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等介紹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抗震救災工作進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建設中有偷工減料情況
一定嚴肅處理」
有記者問,在地震災區,中小學房屋的倒塌是否比其他建築都要嚴重?
姜偉新說:「對於四川省,我們國家規定的抗震建設標準是按照7度烈度來設防的。這次地震的烈度達到10度到11度,大大超出了規定的建築抗震設防標準,特別是臨近震中的房屋,絕大部分都會倒塌。」
姜偉新表示,現在的首要任務是搶險救人,對倒塌房屋的總體數量及構成等情況都還在進一步統計和分析過程中,統計數據還沒有出來,到底是怎麼樣的情況,現在還不太清楚。
姜偉新16日凌晨剛從四川災區趕回來。他說:「我這次到現場一共察看了七個點,七個點當中有兩處是學校,請大家注意:一是這兩所學校房屋有倒塌,但是它周圍的房屋也有倒塌;二是我所見到的這兩所學校,房子並沒有全部倒塌,有一所倒塌一半左右,一所倒塌三分之二左右。這是我看到的情況。」
「『豆腐渣』工程在任何時候都是不被允許的,尤其是在這次地震當中,如果有那樣的工程造成那麼多人的死亡,就更應該引起重視。」姜偉新明確表示,目前還不能排除建設過程中有偷工減料的情況,在調查清楚之後,如果確有問題,一定要嚴肅處理。
「可能先建相當數量半永久、
可以居住兩三年的房子」
姜偉新在回答記者有關災民住房的問題時表示,短時間內的住房問題是一個非常緊迫的問題。鑑於短時間內建成永久性住房非常困難,肯定要有一個過渡的辦法。
這個過渡辦法是什麼?姜偉新表示,現在還在研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17日將派以規劃司司長為牽頭人的專家組前往四川省繼續研究落實。有可能提出這樣一個方案,就是先建相當數量半永久、可以居住兩三年的房子。可能也有一部分受災戶願意接受補貼之後投親靠友,因此要「幾條腿走路」,解決他們近期的住房問題。
姜偉新表示,上述方案還要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商量,最後報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
「一定能夠解決災區
城鎮居民飲用水問題」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司長李東序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目前,成都、綿陽和廣元三個城市的供水設施雖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經過搶修供水管網基本恢復;都江堰、綿竹等城市供水水廠基本上可以正常運行,但供水管網遭到嚴重破壞和損傷,儘管經過搶修短時期還難以恢復,供水處於很不正常的狀態,水壓達不到規定要求;北川和汶川等縣城,特別一些鄉鎮供水設施幾乎被全部摧毀,目前這些地區的所有人員,包括救援部隊、救援人員以及當地百姓的飲用水,僅靠空投礦泉水、瓶裝水等勉強維持。
為解決災區的飲用水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全國範圍內組織了48臺移動制水設備,其中2臺已經到達成都,6臺正在運輸途中,最晚16日晚上能夠到達,其餘40臺正在緊急組織生產。
李東序表示,上面提到的移動制水設備主要針對沒有嚴重汙染的水源,經過處理就可達到飲用水標準,其處理能力為每天30噸到50噸水,可以滿足5000人到10000人的飲用水需求。
「我們分析,整個受災地區的正式供水系統恢復以前,相當一個時期內還要依靠這種移動式制水設備來保證受災地區的飲水問題。」李東序說。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