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黃蕾 經濟觀察報
接棒蘊含ESG基因的農行,帶著「金融科技」的工行基因走上新舞臺,谷澍與2019年11月上任農行行長的張青松將如何帶領農行更好地打造「縣域金融領軍銀行和縣域群眾首選銀行」,市場拭目以待。
作者:黃蕾
封圖:圖蟲創意
1月8日,農業銀行(601288.SH)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選舉谷澍為該行董事長。這意味著農行正式進入「谷張」組合時代,谷澍也成為四大行最年輕的董事長。
實際上,2020年12月底谷澍已到任農行,其於當月31日作為農行黨委書記主持召開了黨委會。
自1998年加入工行算起,谷澍已在工行工作22載。2016年10月起任工行行長之時,恰逢工行積極擁抱網際網路和金融科技之際,伴隨著工行金融科技建設和業務數位化轉型的步伐,谷澍在多次公開場合對銀行業科技創新、普惠業務發展等提出過自己的見解。
此次履新農行,谷澍在黨委會上提出要「打造縣域金融領軍銀行和縣域群眾首選銀行」,並強調要「鼓勵引導分支行積極開展鄉村振興金融產品創新」、「加快科技賦能,深入推進『三農』金融業務數位化轉型」等。
如何帶領農行更好地擴大服務「三農」和縣域金融優勢,利用好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將是其面臨的全新課題。
「為人低調謙虛,因為是財務出身,所以開會對經營數據提及較多,對數據掌握得很透徹,而且英文很好,可以不用翻譯。」有工行內部人士回憶起這位前行長時如是說。他認為谷澍的風格和工行原董事長易會滿比較像,很務實。
從簡歷來看,53歲的谷澍為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高級會計師,曾任工行會計結算部副總經理、計劃財務部副總經理、財務會計部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兼戰略管理與投資者關係部總經理、山東省分行行長。2013年10月谷澍任工行副行長,2016年10月起任行長。
自2019年1月原工行董事長易會滿上任證監會主席起,谷澍便「接棒」了此後工行每年兩次業績發布的主要工作,「數據掌握精準,業務能力強,風格穩健。」也是谷澍留給與會者的印象。
谷澍起任行長之時,工行正值擁抱網際網路和金融科技的起步之際,見證了工行金融科技的一路成長,他在公開場合多次介紹過工行金融科技發展的成果及其觀點。
2015年3月,工行發布了「e-ICBC」網際網路金融品牌,主要包括「融e購」電商平臺、「融e聯」即時通訊平臺和「融e行」直銷銀行平臺三大平臺,成為首家宣布進軍網際網路金融的商業銀行。
谷澍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工行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金融科技建設,姜建清董事長提出工行要實現從銀行信息化向信息化銀行轉型的發展思路,易會滿董事長提出要打造ECOS系統和e-ICBC3.0、全面實施智慧銀行生態系統建設。陳四清董事長對金融科技高度重視,提出在當前形勢下,要以「科技引領、創新賦能」為發展理念,傾力打造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工行」。
工行從2015年啟動IT架構轉型,2017年開始全面實施「智慧銀行ECOS工程」建設,2019年11月8日,在工行智慧銀行生態系統ECOS發布會上,谷澍介紹了智慧銀行生態系統ECOS取得的六大階段性成果,「我們今天推出的ECOS,是一個面向未來的全新銀行生態,我們最終要打造的生態,是實現以客戶為中心、提供極致服務。」他如是說。
同時,對於普惠金融業務,谷澍也有自己的思考。2020年9月,在「2020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谷澍表示從長期看,中國經濟潛力大、韌性足的特點沒有改變,發展普惠金融的機遇和空間仍然非常大。為此,商業銀行有必要從改革創新、科技賦能和加強管理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模式,不斷提升業務發展與風險控制的匹配能力。具體可以從優化融資結構、增強風控能力、降低運營成本、完善綜合服務體系這四方面入手,在具體論述這四方面舉措時,其多次提到銀行加快數位化轉型、加強金融科技應用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比如降低運營成本方面,谷澍認為銀行應加快數位化轉型,構建「信息共享、流程聯動、渠道協同」的服務體系,提升集約運營能力和業務處理效率。注重發揮規模效益,運用好傳統的專業、資金、技術、網點優勢,夯實客戶基礎,擴大業務規模,不斷增強對小微企業的服務能力。
這一理念,與目前持續推進網點智能化、輕型化轉型,促進線上線下渠道一體化融合發展,全面提升網點營銷服務能力、風險管控能力、價值創造力和市場競爭力的農行思路似乎不謀而合。
「工行的金融科技應用,近幾年很有起色。農行在數位化轉型、市場化機制等方面步伐相較其他大行慢一點,我認為這方面得補課。」有銀行觀察人士在對比幾家大行發展情況時說道。
