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善良與看不見的煙火

2020-12-19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鍾倩

  年終歲尾,總有一些感慨在心頭翻動。回望這極為不平凡的一年,有一幕場景令我念念不忘。深秋時節去山裡,剛一下車我就看到滿地黃葉鋪就的金色地毯,嘎吱嘎吱踩過,就像走過四季,那密密匝匝的金黃使我有些喘不過氣來,而後化作蝶翅飛飛泛泛,美得令人窒息。大自然原來是這般慷慨與溫柔,我不禁讚嘆。那是爸爸去世後我第一次出門,置身山間小路,被濃濃秋意包圍,我內心升騰起從未有過的感恩,眼前即永恆,如是我聞,如是我見。
  閱歷的加持使人智慧,疫情的考驗又讓人敬畏。似乎,只有逼人的困境才能把人推到生死面前,將恩怨、是非、黑白、善惡等統統打回原形,暴露出本真的一面。遲子建長篇小說《煙火漫捲》中,吸引我的倒不是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而是一隻受傷被收留的雀鷹。遲子建的精神譜系中,從來不缺少動物與自然的底色,這隻雀鷹在《額爾古納河右岸》中是獵鷹奧木列,在《候鳥的勇敢》中是保護區裡的大鳥,因禽流感被隔離的局長蔣進發,對保護區所有候鳥承諾,只要不傳染給他禽流感,他就會增加人手保護,讓它們擺脫被殺戳的命運。在這部書中,雀鷹是黃娥丈夫盧木頭的魂靈,亦是所有善惡交鋒人們的象徵。很多年前,劉建國在火車站弄丟好友於大衛和謝楚薇剛滿周歲的兒子銅錘,從此他背負罪惡踏上找尋銅錘的漫漫徵程,耽誤了結婚,熬白了頭髮,他長年駕駛「愛心護送」急救車接送病人,途中結識了病號翁子安和找上門來的黃娥。黃娥是循著劉建國尋人啟事找來的,她覺得他心地善良。想把兒子雜拌兒交給他,然後自己赴死,為死去的丈夫盧木頭贖罪。翁子安呢,他出院回家,固定司機就是劉建國。人物錯綜交織,編織複雜網絡,黃娥非但沒死成,娘倆兒還住進了劉建國姐姐劉驕華在榆櫻院的舊房子裡,經歷車禍出院後,陰差陽錯與翁子安墜入愛河。而劉建國在停止尋找銅錘之時,從於大衛那裡意外得知自己原是日本遺孤,並非父親劉鼎初親生。那隻被黃娥從陽明灘大橋上救下的雀鷹,成為這一切愛欲糾葛的真實見證。
  雀鷹是故事的靈魂所在。小說中有兩句話足以證明,「無論冬夏,為哈爾濱這座城市破曉的,不是日頭,而是大地卑微的生靈。」「無論寒暑,伴哈爾濱這座城市入眠的,不是月亮,而是凡塵中唱著夜曲的生靈。」從人類學與歷史學角度看,人也是大地上的生靈。因此,遲子建筆下的雀鷹與人類同等地位,有血有肉。以雀鷹之眼,揣度都市男女,映照人性之光。那麼,什麼是人性?羅貝託·波拉尼奧曾寫道:「也許您可以說:一切都在變化。一切當然都在變化,可犯罪的典型沒變,同樣,人類的本性沒變。」而馬克思在給阿爾諾德·盧格的信中說過,「人類要使自己的罪過得到寬恕,就只有說明這些罪過的真相。」不得不說,人性進化得很慢很慢,每個人都是戴罪之身,從出生的那一刻就是。劉建國心地純善,他開救護車遇到困難的人可以少收費甚至不收費,寧願每月自己往裡面搭錢。但是他也有懺悔時刻:當年他愛上同是知青的音樂老師張依婷,戀情無果告終,他一時情緒失控褻瀆一個六七歲的男孩,從此他怕見月亮和狗。黃娥吃苦能幹,樂善好施,當小鷂子死在塑膠跑道上,她甚至要向有關部門討個說法,對於榆櫻院裡的老少,她從來都熱心相待,知道小劉和胖丫演二人轉,她從市場上淘來一塊手帕,雖不值錢,但畢竟有情有義。但是,這些無法遮蔽她的罪狀,當年在哈爾濱開遊艇送客時偷過腥,後又把丈夫活活氣死。而翁子安的舅舅,也就是有錢的煤老闆,他罹患喉癌之際,真相大白天下:翁子安就是劉建國苦苦尋找的銅錘,當年就是他在火車站偷走銅錘。他深知自己有罪在身,給劉建國一筆巨額賠償費被婉拒後,他聽從翁子安的建議,為溼地保護項目捐助了一筆錢,也是替黃娥對大自然做出的許諾。