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設施齊全嗎?監管到位了嗎?如何減量?2019杭州「公述民評...

2021-01-10 杭州網

杭州網 見習記者 陳培/文 記者 閆雨婷/攝

2019杭州「公述民評」電視問政第三場活動現場

11月13日,2019年杭州「公述民評」電視問政第三場舉行,本場以「垃圾分類是否精準協同」為主題,重點圍繞垃圾分類投放,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垃圾減量等內容展開問政。

智能分類設備也「犯傻」

相關部門:垃圾分類監管還需要環環相扣

2015年,《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今年,這個條例又進行了修改升級。如今4年過去了,但記者在走訪調查中卻發現垃圾分類問題依然還很多,小區垃圾分類設施不到位,居民錯投亂投沒人管,一些看起來「高大上」的智能分類設備徒有虛表等問題引發在場市民一片唏噓。

在現場播放的問題視頻中,今年九月,蕭山區錢江世紀城的江南麗錦小區每戶分發到一個綠色的小垃圾桶,專門回收易腐垃圾,當時宣稱這個第三方服務商產品「好嘞易腐垃圾收集站」的每個垃圾桶都有獨立晶片,從而實現對用戶的追蹤。然而,記者卻發現,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即使桶裡有分錯的垃圾,保潔員也不會進行登記追蹤。

同樣,在錢塘新區的保利江語海小區,居民使用了一卡一戶一袋的智慧化垃圾分類機制,垃圾袋上的二維碼可以追溯投放源頭,但是記者調查發現,不管居民分沒分類,每天收到的評分都是優,顯示投放正確。

這些小區引入的第三方智能設備怎麼犯起了「傻」?對此,錢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俞斌表態:有一些工作沒有落實形成一些閉環,造成一些問題,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巡檢工作不到位,二是第三方服務的主體也缺乏對巡檢的有效監督,第三是社區,包括相關管理部門,在監管上面沒有發現。

下一步,先是將加強巡檢;再會同第三方認真研究,同時在區的層面推廣,同時巡檢是否到位還有設施是否正常運行等;重中之重還是要研究這個服務管理做到環環相扣。

另外,在現場播放的問題視頻中,上城區南星街道金色家園每層樓道裡都只有灰色的垃圾桶,所有垃圾混合投放,最後全部由保潔人員來分;在濱江區浦沿街道錢塘福苑,申請一批黃色垃圾桶,流程走了一個月還沒落實;濱江區賀田尚城小區雖然實行了每天兩次的定點投放,但在非垃圾投放時間段,小區綠化帶上、道路邊隨處可以見丟棄的垃圾袋,並且袋內垃圾也沒有進行分類。對於這些問題,各區負責人紛紛表態回應並給出解決思路。

參與活動的問政嘉賓

大件垃圾佔了小區半幅道路

農貿市場被罰了三次、停運兩次仍混投

除了小區生活垃圾,市民家中裝修產生的廢舊家具等大件垃圾處理和回收也遇到了困難。在拱墅區德勝新村小區內,臨時大件垃圾堆放點因為垃圾堆積量太大,有些已經傾倒在了小區道路上,再加上周邊擺放的雙色垃圾桶,幾乎佔去了半幅道路,小區居民叫苦不迭。

居民表示,有時候廚房垃圾也倒在那裡,清理時間不一定的,「我跟12345反映三次了,也沒用,算了。」

對此,拱墅區副區長餘榮升回應: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我們的工作沒有完全到位,我回去之後將做好三項工作,第一我們爭取在明天後天就把德勝新村堆放點上的垃圾清理完畢,搞好衛生,第二個剛才看到這個垃圾堆放點緊挨著居住區,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在堆放點外圍因地適宜做一些圍擋,儘量減少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的影響,第三要進一步做好全區的大件垃圾情理工作,同時加強日常監管和檢查。

除了居民家中大件裝修垃圾,農貿市場每日產生大量的生鮮垃圾也不少。按照《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農貿市場應根據蔬菜瓜果、腐肉內臟等不同種類的生鮮垃圾設置單獨的投放容器或者投放點,投放時應去除塑膠袋等包裝物。

然而,在餘杭區金家渡農貿市場記者看到,雖說商戶按照市場方要求都配備了雙色垃圾桶,但桶內菜葉、塑膠袋、魚類內臟等垃圾均為混放。

餘杭區副區長王豔勤回應:金家渡農貿市場因為垃圾分類不到位,區城管開過三張罰單,停運了兩次,同時對相關的經營主體進行了罰款,這只能證明剛性的執法未必能夠取得最好的效果。所以,下一步對市場經營戶、個體工商戶,要加大宣傳教育,以及鼓勵督察公示,真正讓居民、個體工商戶養成分類習慣。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形成倒逼機制,最後就是推行就地處置設備,生鮮垃圾易腐垃圾直接不用清理出去直接處理。

民評代表投票環節

建築垃圾如何減量?

