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纂揚州剪紙史料 即日起,尋找散落民間的剪紙達人

2020-12-12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5月25日訊 揚州剪紙是世界級非遺,也是揚州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提到揚州剪紙,有一位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張永壽,他將揚州剪紙逐漸提升為高雅藝術品。張氏剪紙的代代傳承,也形成了如今揚州人文剪紙的「學院派」譜系。

其實,在揚州,除了這些「學院派」傳承人外,還有眾多「民俗風」剪紙大家。昨日,記者從中國剪紙博物館了解到,他們正式開展民間剪紙調查,尋找散落在民間的剪紙藝人,打算以他們為主角,編纂一本揚州剪紙史料。

開展揚州剪紙民間藝人調查

幾年前,揚州剪紙《美在人間永不朽》面世,展現了揚州剪紙的發展史,從清朝中期的代表人物包鈞到當代的剪紙發展,都作了詳盡敘述。

中國剪紙博物館館長王京告訴記者,最初揚州剪紙也是伴隨民俗活動而發展的,直到張永壽將裝飾性剪紙提升到藝術性剪紙,揚州的剪紙藝術被推上了一個更高、更寬、更有深度的境界,在中國剪紙歷史上留下了華彩的篇章。

王京說,當時編纂時間緊張,因此僅徵集到了部分民間剪紙藝人。很多民間剪紙藝人並沒有經過專門培訓,但他們的創作設計自成一派,別具風格。為了豐富揚州剪紙史料,他們日前正式開展民間剪紙藝人調查。

從染紙到裝裱也是一門獨特技藝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很多年前,因為生活所需,鄉村曾出現大量剪紙能手,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代表了揚州原生態文化的「剪紙達人」日漸減少。

「這些接地氣的民俗剪紙,也是亟待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王京說。

其實揚州剪紙從染紙到最後的裝裱都有獨特技藝。「以染紙為例,從前揚州人文剪紙採用毛邊紙染制而成。」王京介紹,巨大的毛邊紙掛在竹竿上,放入傳統顏料內,老匠人輕輕一提,毛邊紙便染上了顏色,經過後期的晾曬等工藝,最終形成了顏色飽滿的剪紙原料。可惜如今已經很少有人了解這些技藝。

王京表示,希望通過這次調查,能拾起這些被遺忘的剪紙技藝。

江都民間高手剪紙從不打草稿

昨日,記者跟隨中國剪紙博物館工作人員來到江都,拜訪民間剪紙高手——87歲的聶素英。她家中的牆壁上掛滿了剪紙作品,多是花鳥蟲魚、吉祥龜壽、傳統物件等題材,並加入創新元素,這些是她幾十年來的心愛之作。

聶素英的小叔父是當地有名的泥瓦匠,心靈手巧的叔父會扎麒麟,逢年過節還會畫上銀錠等吉祥如意的花樣。那個時候,興趣就在她的內心悄悄萌芽了,但年輕時忙於養家餬口,直到退休後,她才重新拾起這一愛好。她常常是看到什麼、想到什麼,就隨手拿起剪刀,從來不打草稿,現在已經能做到「剪隨心走」。她還為揚州建城2500周年製作了「五亭橋」作品,得到了大家的喜愛。