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劉驕華,從監獄退休後她密切關注服刑人員出獄後的生活,在她的積極幫助下,為這個群體開了一個叫「德至」的夜市,讓他們很好地融入社會。就在她忙於公益事業時,孰料做考古研究的丈夫精神出軌,她萬念俱灰,破罐子破摔,穿上沾有初吻的布拉吉出去買醉,事後丈夫被她幫助過的出獄者一頓痛打,搞得她無所適從。因為工作性質,她自以為看慣人世間的罪行,退休後她驚訝地發現,「雖然富有愛心和公德心的人依然廣泛存在,但自私自利的冷血者卻比過去多了,雖說他們未觸及法律的紅線,但小惡小壞、小奸小詐、小陰小損、小談小佔、小搶小奪的人,在她隨意的接觸中,並不少見,這與她少時記憶的哈爾濱,是那麼不一樣。」這就是人性的灰色地帶——被我們往往忽略的地方。很多人從小受到的教育是「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即好人與壞人」,這種不自覺的偏見會形成一種自動遮蔽,使人喪失對生活的感知和對生命的惜福。遲子建多次寫到瘟疫、觸及人性,她的書寫正是一種糾偏或還原,我把這種人性審美視作「換韻」。追溯而上,從魯迅對國民性的批判,到曹雪芹對封建體制的痛批,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一脈傳承,蘊含心靈的證悟和生命的懺悔。像劉建國、黃娥、劉驕華、劉建國的舅舅等,都是這樣雙重矛盾的人,其實我們自己也是——善惡激烈交鋒,帶有靈魂雙音。合上這本書,我想起《卡拉馬佐夫兄弟》中阿廖沙的一段獨白,「阿廖沙站在那裡,看著,忽然直挺挺地撲倒在地上。他不知道為什麼要擁抱大地,他自己也弄不清楚為什麼他這樣抑制不住地想吻她,吻個遍,他帶著哭聲吻著,流下許多眼淚,而且瘋狂地發誓要愛它,永遠地愛它……他渴望著寬恕一切人,寬恕一切,並且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一切人,為世上的萬事萬物請求寬恕,而『別人也同樣為我請求寬恕的』——他的心靈裡又迴響起了這句話。他時時刻刻明顯而具體地感到有某種堅定的、無可搖撼的東西,就像蒼穹一般深深印入了他的心靈。」我想,這就是善良的力量。每個人都欠自然一個道歉,同時也欠自己一個懺悔。
  生活處處煙火漫捲,但是從不缺少美好,已經發生的或正在發生的,都蘊藉觸手可及的美意。庚子之年讓我經歷很多,也失去很多,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這不啻另一種獲得,以及幸福所在。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人生如戲: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組詩七首 文/呂觀德)
    >那麼光鮮和透亮看不見的,雖然未見它的顏色但它肯定秉承先人的衣缽除非基因出現裂變沒有看得見的就沒有看不見的看不見的是看得見的兒子雖然它不用自己開闢生活的路徑它同樣要櫛風沐雨,歷經考驗看得見的,過去和現在是它的現實看不見的,現在和將來是它的暢想看得見的,為自然唱著悽傷的輓歌看不見的,為自然奏著高昂的進行曲許多人只看到看得見的
  • 看得見的是手勢,看不見的是手段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凡事看開點,換一種角度去想就不一樣,換一種心理態度去對待某些人和事;你回發現更多的好處,對自己或是他人更有益!看得見的是手勢,看不見的是手段;測得出的叫智商,測不出的叫智慧;量得出的叫溫度,量不出的叫溫暖;寫得出的是文章,寫不出的是文化;說得出的叫苦惱,說不出的是苦衷;叫得出的是價格,叫不出的是價值;讀得到的是內容,讀不到的是內幕;撐得大的是肚皮,撐不大的是肚量。版權聲明:圖文無關,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看得見的主婦,看不見的絕望,豆瓣評分 9.2!