市城管局:聯合執法信息互通

此外,建築垃圾減量化也是垃圾分類的一大難題。西湖區文一西路有一處在建工地,偷倒者一個月甚至會光顧十餘次,這裡的工人告訴記者,偷倒往往發生在凌晨,防不勝防,監控存在死角拍不到。

據杭州市渣土辦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垃圾主要有兩方面來源,一是居民房屋裝修和店面裝修等產生的裝修垃圾,二是建設工地施工中產生的工程垃圾。對於工地成為被清倒垃圾的對象,這一塊誰來管管。

「雖然《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是2015年底實施的,但杭州的垃圾分類工作其實在2010年就已經開始,開展快十年了,我也管了這麼多年,總體水平還是比較低,當然也很慚愧。」問政現場,杭州市城管局副局長彭保華帶來一份圖表,顯示杭州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總體情況,做得比較好的去年只有6.1%,今年雖然上升到了16.99%,但依然不到20%。

接下來該如何改進?彭保華說,該怎麼管,條例已經很明確,相關的文件、政策、法規也都有了,問題出在各個環節上。「思想上重視還不夠,責任沒有落實到位,保障還不夠有力。」他表示,垃圾分類工作,對各區都有考核,對單位和個人也有處罰,今年處罰的單位已有1904家,處罰個人3377人,今後這個力度還會加大。

