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手不扶碗窮一世,抖腿聳肩黴三代」為何這樣說?蘊含大道理

2021-01-08 歷史芷天

文/尋蕭

農村俗語:「樹搖葉落、人搖福薄,男抖窮女抖賤」,蘊含深刻哲理

在生活中,我們遇到很多很多有著自己習慣性的小動作的人。他們的有些小動作不會引來人們的反感,甚至有點可愛,但是有一些小動作就會讓其他人厭惡不已,比如說:抖腿。

當你在電影院舒舒服服的坐著,準備好好享受一場電影,這時有個人開始了他的抖腿,因為電影院的椅子都是連著的,所以你會感覺到世界都在顫動,被攪擾的沒法靜下心來,心心念念的電影也無從享受了。

而在農村的老人的口中,就有一句俗語是專門來訓誡那些有抖腿習慣的人,這句話很多人應該都很熟悉,那就是「男抖貧女抖賤」。

在中國古代的世家貴族裡面,那些公子小姐們都有專門的人來教導他們的走坐站行,他們的言行舉止都有專門的規矩來進行約束。越是地位尊崇的世家,要求愈發嚴格,紫禁城中的皇子公主更是舉止有度,不敢逾矩。

在那個時候,抖腿這樣有失儀態的行為是不會發生在任何一個有教養的高門貴族身上的,但是那些地痞流氓,潑皮無賴們會抖得不亦樂乎。因為他們大多出身於沒有文化的家庭,也沒人去教他們這些行坐禮儀。所以古時候抖腿的基本都是貧賤人家裡面不被約束的兒女。

而現在呢,家裡面的長輩對於家中小輩們在這方面的要求降低了標準,有的少年少女們在生活禮儀上面不甚講究,抖腿者大有人在。於是就有老人們經常會看到這些現象後嘆息道:樹搖葉落、人搖福薄,手不扶碗窮一世,抖腿聳肩黴三代。

坐在座位上抖腿的人,他有一部分的注意力分散到了腿上,那他必定不能全神貫注地去做他自己手頭上面的事情。而一件事情都沒法將注意力都全部集中,那這個人也很難做成什麼大事。

也有一種說法是一般坐在那裡就抖腿的人,基本上都些是吊兒郎當,喜歡得瑟的人,他們經常會處於一種不安定的狀態。這種狀態往往會直接導致男人不容易聚財,而女人就往往會是下賤輕浮,是會敗家破財的。

儘管現在的社會對於我們個人儀態要求不是特別高,但是我們還是要努力控制自己,儘量改掉那些不討人歡喜的小動作。畢竟有些人對於抖腿、吧唧嘴等這些行為實在是接受無能,他們不會想跟有著自己討厭的小動作的人多加接觸。