    看得見的主婦,看不見的絕望,豆瓣評分 9.2!《絕望主婦 第八季》曾經為了學英語而看這部美劇,不想她就不聲不響住到了我心裡,不肯走。 四個女人,四個家庭,劇情圍繞著四個主婦與維繫家庭的博弈而展開。而在這樣一個比任何時候都呼喚個性的時代,她包羅萬象的主流終於從優勢變成了劣勢,觀眾不想再看下去了,太主觀了調不起他們的胃口。因為生活太乏味,不想有人告訴他生活的真相原是平淡無奇。我們需要新鮮感,需要刺激,惡趣味都好過這種主流。而不管怎樣,編劇和導演對於這類家庭倫理片的宏大敘事能力是值得我們肯定的。我想寫下這篇博客來悼念一同成長的那些人物,那條紫藤巷。
  • 破7億的《拆彈專家2》拆掉的不僅是看得見的炸彈,還有看不見的
    電影《拆彈專家2》大家都看了嗎?目前票房已經破7億了,在雙旦上映的電影中算是很亮眼的成績了。我也去電影院看了這部影片,看完久久無法回神,場面震撼到我在等公交車的時候都有些後怕。電影《拆彈專家2》的核心就是拆看得見的炸彈,所以場面震撼,這是一部分視覺上的感受。但這部電影帶給我更深刻的感覺,卻是拆掉那看不見的炸彈,更在心理上給我帶來了另一種震撼。
  • 看得見的城市與看不見的城市
    看得見的城市與看不見的城市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1.01.06 星期三 那個似乎已經消失了的,看不見的城市,又有多麼神秘?    除了那些發生在百餘年前的跌宕起伏的歷史風雲中的過往,作為一位資深新聞工作者,作者還見證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青島這座海濱名城的蝶變。因許多變化都是作者親歷,所以這些內容就更加親切生動。比如在談到山東路的變遷時,書中寫道:1983年9月,青島在東部新建城區建設了一條南北大道。山東路之名冠在了這條新路上。
  • 白塔寺:看不見的歷史,看得見的風景
    白塔寺:看不見的歷史,看得見的風景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李成俠「我看到了我看不到的。」當然,歷史是一頁合上的書,沒有打開之前,對遠行至此的人來說,是看不見的,而看見的只會是風景。現在,佇立於新建的「百塔」林下,全看你有沒有從「彼」到「此」的心會,若有,或還可以在時光裡接續這綿延不斷的流水。風景,因人而異,或者眼在天堂,身在地獄;或者心在景中,人在沉醉。
  • 煙臺山,看得見的老建築看不見的人與故事
    日前,在第六屆海峽讀者節上,一本關於煙臺山前世今生的《看不見的煙臺山》(福建人民出版社)頗為吸引眼球,記者採訪了該書作者之一的鄭芳,讓她帶著我們的讀者慢讀煙臺山的建築與故事。鄭芳說,促使她開始寫煙臺山是因為一位「曉瑜姐」:念初中之前,曉瑜姐對煙臺山的印象,來自於她的長輩們的隻言片語,他們會說那裡以前是洋人聚居地。
  • 看不見的地下水 看得見的保護網
    五部門印發汙染防治實施方案  看不見的地下水 看得見的保護網(美麗中國)
  • 如果一個人沒辦法愛一個看得見的人,又怎麼會去愛看不見的神呢?
