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人年初二回娘家要過夜嗎 待多久才合適是有講究的

2020-11-24 今日臨沂

  過年按照傳統習俗,出嫁的女兒在初二的時候才能回娘家和父母家人團聚。關於回娘家每個地方的風俗還略有不同,有的地方回娘家女兒不能在家過夜,吃完飯就要回去。這個習俗有什麼說法嗎?小編帶您看一看。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

 

  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不能跟老公同床睡。過年的時候不能在娘家掃地。在娘家過年或十五的時候,晚上點燈前要回婆家,不能看娘家的燈。嫁出去的女兒久住在娘家對兄弟財運不好。

 

  嫁出去的那天出了門不能回頭望,回頭望就意味將來在婆家過的不順,終究要回來的。不能在娘家坐月子,或未出月子回娘家,這樣會招黴運。

 

  回娘家的禮儀

 

  1、忌諱初一回娘家:

 

  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

 

  2、帶禮物的講究:

 

  帶禮物一定要帶雙數,不能帶單數,一般是四份,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體現對婆家的尊重。而且必備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鄉親。

 

  3、來自婆家的問候:

 

  從婆家臨走前,尤其是新媳婦,婆婆要包上一個紅包袱,這包袱媳婦是不得打開看的。

 

  如果包袱裡放上甜的東西,譬如甜點心,就說明婆婆對媳婦滿意。而且婆婆還會為媳婦準備糖果和麵條,糖果表示祝願親家生活甜甜美美,麵條是表示健康長壽。

 

  4、回娘家待的時間:

 

  北方地區春節回娘家,要求女兒夫婿必須在娘家住一夜,年初三上午吃了早飯才離開,而且不能同房。

 

  而在有的南方地區,則規定女兒們必須在當天午飯前回娘家,晚飯後則要回婆家,不能過夜,也就是所謂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5、派紅包: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儘管在很多地方的習俗是初一給壓歲錢,但這一次意義不同,是給娘家人派「紅包」。

 

  6、回娘家忌摸鍋、勺

 

  在坊間,我們經常能聽見「摸勺不死公公,死婆婆」、「拿火柱不死公公,死女婿」等話語。

 

  雖然這些話十分的封建迷信,也無科學依據,但由於在民間流傳的時間久了,也漸漸成為一種習俗。

 

  初二回娘家還有這麼多講究和規矩,這些您都知道嗎?

