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男抖貧女抖浮,手不扶碗黴三代」,老祖宗的講究,在理嗎?

2020-12-11 豬友巴巴

文/豬友巴巴

農村俗語「男抖貧,女抖賤」,後半句依舊經典,老祖宗的講究!

生活在農村,自古以來,老人對晚輩的禮法要求都是十分嚴格的,在筆者的家鄉,兒時父輩總是教導我們,行為舉止要端莊,「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倘若稍不注意,總會被父母責備!

在農村生活中,俗語伴隨著我們成長,有很多俗語,具有訓誡的含義,在兒時常被長輩拿來訓斥晚輩!而這句俗語「男抖貧,女抖浮」,就是規矩人們行為舉止的一種體現!關於這句俗語,村裡老人常說「樹搖葉落,人搖福薄」!在老一輩人看來,生活中不管是抖腿還是聳肩膀,都是不好的行為,也是對別人的不尊重!而對於女子來說,抖腿卻是一種輕浮的表現!當然,對於這句俗語,很多是以古時人們的審美來規範後人的,在如今看來,是無法具有科學實踐性的!

當然,在農村,吃飯時候也是有講究的,比如說,左手扶著碗,右手用筷子夾飯,倘若,在吃飯的過程中,筷子敲打碗沿,發出聲音,或者吃飯不用手扶著碗,在農村,父母也認為這是不好的習慣!因此才有了俗語「男抖貧,女抖浮,手不扶碗黴三代」!

在筆者看來,不管是抖腿也好,手不扶碗也罷,在科學上,其實與「貧」「浮」,以及「黴三代」是不具有因果聯繫的,往往是為了加強語氣,用於訓誡後人,規範人們的行為舉止的一種「恫嚇」!當然,對於後半句「手不扶碗黴三代」來說,在農業文明發展中,民以食為天,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對的糧食是很尊重的,因此,在吃飯的時候,更應該端正以表示糧食的來之不易,而手不扶碗,在老一輩人看來,是對於糧食的不尊重,也是對農民辛苦換來的收成的不尊重,因此才會有所為的「黴三代」之說!

在筆者看來,此句俗語,是老一輩先賢用於規範晚輩行為舉止的一種「誡語」,雖然沒有科學道理,是一種無稽之談!但是,在人與人的交流過程中,抖腿具有蔑視不友好的表現,不利於人與人的溝通,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益處的!農村俗語「男抖貧,女抖賤」,後半句依舊經典,老祖宗的講究!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關焦點

