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富不過三代」,下一句才是精髓,古人智慧字字扎心

2020-12-22 禾牧之

文|楚何知(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關注並轉發分享)

在許多農村都有歷史悠久的古宅民居,如今不少地區都在發展鄉村旅遊,曾經的荒野鄉村,現在大都熱鬧非凡。不少農村老人都會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雖然世事無常,但是也應當順應潮流、順勢而為。如果一位堅持己見,逆勢而為,體現的不是聰慧,而是固執!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富不過三代」,下一句才是精髓,古人智慧字字扎心!

「富不過三代」其實源自於這樣一句話:「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為什麼古人會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首先,「一朝天子一朝臣」

封建社會有著森嚴的階級統治,統治者之間的利益會互相糾纏,並且帝王心術最難測。帝王雖然養尊處優,但是古人的壽命比較短,「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上代帝王去世,新帝王上位也會「殺伐」一大批人,財富的傳承將會特別艱難,因此才會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

其次,理念模式過於單一

古代封建社會是以農耕文明為主,因此生產力非常有限,導致「地主」創造財富的手段非常低劣,通常都是壓榨底層人民;久而久之,就會引起民怨沸騰。

一旦民怨成鼎沸之勢,那麼地主們積累的「不義之財」就會灰飛煙滅!因此在古代封建社會「富不過三代」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而這句俗語「富不過三代」,下一句才是精髓,古人智慧字字扎心,那就是「窮不過三代」!完整的一句俗語就是「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很多人結合前半句,甚至就會有這樣的誤解:風水輪流轉,三代以後窮人與富人之間就會互相轉變身份,因此不需要奮鬥與拼搏!如果你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其實「窮不過三代」乃是古人總結的生存智慧,當你理解它真正的含義之後,你就會感覺到字字扎心!

在封建社會,可以創造財富的手段非常有限;並且土地大都掌握在地主手中,因此窮人如果不思進取、遊手好閒,那麼只會一代更比一代慘。

當窮人到了「第三代」,甚至連娶妻生子的能力都沒有,這樣一來就會成為「絕戶人」;即:連後代都沒有,又怎麼可能「窮四代」、「窮五代」呢?所以說這句俗語「窮不過三代」,真是字字扎心!

對於當今社會來說,只要家族理念與時俱進,那麼財富的傳承就會有連續性。比如美國的洛克菲勒與甘迺迪家族,傳承的時間遠遠超過「三代」。

對於如今的普通人而言,想要實現人生的飛躍,依靠的乃是勤勞與努力!幸福不會從天而降,而是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人生就如同接力跑,跑好你自己這一代人的接力棒,為後輩打下堅實的基礎,提升他們騰飛的機會!我們也衷心祝願所有的奮鬥者,都能夠心想事成!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沒有「富不過三代」的例子呢?歡迎在下面分享你的精彩評論!

