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諸葛亮得一人可得天下,龐統死後,劉備與臥龍為何沒一統三國

2020-12-04 興衰五千年

在古代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說「鳳雛臥龍得一人可得天下。」鳳雛是龐統臥龍是諸葛亮,但是不論是按照三國演義來看還是按照三國志來看,劉備將這兩個人都得到了,也沒有得到天下,可能是智者多了引起了相反的反應,所以在鳳雛和臥龍同為劉備帳中謀士的時候,劉備沒有得到天下。但是後來鳳雛死了。蜀國的頂尖謀士就剩下了諸葛亮,那麼為什麼劉備和諸葛亮夾在一起也沒有得到最後的天下。咱們來一起分析一下。

首先其實鳳雛臥龍得一人便可得天下這個事兒,是人們對於他們的智謀高的一種誇張的讚美方式,並不是說他們真的有那麼神,得到其中一個就真的能夠多的天下,那就不是歷史而是神話了,所以並不是說得到諸葛亮或者是得到龐統的支持就真的能夠取得天下。

還有並不是諸葛亮的實力不行,而是在當時三國的狀態基本上已經成型了,大家可以去細想一下三國時期的狀態,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在魏蜀吳三國種,魏國的實力一直都是最強的,劉備的實力根本沒有辦法跟人家硬碰硬,而轉臉我們在來看東吳,東吳的實力在江東地區已經是盤踞了三代的時間了,其底蘊的深厚和實力都是要比蜀國更高,在劉備諸葛亮之前,劉備都是替被人打工的,今天借個地方,明天借個地方,後來諸葛亮被劉備請出山,諸葛亮一看形式。北面有魏國,江東有吳國,只能是佔據漢中和益州來作為自己的盤踞地。

而這三個國家當中,蜀國的實力是三個國家當中最弱的,後來還在夷陵之戰當中損失了很大的一部分軍力,本身先天就不足,後來還受到如此重大的創傷,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諸葛亮的有足夠的謀略和實力,但是可惜劉備自身的勢力並不足,分析一下除蜀國外的另外兩個國家,魏國隨時都有接替漢朝的可能,在底蘊是和實力方面,幾乎就相當於是漢朝了,而東吳已經在江南地區統治了三代直接,吳國的存在在江南地區的百姓心中已經是根深蒂固了,所以打敗魏國不現實,侵略吳國得不到人心,這兩條路暫時都行不通。