相關焦點

  • 大年初幾回娘家好初一可以回嗎 臨沂這些節日也不能回
    大年初二是女兒回娘家拜年的日子,不過關於女兒回娘家拜年還有很多說法和講究,比如年初二晚上女兒回娘家不能過夜,很多地方對留多久都有要求,留太久也不可以。其實很多節日女兒也不適合回娘家,有網友問都有哪些節日?小編來為您盤點一下。
  • 年初二回娘家要過夜嗎為什麼不能 在臨沂有這些說法
    大年初二,中國大部分地方都有女兒回娘家的習俗。出嫁的女兒和丈夫帶著孩子回娘家給父母長輩拜年。不過初二回娘家有很多講究和禁忌,不僅帶禮物有說法,在娘家留多久也是有講究的。很多地方初二回娘家不能過夜,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拜年,是初一的重頭戲。
  • 年初二,你回娘家了嗎
    所以,過去的中國女性要回趟娘家真不容易,裡子面子都得備齊全了。如今,婚姻中的門庭登對,在婚前基本過招完畢。90後媳婦,想回就回。而且,小夫妻更是在婚前就商量好了,大年在兩家輪流過,禮物麼,隨手拎一記。老爸老媽想的是:人回來就好。
  • 臨沂人初二回娘家有什麼講究 為什麼不能過夜吃晚飯
    春節有正月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據說這個習俗是從明朝時候傳下來的。大年初二這一天,女兒要和丈夫帶著孩子會娘家看望父母長輩,給他們拜年。還要帶一些禮品。回娘家時還有很多禁忌和講究,小編來為您介紹。   女兒回娘家,早期還必須由娘家兄弟前來迎接,以示隆重,姑娘回去千萬不能空手,必須要備辦好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然後由母親分送給鄰裡鄉親。回家時攜帶人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但是姑娘回娘家還有一個講究,就是只能吃中午飯,晚飯前需要再趕回婆家。   不但如此,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 【初二】初二回娘家,你知道有什麼講究嗎?
    2、帶禮物的講究:        帶禮物一定要帶雙數,不能帶單數,一般是四份,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體現對婆家的尊重。而且必備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鄉親。4、回娘家待的時間:       北方地區春節回娘家,要求女兒夫婿必須在娘家住一夜,年初三上午吃了早飯才離開,而且不能同房。
  • 為什麼農村過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不可以是初一嗎?
    對我們中國人來說,過年意味著團圓,許久不見的親友要見個面,家中老小也都會儘量團聚在一起。除夕夜一家守著年夜飯看春晚其樂融融。從年三十到大年初六,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和講究,比如嫁出去的女兒,年初二回娘家這個習俗就由來已久。
  • 年初二也叫迎婿日,為啥這天要回娘家,看農村都有哪些說法
    以前農村過年,老一輩人還真有挺多的講究和說法,初一需要注意什麼禁忌哪些總能娓娓道來,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思想的變化,生活條件的提高,很多過去的這樣那樣的講究已經變得沒有那麼重要的,大家講究的就是過年熱熱鬧鬧,開開心心,歡歡喜喜過大年。
  • 春節習俗:為何出嫁女兒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
    雖然在今天大多數的老規矩不像過去一樣受重視了,很多的年輕人也普遍是百無禁忌了,但是有些老規矩依然還是有很多的人在遵守,比如在正月初二這天很多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習俗——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在大年初二這天出嫁的女兒會和丈夫、兒女一起回娘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及兄弟。那為什麼一定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呢?初一、初三不行嗎?
  • 大年初二回娘家 廣東人吃開年飯有講究
    中國傳統習俗年初一為吃齋的一天,年初二便是一年新的開始,第一頓飯要有魚有肉,簡單來說就是要吃得好,吃得豪!大年初一過後,大部分家庭都會在年初二準備開年,開年飯會在新的一年進行第一次祭祀儀式,傳統上此日子頗受重視。
  • 年初二,回娘家,但千萬要注意以下幾點忌諱!
    一轉眼就真正到了2019年了,今天也到了年初二,一般來說這天如果已經結婚的夫妻,都是要回娘家的。尤其是現在大家都是獨生子女,對於那些遠嫁他鄉的女生而言,能回一次家算是莫大的開心了。一般來說,到了這天,自家的女兒回了家做家長的都會非常高興,還會給鄉裡鄉親送糖果或者糕點,圖個「高高興興」的好彩頭。但是,儘管這是一個闔家歡樂的日子,還是會有一些忌諱,你們知道嗎?1. 回門禮俗話說:「好事成雙」,所以帶回娘家的禮品也自然要是雙數份的,不要只帶個3份或者5份,這樣會讓人覺得不吉利。
  • 壹點音頻|年初二回娘家規矩多,新女婿可要記住這幾條