  • 鄉下人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是什麼意思?
    鄉下人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是什麼意思?講農村俗語都是,在農村無論大人小孩都能說幾句,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農民生活經驗的總結,簡練而押韻,講起來也比較有趣,尤其符合農村人愛侃大山的特點,用方言拉哌時突然冒出一個句子,給人很有學識的錯覺,而且這些俗語確實很有道理,對做人做事有借鑑作用,像『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丨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看起來好像是種迷信的說法,仔細領會卻很富哲理。是一種沒素養、舉止行不當的體現,觀其言行,便知為人處世的態度。對生活態度的嚴謹與否,自然影響一生的運道。具體來說是什麼意思呢?一、男抖窮。
  • 農村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句話含義是什麼
    農村有這樣的一句俗語想必很多人應該沒有聽過,「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從字面上來看還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是具體的含義是什麼,這老輩人又為什麼會這樣說可能就不大好理解,我們都這是一句教育後人的一段話,那麼它的含義是什麼呢?
  • 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啥意思?你抖腿嗎?
    相比之下,俗語同樣來自於民間,出自於老百姓之口,但其卻能流傳至今,經久不衰,主要的還是創作者的初心不同。古人俗語大多都是勸人向善和經驗之談,即便個別具有局限性,但大多都具有積極的普世價值 ,而今人的段子創作之初衷便只為博人一樂。今天筆者要說的是近幾天聽民間老人常說的一句「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句俗語整體看來有些傷人。
  • 農村民諺「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是什麼意思?
    農村民諺「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的意思是男的抖腿會窮;女的抖腿是賤,不正經;手不端著碗吃飯會倒黴三代。這句話是農村老人誇張了的說法,意在告誡小孩子從小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的日常行為端莊規範。
  • 老農常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是什麼意思?
    現在農村中的俗語其實越來越少,很多農村人選擇到城市生活之後,老人卻都選擇留在了家中,而俗語作為一種農村文化,主要的傳播就是老人們對子女的相傳。村裡的年輕人慢慢走出了農村,俗語文化也就在農村中變少了。即便如此,仍有一些有價值的俗語依舊被大家所知,仍然有值得我們了解的俗語在進入我們的生活。
  • 農村人常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是啥意思?
    農村這片土地見證了一輩輩農村人的生活,農村人在不斷地生活經驗中積累了很多的生活智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就是以前農村人生活的一種縮影,它們有的是關於風土人情,有的是關於風俗習慣,還有的是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這些俗語非常的質樸,通俗易懂,它們教給我們的道理絲毫不亞於我們在學校書本上學到的這些知識
  • 農村: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女孩子抖腿意味著?
    「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天天抖動的二郎腿兒,家裡有點錢,都要被你抖光了,這是農村的二流子才做的事情!在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中,那你一定要坐如鐘站如松!也就是俗話中的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話說只有一些富家弟子,富二代什麼的,人家才有時間坐下來抖動一下腿,每天的坐吃山空,所以說越來越窮了。女的更不能抖腿了。
  • 農村老話「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著碗黴三代」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當年輕人出現不雅觀的行為時,農村老人就會訓斥,還會念叨,「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在農村吃飯要有吃飯的樣,筷子不能亂放,手要扶住碗,坐在凳子上,千萬別抖腿!每當父親這麼說我時,我就會還上一句「農村哪有這麼多的窮講究」!而父親總是說那一句話「樹搖葉落,人搖福薄,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
  • 俗話說「男抖窮」,老祖宗為什麼要求我們「坐有坐相」?
    俗語文化流傳至今,誕生了許多名言警句,比如說講養生的「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講識人之法的「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兩腮無肉不可交,滿臉橫肉為兇相」;講為人處世的「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等等。老祖宗說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
  • 農村流傳下來的俗語「男抖窮,女抖賤」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很多小夥伴們就很不解的是,這些農村俗語,到底是怎麼來的呢?表示非常的好奇,那麼小編就來就來給大家說說這些農村人口中的俗語是怎麼來的,其實這些俗語都是過去的前輩們,通過身邊的人或者是發生的事情,總結出來的,別看當時的他們,文化水平不高,但是,這些農村俗語,也是句句在理。
  • 俗語:「男抖窮,女抖賤」,下一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男抖窮,女抖賤」,這句俗語我們都聽說過,意思是男人喜歡抖腿,多半沒有什麼大出息,可能不會很有錢,而女人喜歡抖腿,可能不是太老實。抖腿是很多人都會有的習慣,那麼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其實這句俗語也不算無的放矢,算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吧,無論是從醫學角度還是從行為學、心理學上來看,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 「抖腿聳肩黴三代,手不扶碗窮一生」,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就像「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男怕嘆氣,女怕託腮」,而這裡更有一句「抖腿聳肩黴三代,手不扶碗窮一生」的老話,你認同嗎?南懷瑾先生曾說:腿不要抖,這個動作的習氣要戒掉,不戒掉會倒黴,運氣不佳。一個人千萬不要抖腿,坐在那裡兩腿這樣抖動,有錢則錢抖光,有人則人抖光,家破人亡。如果出家師父,則茅棚都會抖掉,所以抖不得。
  •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看完別再不知道了!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看完別再不知道了!俗語就是一種說法通俗但是道理深刻的短句。而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們留下來告誡後輩們的話,從小我們聽到過很多俗語,就像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有理不可丟,無理不可爭」......這些都是有著一定依據的。
  • 農村九大經典俗語:既不封建,也不迷信,你聽過幾個?
    出生在農村的人,對俗語應該很熟悉。因為農村老一輩的人習慣於用俗語教育後輩。很多俗語話糙理不糙,但卻非常富有哲理,讓你不得不心服口服。而今,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一些老祖宗留下的俗語都被流傳下來,讓我們受益匪淺。
  •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啥意思?有道理嗎?文/江南煙雨夜行人一個人的生命短暫,最長的也不超過一二百年,但是他對現實生活的體會和總結卻可以通過語言文字流傳千年。中國悠悠歷史長河中,許多人的許多智慧,化為文字和語言,流傳下來,最終匯集成一個成語、俗語、歇後語。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會聽到一些俗語,比如「百聞不如一見」,淺顯地說明了實踐的重要性。不過很多俗語因為時代的變遷、社會環境的變化,變得不再適用於有很多針對當時的社會現象所作的俗語已經不適用於現代社會了,但是其中所蘊含的哲理,卻依然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 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樹抖死」是啥意思?有什麼依據嗎?
    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樹抖死」是啥意思?有什麼依據嗎?俗語作為一種文化被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其實俗語他不見得語言有多麼的優美但是它內容卻是非常切合我們日常生活,會在我們日常生活給一些非常有用的啟示,有時候看到一些俗語你會驚嘆到當時人們的智慧,當然也有很多俗語並不適用於現在的社會,但是今天小編也是找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俗語,想要大家一起分析一下。這句話就是「男抖窮,女抖賤,樹抖死」。
  • 農村俗語「男不三女不四,男抖窮女抖賤」,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特別是農村的俗語、諺語,更是表現出了我國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這些俗語、諺語是我國勞動人民通過平日的生活,或是習慣習俗以及天文現象等總結出的簡短精煉的語言,比如「高田種麥,低田種稻」、「水滿塘,谷滿倉,修塘等於修穀倉」等就是關於二十四節氣的俗語。
  • 俗語說:「男抖窮,女抖賤」,為什麼抖腿這麼不受人待見?
    以前民間有很多老話俗語,如「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等,其中有些細想下確實有道理,但也有些放到現在已經不合時宜。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句小編從小就被教育的俗語:「男抖窮,女抖賤」。
  • 俗語「手不扶碗窮一世,抖腿聳肩黴三代」為何這樣說?蘊含大道理
    文/尋蕭農村俗語:「樹搖葉落、人搖福薄,男抖窮女抖賤」,蘊含深刻哲理在生活中,我們遇到很多很多有著自己習慣性的小動作的人。他們的有些小動作不會引來人們的反感,甚至有點可愛,但是有一些小動作就會讓其他人厭惡不已,比如說:抖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