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殯儀館月薪兩三萬的崗位不少,像入殮師(化妝師)、搬屍員、司儀、火化師的收入都很可觀的,他們要麼是幹技術活,要麼是幹體力活的,有的甚至要和屍體直接接觸,像司儀和化妝師還需要考證,工資自然是不會低。
但是,即便開出很高的工資,殯葬工作依然鮮有人願意去做。有些人,可能覺得「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膽子大的甚至都想去嘗試一下,但是,當你正真踏入那個行業會發現有很多問題需要面對。
殯儀館也不是是個人都要的,作為一個事業單位,還要看從業者的學歷,據一家市級殯儀館統計,該館的159名在職員工中,35歲以下的年輕人有58人,佔總人數的36%,大專以上學歷的有76人,佔總人數的48%,本科以上學歷有28人,佔總人數的18%。
在我國殯葬行業是受歧視的行業
我高中同學小A就在二線城市的殯儀館做司機,有時候也要幫忙抬屍體,在2013年的時候工資就達到了1.5萬。但是,他這麼工作並不受同學們的待見。
有一次,我們班裡舉行同學聚會,在班級群裡聊討論要不要請小A,有一半以上的同學都不贊成請他來,可是最後我們班長還是請了他。
聚會的時候,大家都離他遠遠的,他也基本很少和大家講話,來了不到半小時就走了,場面極度尷尬,很多同學都怪班長掃了興,從此之後,我們班級再也沒有搞過同學聚會。
由此可見,人民對殯儀館的誤解有多大,如果你真的從事那份工作,不僅僅需要面對同學和親戚的冷眼,你的家人恐怕也會對你產生疏遠,中國是一個人情的社會,沒有人願意自己被孤立的。
特別是在南方的城市,很多人都非常迷信,坊間流傳一種說法,只有「五弊三缺」的人才會做那種事,所謂五弊,不外乎"鰥、寡、孤、獨、殘。",三缺說白了就是"財,命,權"這三缺。因此大家都害怕自己被他們沾染了倒黴運。
對於年輕人來說,一旦你踏入那個行業,找對象都可能產生巨大的障礙,這種職業歧視雖然不可取,但是卻實實在在存在的,破除封建迷信,我們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和屍體接觸可能會對身心健康產生一定影響
首先,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在殯儀館工作的人必須要有很強的神經,對於一些新手來說可能會經常做噩夢。
另外,在很多殯儀館都是提供白事一條龍服務,面對死亡,悲傷是不能避免的,作為殯儀館的入殮師不僅要幫助逝者入殮,還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能被逝者家屬的悲傷情緒影響自己的工作。如果一個長期處在哭哭啼啼的悲傷氛圍,會對心理健康產生一定影響。
其次,有些時候可能需要面對非常噁心的場面,並不是所有的屍體都是從醫院太平間直接運過來的,有時候可能會遇到一些非正常死亡的情況,比如因為車禍死亡的人通常都是血肉模糊的。
還有一些孤寡老人,死了很久才會被發現……有些人聞到那種惡臭,可能幾天都吃不下飯,這些可能都是對殯葬工作者的考驗。
最後,殯葬工作中,對身體健康也是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處理屍體時候,是難免需要接觸屍體的,因此需要經常洗手,不然可能產生接觸性危害。
入殮師還會接觸到有毒的化學清潔劑,也可能在處理屍體時染上疾病。
死亡的人中有很多是因為生病死亡的,這些人屍體肯定攜帶某種細病菌和病毒,長時間跟這些屍體打交道,特別是炎熱氣候要注意空氣的傳播。
寄語:電影《入殮師》有句經典臺詞:「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歷著一場旅行,由生至死,曾有人說出生時,我們在哭,周圍的人在笑,死去時,我們在笑,而周圍的人在哭。沒有人可以告訴你死去的旅程到達何方,是悲是喜。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門一樣。我作為看門人,在這裡送走了很多人。"
我們應該慢慢熟悉這份神聖的職業,入殮師就像希臘神話裡的冥河擺渡人,以端莊典雅,安靜祥和,溫柔慈悲的方式,將逝者渡至天堂彼岸。
殯葬工作者,雖然有比普通人要高的工資,但是他們在社會上可能會遭受各種傲慢和偏見,願所有善良的人都能被溫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