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崖柏一樣紮根大地——記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

2020-12-18 湘湘帶你看社會

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歐愛國有一塊收藏了29年的崖柏。這塊崖柏是歐愛國1991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時,在村裡的後山挖到的。

自打知道崖柏生長環境極為惡劣,卻仍屹立不倒時,歐愛國便立志要當一棵崖柏。

為何要當一棵崖柏?8月3日,歐愛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作出了回答:「作為土生土長的兩廣村人,我要永遠紮根於這片土地,回饋鄉親。作為村支書、村主任,我要把黨的先進思想紮根於村民的心中,讓黨的好政策在村裡開花結果。」

2014年,兩廣村被定為省級貧困村,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7戶169人。2018年底,兩廣村退出貧困村序列。

外出務工,既賺「外快」又開闊視野

集中耕種的優質水稻

兩廣村與廣東省連州市大路邊鎮相鄰,用村民的話說,只要翻過山頭,就到了廣東。

針對兩廣村進出廣東省便利的優勢,歐愛國經過多方調研,探索實行了勞動力轉移脫貧策略,鼓勵村民外出務工。

「剛開始不少村民都不相信,認為出去找不到事做,現在村裡80%的人在外務工。還有不少村民嘗到了務工的甜頭,跟我說後悔沒早點出去。」歐愛國說。

村民歐國今年35歲,在廣東務工多年的他,憑藉自身努力,一步步從打工仔變成小老闆,目前年收入能達50萬元。「大概12年前吧,歐支書就勸我外出務工,他說我還年輕,留在村裡種田沒出路,叫我去廣東拼一拼。」歐國說,歐愛國的話讓他堅定了外出闖蕩的心,現在他不僅開了一家小公司,管理著十來個員工,還在東莞買了房和車。

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村民外出務工才會更加便捷。

歐愛國熟練地駕車拐過兩道「之」字彎,帶著記者來到大廣東江自然村至擔幹嶺自然村的通村公路。「等這條路修好,大廣東江、大廣西江、擔幹嶺、小廣這四個自然村就全部被水泥路連接起來了,村民去縣城可以少繞兩公裡路,去廣東也更加方便。」歐愛國說,這是兩廣村修的第6條通村公路,第7條也在同步建設中。

發展產業,土地「重組」加科學耕種

歐愛國查看通村公路建設進度

留在村裡的人做什麼?歐愛國站在山坡上,指著不遠處的一片稻田,頗為自豪的笑了:「說出來很多人不信,我們村沒有一塊拋荒地,留在村裡的人種了全村100%的地。」

如此集中的耕種,得益於土地「重組」。「周邊的一些村是村委會從村民那裡流轉土地,再由村委會統一流轉出去,這就有可能出現土地流轉不出去的現象。」歐愛國說,在觀察了幾個村的做法後,他想到了土地「重組」這一方法。

土地「重組」不通過村委會,而是村民與村民之間溝通聯繫,願意耕作、有耕作技術的村民直接從沒有耕作意願的村民手中流轉土地,從而實現集中耕種。外出務工村民閒置在村裡的300多畝稻田得到有效「重組」,願意耕作的村民利用這300多畝稻田,引進優質水稻、高山雲耳、芥菜輪番種植。

「集中耕種後,村裡產生了近10戶種糧大戶,每年在家都有4萬元至8萬元的收入。」歐愛國說。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近年來,歐愛國想方設法為村民爭取外出學習的機會。

「剛開始歐支書安排我去學種地我還不太樂意,我都種了幾十年地了,還有啥不會的。真正上了課我才發現,原來插秧不這麼密,反而長得更好,只需要打三次農藥就能一直沒有蟲害。」村民歐國強說,「後來我按照老師的方法,不僅秧苗、農藥用得少了,產量還更高了。」

封山育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歐愛國記錄村民意見建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991年,剛當上村支書的歐愛國上任「燒的第一把火」就是封山育林。

「那時候,生火都是靠燒柴,山上的樹都被砍得差不多了,很多山就像個癩子頭,特別難看。」村委委員鄺文春回憶道。

因為家家戶戶都需要砍柴燒火,很多村民不能理解歐愛國的做法,紛紛唱起了反調。

歐愛國的五嬸王開鳳便是當初唱反調的村民之一。「我不信啥封山育林,上山砍了五棵小樹。結果他真的罰了我200元,這在當時可是巨款,我哪裡拿得出錢,還是他幫我墊付的。」雖然事情已經過去多年,但王開鳳仍然記得清清楚楚。

如今,綠色成為了兩廣村的主色調,全村山地面積達13200畝,森林覆蓋率由1991年的30%提高到了80%。

「每年林業這方面的收入能達到10萬餘元,村民少的能分到100多元,多的能分到500多元。」歐愛國說,現在村民封山育林的積極性比他還要高。

兩廣村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紅火,70%以上的村民在縣城裡有房有車。「接下來,我們準備發展旅遊康養業,將村裡的好山好水好風光推廣出去,吸引城裡人來這裡休閒度假。」歐愛國笑著說。