    今天是大年初二,這一天,嫁出門的閨女是要帶著女婿一起走娘家的。新婚夫婦走娘家規矩比較多,比如說帶的禮物都要是成雙成對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也有其他地區在初三、初五回娘家。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不但如此,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隨著社會發展,「年初二回娘家」這一年俗逐漸變淡,過去交通不便利,嫁娶都在附近,年初二回娘家也方便。
  • 春節趣談:為何要大年初二回娘家,而大年初一和除夕不能回呢?
    春節趣談:為何要大年初二回娘家,而大年初一和除夕不能回呢?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很多人都知道過年是中國最大的一個節日。在過年期間,有著非常多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大家都知道多少呢。就是過年的時候需要貼春聯,貼福字。大年的初二的時候還要回娘家。
  • 為什么正月初二回娘家?
    為什么正月初二回娘家?  所謂回娘家當然是指已婚女兒帶夫婿孩子回到家裡給父母拜年。  為什麼必須在正月初二而不能正月初一呢? 迷信觀念認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從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老祖宗如果看到家裡有「外人」,就不願進家了,因為,已婚女人被認為是「外人」;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裡過除夕、初一。  老祖宗享用供奉後,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兒就可以回家了。這個規矩在舊社會特別是農村是很嚴格的,違反了就是大不敬。新社會人們雖然不相信鬼神,但仍是比較嚴格地遵守著。如果由於某種特別的原因,已婚女兒在家裡過年,那可能父母、家人都會十分的不高興。
  • 年初二,回醫院就是回娘家!
    本報記者 索曉燦 劉 暘 通訊員 李偉博今天是農曆大年初二,按照傳統習俗,出嫁的姑娘要在這一天回娘家過年。對於奮戰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一線的醫護工作者來說,醫院就是她們的娘家。回醫院就是回娘家「過年也不回,醫院是你娘家嗎?」媽媽問。「那就把醫院當『娘家』吧!」朱濟珂答。朱濟珂工作在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一病區。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她主動請纓加入疫情防控梯隊。
  • 大年初二回娘家!山東各地都有什麼習俗?
    習俗1回娘家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這一天廣東有個重要風俗就是「回娘家」,客家傳統節日習俗正月初二已婚婦女轉妹家「(回娘家)」,新姑丈(女婿)要「上門」。回娘家的婦女,都要攜帶雞、娘酒等禮物。
  • 婚後三天要回娘家,原來「回門」的禮節有這麼多
    但是回門與平時的回娘家又有很大的不同,回門是在女兒出嫁之後,夫妻二人首次回嶽父母家探親。在《詩經》中就有這麼一句:「害浣害否?歸寧父母。」《左傳》中亦有記載:「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在《紅樓夢》中就有這樣的情節:「一日,史湘雲出嫁回門,來賈母這邊請安。」在古時,回門的時間安排要更多,還有六日、九日,或者滿月時方才回門的。直到到了近代,才漸漸定在了第三天,也就是俗稱的「三朝回門」。在回門這一天,女婿與女兒會攜帶禮品,一起回到嶽父母家中。
  • 初二回娘家的由來
    母后見女兒不吭氣,又開導她,「你仗著是皇帝的女兒不回婆家,他們雖然說不出什麼來,但他們心裡會高興嗎?若要公道,打個顛倒,將來你當婆婆後,你的兒媳是公主,過大年她不與你們團圓,你會高興嗎?」好說歹說,安慶公主總算回婆家了。
  • 怎樣理解農曆正月初二回娘家
    古老中國的對正月初二是女兒回娘家的日子: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正月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正月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在臺灣有這樣的民諺:「有父有母初二三,無父無母門擔擔。」意思是說有父母的女兒,在正月初二以後,娘家人必然來接回去團圓,只有無父無母的女兒,沒有親人想念,娘家也就不派人來接了。
  • 為什麼有這個所謂「初二回娘家」?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是這樣來的
    為什麼有這個所謂「初二回娘家」呢?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怎麼不回呢?傳統觀念認為,已逝去的老祖宗,每年臘月的最後一兩天都要從天上回家享受供奉,直到初一的晚上享用供奉後再回到天上。老祖宗回家時如果看到家裡有「外人」,就不願進家了。而出嫁的已婚婦女歷來被是「外人」,因而不能在家裡過除夕和初一,需待老祖宗初一晚上返回後,女兒才可攜夫帶子以回到娘家。
  • 正月初二除了回娘家之外,還有其他什麼春節習俗?講究真多!
    俗話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麵。所以說,年初二是要吃麵的,但有些地方則是要吃開年飯。有人說這天迎女,又有人說這天迎婿,到底如何,一起跟小編來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