況且最重要的是,最初是誰說鳳雛臥龍得一人便可得天下,誰說的,那時他們的老師,自古以來哪有老師不誇自己的學生的,所以把自己的學生吹噓的更厲害也是合情合理。

相關焦點

  • 臥龍鳳雛得一人者得天下,鳳雛死後,劉備為何沒有一統三國呢?
    臥龍鳳雛得一人者得天下,鳳雛死後,得到臥龍相助的劉備為何沒有一統三國呢?要知道這件事的答案,其實我們需要知道臥龍鳳雛分別是誰。臥龍指的當然就是三國最著名的蜀漢丞相諸葛亮了,而鳳雛就是諸葛亮的同門好友龐統。下面小編陪大家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大家或許就知道其中的原因了。
  • 都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為什麼劉備兩者兼得也沒得天下
    我們讀三國,都對這一句話非常感興趣,「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這在文中是荊州隱士司馬徽對劉備說的。劉備聽後像打了雞血一樣,恨不得立馬找到這兩人,然後一統天下。皇天不負有心人,劉備通過三顧茅廬請來了臥龍諸葛亮,又在赤壁之戰後得到了鳳雛龐統,按理說臥龍鳳雛都得了,下一步該一統天下。可不想,龐統死於落鳳坡,自己也在攻打東吳時死亡,獨剩臥龍獨木難支,六出祁山隕落五丈原,為後世留下無盡的遺憾。那為什麼劉備兩者兼得,卻沒得天下呢?
  • 開眼|諸葛亮和龐統誰厲害?臥龍、鳳雛都在劉備為何沒能安天下
    諸葛亮和龐統同是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的頂尖謀士,並稱為一「龍」一「鳳」。大隱士司馬徽曾誇讚說:「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那麼他倆的才志究竟有何差別呢?劉備一度龍鳳兼得,為何還是沒安天下呢?人物介紹: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文學家。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耕種。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輔佐劉備建立蜀漢。
  • 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得天下,為何劉備卻沒能一統天下?龐統一針見血
    三國時期,要說起比較出名的謀士,人們都是能夠想到諸葛亮以及司馬懿的。劉備當初三顧茅廬,才請來了諸葛亮為自己出謀劃策。 有過這樣的一句話語,叫做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得天下,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指的是龐統。劉備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請來了諸葛亮。
  •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為啥孫權讓龐統滾蛋了?只因一致命缺陷
    《三國演義》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也是每個中國人都非常了解一個作品,裡面很多人物都是耳熟能詳的,比如諸葛亮、周瑜、曹操、關羽、劉備、孫權等等,這些人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之中演繹了一段精彩絕倫的故事,關羽的忠義、呂布的武力、諸葛亮的計謀都是當世第一等。
  • 劉備本有很大希望一統三國,二人坑了他,一個是龐統,一個是關羽
    三國時期劉備憑藉三顧茅廬的誠心得到了諸葛亮的出山相助,諸葛亮曾在茅廬中跟劉備談論奪取天下的方法,也就是著名的「隆中對」。請注意,諸葛亮所說「奪天下」的前提是擁有荊、益二州,並且外結好孫權。其實有一段時間劉備離這個前提全部達成只差一步之遙,但沒想到這大好的局面就硬生生的被他的謀主(主要出謀劃策的人)龐統和他的結拜兄弟關羽給破壞了。
  • 三國:臥龍和鳳雛齊名,可為何諸葛亮輔佐劉備八年後,龐統才來?
    龐統,字士元,荊州人士,是三國歷史上很著名的一個智謀型人物,雖然出現的時間比較短暫,但大家都知道有一句名言是:「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龐統就是其中之一可安天下的鳳雛。根據歷史記載,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最後都是到了劉備的麾下,但年紀比諸葛亮還大兩歲的龐統卻是在赤壁之戰後才投奔劉備,比諸葛亮足足晚了八年。
  • 為何劉備沒能奪得天下?龐統臨終前一句話,諸葛亮聽懂了
    為何劉備沒能奪得天下?龐統臨終一句話,諸葛亮聽懂了!引言:當今天下大亂,雅道陵遲,善人少而惡人多。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教,使有志者自勱,不亦可乎——龐統眾所周知,在東漢三國時代,民間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其一方能得天下」,而值得一說的是,作為漢式皇家血統的劉皇叔劉備, 不僅有諸葛亮輔佐,甚至龐統也對其言聽計從,然而可笑的是,劉邦卻沒有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為何劉備不可能得天下?龐統臨死前說出原因,諸葛亮聽後心知肚明
    三國爭霸之死,天下戰亂不斷,當時,曹操可謂是三國之中最厲害的統治者。的確,曹操野心勃勃,善於用人,堪稱一代梟雄。和曹操比起來,劉備就顯得脆弱了許多。即使是招攬到了不少人才之後,劉備依然優柔寡斷,最後甚至腦子一熱便發動了夷陵之戰。那麼,為何劉備不可能得天下?龐統臨死前說出原因,諸葛亮聽後心知肚明!
