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一本史書,就是打開一個世界,讀史而知天下
本文由九州演繹原創創作,歡迎轉載分享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場轟轟烈烈的上山下鄉活動,在全國展開。無數青年男女懷揣著夢想從優越的城市生活中,來到了農村。然而,現實總是能夠擊敗大多數人的熱情,大部分知青來到農村不久之後,就開始想辦法回到城市。不過,當然也有一心留下建設農村的人,比如一位名為吳獻忠的女知青。她在1970年,本有希望進入清華北大,但是最終卻選擇了放棄,留在了農村,那麼如今怎樣了呢?
多才多藝的女知青
吳獻忠出生在一個工薪階級中,從小生活條件就超過大多數人,父母從小對吳獻忠的培養非常用心,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還能歌善舞,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少女。她原本的目標是想當一個好演員,然而此時的國家急需各方面的人才,最終她選擇放棄了自己的夢想,決定好好讀書,考上大學,成為國家所需要的人才。時間就這樣過去了,然而不久之後,她再次改變了自己的目標。
1968年,國家號召青年上山下鄉,建設農村。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之後,她很快做出了響應,她認為無論在哪裡都是為了國家的發展做貢獻,而現在國家急需建設農村,正是自己出力的時候,於是她放棄了自己城市裡優越的生活條件,來到了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太和公社,成為了一名年輕的女知青。
放棄清北留在農村
吳獻忠雖然出生在城裡,但是適應能力卻很強,農村生活條件簡陋,但是她卻很快適應了下來,而且與鄉裡的人打成了一片。很快,她就在農村待了兩年。1970年,清華北大來到生產隊招收學生,因為她以往優越的表現,她得到了這個珍貴的學習機會。然而,最終她卻放棄了去讀書的機會,而是選擇留在農村,她只想讓農村脫貧致富。
吳獻忠的無私奉獻讓她成為了青年模範代表,在組織的安排下四處演講,一時間聲名大噪。然而,不久之後,她卻因為這些言論進了監獄。她在監獄中待了三年,而三年的生活讓她的人生完全改變。男朋友離她而去,父親去世,母親傷心過度哭瞎了眼睛。她的生活陷入了谷底中。
幸好,她最終沉冤得雪,而且還被安排了一個農業研究所的工作。1988年,她辭職下海,創辦了一個食品公司,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後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過往的一切慢慢離她遠去。而如今的吳獻忠已經過上了平靜的晚年生活。
人的一生當中,有無數次選擇的機會,每個選擇都決定了未來的人生。而一旦選擇之後,我們能夠做的事就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就像吳獻忠一樣,雖然過程起伏,但是最終的結局依舊不錯。中途放棄,之前的努力將全部白費。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