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向世界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2020-12-11 澎湃新聞

《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向世界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

2020-12-09 17:27 來源: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主管主辦的當代世界出版社獲悉,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阿德漢·賽義德(Adham Sayed)的新書《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近日由該出版社出版,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講好中國故事的經典傳播範例。

阿德漢1988年出生於黎巴嫩,現為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他選擇留在武漢,經歷了武漢封城的全過程。

疫情期間,阿德漢在臉書(Facebook)和其他社交媒體上轉載了大量武漢抗疫、中國抗疫的動態信息,客觀介紹中國的抗疫舉措。該書講述了阿德漢如何在封城隔離期間與武漢人民並肩作戰,並使命般記錄下自己從未有過的一段「浪漫主義式的鬥爭」經歷的故事。

當意識到中國面臨一場新的被栽贓污衊、歪曲抹黑和甩鍋推責運動時,阿德漢主動拿起手機開始網絡視頻直播並接受各國媒體採訪,曝光國外新聞媒體行業的黑幕,拆穿各種謠言,像戰士一樣,守護真相,捍衛真理;當西方的疫情持續蔓延、愈演愈烈,而中國的抗疫卻在短時間內取得決定性勝利時,阿德漢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抗疫成功的秘訣是以人為本,「西方沒有做到中國所做的事情,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和意圖這樣做……為人民服務不是他們的優先事項」。

武漢解封後,阿德漢決定把自己在疫情期間68天的隔離體驗和了解到的信息記錄下來,透過一個外國人的視角,客觀真實地向外界傳達疫情期間武漢所發生的故事,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抗疫舉措,向世界傳遞他眼中的中國力量。於是便有了《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一書的出版。

澎湃新聞從當代世界出版社獲悉,《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阿拉伯語版本此前已於今年7月在黎巴嫩出版,出版後迅速暢銷約旦、敘利亞、阿聯、科威特、阿爾及利亞等國家,引發阿拉伯世界對中國抗疫的關注。

央視雙語主持人、CGTN英語頻道時事評論員劉欣評價該書稱,「阿德漢的日記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戰勝假消息、打贏媒體戰的經典案例,對未來一段時期中國怎樣講好自己的故事很有借鑑意義!」

全國新冠肺炎處置專家組成員董關鵬表示,讀阿德漢的日記,「可以讓我們更加理性、冷靜地觀察和反思全球在疫情中的反應與行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中聯部,武漢抗疫,外國人

相關推薦

評論(147)

