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豬友巴巴
農村俗語「男抖貧,女抖賤」,後半句依舊經典,老祖宗的講究!
生活在農村,自古以來,老人對晚輩的禮法要求都是十分嚴格的,在筆者的家鄉,兒時父輩總是教導我們,行為舉止要端莊,「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倘若稍不注意,總會被父母責備!
在農村生活中,俗語伴隨著我們成長,有很多俗語,具有訓誡的含義,在兒時常被長輩拿來訓斥晚輩!而這句俗語「男抖貧,女抖浮」,就是規矩人們行為舉止的一種體現!關於這句俗語,村裡老人常說「樹搖葉落,人搖福薄」!在老一輩人看來,生活中不管是抖腿還是聳肩膀,都是不好的行為,也是對別人的不尊重!而對於女子來說,抖腿卻是一種輕浮的表現!當然,對於這句俗語,很多是以古時人們的審美來規範後人的,在如今看來,是無法具有科學實踐性的!
當然,在農村,吃飯時候也是有講究的,比如說,左手扶著碗,右手用筷子夾飯,倘若,在吃飯的過程中,筷子敲打碗沿,發出聲音,或者吃飯不用手扶著碗,在農村,父母也認為這是不好的習慣!因此才有了俗語「男抖貧,女抖浮,手不扶碗黴三代」!
在筆者看來,不管是抖腿也好,手不扶碗也罷,在科學上,其實與「貧」「浮」,以及「黴三代」是不具有因果聯繫的,往往是為了加強語氣,用於訓誡後人,規範人們的行為舉止的一種「恫嚇」!當然,對於後半句「手不扶碗黴三代」來說,在農業文明發展中,民以食為天,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對的糧食是很尊重的,因此,在吃飯的時候,更應該端正以表示糧食的來之不易,而手不扶碗,在老一輩人看來,是對於糧食的不尊重,也是對農民辛苦換來的收成的不尊重,因此才會有所為的「黴三代」之說!
在筆者看來,此句俗語,是老一輩先賢用於規範晚輩行為舉止的一種「誡語」,雖然沒有科學道理,是一種無稽之談!但是,在人與人的交流過程中,抖腿具有蔑視不友好的表現,不利於人與人的溝通,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益處的!農村俗語「男抖貧,女抖賤」,後半句依舊經典,老祖宗的講究!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