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的生意最終還是做賠了(上)
呂不韋是個商人,他的出名,得益於他投資的項目是一個大工程——秦始皇。
由此,自己不出名不要緊,自己的合伙人厲害了,自己也就能沾上大光了。
《資治通鑑》記載:當時,身處趙國當人質的異人,因為庶出,並不招人待見,而且秦國朝廷內部也相當複雜,做為商人的呂不韋能意識到「奇貨可居」,而且也是個長線投資,當時他心裡是否真有十成的把握,恐怕也難說,但,他認準以後,就義無反顧地去實施,這也是值得敬佩的。
呂不韋,姜姓,呂氏,名不韋,戰國時期衛國濮陽人。 其祖上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呂不韋是姜子牙第二十三世孫。
那個時代的商人,其實也是相當不好做的,戰火紛飛,社會極不安定,而呂不韋能往來於各個國家之間,互通有無,低買高賣,積累起了千金的家業。
做為商人,「奇貨可居」是他的商道。而把這一巧技用在人事關係上,呂不韋也算得上是一個開創者了。而且也說明了他的目光遠大。
在當時,各國之間都是有人質的,而且人質一般都是由太子充當的。即便是有人質,各國之間,該打仗打仗,該反水反水,一點兒都不耽誤事。甚至可以說,人質就是一個必有的且無用的象徵。當時,秦國派到趙國的人質異人,只是個庶出,因為當時的太子悼已經在魏國當著人質。
前267年,太子悼在魏國去世,第二年,秦昭王立他的二兒子安國君為太子。而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安國君有個非常寵愛的妃子,立她為正夫人,因其湯沐邑在華陽,故稱之為華陽夫人。不巧的是,太子最寵愛的華陽夫人沒有兒子。而太子另一個不太受他待見的妃子夏姬卻生了個兒子,就是異人。秦國向趙國派送人質,於是,就把異人派了過去。
秦國和趙國歷來有仇,不過,說實在的,那個時期,沒有哪兩個國家好得跟一家人似的。秦國隔三差五地攻打趙國,趙國不待見人質異人,也是可想而知的。而異人又是秦王庶出的孫子,在國內也並不受重視,才被打發到趙國當人質的。因此,他日常的開支就不可能會富足,生活上可以說還是比較困窘的。
呂不韋的眼光獨到是令人佩服的。他到邯鄲去做生意,無意間認識了異人,經過接觸,呂不韋欣喜不已,說:「異人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以待高價售出。」這便是呂不韋貢獻給我們的成語典故「奇貨可居」的出處。
認準了的事,就要去實施,這一點,呂不韋做得很到位。於是,他就想盡一切辦法去接近並拜訪異人。這點小事,對精明的商人呂不韋來說真可謂是小菜一碟。見到異人,呂不韋也不繞彎子,開門見山地對異人說:「我能光大您的門庭。」
這對異人來說,的確是大好事,但,再怎麼說他的身份還是人質,是代表著強大的秦國。一個商人說出這樣的話,異人一時想不明白,也是常理。於是,異人笑著說:「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門庭吧!」
呂不韋做生意能成功,恐怕與他商人強烈的趨利思維有關。聽異人這麼一說,他直截了當地回答說:「我的門庭要等待您的門庭光大了才能光大。」
生意人都是兩好各一好,雙方都得利的事,並且異人也不是糊塗蛋,聽呂不韋這麼一說,立馬明白了呂不韋的言外之意。於是,就與他坐在一起,聽呂不韋如何叫他光大門庭。
呂不韋來見異人前也是做足了功課的,他對秦國的形勢也是做了一番深入研究的。異人有興趣聽他說,說明異人也是有想法的。
他說:「秦昭王年紀很大了,您的父親安國君被立為太子。太子深愛華陽夫人,夫人沒有兒子。你的兄弟二十幾位,安國君現在意屬您的兄弟子傒,子傒又有母親在後宮照應,而您排行中間,母親又不受寵。在這種情況下,秦王一旦過世,安國君繼承王位,您也不要指望同您長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邊的其他兄弟們爭太子之位。您長久在趙國做人質。一旦太子即位,你就無法爭立子嗣了。」
呂不韋的分析不無道理,異人心裡估計也應該想過這事。
異人嘆道:「是這樣,但該怎麼辦呢?」
呂不韋說:「如果公子聽信我,我倒有辦法讓您回國,且能繼承王位。「
異人吃驚地看著呂不韋,他想不明白,他眼前這個商人竟對他如此的上心,而且也已經是計劃好的了。
呂不韋接著說:「眼下,能立嫡嗣的,只有華陽夫人一人而已。您很貧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麼來獻給親長,結交賓客。我呂不韋雖然不富有,但我願意拿出千金來為你西去秦國遊說,侍奉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讓他們立您為太子。」
聽完呂不韋的話,異人激動得當場跪地叩拜,說::「如果實現了您的計劃,我願意和您共同分享秦國。」
看來,呂不韋已經是做好了通盤打算的。而且呂不韋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於是,呂不韋拿出五百金給異人,作為異人在趙國日常生活和交結賓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買珍奇玩物,自己帶著西去秦國遊說。
呂不韋到秦國以後,在下一步的打算上,也是做足了功課。他分析方方面面的利害關係後,決定打「親眷」牌,也就是說他要從華陽夫人的親屬中尋求到突破口。
於是,呂不韋先求見了華陽夫人的姐姐,把準備好的寶物獻給夫人,並藉此誇讚異人賢能,所結交的諸侯賓客,遍及天下,還時常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及夫人,更重要的是,他還替異人說了一句叫華陽夫人非常感動的話,說:「我異人把夫人當做天來看待!」
這話說得,華陽夫人心裡美滋滋的。
當時,有些話呂不韋還是不便說的,於是,他就請華陽夫人的姐姐出面勸說華陽夫人,說:「我聽說用美色來侍奉別人的,一旦色衰,寵愛也就隨之減少。【作者註:這是又一個有名的典故「以色侍人者,色衰而愛弛」的出處。】現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寵愛,卻沒有兒子,不趁這時早一點在太子的兒子中結交一個有才能而孝順的人,立他為繼承人而又像親生兒子一樣對待他,那麼,丈夫在世時受到尊重,丈夫死後,自己立的兒子繼位為王,最終也不會失勢,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一句話能得到萬世的好處啊。不在容貌美麗之時樹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寵愛失去後,雖然想和太子說上一句話,還有可能嗎?現在子楚賢能,而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為繼承人的,而他的生母又不受寵愛,自己就會主動依附於夫人,夫人若真能在此時提拔他為繼承人,那麼夫人您一生在秦國都要受到尊寵。」
其實,不用說,這本身就是華陽夫人心中的硬傷。
華陽夫人怎能不知道這個道理?
於是,她趁安國君寵幸她時,就委婉地把呂不韋誇讚異人的話說給了太子。接著就哭著說:「我很不幸,沒有生兒子,我希望能立異人為子嗣,以便我日後有個依靠。」
安國君也是個性情中人,寵愛的夫人掉眼淚了,心裡能不心疼?於是就和夫人刻下玉符,約定以異人為子嗣,又送好多禮物給在趙國的異人,甚至還請呂不韋教導他。
故事發展到這個程度,一切都是非常順利的。也是按照呂不韋的設想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