相關焦點

  • 「像戰士一樣守護真相」,《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出版
    疫情暴發,他放棄撤僑機會,選擇留下,與武漢人民站在一起;當意識到中國面臨少數國家新一輪栽贓污衊、歪曲抹黑時,他拿起手機當上主播,接受了100多次外國媒體的採訪,用數據和事實向國際傳播武漢和中國抗疫的真相……他叫阿德漢·賽義德,一個80後黎巴嫩青年
  • 他們眼中的武漢,美麗而堅韌!五位外國人向世界講述2020年武漢戰疫...
    近期,黎巴嫩小哥楊航寫的「武漢抗疫日記」在網上火了!網友表示:太感動!謝謝你讓我們看到了疫情防控期間真實的武漢!像楊航這樣通過文字或視頻向世界介紹2020年武漢真實情況的外國人,還有很多。他們的故事在臉書(Facebook)海外社交媒體平臺「發現武漢」(@Discover Wuhan)上傳播,引發網友強烈反響。
  • ...黎巴嫩博士生出版「武漢抗疫」紀實,向世界傳遞他眼中的中國力量
    「謹以此書獻給:新冠肺炎疫情的所有受害者,受到新冠病毒和種族主義病毒影響的每個人,每一位真相的守護者,全體武漢人民和世界上所有堅持與之鬥爭的人民。」華中科技大學定量經濟學專業的黎巴嫩籍博士生Adham Sayed(中文名:楊航)剛剛出版了中文版和英文版書籍《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
  • 用親身經歷向世界講述他眼中的中國力量 黎巴嫩留學生出版「武漢...
    「謹以此書獻給:新冠肺炎疫情的所有受害者,受到新冠病毒和種族主義病毒影響的每個人,每一位真相的守護者,全體武漢人民和世界上所有堅持與之鬥爭的人民。」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定量經濟學專業的黎巴嫩籍博士生Adham Sayed(中文名為楊航)剛剛出版了中文版和英文版書籍《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
  • 中國抗疫紀錄片 講述抗疫故事 傳遞中國聲音
    疫情暴發以來,紀錄片行業反應迅速,拍攝者們深入一線,用鏡頭真實記錄下疫情期間的感人故事,傳遞出愛、力量與希望。《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溫暖的一餐》《山河無恙》等優秀紀錄片層出不窮。分析《武漢戰疫紀》在海外傳播方面表現搶眼的原因,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推動中國戰疫故事走向海外。
  • 華中科大黎巴嫩博士生出版「武漢抗疫」紀實
    「謹以此書獻給:新冠肺炎疫情的所有受害者,受到新冠病毒和種族主義病毒影響的每個人,每一位真相的守護者,全體武漢人民和世界上所有堅持與之鬥爭的人民。」華中科技大學定量經濟學專業的黎巴嫩籍博士生Adham Sayed(中文名:楊航)剛剛出版了中文版和英文版書籍《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
  • 記錄68天居家隔離體驗 黎巴嫩學子出書講述武漢抗疫故事
    他來自黎巴嫩,在武漢求學五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他沒有離開,留在武漢記錄所見所聞。本月,《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中英文版出版,書中傳遞的真實歷歷在目,這座城市的不屈與力量讓人感動。12月14日,該書作者、華中科技大學黎巴嫩籍博士生楊航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我要還原一個疫情期間真實的武漢,那是我和武漢人一起戰鬥的歷程。」2015年夏天,阿德漢·賽義德離開黎巴嫩,來到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攻讀博士研究生。「在這裡,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有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環境。我喜歡圖書館,喜歡這裡處處有樹木,還有大大小小的湖水。」
  • 上喜馬拉雅聽《武漢抗疫日記》阿傑、姜廣濤多位配音大師參與有聲...
    日前,由張文宏、劉醒龍、閻志聯袂推薦的《武漢抗疫日記》有聲書正式上線喜馬拉雅,講述武漢封閉76天一線親歷者的戰疫實錄。此外,《武漢抗疫日記》有聲書所得收益,將全部捐贈醫護後盾公益。用戶在喜馬拉雅App搜索"武漢抗疫日記"即可收聽。
  • 上喜馬拉雅聽《武漢抗疫日記》 阿傑、姜廣濤多位配音大師參與有聲...
    日前,由張文宏、劉醒龍、閻志聯袂推薦的《武漢抗疫日記》有聲書正式上線喜馬拉雅,講述武漢封城76天一線親歷者的戰疫實錄。知名主持人華少,專業配音演員、配音導演阿傑、邊江、姜廣濤等人組成超豪華配音陣容,為公益獻聲。此外,《武漢抗疫日記》有聲書所得收益,將全部捐贈醫護後盾公益。用戶在喜馬拉雅App搜索「武漢抗疫日記」即可收聽。
