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真的是這樣嗎?

2020-12-12 一起聊社會百態

農村俗語:「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真的是這樣嗎?

在農村,我們經常聽到老人們說一些俗語,這些俗語可以說都是濃縮的精華,短小精幹,因為這些俗語都是祖輩們多年生活積累出來的經驗。是不是所有的俗語放在現在,都能適應呢?比如這句「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現實生活中,真的是這樣嗎?

老人常說「窮不過三輩,富不過三代」,在以前的農村地區是真實的寫照,「窮不過三代」主要說的並不是窮了三代後就發財了,這樣的門戶是很少的,主要說的窮超過了三代,那麼很難再有後代,基本上是絕戶了,因為以前的社會人們經濟太落後,很難娶到老婆,於是就沒有傳宗接代,導致絕戶。

其實「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這句話,意思很好理解,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富有,也不會富三代,就算一個窮人,也不會超過三代,也會翻身,這句話真的真實嗎,其實也不一定,關鍵還是要看人的作為。

在農村,人們會將生活中得到的一些經驗總結成俗語。這些俗語流傳甚廣,在農民之間的日常交流之中就能聽到,雖然簡短,但是其中蘊含的意義卻讓人印象深刻。

其實古人最先說出這句話,無非就是告誡自己後代,但是現實生活中,小編覺得不一定準確,比如一個出生在窮人家庭,從小就過的是窮苦日子,父輩沒什麼能力,這小孩長大,多少也會受到父輩影響。

在農村,俗話說「飽暖思淫慾」,家庭在富的人,只要思想上動搖了,把浪費和揮霍當成平常事,就算再富有也有廣廈將傾的時候!創業艱難,守業更難!更主要是人心的落差,如果人心在富貴的糖衣炮彈上,腐蝕了,就算家有千金,散盡,也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不要說三代,可能也就是過眼雲煙!

但是其實這樣的話語其實是有片面性的。因為在現在的社會有錢的人家往往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布置許多的任務,因此富家子弟往往從小就要學習很多的知識,相比於農村孩子的艱苦,他們從小就被賦予了最好的教育。如果一個富人家庭子女,從教在教育上,比較嚴格,再加上後天給很好的教育,長大也能獲得成功,因為從小起點要好。