所以說,一個良好的行為儀態會讓人給我們的整體形象加不少分。我們可能會因為良好的行為舉止而收穫許許多多我們想要的意外之喜,例如工作、人脈、愛情等等。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常說,手不扶碗窮一世,抖腿聳肩黴三代,這是什麼意思?
    小時候我們吃飯的時候家裡的大人一定會教我們一些餐桌禮儀,比如只有大人動筷子了之後小孩子才能吃飯,又或者吃飯的時候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碟發出聲音,還有就是吃飯的時候要一隻手拿著筷子另一隻手扶著碗,最最重要的是幾乎沒有大人是喜歡小孩子抖腿的,他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所以一般小孩子如果這樣做的話肯定要招來一頓罵的
  • 俗話說:手不扶碗窮一世,抖腿聳肩黴三代,看完你還敢抖嗎
    吃飯不扶碗,坐著常抖腿的朋友們希望你們看完這篇文章後能儘量改掉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手不扶碗窮一世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就是說一個人在吃飯的時候,如果你不用你的手去扶著端起碗的話,那麼這個人一生都會比較窮,古人這麼說其實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手不扶碗不雅觀老祖宗教導我們吃飯的時候要以食就口,而不是以口就食,以口就食是貓貓狗狗的飲食行為。
  • 「抖腿聳肩黴三代,手不扶碗窮一生」,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就像「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男怕嘆氣,女怕託腮」,而這裡更有一句「抖腿聳肩黴三代,手不扶碗窮一生」的老話,你認同嗎?南懷瑾先生曾說:腿不要抖,這個動作的習氣要戒掉,不戒掉會倒黴,運氣不佳。一個人千萬不要抖腿,坐在那裡兩腿這樣抖動,有錢則錢抖光,有人則人抖光,家破人亡。如果出家師父,則茅棚都會抖掉,所以抖不得。
  • 俗話:「手不扶碗窮一世,抖腿聳肩黴三代」,老祖宗智慧值得受用
    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講究的就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而古人在吃飯時,要求右手把筷子拿穩,左手把碗扶好,嘴伸到碗邊吃飯——以食就口,不以口就食。「手不扶碗窮一生」,就是對違反者的一種警告。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老話有理,相由心生,看相識人,由表及裡,相定乾坤。別小看你身上的一個個相,內藏奧秘,它們可能決定了你這輩子的整個運勢和運程。
  • 「抖腿聳肩黴三代,手不扶碗窮一生」是什麼意思?
    少年時有很多無意識的的動作,家中父母突然一聲斷喝「男抖窮,女抖賤。」讓小心臟顫抖,不管明不明白照做了。長大以後也看到辦公室的王先生揚揚得意的抖腿動作,可不知怎麼勸阻,畢竟那是別人的愛好。  某一天,公司總裁李總若有所思走過,突然指著王先生說:你來我這辦一下離職。
  • 俗話說「手不扶碗衰一世,抖腿聳肩毀三代」,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這其中就有一些流傳的俗話,比如說「手不扶碗衰一世,抖腿聳肩毀三代」。對於這樣的俗話,可能很多人並不是很熟悉,尤其是到了現在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那麼,這句話放在如今是否有行得通呢?或者說,大家是否知道,這句話背後到底暗示了什麼意思呢?1.為什麼會將扶碗、抖腿跟貧富聯繫在一起?
  • 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啥意思?你抖腿嗎?
    相比之下,俗語同樣來自於民間,出自於老百姓之口,但其卻能流傳至今,經久不衰,主要的還是創作者的初心不同。古人俗語大多都是勸人向善和經驗之談,即便個別具有局限性,但大多都具有積極的普世價值 ,而今人的段子創作之初衷便只為博人一樂。今天筆者要說的是近幾天聽民間老人常說的一句「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句俗語整體看來有些傷人。
  • 鄉下人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是什麼意思?
    鄉下人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是什麼意思?講農村俗語都是,在農村無論大人小孩都能說幾句,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農民生活經驗的總結,簡練而押韻,講起來也比較有趣,尤其符合農村人愛侃大山的特點,用方言拉哌時突然冒出一個句子,給人很有學識的錯覺,而且這些俗語確實很有道理,對做人做事有借鑑作用,像『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丨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看起來好像是種迷信的說法,仔細領會卻很富哲理。是一種沒素養、舉止行不當的體現,觀其言行,便知為人處世的態度。對生活態度的嚴謹與否,自然影響一生的運道。具體來說是什麼意思呢?一、男抖窮。
  • 老農常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是什麼意思?
    那第一句「男抖窮」字面意思就是男孩子坐著抖腿就會越抖越窮,財富是抖著抖著就散了,老人們看到孩子抖腿之後就會和孩子說抖腿可是會抖窮自己的,這句話不光是在說錢的事,如果一個孩子一個勁就是抖腿,那給大家帶來的影響也覺得這個小孩沒有家教,因此大家也就覺得不能抖腿。
