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三大民系都從北方南遷而來,為什麼只有客家人自稱客家?

2020-12-02 騰訊網

客家人,一個在贛閩粵邊遷徙千年的沉默族群,兩百年前在廣東覺醒,開始影響中國。從此,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那麼,到底何謂客家人呢?

贛閩粵客家地區

很多人都知道一個說法:客家人是衣冠南渡的中原舊族,獨在異鄉為異客,所以稱之為「客家」。再具體點,客家人的遷徙還可以分為幾個階段,一路向南:第一次是永嘉之亂,第二次是安史之亂,第三次是黃巢起義,第四次是宋室南渡,接下來的南宋滅亡、明朝解體、太平天國覆滅,最後他們中的一部分一直走到了東南亞。

問題是,南下漢人肯定不止一個族群,大家來到南方都是客,為什麼只有現在說客家話的這群人成為了「客家人」?

橙色為粵語,綠色為客家話,紅色為潮汕話。

1815年,廣東惠州的東莞、博羅發生過幾次土客械鬥,時任惠州豐湖書院山長的徐旭曾因學生之邀,口述了一篇《豐湖雜記》,解釋客家人為什麼世居當地數百年仍稱為「客人」。他說:「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舊族,忠義之後也......客者對土而言。土與客之風俗語言不能同,則土自土,客自客。土其所土,客吾所客,恐再千數百年,亦猶諸今日也。」後世學者普遍認為,這是首篇論述客家的文獻,標誌著客家族群意識的誕生。

1860年前後,廣東西路發生了更加慘烈的土客大械鬥,死傷人數高達百萬。事件平息後,廣府人與客家人的戰爭延伸到筆端。同治《新會縣誌》、光緒《新寧縣誌》謾罵客家人為「匪」、「賊」。1905年出版的《廣東鄉土歷史》教科書稱:「廣東種族有曰客家、福佬族,非粵種,亦非漢種。」客家文人奮起反擊,紛紛著文論證自己非但是血統純正的漢族,還特別優秀。

而客家人的「客」,從本地人眼中的外地「客人」,變成一個自覺的族群「客家」,形成明顯的社群認同,就起源於這種土客矛盾中。從清末開始,為了反對本地人施加的偏見,客家知識分子開始發掘和構建客家人的歷史,「中原舊族說」應運而生。

1933年,客家學奠基人羅香林的《客家研究導論》開篇即說:「南部中國,有一種富有新興氣象、特殊精神、極其活躍有為的民系,一般人稱他們『客家』,他們自己也稱『客家』。他們是漢族裡頭一個系統分明的支派。」該書被公認為客家學開山之作。毋庸諱言,羅香林的研究也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

客家學奠基人羅香林

在客家文化的構建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將客家話追認為中原正音。章太炎認為,清末出現客家話運動後,「自是客語大朗,而客籍之民,亦可介以自重矣」。從此,客家人開始有了明確的族群意識和自豪感,講客家話不再是「外地人」的標識。

