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歐愛國有一塊收藏了29年的崖柏。這塊崖柏是歐愛國1991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時,在村裡的後山挖到的。
自打知道崖柏生長環境極為惡劣,卻仍屹立不倒時,歐愛國便立志要當一棵崖柏。
為何要當一棵崖柏?8月3日,歐愛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作出了回答:「作為土生土長的兩廣村人,我要永遠紮根於這片土地,回饋鄉親。作為村支書、村主任,我要把黨的先進思想紮根於村民的心中,讓黨的好政策在村裡開花結果。」
2014年,兩廣村被定為省級貧困村,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7戶169人。2018年底,兩廣村退出貧困村序列。
外出務工,既賺「外快」又開闊視野
集中耕種的優質水稻
兩廣村與廣東省連州市大路邊鎮相鄰,用村民的話說,只要翻過山頭,就到了廣東。
針對兩廣村進出廣東省便利的優勢,歐愛國經過多方調研,探索實行了勞動力轉移脫貧策略,鼓勵村民外出務工。
「剛開始不少村民都不相信,認為出去找不到事做,現在村裡80%的人在外務工。還有不少村民嘗到了務工的甜頭,跟我說後悔沒早點出去。」歐愛國說。
村民歐國今年35歲,在廣東務工多年的他,憑藉自身努力,一步步從打工仔變成小老闆,目前年收入能達50萬元。「大概12年前吧,歐支書就勸我外出務工,他說我還年輕,留在村裡種田沒出路,叫我去廣東拼一拼。」歐國說,歐愛國的話讓他堅定了外出闖蕩的心,現在他不僅開了一家小公司,管理著十來個員工,還在東莞買了房和車。
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村民外出務工才會更加便捷。
歐愛國熟練地駕車拐過兩道「之」字彎,帶著記者來到大廣東江自然村至擔幹嶺自然村的通村公路。「等這條路修好,大廣東江、大廣西江、擔幹嶺、小廣這四個自然村就全部被水泥路連接起來了,村民去縣城可以少繞兩公裡路,去廣東也更加方便。」歐愛國說,這是兩廣村修的第6條通村公路,第7條也在同步建設中。
發展產業,土地「重組」加科學耕種
歐愛國查看通村公路建設進度
留在村裡的人做什麼?歐愛國站在山坡上,指著不遠處的一片稻田,頗為自豪的笑了:「說出來很多人不信,我們村沒有一塊拋荒地,留在村裡的人種了全村100%的地。」
如此集中的耕種,得益於土地「重組」。「周邊的一些村是村委會從村民那裡流轉土地,再由村委會統一流轉出去,這就有可能出現土地流轉不出去的現象。」歐愛國說,在觀察了幾個村的做法後,他想到了土地「重組」這一方法。
土地「重組」不通過村委會,而是村民與村民之間溝通聯繫,願意耕作、有耕作技術的村民直接從沒有耕作意願的村民手中流轉土地,從而實現集中耕種。外出務工村民閒置在村裡的300多畝稻田得到有效「重組」,願意耕作的村民利用這300多畝稻田,引進優質水稻、高山雲耳、芥菜輪番種植。
「集中耕種後,村裡產生了近10戶種糧大戶,每年在家都有4萬元至8萬元的收入。」歐愛國說。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近年來,歐愛國想方設法為村民爭取外出學習的機會。
「剛開始歐支書安排我去學種地我還不太樂意,我都種了幾十年地了,還有啥不會的。真正上了課我才發現,原來插秧不這麼密,反而長得更好,只需要打三次農藥就能一直沒有蟲害。」村民歐國強說,「後來我按照老師的方法,不僅秧苗、農藥用得少了,產量還更高了。」
封山育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歐愛國記錄村民意見建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991年,剛當上村支書的歐愛國上任「燒的第一把火」就是封山育林。
「那時候,生火都是靠燒柴,山上的樹都被砍得差不多了,很多山就像個癩子頭,特別難看。」村委委員鄺文春回憶道。
因為家家戶戶都需要砍柴燒火,很多村民不能理解歐愛國的做法,紛紛唱起了反調。
歐愛國的五嬸王開鳳便是當初唱反調的村民之一。「我不信啥封山育林,上山砍了五棵小樹。結果他真的罰了我200元,這在當時可是巨款,我哪裡拿得出錢,還是他幫我墊付的。」雖然事情已經過去多年,但王開鳳仍然記得清清楚楚。
如今,綠色成為了兩廣村的主色調,全村山地面積達13200畝,森林覆蓋率由1991年的30%提高到了80%。
「每年林業這方面的收入能達到10萬餘元,村民少的能分到100多元,多的能分到500多元。」歐愛國說,現在村民封山育林的積極性比他還要高。
兩廣村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紅火,70%以上的村民在縣城裡有房有車。「接下來,我們準備發展旅遊康養業,將村裡的好山好水好風光推廣出去,吸引城裡人來這裡休閒度假。」歐愛國笑著說。
思想一新 萬象更新肖勇 陶子瑤
歐愛國像崖柏一樣紮根基層29年不言悔,把黨的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紮根於村民心中,讓黨的政策開花結果,唱出了一首動人的脫貧之歌。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革命的思想才有革命的行動,有科學的理論才有科學的方法。兩廣村的脫貧攻堅抓住了思想武裝這個「牛鼻子」,四兩撥千斤,效果明顯。
人的思想都是從社會實踐中得來的,外出務工的村民不僅僅是賺到了「外快」,更重要的是開闊了視野,感受到了改革開放春風給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了自身想要改變現狀的鬥志。
思想武裝要想切中人民群眾的訴求,就必須用科學理論解決群眾的訴求,這樣的理論才能更加入腦入心。光拿著幾份文件對著念一念,卻不解決具體問題,是不會有太多效果的。喊破嗓子不如幹出實效,歐愛國帶領村支兩委直接對村民反響最強烈的就業增收、產業發展等問題進行整改,把改變兩廣村的實際行動讓村民看得見、摸得著,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村民才會相信並且追隨。
基層黨組織是脫貧攻堅的戰鬥堡壘,基層黨員幹部如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像歐愛國一樣的基層黨員幹部為大家作出了榜樣:他們把黨的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生動地傳入了群眾當中,當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一旦為群眾所掌握,就必將形成排山倒海般的改造社會的磅礴力量。
編輯:曹琛
【來源:郴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