相關焦點

  • 人行道被行道樹佔領,無障礙設施處處是障礙……杭州市「公述民評...
    今年上半年,杭州市開展"美麗杭州"創建暨"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百日集中攻堅行動,力求"無街不美景、無處不精細"。如何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細化、品質化、智慧化水平,成為了擺在各級政府前的一道考題。11月24日,2020年杭州市「公述民評」面對面問政第四場,聚焦 「環境整治還有哪些短板」。
  • 人行道被佔領,無障礙設施處處是障礙 「公述民評」聚焦環境整治短板
    今年上半年,杭州市開展"美麗杭州"創建暨"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百日集中攻堅行動,力求"無街不美景、無處不精細"。如何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細化、品質化、智慧化水平,成為了擺在各級政府前的一道考題。11月24日,2020年杭州市「公述民評」面對面問政第四場,聚焦 「環境整治還有哪些短板」。
  • 幹部幹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 杭州市級「公述民評」今日舉行
    杭州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葉明在公述民評大會上講話大會現場>>>點擊進入杭州網直播專題今天,杭州市召開市級「公述民評」大會,請來了各行各業的評議代表評議大會現場,坐滿了來參加評議的市黨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市行風監督員、5家市直部門和5名被評議處長的服務對象和監管對象,還有各民主黨派、群眾團體代表、市民代表,共有160人。據記者了解,今天的「公述民評」大會上,每位被評議的對象都有10分鐘的述職時間和15分鐘的回答評議代表提問時間。
  • 杭州「公述民評」第四場聚焦教育培訓機構管理
    今年,杭州全力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大半年下來情況如何?收費、安全等問題到不到位?如何切斷培訓機構和民辦學校的聯繫……  昨天下午,「公述民評」 第四場面對面電視問政,聚焦教育培訓機構管理。  市教育局副局長高寧、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馮世聯、杭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分管負責人何銓壽以及十城區分管教育的副區長,共同接受現場問政。
  • 人行道被「分割」、汽車鳴號屢禁不止,杭州「公述民評」提到的問題...
    在杭州,環境衛生不僅包括大家在馬路上能看到的城市潔化序化、市政設施養護、園林園藝等,也包括小區內的綠化養護、垃圾分類。以「繡花」功夫做好環境衛生整治,需要下大功夫。今天(11月24日),2020年杭州「公述民評」面對面問政的第四場也是最後一場,問的正是我們城市的環境整治還有哪些短板?希望能夠通過問政,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細化、品質化、智慧化水平,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問政中發現了哪些問題和死角,相關職能部門又如何回應?
  • 杭州「公述民評」第三場聚焦...
    11月13日,2020年「公述民評」面對面問政第三場聚焦「強農惠農還有哪些弱項」。農村企業後續發展受限?鄉村產業發展不平衡近年來,杭州農村經濟持續向好,農旅融合發展迅速。然而,當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好農村這片熱土時,企業後續發展動力不足、擴大用地難、土地審批資料繁雜等一系列產業發展問題也隨之而來。
  • 公述民評③丨市民辣問:家庭醫生籤而不約形同虛設?
    當2017「公述民評」第三場「『健康城市』怎麼建」現場,杭州市衛計委主任滕建榮向在座所有民評代表致歉。這場公述民評曝光了杭州家庭醫生「一人籤近千名社區住戶」「籤完之後再無聯繫」等現狀。滕建榮說,當前正處在加快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階段,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確實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籤約家庭醫生真的只是一種擺設嗎?
  • 「無街不美景、無處不精細」 環境整治還有哪些短板 「公述民評...
    杭州日報訊 今年上半年,杭州開啟「美麗杭州」創建暨「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百日集中攻堅行動,力求「無街不美景、無處不精細」。幾個月以來,環境整治效果如何?是否存在死角?環境整治標準夠不夠高?長效機制是否健全?
  • 2020「公述民評」第三場:強農惠農這些弱項亟待解決
    11月13日下午,2020「公述民評」電視問政第三場圍繞「強農惠農還有哪些弱項」的主題,重點針對鄉村產業發展不平衡、農村建設長效管理機制不健全、農村辦事難等問題展開。蕭山區、餘杭區、富陽區、臨安區、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分管負責人;市農業農村局、市建委、市發改委等部門分管負責人,接受現場民評代表的問政。
  • 垃圾分類「動真格」!城市管理部門該如何有效監管?
    2018年1月,住建部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部分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進北京、上海等46個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計劃形成若干垃圾分類示範片區。2019年7月1日,上海市實行強制垃圾分類,標誌中國垃圾分類正式進入全面推行階段。
  • 生活垃圾分類減量逐步規範化常態化 測評優秀率和分類達標率提升
    看看新聞Knews記者今天從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獲悉:通過加強源頭指導和監管,高校、醫院等公共場所的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逐漸步入規範化、常態化的軌道,分類實效得到進一步提升。以高校為例,最新數據顯示:第三方測評優秀率已經從去年的46.77%提升至89.2%,分類達標率也從70%躍升至100%。
  • 「你是什麼垃圾?」垃圾分類20年,為什麼它就這麼難?!
    最致命的問題往往來自最普通的職業 食堂阿姨:您要飯嗎? 快遞小哥:您是什麼東西? 配鑰匙師傅:您配嗎? 以及垃圾分揀阿姨:您是個什麼垃圾?
  • 廣州垃圾分類全鏈條固效提升,鑄就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新名片」
    這批改造後的生活垃圾投放點樣式新穎,外形美觀,配套齊全,成為了宣傳垃圾分類「新時尚」的城市獨特風景線。在車陂村,自動感應式垃圾桶切實給居民帶來了方便。自動感應式垃圾桶安裝有感應器,只要人靠近垃圾桶,垃圾桶的蓋子就會自動打開,無需動手操作,扔垃圾十分方便。
  • 做好垃圾分類「先行者」 築牢垃圾分類的「群眾基礎」
    座談會上,南京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宋哲雷介紹,前期,管理局通過開展專題宣傳、召開工作會議、組織觀摩學習等各項活動,加大宣傳引導、教育培訓、設備更新和督促檢查力度,確保各部門單位月月開展活動,幹部職工個個參與垃圾分類,促進全市黨政機關垃圾分類工作常態化、長效化,不斷提升黨政機關垃圾分類工作在全社會的帶頭作用和示範效應。「推進垃圾分類,宣傳到位很重要。
  • 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經濟日報訪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
    答:垃圾是人類活動產生的,分類是我們的責任。排放在先,環衛車輛收運在後,我們應先盡到自己的責任。分類是舉手之勞,馬上就可以做到,環衛還得配備分類收運車輛、建設分類處理設施,徵地可研環評公參招投標設計建設運行一關一關過,滯後一些也算正常。三問:垃圾分類了,是不是等於減量回收?
  • 【垃圾分類·社區動態】魅力城社區:垃圾減量 我們在行動
    【垃圾分類·社區動態】魅力城社區:垃圾減量 我們在行動 2020-11-30 1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杭州社區垃圾分類成新時尚 鄰裡爭做綠色宣傳員
    【解說】近日,上海市正式實施了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條例,垃圾分類話題的熱度持續不減。浙江省杭州市,是46個垃圾分類先行先試的重點城市之一。據了解,杭州實施垃圾分類已多年。位於江幹區的南肖埠社區在垃圾分類上亮點頻出。社區書記梁旭珍向記者介紹,為更好地滲透垃圾分類理念,社區網格長、網格員紛紛做起了垃圾分類「代言人」。
  • 解析|垃圾分類之後 如何關上垃圾管理這個「閉環」?
    一輛行駛在上海膠州路上的生活垃圾電動車。圖片來源:Mark Andrews / Alamy繼上海率先於2019年7月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之後,2020年,中國的垃圾分類按下了快進鍵。據住建部規劃,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他地級城市實現公共機構的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9月1日,新修訂的《固廢法》正式實施,將中國「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上升到法律高度。回顧上海、北京等先行城市推進垃圾分類的過程,大量的報導、宣傳和網絡熱議都聚焦於如何規範社區中的分類投放和收集行為,但是,被分出的垃圾的後端處理卻遠未被給予同等關注。
  • 垃圾減量分類是每個人可以參與的環保
    說起環境保護,我們可以做的有很多,比如去珠峰撿垃圾、保護海洋生物、拒絕食用魚翅、到非洲保護野生大象、犀牛……但是,這些似乎離我們太遙遠了吧?如果想從身邊踐行環保,那就從垃圾減量垃圾分類開始吧!垃圾,和人類歷史如影相隨。曾經,自然萬物有生有滅,來自塵土,歸於塵土。
  • 西湖區全力打造垃圾分類杭州樣板
    杭州日報訊 「垃圾分類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是一種新時尚。」垃圾分類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部署、著力推動的「關鍵小事」。西湖區將堅持把做好垃圾分類作為事關民生福祉的重要舉措,作為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內容,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全力踐行生活垃圾分類杭州模式,努力爭做全市乃至全省生活垃圾分類的標杆和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