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按照傳統習俗,出嫁的女兒在初二的時候才能回娘家和父母家人團聚。關於回娘家每個地方的風俗還略有不同,有的地方回娘家女兒不能在家過夜,吃完飯就要回去。這個習俗有什麼說法嗎?小編帶您看一看。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
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不能跟老公同床睡。過年的時候不能在娘家掃地。在娘家過年或十五的時候,晚上點燈前要回婆家,不能看娘家的燈。嫁出去的女兒久住在娘家對兄弟財運不好。
嫁出去的那天出了門不能回頭望,回頭望就意味將來在婆家過的不順,終究要回來的。不能在娘家坐月子,或未出月子回娘家,這樣會招黴運。
回娘家的禮儀
1、忌諱初一回娘家:
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
2、帶禮物的講究:
帶禮物一定要帶雙數,不能帶單數,一般是四份,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體現對婆家的尊重。而且必備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鄉親。
3、來自婆家的問候:
從婆家臨走前,尤其是新媳婦,婆婆要包上一個紅包袱,這包袱媳婦是不得打開看的。
如果包袱裡放上甜的東西,譬如甜點心,就說明婆婆對媳婦滿意。而且婆婆還會為媳婦準備糖果和麵條,糖果表示祝願親家生活甜甜美美,麵條是表示健康長壽。
4、回娘家待的時間:
北方地區春節回娘家,要求女兒夫婿必須在娘家住一夜,年初三上午吃了早飯才離開,而且不能同房。
而在有的南方地區,則規定女兒們必須在當天午飯前回娘家,晚飯後則要回婆家,不能過夜,也就是所謂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5、派紅包: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儘管在很多地方的習俗是初一給壓歲錢,但這一次意義不同,是給娘家人派「紅包」。
6、回娘家忌摸鍋、勺
在坊間,我們經常能聽見「摸勺不死公公,死婆婆」、「拿火柱不死公公,死女婿」等話語。
雖然這些話十分的封建迷信,也無科學依據,但由於在民間流傳的時間久了,也漸漸成為一種習俗。
初二回娘家還有這麼多講究和規矩,這些您都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