(註:圖片源自網絡,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俗語「富不過三代」,下一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警世之言
    俗語是古人們的智慧結晶,一些優秀的俗語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它教會我們為人處世之道,勸誡我們莫要被利益燻了心而忘記向善的本心。人們常說「賺錢容易,守財難」,老祖宗也曾留下一句「富不過三代」來提醒人們要將下一代培養成一個優秀能幹之人,不然辛苦了幾輩子積攢下來的家業就會毀於一旦。
  • 農村俗語:「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真的是這樣嗎?
    農村俗語:「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真的是這樣嗎?在農村,我們經常聽到老人們說一些俗語,這些俗語可以說都是濃縮的精華,短小精幹,因為這些俗語都是祖輩們多年生活積累出來的經驗。是不是所有的俗語放在現在,都能適應呢?
  • 俗語「富不過三代」,後一句才是精華,越早知道越好!
    不僅如此,古人不僅將其寶貴的智慧結晶歸納其中,還將他們的生活風貌躍然紙上,讓人在汲取人生經驗的同時還能一窺歷史的風貌,著實讓人流連忘返。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富不過三代」以及他的後半句便是古人對人生的透徹分析以及對後人的諄諄教誨。富貴歷來都是經久不衰的話題,無論是朝堂之上還是山野之間,富貴幾乎成了所有人所嚮往並畢生追求的。
  • 農村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以前的時候,農村有很多老人都喜歡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對於這句話,相信有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疑惑吧,這句話說得是不是真的呢?因為這個俗語是以前農民說的,所以現在這句俗語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社會了,所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說一說在以前的時候農村富不過三代的原因。
  • 農村俗語「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有沒有道理?聽聽老人咋說
    所以農村人有一句俗語叫做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那麼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為什麼古人會說出這樣的俗語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 所以窮和富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而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只能確定此時此地而不能判斷彼時彼岸。那麼窮,不過三代這句話有兩層含義。 第1層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句鼓勵人的話。其用意是告訴別人,一時的貧窮並不代表一世的貧窮,一世的貧窮並不代表一個家族一直貧窮。正所謂做不成富二代,一定要做富二代他爹,讓下一代享受,其實內心的真實意思就是要表達窮不過三代這句話。
  • 古人講「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是何意?古人智慧之談
    當人們徹底了解俗語的含義之後,相信對日常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俗語「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 從字面意義上去分析這句俗語,可以得知三、六、九所代表的含義,其實都蘊含了非常深刻的道理。而豪、富、窮則指的是生活條件。當這組數字遇到不同的人生境遇,條件一定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化學反應。
  • 俗語「富不過三代」是為何?後半句才是精華,家庭興旺的兆頭
    中國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看似簡單的大白話中,也蘊藏有極為深刻的道理,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有認真深入地思考,真正完全地理解透徹,便能夠給我們一些深刻的思想啟發,就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聽到「富不過三代」這樣的俗語,但卻並沒有真正去思考其中的道理。
  •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什麼?7個字道明人性,字字戳心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什麼?7個字道明人性,字字戳心中華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國,留下了無數的文化,在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出現文化斷層的國家,就是中國!中國到底有哪些奇妙之處呢?在中國人眼中,中國民間文化特別多,從小到大,要守的規矩也特別多,這是代表了中國人精神層面的基礎,更是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正是因為有這些民間文化的代代相傳,才有了今天獨特的中華民族,生活在21世紀,生活特別繁忙,有些事情卻被大家忘記了……小編認為,可能是因為學習了現代知識,很多老祖宗的智慧都被大家拋諸腦後,而民間俗語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在農村裡有很多勸諫警誡性俗語,而這些俗語雖然從表面上來看,讓人覺得有些粗糙,頗有俗人的味道。但是來說「俗人不俗、雅人不雅」還是很正確的!所以這句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則是老祖宗給我們後人留下來的。那麼這句俗語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 「釣魚窮三代,玩鳥毀一生」,下一句才是精髓,千人只有一人知