王京表示,如果您是善於剪紙的揚州人,或身邊有這樣的剪紙達人,歡迎與中國剪紙博物館聯繫。

通訊員 揚工美

記 者 邱凌

相關焦點

  • 揚州剪紙名家曾為1973年《兒童節》郵票設計剪紙圖樣
    導讀:新中國最早的剪紙題材郵票,當推1959年發行的特30《剪紙》郵票。在小小票幅之內,展現出駱駝、石榴、公雞、戲劇人物的剪紙作品,這是郵票設計的一種新形式。這組郵票圖案系由張仃根據西北民間剪紙圖樣設計、製作的。
  • 剪紙圖案大全:民間剪紙的構架
    民間剪紙的構架和表現不是某一固定視點靜態視覺形象的模擬或再現,而是把感性剪紙和理性充分綜合的動態辯證。中國民間美術在透視上不追求縱深感,而有著「看得多、看得全」的審美辨識。民間剪紙同樣體現出這種審美觀念,在二維的空間內體現事物的全貌。
  • 民間剪紙圖案大全 傳統祈福剪紙欣賞
    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猶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長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實用性、審美性成為了符合民眾心理需要的象徵意義。這些用傳統剪紙技法創作的剪紙作品,是民間老藝人剪的表現現實生活題材的佳作。表現出剪紙老藝人「一剪之巧奪神功」的藝術造詣。
  • 非遺地圖| 中國各地民間剪紙——陝西剪紙
    中國的剪紙藝術在我國大江南北都有流行。因其所處地域的不同,民間對剪紙又有不同的稱謂。如窗花、團花、牆花、燈籠花、鞋花、衣袖花、肚兜花、枕頭花、門薟、禮花、喜花等等。其中最常用的稱謂是窗花,人們往往把窗花喚作剪紙的乳名。
  • 科學網—中國剪紙
    ■石頁 剪紙是中國最普及、最古老的民間裝飾藝術之一。那古拙的造型、粗獷的風格、有趣的寓意、精湛的技藝,在北方,在全國的民間美術中佔有很高的位置。 二、「江浙派」 :揚州是我國剪紙流行最早的地區之一,揚州剪紙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隋煬帝三下揚州。每到冬天,御苑中花樹凋零,池水結冰。隋煬帝便令宮女們採用剪紙的技法,將彩錦剪為花葉,點綴枝條。同時剪成荷花、菱角、藕等物,去掉池中冰塊,逐一布置水上,如同春夏之交的豔麗景色,賞心悅目。
  • 甘肅非遺——17.剪紙(慶陽剪紙)
    17.剪紙(慶陽剪紙)慶陽剪紙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是根植於隴東黃土高原歷史悠久的群眾性傳統民間藝術活動,具有傳承的廣泛性、抒情的隨意性、生活的實用性以及人文歷史的突出性等特徵,在內容上延襲了原始圖騰的文飾圖樣
  • 融合傳統剪紙和現代漫畫特點這幅「五毒剪紙」有點萌!
    雞鎮五毒   「這一幅是《端午雞鎮五毒》,是由揚州剪紙新生代傳人趙紅妹最新設計製作的。民間所說的『五毒』是蜈蚣、蠍子、蛇、蟾蜍、壁虎。   端午將至,在揚州工藝美術館,中國(揚州)剪紙博物館館長王京帶著大家回顧這一古老民俗,給大家講解剪紙藝術中的民間習俗。   大公雞鎮住「五毒」   記者注意到,《端午雞鎮五毒》融合了揚州傳統剪紙和現代漫畫的特點,用宣紙剪出「五毒」剋星——搖著大尾巴的威風凜凜的大公雞圖案,鎮住「五毒」。
  • 文史記憶丨金華民間剪紙
    這是目前發現對金華剪紙有確切描述的最早記載。王伯敏在《中國民間剪紙史》中寫道:「剪紙創造,尤以浙江金華、廣東佛山為代表。」金華舊府屬的金華、永康、武義、東陽、義烏、浦江、蘭溪、湯溪,還有一度劃給金華管轄的縉雲,都曾盛行過窗花剪紙,而且有著它獨特的風格。金華地區一帶的窗花剪紙比較細膩柔美,且構圖完整,線條富於變化。金華地區的戲曲窗花風格優美,細緻。
  • 春華剪紙:唯美剪紙的開拓者
    匠心獨運,手起「剪」落下的過硬功夫在車輿之鄉平輿,遇見剛剛參加我市非遺「觸網」活動回到工作室的張春華,她就開始著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國剪紙藝術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著名的有陝西剪紙、楊柳青剪紙、山西浮山剪紙、南京剪紙、河北蔚縣剪紙、山東高密剪紙、廣東佛山剪紙、貴州臺江苗族剪紙、陝西安塞剪紙、北京剪紙等。
  • 慶陽隴東學院大四學生變身「剪紙達人」用慶陽民俗文化點燃夢想
    就讀於隴東學院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的楊騫鑫大學起開始接觸剪紙,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迷上了這種「細緻活兒」。四年裡,他創作出了百餘幅剪紙作品。3月27日,隴東報/掌中慶陽記者來到楊騫鑫剪紙作品展出現場,見到了這位「剪紙達人」。
  • 圖:揚州剪紙大師李烈烽剪出《八十七神仙卷》
    圖:揚州剪紙大師李烈烽剪出《八十七神仙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3日 21: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剪紙大師李烈烽先生展示剛剛完工的揚州剪紙作品《八十七神仙卷》。