所以小編覺得,這句「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關鍵還是要看當事人的作為。

各位看官,你對農村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對此你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討論交流。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以前的時候,農村有很多老人都喜歡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對於這句話,相信有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疑惑吧,這句話說得是不是真的呢?因為這個俗語是以前農民說的,所以現在這句俗語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社會了,所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說一說在以前的時候農村富不過三代的原因。
  • 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世」這話有什麼含義?
    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世」這話有什麼含義?農村有許多古老的俗語,也很有講究。許多是通過生活實踐總結出來的。不能說都是對的。但也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有自己的觀點,以及一些道理。對於富不過三代來說,這主要意味著一代人已經成長為富人,後代將從中受益。因為後代從小就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他們不知道掙錢有多難。一些富有的第二代人對賺錢養家的意識很模糊,這最終導致他們的家族逐漸衰落,很少超過三代人,但是歷史上也不乏富有的第三代人,正如我們在喬家大院看到的那樣,就是一個很不錯的例子。
  • 農村人常說的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有道理嗎?
    窮不過三代,從我祖上到現在,如果仔細算算的話,窮了不知道有多少個三代了,聽老一輩人說,我們從老祖宗那個時候就窮,一直窮到沒有後路可退,所以就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老家,逃荒到現魯西南定居了,雖然說現在一直還是窮,但最起碼的吃喝生活還是有了,所以我說窮不過三代,應該是窮不過三十代吧
  • 農村俗語「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有沒有道理?聽聽老人咋說
    但是與此同時,財富的流轉仍然在不斷的進行,有的人越來越富有的人越來越窮。有的人以前很窮,現在很富有,有的人以前很富有,現在可能很窮。所以農村人有一句俗語叫做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那麼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為什麼古人會說出這樣的俗語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
  • 農村俗語:「富不過三代」,下一句才是精髓,古人智慧字字扎心
    不少農村老人都會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雖然世事無常,但是也應當順應潮流、順勢而為。如果一位堅持己見,逆勢而為,體現的不是聰慧,而是固執!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富不過三代」,下一句才是精髓,古人智慧字字扎心!「富不過三代」其實源自於這樣一句話:「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 老話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原來我們都理解錯了它的含義
    導讀:老話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原來我們都理解錯了它的含義我們農村人啊,又勤勞又能幹,做什麼事情都愛琢磨,我們的祖先經過了幾千年的經驗總結出來了很多規律,他們把這些規律匯成文字就變成了我們農村人嘴裡經常說的諺語和俗語
  • 農村俗語,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聽過,富不過三代,其實還有這樣一句農村的俗語。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這裡的豪指的是豪門,這在農村的現象是比較少有的,有時候方圓幾十裡,才會出現一家豪門,甚至需要幾代人才能見到這樣的現象,比如過去農村的大地主,大土豪,有的甚至家庭顯赫。這樣的豪門,一般與普通的民眾接觸的都很少,因為他們往往幹的都是大事兒,做的都是大生意,也沒有時間與周圍的人拉家常。
  •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在農村裡有很多勸諫警誡性俗語,而這些俗語雖然從表面上來看,讓人覺得有些粗糙,頗有俗人的味道。但是來說「俗人不俗、雅人不雅」還是很正確的!所以這句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則是老祖宗給我們後人留下來的。那麼這句俗語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 老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只是在忽悠窮人嗎?
    人常說「三窮三富過到老,十年興敗誰知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老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只是在忽悠窮人嗎?最近幾天來,曾經的網絡紅人王思聰又「紅」了一把,這次並不是因為他的多金敢言,而是因為他被法院列為待執行人。
  • 農村人們常說的古語,「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 有什麼含義?
    生活在農村的愜意,是每個人都想擁有的,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聽著鳥兒在歌唱,颯颯的風聲在耳邊蕩起,農民們暖暖的話語流進心間,看著田間一片綠意,在綠色的樹蔭下,遮風擋雨。這樣的舒適,可能是在發達的城裡,無法享受到的。
  • 為什麼中國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恍然大悟!
    作者:水木然經常有人這樣埋怨:在歐美/日本等國家,有很多家族式企業,他們往往一個企業傳承了10幾代人,這10幾代人都只做同樣的產品,所以他們不浮躁,有匠心。而中國呢?往往是富不過三代,各種家族傳承到第三代基本上就完蛋了。我想說的是:如果一個家族能長期霸佔一個細分行業,甚至家族的10幾代人都能穩居上流社會,那麼這個社會上的其它人該怎麼辦?他們豈不是永遠都沒有機會了?這恰恰就是中國的特別之處,也是公平之處。
  • 老話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啥意思?用農村現象告訴你
    老話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啥意思?用農村現象告訴你以前常聽老一輩的人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這樣的一句話雖然簡單,但是它的意思卻很廣,不知道有多少人懂呢?小編是屬於地地道道的農村人,現在的農村發展得越來越好,不少農村居民似乎驗證了「窮不過三代」,很多的農村居民,能夠適應農村不斷發展的步伐,轉變傳統的觀念和思維,慢慢地嘗試新的東西,走出農村體驗以前的農村人沒有體驗過,甚至是沒有做過得事業,將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好,實現資金上的豐足。那麼又是何種人驗證「富不過三代」呢?今天小編就同大家一起來看看!
  • 富不過三代,窮也不會窮三代
    一位書生家中從祖父那一代到他這一代一直很窮。這位窮書生不甘願這樣的命運,聽說??神仙通常會在一個海上的小島顯現降臨,窮書生打包行李往這個小島,親自要問神仙他家三代窮困的原因。途中路過一個村莊,窮書生因飢餓而昏倒在一個富翁家門口。富翁很有愛心的將他帶入家中,騰出一間客房讓他住,叫僕人煮營養的食物給他吃。幾天後,書生恢復體力,富翁問他為何會昏倒。
  • 俗語「富不過三代」什麼意思?前半句多數人忽視,其實蘊含大智慧
    俗語「富不過三代」什麼意思?老話常說窮不過三代,如果一個家庭非常貧窮的話,生活必然是十分清苦的,沒有人喜歡過清貧的日子,女生喜歡買護膚品化妝品衣服包包,男生喜歡買鞋子車子,但這些東西都不便宜,所以為了可以經濟自由,隨時可以買自己想買的東西,我們只有不斷的去掙錢,去讓自己變得更加富有。
  • 俗語「富不過三代」,下一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警世之言
    俗語是古人們的智慧結晶,一些優秀的俗語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它教會我們為人處世之道,勸誡我們莫要被利益燻了心而忘記向善的本心。人們常說「賺錢容易,守財難」,老祖宗也曾留下一句「富不過三代」來提醒人們要將下一代培養成一個優秀能幹之人,不然辛苦了幾輩子積攢下來的家業就會毀於一旦。
  • 為什麼老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從何而來?
    為什麼老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很多人認為這是各代人的價值觀不同,父輩努力經營者產業,但是有些兒孫大多有自己的理想,並不想子承父業。隨著時間的推移父輩的企業也就斷了傳承,慢慢走下衰落。又或者幾代人的努力碰上一個敗家子,種種實例不勝枚舉,富不過三代的傳言就這樣流傳下來。那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從玄學的角度簡單剖析一下。首先和大家了解一個詞「地運」,中國古人把每20年叫做一運,三個20年叫做一元(就是三運)。三元為一個周期就是分上元、中元、下元,合稱為「三元九運」最早出自《河圖洛書》,自古便被記載於黃曆上。
  • 為何豪門闊不過三代,富人富不過六代?那麼窮人苦不過幾代呢?
    出自易經的成語、俗語相當多,許多都是用簡潔的詞,總結出了樸素的世俗道理。子曰前不久在讀《易經》時,就發現了關於財富的三個成語,分別是「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過了這麼久,還是對現實有著觀照作用,不可謂不經典!那麼它們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我接下來就來具體講講:1、豪不過三子曰先來解釋一下,何為「豪」?
  • 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代:一個善意而又殘酷的謊言!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代」。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說富家傳承三代人就會衰敗,窮人努力奮鬥五代人就能富裕!如果我們不細想,或許還覺得它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在中國古代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名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證明。
  •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在網上曾搜過類似的農村俗語,但有些人的解釋不敢苟同。真的是不求甚解,老祖宗要是看到咱們這麼解釋,估計都能氣得活過來,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咱們先來說前半句:「窮走水一家毀」,實際上這句話說的是「著火」,也就是現在人說的火災。
  • 富和窮都不過三代
    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裡,「地、富、反、壞、右」的子女,基本上被剝奪了受高等教育和選擇就業的權利  把握升浪起點 現在機構底部建倉名單。出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後的人,幾乎無法理解那種以血統來確定社會角色的世襲潛規則。   現在有一種趨勢,就是貧窮也會被世襲。窮人們常愛說,富不過三代。這話可能只是心理安慰,阿Q的精神勝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