    「釣魚窮三代,玩鳥毀一生」,下一句才是精髓,千人只有一人知文/文亞說歷史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聽說過很多俗語,但是有的俗語卻很少有人聽說過。比如這句俗語:「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不過下句才是精髓,千人只有一人知,那就是:一朝學會狗攆兔,從此踏上不歸路。若是戀上鷹,兩眼含淚望天空。如果學了賭博更是踏上了不歸路,如果喜歡玩鷹,只能邊看著老鷹在天上飛邊落淚。古代的娛樂消遣比較少,無非就是捉雞逗狗,但是很多人還是能夠把這些東西玩出傾家蕩產的架勢。所以人們警告大家不要這樣,但是狗追兔為什麼是賭博呢?
  • 「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是何意?古人的忠告字字在理!
    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老祖宗的經典總結,很在理世間自古便有貧富之差,無論哪個年代,哪種社會形勢,世間從不缺乏富有之人,當然更不缺乏貧窮之人!而不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都應具有自己的本分,窮要窮出志氣,富要富的自律。
  • 農村俗語:「窮算命,富燒香」,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經驗之談
    03其實,這句俗語後面還隱藏了一句,叫做「不窮不富心不慌」,這句話才是整個俗語的精髓所在,這句話正是道出了一些出世之人的思想,不僅說出了知足常樂的珍貴之處,更是表明了一個觀點,不窮的話就不用為了生存而煩惱有壓力,不富的話也不會因為擔心財富的流逝而感到不安寧,正是因為如此,才可以達到一個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人生境界。
  • 古人云:「廟小妖風大」,下一句是精髓,藏著老祖宗的處世哲學
    引言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俗語短句可以說是包羅萬象數不勝數,而他們大多都是通俗易懂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即使在今天,他們依舊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畢竟這些可全部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不過若要細究這句話的深層含義,那可就有另外一番解釋了。其實我們人類都是群居動物,社會屬性非常強。但如果長期生活在相對閉塞的空間裡,每天的接觸的都是固定的對象的時候,此時便容易互相出現爭論。想也不用想,但凡一個人每天都要面對著同樣的面孔。久而久之,又怎麼會不產生審美疲勞呢?
  • 農村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絕妙,蘊含古人的處世大智慧
    文|楚何知(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關注並轉發分享)從古至今,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無數農民在自己的田間地頭辛勤耕作,是他們撐起了燦爛的農耕文明。對於很多山區的農民來說,在沒有機器協助耕田的封建時代,牛是農民耕田犁地最好的助手。
  • 農村人常說的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有道理嗎?
    窮不過三代,從我祖上到現在,如果仔細算算的話,窮了不知道有多少個三代了,聽老一輩人說,我們從老祖宗那個時候就窮,一直窮到沒有後路可退,所以就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老家,逃荒到現魯西南定居了,雖然說現在一直還是窮,但最起碼的吃喝生活還是有了,所以我說窮不過三代,應該是窮不過三十代吧
  • 農村俗語,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聽過,富不過三代,其實還有這樣一句農村的俗語。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這裡的豪指的是豪門,這在農村的現象是比較少有的,有時候方圓幾十裡,才會出現一家豪門,甚至需要幾代人才能見到這樣的現象,比如過去農村的大地主,大土豪,有的甚至家庭顯赫。這樣的豪門,一般與普通的民眾接觸的都很少,因為他們往往幹的都是大事兒,做的都是大生意,也沒有時間與周圍的人拉家常。
  • 農村俗語,「萬物土中生」是什麼意思,下半句才是精髓
    文/丁簡農村俗語,「萬物土中生」是什麼意思,下半句才是精髓農村和城市居民,在生活習俗和觀念上有很多不同,對很多事情理解的也非常不一樣,在我國很多農村,農民觀念相對比較保守,大家也知道,農村很多人習慣按照農村一些俗語來辦事,對於農村俗語,很多人感到不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啥意思?古人的金玉良言!
    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啥意思?古人的金玉良言!說起貧窮與富有,自古以來這樣的貧富關係都是存在的,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生活中不乏富有之人,更不缺乏窮人。當然!無論處於什麼樣的生活狀態,千萬不要放棄自己做人的底線以及尊嚴。
  • 農村俗語:窮遷家,富修墳,不窮不富心不慌,啥意思?有何道理?
    在我國,農村是傳統文化最濃烈的地方,雖然在很多人看來有些迷信,不過很多農村人對此卻是深信不疑。近年來時代快速而穩定的發展,讓不少人對於農村的這些傳統文化有些瞧不上眼。然而畢竟是經過了千百年的傳承,農村的這些文化,是經過了數代甚至是數十代人的檢驗,其中有些道理還是非常深刻的,例如農村的一些老人口中常說的俗語和老話,就非常有道理。窮遷家,富修墳,不窮不富心不慌,其中這句農村的俗語,在人們心中地位是非常的高,那麼它到底是啥意思呢?
  • 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世」這話有什麼含義?
    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世」這話有什麼含義?農村有許多古老的俗語,也很有講究。許多是通過生活實踐總結出來的。不能說都是對的。但也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有自己的觀點,以及一些道理。對於富不過三代來說,這主要意味著一代人已經成長為富人,後代將從中受益。因為後代從小就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他們不知道掙錢有多難。一些富有的第二代人對賺錢養家的意識很模糊,這最終導致他們的家族逐漸衰落,很少超過三代人,但是歷史上也不乏富有的第三代人,正如我們在喬家大院看到的那樣,就是一個很不錯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