比如普惠金融業務的數位化轉型上,上述觀察人士認為,建行和工行做的相對較好。有銀行普惠業務條線員工表達了類似的看法,據他觀察,普惠業務這塊,建行是行業領先的,工行追趕得很快,在系統、產品方面線上化已經做得比較好,農行尚未聽說較好的線上產品。「金融業務線上化趨勢和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是不可逆轉的。」上述人士補充道。
目前,工行已構建「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金融科技新布局(註:分別為總行金融科技部、業務研發中心、數據中心、軟體開發中心、工銀科技有限公司、金融科技研究院」);發布智慧銀行生態系統ECOS,以新科技構建新生態,賦能全行業務轉型發展。截至到2019年年末,工行金融科技投入163.74億元,金融科技人員數量3.48萬人,佔全行員工的7.8%。
工行方面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金融消費方式的變化,銀行零售金融服務加快轉型發展,工行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快實施「第一個人金融銀行戰略」,在提升零售金融服務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同時,推動零售業務經營效益不斷提升。
記者從工行方面了解到,截至2020年9月末,工行儲蓄存款增量創近十年來最好水平,管理個人金融資產超過15.8萬億元。全量客戶拓展中,線上獲客約佔個人新增客戶的一半,個人客戶超過6.7億戶,信用卡持卡人總量突破1億戶,是全球客戶數最多的信用卡發卡行。
「目前來看,工行和建行的金融科技做的最好,大行中沒有太落後的,投入都很大,只是相對來說發力有先後。」有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首席業務官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線上渠道方面,經濟觀察報從農行了解到,2020年12月29日,農行掌上銀行月活客戶數(MAU)提前完成年內任務指標,突破1億戶。同時,為全面順應零售金融服務數位化和智能化發展趨勢,未來農業銀行擬全面構建以掌銀為核心的全行零售金融線上經營體系,打造面向數字經濟未來的零售金融核心競爭力,把掌銀打造成客戶交易平臺、友商合作平臺、銀客溝通平臺、客戶經理工作平臺,成為自組織、自循環的全行線上經營「新銀行」。線下渠道方面,截至2020年6月末,農行2.2萬家網點已全部完成智能化轉型,並持續推動網點基礎運營人員充實到營銷服務崗位,同時在北京、上海、深圳、雄安新區等地,農行已建設近40家5G智慧銀行樣板網點,著力把網點打造成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場所。
目前,農行正著力完善ESG治理架構,設立董事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將可持續發展納入公司章程的議案已經高級管理層審議通過,從組織、制度、業務流程、企業文化等方面,系統推進全行ESG管理體系建設。
「近年,ESG管理在國際上加速發展。農行目前在年報方面做得較好(可以說是國內同業前列),在董事會成員多元化、貸款投向、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農行已經做了大量有益的嘗試。」2020年4月8日,銀保監會在2019年度監管通報會上,充分肯定農行的ESG管理和年報披露,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議在今後信息披露中體現出更多特色,獲得國際投資機構認可。」
就在2020年5月中旬,MSCI還將農行ESG評級調升至BBB級(與建行同級),高於工行和中行(BB級)。MSCI在評語中特別強調農業銀行加強隱私保護及數據安全的披露,「隱私保護及數據安全」評分大幅提升。
到任農行後,谷澍於2020年12月31日主持召開農行黨委會,會議強調要全面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的能力水平,立足鄉村振興金融服務需求特點;鼓勵引導分支行積極開展鄉村振興金融產品創新;加快科技賦能,深入推進「三農」金融業務數位化轉型;堅持走商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之路。
接棒蘊含ESG基因的農行,帶著「金融科技」的工行基因走上新舞臺,谷澍與2019年11月上任農行行長的張青松將如何帶領農行更好地打造「縣域金融領軍銀行和縣域群眾首選銀行」,市場拭目以待。
經觀頭條 | 電池回收「賭石人」的窩火與疑惑:該退役的廢舊電池都去哪了?
珠澳跨境「核酸快檢」樣本:拱北口岸日均約28萬人次的過境,是如何應對的?
中國紅牛敗訴
經 濟 觀 察 報 ∣理性 建設性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原標題:《谷澍接任農行董事長:帶著「金融科技」基因走上新舞臺》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