  •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為何劉備二人皆得卻未得天下
    三國時期,世有臥龍鳳雛得二人,當世奇才。人說二人得一人能得天下,為何劉備二人具得卻寸土不增。或為世人誇大其詞。今人於孔明,鳳雛皆被演義所誤。三國演義對龐統術之甚少,只言其才與孔明伯仲之間。或為其過於早亡,出世並未施展多少報復。
  • 劉備擁有臥龍鳳雛,為何不能統一天下?龐統之死暴露劉備性格缺陷
    三國時期,有這兩位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人物,一個是臥龍諸葛亮,一個是鳳雛龐統。《三國演義》中的一位世外高人水鏡先生司馬徽曾說過,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而曹、劉、孫三方都極力希望得到這兩個人才。
  •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為何劉備還是敗了?他忘了後半句
    徐庶入曹營之前,告訴劉備諸葛亮有大才,如果可以請到他出山,將會是劉備的得力助手。後來劉備三顧茅廬打動了諸葛亮,二人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話。《先賢傳》載:「諸葛孔明為臥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鏡」,由於水鏡先生司馬徽避世隱居,所以「臥龍」諸葛亮與「鳳雛」龐統,就成了世間數一數二的謀臣。
  • 三國最厲害的四大謀士:鬼才,臥龍,冢虎,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
    三國最厲害的四大謀士:鬼才,臥龍,冢虎,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東漢末年三國鼎立,人才輩出,有像關羽、趙雲、張飛等能徵善戰的英雄,也有諸葛亮、荀彧、司馬懿等智謀出眾的謀臣。他非常的了解曹操,也深得曹操的喜歡,郭嘉跟曹操的關係非常的好,曹操經常外出都帶著郭嘉,兩人經常共乘著一輛車。可惜天妒英才,郭嘉英年早逝,要不然他倒是可以與諸葛亮鬥一鬥。第二名:諸葛亮三國中最著名的謀士,可以算是諸葛亮了。被當時的人稱之為「臥龍」。
  • 假如龐統沒死,劉備能一統三國麼?諸葛亮:龐統說過幾句話
    在之前的時候就有朋友曾經問過我,如果龐統沒有死的話,劉備能夠一統天下嗎?在這裡我們是要說一下這個所謂的一統天下,它的意識是比較模糊的,畢竟在三國時期所謂的一統天下好像也根本不是一統天下,僅僅是一統三國而已。
  • 為什麼劉備得不到天下?龐統臨終前說出了真相,只有諸葛亮聽懂了
    三國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場景。在三國裡面,大家對於劉備始終是比較崇敬的人物,劉備雖然武藝不出眾,但是卻有一顆包容天下的胸懷。為了復興漢室江山,劉備從零打起,和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一路披荊斬棘,建立了蜀漢政權,與曹魏,孫吳將天下分為了3大板塊進行治理。
  • 臥龍雛鳳只要有一人,便可以得天下,為何劉備卻沒有成功
    「當初劉備拜會水鏡先生時,水鏡先生曾對其言,只要得到臥龍雛鳳其中一人,便可以得到天下,之後諸葛亮與龐統盡歸於劉備麾下後,劉備還是沒有完成統一漢室的理想,這是為何呢?我是老王品生活,每日為你更新不同的歷史小故事」。
  • 如果在落鳳坡死的是諸葛亮而不是龐統,他能輔佐劉備一統三國嗎?
    如果在落鳳坡死的是諸葛亮而不是龐統,他能輔佐劉備一統三國嗎?諸葛亮和龐統兩個世稱臥龍鳳雛先生,得一可得天下。不過可惜的是,天妒英才,龐統這樣的天才在西川之戰的時候便早早壯烈犧牲了。這可真是令人扼腕嘆息,劉備的左膀右臂被活生生地截去一隻。只剩下臥龍先生一人輔佐,雖然諸葛亮也是極富有謀略的一個軍師,更是多次助劉備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 臥龍鳳雛得其一便可得天下,劉備得其二為何不能興復漢室?
    臥龍鳳雛得其一便可得天下,劉備得其二為何不能興復漢室?「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這句話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吧,但凡有看過三國演義或者有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不會感到陌生吧。大致意思就是說臥龍和鳳雛能得到其中一人輔助,就可以成就大業得到天下。
  • 亂世三國群雄割據,臥龍鳳雛劉備皆得之,為何沒能得到天下
    臥龍鳳雛得二者可得天下,那為何劉備沒能安得天下呢?諸葛亮與鳳雛,同為三國時期,兩位不可多得的謀士。司馬曾誇獎說過 : 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居士,是漢族人,三國時期是劉備帳下的丞相,既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又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
  • 劉備為何不能稱霸天下?龐統臨終前說了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
    不過,令人感到遺憾的是,且不說劉備是否真是仁義之君,至少表現得要比其他兩股勢力都好得多,但為何劉備還是沒有能成功吃掉另外兩股勢力,實現一統天下的霸業呢?想必很多小夥伴對於三國前期的故事看得都是津津樂道,但卻一直牴觸三國後期的各種戰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