相關焦點

  • 廣東三大民系之客家人來源(上)
    廣東有三大民系:廣府、客家、潮汕。今天我們來講講歷史悠久的客家民系。客家人分布廣泛,並且不以地域來區分。人口數量也十分的多,目前有兩種說法:國內有5000萬,還有3000萬分布海外,共計8000萬。另一個說法是,國內有8000萬,海外有1500萬。不論是哪一組數據,都證明,客家人都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
  • 廣東三大民系,廣府人,潮汕人,客家人,誰最早來到廣東定居?
    八大民系是指北方民系、晉綏民系、吳越民系、湖湘民系、江右民系、廣府民系、閩海民系和客家民系,十六個民系則是將進一步北方民系又拆分成九個民系,分別是東北民系、燕幽民系、冀魯民系、膠遼民系、中原民系、關中民系、蘭銀民系、湖廣民系和江淮民系。
  • 廣東三大民系,廣府人,潮州人,客家人,誰最早來到廣東定居?
    民系,一般是指民族內部有同類語言、文化、風俗,並互相認同的分支,最早見於羅香林教授的《客家學導論》,當前對於漢族內部民系的劃分,學術界並無統一的觀點,有學者提出八大民系的說法,但也有人認為應該分為十六個民系更加合理。
  • 「客家」非客,廣東三大民系之一
    例如廣東的三大民系:客家、潮汕和廣府,大凡要理解廣東,欲融入嶺南之人,必須了解嶺南三大民系,否則很難明白眾多廣東獨特的人文特點。要不然很多人以為珠三角都說粵語,在廣州碰到講客家話的人,誤認人家不是本地人,鬧出笑話。
  • 客家人為何叫做客家人?他們從何而來?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客家人創造了獨屬於他們的文化和信仰,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客家民系的發展。客家的來源相傳西晉末永嘉年間,黃河流域的一部分漢人因戰亂南徙渡江,至唐末以及南宋末又大批過江南下至贛閩以及粵東、粵北等地,被稱為"客家",以別於當地原來的居民,後遂相沿而成這一部分漢人的自稱。客家人分布在福建、廣東、廣西、四川、湖南、臺灣、海南島部分地區和僑居海外南洋一帶。
  • 客家人源自北方?客家人為何自稱為客家,原來如此!
    許多人都知道一句話:客家人源自中原,獨在異鄉為異客,所以他稱之為「客家人」。更具體地說,客家移民可以分為幾個階段,一直到南方:第一個是永嘉之亂,第二個是安史之亂,第三個是黃巢起義,第四個是南宋死亡、明朝解體太平天國被摧毀,最後他們中的一些最遠到過東南亞。問題是,南方的漢族人肯定不止一個民族。每個人都作為外地人來到南方。
  • 廣東三大民系文化特徵:廣府人開放,客家人淳樸,潮汕人刻苦耐勞
    一:廣府民系文化特徵廣府民系是廣東省三大民系中的第一大民系,人口所佔比例近60%。同時廣府人在廣東三大民系中分布範圍最廣,珠江三角洲是廣府文化分布的核心地帶。在世界各地有華人的很多地方都建有潮州會館,明清時期,國內的許多商埠也都設有潮州會館。時至今日,在東南亞各國和美、加加澳等地也組建有潮人社團。
  • 客家人,共創的客家文化遍布在世界各地
    提起客家人,很多人並不了解。甚至沒聽說過,今天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客家人以及他們創造的客家文化。首先客家它不是一個少數民族。客家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分支族群,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
  • 客家人是怎麼來的?其實南宋以後才形成客家民系
    很多人對「客家人」的認識「人云亦云」,認為從秦始皇、到西晉「五胡亂華」,唐末「五代十國」,南宋偏安南方……等等幾次北人南遷,形成了客家人——這是錯誤的認識。事實上,南宋滅亡才促成了客家民系的形成。歷史上中原人外遷方向,東南西北都有,怎麼解釋只有南方形成了「獨特的客家文化」呢?
  • 為何廣東的客家地區經濟都不發達?是巧合,還是客家人只會死讀書
    很多北方人以為廣東人都講粵語,到過廣東好多地方才知道,粵語並非通行全省,而只是廣府人的日常語言。廣府是廣東三大民系之一,另外兩個民系是客家和潮汕。今天要講的主角客家主要分布在東江和梅江流域,以及北江的中上遊。
  • 客家:讓世界為之矚目的民系!億萬客家人請自覺轉起...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參與大型電視系列片《客家人》的撰稿工作,在三年多的時間裡,第一次大量地集中地接觸關於客家人客家文化的學術著作和文獻資料,並且隨攝製組行程萬裡,在閩粵贛客家三角地大本營、桂、川、豫等地採訪上百位客家各界人士,掌握了許多田野調查資料和個案資料,一步一步走進了客家人的生活,走進了客家文化的時空,並力圖走進客家民系的心靈。三年的學習與感受,不啻於靈魂的洗禮!不啻於情操的陶冶!