  • 歐洲抗疫故事|一家人的兩國抗疫記
    當新冠疫情2020年席捲世界,一個跨國家庭不僅說「兩國話」,還經歷了兩國抗疫。海外華僑華人今年可謂抗疫「打全場」,數不清多少故事值得講述——講給中國人聽,也講給外國人聽。歐洲抗疫故事第三篇,這是一個家庭的故事,更是一個群體的故事,敬請查收。
  • 紀錄片立足抗疫第一現場:講述真實的故事 傳遞力量和希望
    勇敢的紀錄者,讓我們看見了疫情發生時武漢的容顏,中國的表情。不少紀錄者以影像日記的方式,迅速、直接地把第一現場傳播出去,形成一股溫暖、真實的能量。紀錄片的使命仍在繼續,不僅要紀錄,更應當思考,未來還需要黃鐘大呂式作品。春風又綠大地。我們走過一個艱難的庚子之春,終於迎來曙光。
  • 電影《一呼百應》象山熱拍 講述武漢戰疫故事
    影片講述武漢因疫情封城期間,一群百姓守護一座城市的感人故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生、警察、快遞員、社區志願者……那些不顧個人安危、衝在抗疫一線的無名英雄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中國人。隨著疫情漸漸得到控制,抗疫影視作品進入火熱創作期。
  • 外國人在中國的抗疫故事丨孟加拉國小夥:我要讓世界看見真實的中國
    孟加拉國媒體上關於中國的報導並不多,西方媒體上又有很多不實報導。為了讓世界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的中國,吳迪開啟了「學生記者」之路,他把在中國的經歷寫成報導,向孟加拉國媒體投稿。如今,吳迪已經在孟加拉國各大媒體上發表了近300篇關於中國的報導。今年1月底,中國暴發新冠疫情,吳迪沒有選擇回國,而是選擇留在江西。「我想和中國一起渡過難關。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抗疫故事
    一個話筒傳知識,一根網線系師生,一臺電腦表師情……抗擊疫情鬥爭中,魏金君用行動演繹戰「疫」之歌。魏金君是全國模範教師、齊魯名師、省首批齊魯名師領航工作室主持人。延時開學期間,中小學生居家學習,英語學習往哪個方向努力呢?魏金君認為很好的一點就是要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抗疫故事。
  • 《查醫生援鄂日記》出英文版:揭開中國成功抗疫的密碼
    日記經仁濟醫院宣傳處整理成文後,被廣大媒體廣泛轉載,讀者的期盼成了查醫生堅持每天記日記的動力。從援鄂第一天天到最後一天,共67篇日記。日記中她一字字一句句記錄下來在武漢親身經歷的人和事,這是她對自己這段難忘經歷的記錄。回頭看,也是從一個切面對中國抗疫這段歷史的見證。
  • 「奮鬥的我 最美的國」巾幗英雄走進校園講述抗疫故事
    「奮鬥的我 最美的國」巾幗英雄走進校園講述抗疫故事 澎湃新聞記者 李文姬 2020-11-27 15:05 來源:澎湃新聞
  • 萬篇戰役日記記錄感動瞬間 致敬抗疫英雄
    ,湖北武漢為省外投稿之首。在「第二屆體育彩票·紅色日記徵文大賽」的特別頒獎禮上,無數為鼓舞抗疫鬥志、堅定抗疫信心,歌頌抗疫防疫精神,謳歌英雄事跡,記錄感動瞬間的戰疫日記一一展現。本次戰疫日記徵文活動由廣東省文化學會等部門共同主辦,設「突出貢獻獎」、「特別紀念獎」、「優秀指導教師獎」、「特別紀念獎」、「優秀組織獎」。
  • 抗疫主題音樂劇《親愛的日記》書寫兒童視角下的友情故事
    抗疫主題音樂劇《親愛的日記》即將上演!蘇州站時間:2021-02-27 周六 19:30地點:高新區文體中心文化館小劇場一段超長的封閉式假期,一群負重前行的「戰士」,一場人類共同的災難。在疫情之下,我們的身邊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令人難過的、開心的、感人的故事,現在,我們希望以藝術的形式,將這些動人的片段記錄下來。
  • 我的2020|向世界講述武漢的真相
    2020,他在武漢,記錄疫情籠罩之下的凡人故事;他在長江,風雨逆行匯集成抗洪救災的篇章;她在深圳,傾聽奮鬥者的講述感受奇蹟背後的力量;她在香港與北京,以多元視角呈現雙城眾生百相;他在雲南,聚焦人間冷暖詮釋世間真情。他們,是新華社記者。為了有溫度與力量的報導,為了呈現立體而真實的中國,他們一直在路上。
  • 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成「爆款」:讓世界看到武漢最真實的現狀
    已經做了5年護士的龔勝男,年初覺得毫無奮鬥方向準備辭職,卻在疫情發生後改變想法,主動請纓上一線抗疫。疫情讓她改變了對人生的看法,她表示將繼續做護士工作,去幫助更多的人。熱愛分享武漢文化的初中英語老師髒辮熊用無人機拍攝武漢,她說,武漢用一種不尋常的方式走到了國際視野之下,想趁著大家都很關注武漢的時機,將武漢的文化向外推廣……《好久不見,武漢》講述了10個普通家庭在疫情防控期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