  • 農村: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女孩子抖腿意味著?
    當我們經過很多農村的時候,經常會發現這樣的一種狀況,那就是很多男人在翹著二郎腿,而且腿還在不停的抖動著,我在小時候經常也跟著模仿,感覺他們太時尚了,特別的酷,簡直就是我的偶像。回家之後就被父母罵了一頓,最後奶奶直接告訴我了。「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什麼意思呢?
  • 俗語「男抖貧女抖浮,手不扶碗黴三代」,老祖宗的講究,在理嗎?
    而這句俗語「男抖貧,女抖浮」,就是規矩人們行為舉止的一種體現!關於這句俗語,村裡老人常說「樹搖葉落,人搖福薄」!在老一輩人看來,生活中不管是抖腿還是聳肩膀,都是不好的行為,也是對別人的不尊重!而對於女子來說,抖腿卻是一種輕浮的表現!當然,對於這句俗語,很多是以古時人們的審美來規範後人的,在如今看來,是無法具有科學實踐性的!
  • 農村民諺「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是什麼意思?
    農村民諺「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的意思是男的抖腿會窮;女的抖腿是賤,不正經;手不端著碗吃飯會倒黴三代。這句話是農村老人誇張了的說法,意在告誡小孩子從小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的日常行為端莊規範。
  • 農村老話「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著碗黴三代」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當年輕人出現不雅觀的行為時,農村老人就會訓斥,還會念叨,「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在農村吃飯要有吃飯的樣,筷子不能亂放,手要扶住碗,坐在凳子上,千萬別抖腿!每當父親這麼說我時,我就會還上一句「農村哪有這麼多的窮講究」!而父親總是說那一句話「樹搖葉落,人搖福薄,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
  • 農村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句話含義是什麼
    農村有這樣的一句俗語想必很多人應該沒有聽過,「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從字面上來看還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是具體的含義是什麼,這老輩人又為什麼會這樣說可能就不大好理解,我們都這是一句教育後人的一段話,那麼它的含義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真的是這樣嗎?
    農村俗語:「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真的是這樣嗎?在農村,我們經常聽到老人們說一些俗語,這些俗語可以說都是濃縮的精華,短小精幹,因為這些俗語都是祖輩們多年生活積累出來的經驗。是不是所有的俗語放在現在,都能適應呢?
  • 農村人常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是啥意思?
    農村這片土地見證了一輩輩農村人的生活,農村人在不斷地生活經驗中積累了很多的生活智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就是以前農村人生活的一種縮影,它們有的是關於風土人情,有的是關於風俗習慣,還有的是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這些俗語非常的質樸,通俗易懂,它們教給我們的道理絲毫不亞於我們在學校書本上學到的這些知識
  • 俗話說「男抖窮」,老祖宗為什麼要求我們「坐有坐相」?
    俗語文化流傳至今,誕生了許多名言警句,比如說講養生的「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講識人之法的「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兩腮無肉不可交,滿臉橫肉為兇相」;講為人處世的「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等等。老祖宗說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
  • 農村俗語「糧滿倉,親戚通來往,斷了糧,過門也不望」啥意思?
    講的趣事中時常能聽到一兩句俗語,讓人特別提神,有了這些俗語的點綴,瞬間讓故事富有生機,如「餃子費,麵條省,不想過了烙大餅」形象的說明了那個艱苦樸素的年代,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那麼一下幾句俗語老話你聽過嗎?
  • 農村九大經典俗語:既不封建,也不迷信,你聽過幾個?
    第二句:「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有句話說的好「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就是說窮人家的孩子因為受過太多的苦,知道想要擺脫困境,必須用知識改變命運。另外,窮人家的孩子因長期在逆境中成長,養成了勤奮獨立、百折不撓的性格,屢敗屢戰,必然會拼出一片天地,一代代會越來越好,所以說「窮不過三代」。反之,富人家的孩子因為長期養尊處優,一旦遇到挫折,便會一蹶不振,很快走向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