  • 潮汕人與客家人
    在中國的廣東地區有三大民系,廣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都是從古中原南遷而來,經過上千年和當地原住民的同化,形成了今天的三大民系。今天我們就講潮汕人和客家人。潮汕人,古時稱潮州人,隋宋兩次南遷最終定居潮州府形成潮汕文化。
  • 客家人屬於漢族還是少數民族?細談客家發展史:「客」從何方來
    在北方的廣東客家人經常會經歷以下對話:「我是廣東的」「那你教我一句粵語唄。」「我不會,我是客家人,說客家話。」「客家人?少數民族嗎?」30年代,廣東學者羅香林意識到,漢族這類龐大的民族會因時代和環境的變遷而逐漸分化,形成微有不同的亞文化群體。為了描述這些亞文化群體,羅香林首創了「民系」這個詞,指一個民族內部的分支。中國南方漢語方言眾多,因此漢族民系的劃分常常又以方言為主要標準,如說粵語的廣府民系,說吳語的江浙民系。
  • 八千萬人口的客家人從何而來?
    漢族,作為中國的主體民族,其後代子孫遍布世界各地,而在這個族內,還有著各種分支,不同的民系,比如居長江以北除山西以外的北方民系,居江浙滬皖的吳越民系,居陝西中部的關中民系等等,而在這其中,有一個很獨特的民系——客家民系,它是八大民系中唯獨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同樣也是最先被冠以「民系」稱呼的漢族分支。
  • 別再問我客家是哪個民族了?作為客家人你一定要了解這些!
    客家人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區居住有兩千多年歷史的一個重要群體,是廣東本地的主要族群(廣府、客家、潮汕、粵西高涼、四邑、海陸豐、粵北少民等)之一,也是江西和福建本地的重要族群之一。客家人也並不比其他族群晚來於廣東,在廣東的河源、惠州等地最早定居的就是糅合了原古越諸族的客家先民。客家從哪裡來有關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種說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說和客家土著說。
  • 河南人,你有個兄弟叫「客家人」
    10月22日~27日,「重走客家路」主題旅遊推廣活動,在河南少林寺、洛陽、開封、淮陽等地舉行,來自廣東、福建兩省的媒體朋友、客家代表及旅遊達人,一同來到河南,尋找「客家之根」。所以,洛陽自然是此次「重走客家路」的必經之地。現在,在客家居住的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還有許多祠堂前懸掛著「魂系中原根在河洛」的牌匾。「客家先民首次南遷聖地紀念碑」便坐落於洛陽漢魏故城區域的偃師。也因此,客家人常稱自己為「河洛郎」。
  • 客家人的性格
    而漢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由於種種原因,不斷由它的發祥地——中原地區向四邊衍播,遂形成不同的民系。如果按方言來區分,有7大民系:即北方民系、吳民系、湘民系、贛民系、閩民系、粵民系以及客家民系。除了客家民系外,其他6個民系均以這些民系的主要居住地域的名稱命名的。  據有關專家考證,漢民族這7大民系中,最早應當是在中原地區形成的北方民系。
  • 客家民系形成的古代歷史背景
    石城客家「過漾」民俗。石城閩粵通衢客家古驛道。石城客家燈彩表演。江西贛南、福建閩西、廣東粵東被稱為客家人形成的大本營。現在海內外有客家人口一個億左右,僅江西贛南現在就有九百多萬的客家人,被譽為「客家搖籃」。客家,是漢族中的一個重要民系。
  • 客家話真的是中原古音嗎?
    自稱古代北方移民後代的傳說並非客家獨有客家話,顧名思義,是客家人的話。客家的本意是指外來的人,相對本地人而言;現在說的客家專指客家民系,是客家人的簡稱。客家人為中國唯一不以地域命名之漢族民系,主要分布於華南各地,尤其以粵東、粵北、閩西、贛南、臺灣西北部的山區為主要集中地。由於客家人傳說是古中原人的後代,客家話也就被稱作「中原古音」了。釐清客家話是不是中原古音,首先得釐清客家人是不是北方移民後代。
  • 天下客家一家親-客家人與客家文化漫談
    為了與當地原居土著居民加以區別,這些外來移民自稱自己是「客戶」,是「客家」,是「客家人」。  由此可見,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我國南方的一個分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在贛南、閩西、粵東,那裡有29個縣是「純客縣」。在宋末以前,寧化是客家人南遷的集散中心;在明末清初,嘉應州(現梅州市)是客家人的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