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儀館的工作人員月薪兩三萬?有一部分殯儀館工作人員確實能拿到兩三萬,大都是跟屍體「近距離接觸」的工作崗位,要麼是管理層;一些外圍的崗位也是沒這麼高。不好招到人,主要是這工作看似要求不高實則很少有人吃得消。
如果一份工作對學歷和技術沒有多高要求,月薪卻能夠達到兩三萬,估計應聘者會蜂擁而至。偏偏這是殯儀館而且是抬屍工之類的工作,任誰也會心生猶豫。這高工資就有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味道了。
網傳某市殯儀館招抬屍工,日結工資達到了上1000元,我覺得應該有。這工作儘管沒有什麼危險性,對個一人要求卻也比較苛刻。有心臟病,高血壓和心理素質差的就不要來湊熱鬧了。
我覺得想要勝任這份高薪工作,最起碼要過得了三關:
一,心理關
首當其衝就是這一關,這一關也是最關鍵的一關。很多職業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而殯儀館的工作也許是最難適應的工作之一,很多人都等不到適應之時就會選擇離開。儘管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現象。但每天面對著冰冷的屍體,有些的屍體在高溫下已經腐爛變味;有些的被水侵泡了很多天;有些的屍體因為交通事故被撞得支離破碎,想想都會讓人難以適應。
農村中的「八大金剛(抬棺者)」其中有一項就是把屍體放入棺材。這還是自然死亡,看到死者面目時還是讓人有些不寒而慄。而今年7月份我們當地的一起慘烈交通事故,那人體組織是用鏟子鏟進裹屍袋的,隔著老遠都讓人不忍直視,真心佩服那些人的心理素質。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守在殯儀館裡值班,一有異樣就自然而然的往靈異方面想,那種體會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真切。所以這份工作薪水是高,但很多人都過不了心理這一關而敗下陣來。
二,生活關
有些人覺得在殯儀館工作的人晦氣,自然而然的就會跟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殯儀館工作人員對自己的職業也比較避諱,他們對自己的職業絕口不談,搞得像需要隱瞞職業的特工一樣。
自從入了殯儀館的大門,親戚朋友們的酒席聚會,以及春節期間的走親訪友都大概率要與自己無緣了,忽然發現這職業很適合宅男啊。甚至聽到過殯儀館工作的人在家裡連衣物都要分開洗,老婆也不讓自己碰(這個就有點過份了)。如果不是為了一家老小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哪個願意到殯儀館上班。
我在廣東打工時認識一位朋友,他有4個小孩,老婆帶著孩子跟著他租房居住。他也就從事打零工的角色,打零工工資高但很不穩定。經常性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全靠他一個人來支撐。一位信息靈通的人知道某地殯儀館在招工,也就是抬屍體的活,工資一千多一天。為此他也心動了,跟他老婆商量時他老婆死活不同意,後來也沒有去成,就去搞那個高層建築外牆清洗的活了。
三,人生觀(關)
我相信只要到殯儀館上過班的,或多或少自己的「三觀」都會有所改變,這個也完全可以理解。每天面對著一具具冷冰冰的屍體,誰的內心都會有所改變。這種場景不是一天兩天,只要在殯儀館做,幾乎每天都要面對。
還有的人因為種種原因至親人遺體而棄之不顧;有的為了安葬費或者遺產一大家子人鬧得不可開交等。一系列人性的陰暗面在殯儀館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些都親眼目睹,這就不可避免的影響自己的人生觀。
每天都處在一種凝重悲痛的環境當中,每天都有人為失去親人而悲痛萬分,嚎啕大哭。而身處殯儀館的工作人員長期處在這麼一個環境之中。他們的心理肯定會留下一些陰影,而且在賓館裡工作的人幾乎很少看見他們笑(那樣的場合也不適合笑)。久而久之,都變得不會笑了。可以說無論是身心還是身體都要承受一些壓力。有些人忍受不了長期處於那種環境當中也只好選擇了離開。
總而然之,殯儀館是人生的最後一站,這裡的工資高也不虛,月薪兩三萬即便放在一線大城市,也屬於高收入了。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幹的了,有些高薪崗位看似對文化和技術要求不太高,但沒有過硬的心理和身體素質,是很難幹的長久的,所以說殯儀館的工作月薪兩三萬不是那麼好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