    如果一個人沒有辦法愛一個看得見的人,又怎麼會去愛看不見的神呢?經文:夫子,律法上哪一條誡命最大?耶穌對他說,「你要全心、全魂並全心思,愛主你的神。」我今天上網的時候看到一個的新聞,這個新聞讓我覺得很有意思,講到的是一個的丈夫在家裡看奧運,然後就看到陳一冰的那個的吊環,大家有沒有看陳一冰最後決賽的那個標杆啊?陳一冰最後拿銀牌了,被另外一個國家的那個的選手拿了金牌。
  • 手機拍照進化史:看得見的數字 與看不見的創新
    原標題:手機拍照進化史:看得見的數字,與看不見的創新   最近幾年,手機的創新,往往體現為像素的無限增加,攝像頭數量的不斷增多。
  • 如何禱告丨看不見的禱告決定了看得見的生活
    亞倫和戶珥託住摩西的手,不讓他放下來,他們為著同胞和亞瑪力人爭戰,看不見的禱告決定了看得見的生活。摩西何時舉手,約書亞帶領以色列民就何時得勝!摩西的手何時垂下,亞瑪利人就得勝。舉手表明向神支取能力和祝福,摩西的手一放下來,摩西就看見那些戰士在戰場上被擊殺,他就看見仇敵猖狂得勝!
  • 死無對證看不見的客人,看得見的眾生相
    導演編排很精彩的一點是,有意對單個個體的人性進行了多種可能的假設,和劇情一起真假轉換、連環反轉,看完大吸一口氣 今日話題: 對於極度還原的義大利版《看不見的客人》,你有什麼想法要說嗎?
  • 夢想與理想的區別:夢想看不見 而理想看得見
    看不見的是夢想,看得見的是理想在電影《少林足球》裡,星爺去酒吧找到大師兄黃一飛的時候說:「做人如果沒有理想, 那跟一條鹹魚有什麼區別?」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我像是被打通任督二脈一般地震撼。
  • 人民日報大家手筆:「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
    習近平同志指出,「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要講辯證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我們黨堅持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係,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兩方面作用。這裡舉幾個例子。
  • 一日是看得見長安的飛花,卻看不見長安的繁華,遊古都西安記
    文/旅行風尚一日是看得見長安的飛花,卻看不見長安的繁華,遊古都西安記西安是六朝古都,這個城市旅遊景點眾多。而且西安的很多景點都不是一些為了旅遊而開發出來的,這些景點都是前幾代王朝的歷史遺蹟。是非常值得領略其歷史遺風的,還有天下第一險要的高山——華山。
  • 《小偷家族》:在這個看不見煙火的房間裡,家真實存在著
    在這個看不見煙火的房間裡,家真實地存在著。文/Dubliners
  • 【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讀書筆記256】
    【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讀書筆記256】1776年,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出版了劃時代巨著《國富論》,提出了「看不見的手」的理論。這樣,每個人都如同被「看不見的手」所驅使一樣,不知不覺提升了其他人的財富。在《國富論》中,他一針見血的指出,市場規律就是這隻「看不見的手」。亞當斯密的理論提出後,在當時的英國立刻引起轟動。人們說世界上有兩隻手,一隻是牛頓的「萬有引力之」手,這是造物主之手;一隻就是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這是市場規律之手。
  • 中國服務進口連續7年穩居全球第二——「看不見」的服務 「看得見...
    原標題:「看不見」的服務,「看得見」的共贏   累計進口服務3.4萬億美元、每年給全球貿易夥伴增加了1800多萬個就業崗位、未來5年有望達2.5萬億美元——前不久
  • 《看不見的煙臺山》:百年芳華下的人與故事
    《看不見的煙臺山》一書,從煙臺山可尋跡的建築出發,透過「看得見的建築」,看見「看不見的歷史」,讓人們更好地了解煙臺山背後的歷史故事及福州的城市發展史。 "
  • 他明明看不見,為什麼要打燈籠呢?
    他明明看不見,打燈籠有何用?」老師回答說:「如果他是怕別人看不清路,這是儒家。如果他是怕別人撞到他,這是名家。如果他認為黑夜出門就必須打燈籠,這是法家。如果他認為想打就打隨心而動,順其自然,這是道家。如果他藉此開示眾生,這是佛家。如果他明明看得見卻裝瞎,這是政治家。如果他是真瞎,卻打著燈籠給人引路,這肯定是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