  • 中國民間剪紙的象徵意義
    而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剪紙就是其中的一種,那麼它的象徵意義是什麼呢?民間剪紙之所以能夠得以長久廣泛的流傳,納福迎祥的表現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閉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災害等逆境的侵擾,激發了人們對美滿幸福 生活的渴求。人們祈求豐衣足食、人丁興旺、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這種樸素的願望,便借託剪紙傳達出來。民間剪紙《鹿鶴同春》是民間傳統的主題紋樣。
  • 剪刀就是畫筆——白鹿霞子的剪紙江湖(高清組圖)
    古老的傳說以剪紙的形式留存下來。 和冰/攝   前言:劉惠霞,人稱「白鹿霞子」,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傳承人。祖籍陝西關中腹地白鹿原,襁褓中隨父母遷居西安蓮湖區,醉心於剪紙藝術,其作品被認為雜糅漢代石刻寫意手法,線條舒展、形態優雅。她的剪紙技藝在保留傳統民俗剪紙原生態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立的藝術風格。她在西安市蓮湖區殘聯興辦剪紙藝術工作室,傾囊相授,誨人無數,編纂有剪紙藝術技能培訓教材。
  • 「剪紙達人」剪龍圖
    走進楊振萍阿姨的家裡,就像走進了一個手工藝的世界,牆上的十字繡,桌上裝裱的剪紙,各種藝術品琳琅滿目,當楊阿姨把她的剪紙展示出來時,記者不由驚嘆,滿滿的兩大裝訂好的剪紙歸置有序,有花草系列,有臉譜系列,有生肖系列等等,讓人眼花繚亂
  • 指尖上的非遺——梁穎剪紙
    作品:《鐵塔煙霏》  剪紙,又叫刻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山東作為中國民間剪紙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剪紙歷史悠久,獨具風格。  剪紙作為民間藝術,它來源於民間,生長於民間,地域分布廣,群眾基礎深,為更好的挖掘民間剪紙藝術,梁穎從2015年開始在冠縣、東阿、茌平等地走訪,歷時兩年多。  「一個村一個村的走訪,到一個地方就詢問村民有沒有會剪紙的老人?一般這樣問,他們幾乎聽不懂,所以要說有沒有會剪窗花的?就會有熱心村民指點去哪裡找哪些人剪的好!」
  • 小夥張建中的剪紙情緣
    剪紙在我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最具特色的民間手工藝品之一。不過大多為農村婦女閒暇時所做,張建中這個年輕小夥兒卻對剪紙情有獨鍾。他興奮地說:「千刻不落萬剪不斷的語言、豐富的內涵和寓意、亮麗奪目的色彩,看著就讓人覺得舒心,更主要的是剪紙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在這裡我們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快樂!」
  • 一紙築夢,民俗奇葩:談談剪紙藝術與收藏
    剪紙又稱刻紙,是流傳極廣的中國古老民間藝術之一。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寶雞隴縣、敦煌、新疆吐魯番三地考古發現的剪紙實物,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國剪紙悠久的歷史,以及至今仍活態傳承的現實,成為人類文化遺產中獨特的紙文明現象。
  • 剪紙圖案大全:剪紙的構圖思維
    剪紙的基本材料是平面紙張,基本單元是線條和塊面,基本語言符號是裝飾化的點、線、面,加上由於受到材料的限制,剪紙不善於表現多層次複雜的畫面內容和光剪紙影效果及物象的體積、深度和起伏,因此只有揚長避短,在構圖上採用平視構圖,民間剪紙用展開式的思維方式,極度的隨心所欲。
  • 長白山滿族剪紙:中國剪紙藝術的瑰寶
    1982年,時任通化地區群眾藝術館副館長的王純信,在田野考察中於通化縣發現了幾幅獨特的民間剪紙,那是兩個正面站立的男女人物和四折剪成的龜和蛙,題材獨特、造型古樸、剪技粗獷。經考證,這是滿族神靈崇拜、圖騰崇拜的遺蹟,並確認是滿族的民間剪紙,隨即走訪了這位剪紙作者倪友芝。於是,王純信發表了第一篇論述滿族剪紙的論文,倪友芝成為第一個被發現的滿族剪紙作者。
  • 江蘇揚州:老手藝助力新風尚 "垃圾分類"主題剪紙作品
    揚州剪紙大師章榮以「垃圾分類」為主題,創作出了一組剪紙作品。記者6月8日了解到,揚州剪紙大師章榮以「垃圾分類」為主題,創作出了一組剪紙作品。  談及創作的初衷,章榮告訴記者,平日裡他發現很多人對垃圾分類並不清楚,因此想到了用剪紙這種方式來形象展現垃圾分類知識,希望讓垃圾分類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