貼近人們生活的一種特殊語言,通過這些俗語能了解農村一些文化,通過俗語能懂得做人的很多道理,也能認識到一些事物,比如根據俗語就能知道這天氣變天對莊稼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些俗語可都是我們國家寶貴的財富,俗語還是歷代勞動人們的智慧結晶。
農村有這樣的一句俗語想必很多人應該沒有聽過,「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從字面上來看還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是具體的含義是什麼,這老輩人又為什麼會這樣說可能就不大好理解,我們都這是一句教育後人的一段話,那麼它的含義是什麼呢?
「男抖窮」
在農村,很多朋友應該都被村裡的長輩批評過,自己坐姿不正確的時候這老輩人經常說「做沒有個坐樣,站沒有個站樣」,這也是教育後人怎麼去注意儀表,而身為男子就應該頂天立地,我們都看過很多古代電視劇,古人都是比較注重儀表的,如果說一個人在做著的時候翹著二郎腿,腿還不停的抖動,那是要受到老輩人呵斥的,這樣的人是沒有出息的象徵,拿一些農村「二流子」來說吧,他們無所事事也不勞作,平日在村裡閒散慣了,也比較懶惰,坐在村裡翹著腿抖動,根本不會想怎麼去致富,其實這句話是一種誇大的教育方式,並非真的抖腿就會受窮,而是說這樣的人沒有出息,不注重儀表,將來也沒什麼作為。
「女抖賤」
短短的三個字,看起來非常糙,但是理卻一點也不糙,不管以前還是現在,人們印象中女子都是為溫爾雅的,女子都追求淑女範,正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果一個女子很注重自己的體態那麼這樣的女子也好找婆家,但是如果說不太注重儀表,顯得有點大大咧咧,坐姿還抖腿這樣的女子沒有正經樣子,就顯得不那麼端莊,這裡的「賤」字其實很多人都比較清楚意思,沒有一個女子該有的樣子,那麼是要被人恥笑的,這也是老輩人用來教育後人的諷刺性的方式。
「手不扶碗黴三代」
就在今天,小編還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小女孩已經9歲了還需要父母來喂,被眾多網友所指責,「手不扶碗黴三代」也比較好理解,也是誇大的手法,自己的飯碗當然需要自己來端,而不是全部要依靠別人,如果一個依賴別人習慣了,那麼將來將不會自理,比如現在有些富足家庭,有些孩子嬌生慣養,農二代不願意種地也不會種地,如果將來有一天需要通過種地來維持生計他們不會那麼受苦的肯定是他們,這裡黴三代其實和一段俗語有關「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一旦不能自理那麼自己的子孫肯定也會跟著受窮,這都是千百年來不變的一個事實。
對於這段俗語,我們不難看出,這老輩人利用誇大的手法來教育後人,這種特殊教育後人的手法用到現在來說可能很多人不願去接受也不願去理解,但是它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並且也是教育後人能謹記也是為了後人著想,可能很多人不願聽,但是它總歸還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