思想一新 萬象更新肖勇 陶子瑤

歐愛國像崖柏一樣紮根基層29年不言悔,把黨的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紮根於村民心中,讓黨的政策開花結果,唱出了一首動人的脫貧之歌。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革命的思想才有革命的行動,有科學的理論才有科學的方法。兩廣村的脫貧攻堅抓住了思想武裝這個「牛鼻子」,四兩撥千斤,效果明顯。

人的思想都是從社會實踐中得來的,外出務工的村民不僅僅是賺到了「外快」,更重要的是開闊了視野,感受到了改革開放春風給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了自身想要改變現狀的鬥志。

思想武裝要想切中人民群眾的訴求,就必須用科學理論解決群眾的訴求,這樣的理論才能更加入腦入心。光拿著幾份文件對著念一念,卻不解決具體問題,是不會有太多效果的。喊破嗓子不如幹出實效,歐愛國帶領村支兩委直接對村民反響最強烈的就業增收、產業發展等問題進行整改,把改變兩廣村的實際行動讓村民看得見、摸得著,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村民才會相信並且追隨。

基層黨組織是脫貧攻堅的戰鬥堡壘,基層黨員幹部如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像歐愛國一樣的基層黨員幹部為大家作出了榜樣:他們把黨的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生動地傳入了群眾當中,當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一旦為群眾所掌握,就必將形成排山倒海般的改造社會的磅礴力量。

編輯:曹琛

【來源:郴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跟著他幹有奔頭」——記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黨支部書記歐愛國
    「跟著他幹有奔頭」——記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黨支部書記歐愛國顏石敦 羅徽9月11日,記者在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見到歐愛國時,他正在驗收東江自然村通往擔幹嶺自然村的水泥公路。兩廣村是省級貧困村,有村民426戶148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7戶169人。今年55歲的歐愛國,從1982年起,先後擔任村會計、村黨支部書記。他帶領鄉親們修公路、築水渠、搞種養,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發展脫貧致富產業。村集體年收入由零發展到10萬元以上,村民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2000元提高到去年1.3萬餘元。2018年,兩廣村脫貧出列。
  • 湖南佛慈2019慈善行第六站赴郴州臨武縣南強鎮洪災賑濟
    湖南佛慈赴郴州臨武縣南強鎮洪災賑濟(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湖南佛慈)捐贈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湖南佛慈)2019年7月5日上午,受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佛教協會會長、湖南省佛慈基金會理事長聖輝大和尚的委派,湖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佛慈基金會副理事長懷泉法師、湖南省佛慈基金會周仲山秘書長、常務副秘書長陳旭、工作人員李長輝等一行人在完成了郴州宜章的捐贈活動後,在臨武縣統戰部部長陳秀雨
  • 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南強鎮村民陳斌:超市老闆返鄉創業養泥鰍
    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南強鎮村民陳斌:超市老闆返鄉創業養泥鰍2019-08-30 11: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臨武縣廣播電視臺        瀏覽量: 9861 次 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南強鎮古山村村民陳斌原本在陝西做超市老闆,這幾年隨著鄉村振興的熱潮,他也加入到了返鄉創業的大軍,一頭扎進了生他養他的古山村,從超市老闆搖身變成了泥鰍養殖戶
  • 常德臨武縣南強鎮突降暴雨引發洪水 緊急救援
    原標題: 臨武縣南強鎮突降暴雨引發洪水 緊急救援  5月20日凌晨,臨武縣南強鎮突降暴雨,2小時內降雨量達到120毫米。暴雨引發洪水,使該鎮大廣村很多村民被困。  情況危急。縣鎮幹部迅速趕到現場,緊急展開救援。
  • 臨武縣南強鎮突降暴雨引發洪水 緊急救援受困群眾
    5月20日,臨武縣南強鎮大廣村,救援人員將上個月動了手術的村民鄺春莊轉移出來。(視頻截圖)通訊員 攝  湖南日報記者 李秉鈞 通訊員 沈雙平 李元芳  5月20日凌晨,臨武縣南強鎮突降暴雨,2小時內降雨量達到120毫米。暴雨引發洪水,使該鎮大廣村很多村民被困。  情況危急。縣鎮幹部迅速趕到現場,緊急展開救援。  凌晨5時左右,鎮幹部職工趕到大廣村後發現,由於地勢低洼,洪水漫進房屋,水深已達腰部位置。
  • 臨武縣南強鎮:千畝野生杜鵑花開 鄉村遊火熱期可待
    南強鎮坵嶺村地千畝野生杜鵑花正值盛放期,吸引了各地遊客前來踏青賞花,同時鄉村旅遊也助推了當地鄉村振興。 在南強鎮坵嶺村,千畝野生杜鵑花正迎風綻放,一簇簇,一片片,令人目不暇接。坵嶺村與廣東交界,是省級貧困村,下一步,南強鎮將充分利用野生杜鵑發展鄉村旅遊。
  • 寧城縣忙農鎮東窪子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劉煥新違反中央八項...
    寧城縣忙農鎮東窪子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劉煥新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問題。劉煥新在擔任東窪子村黨支部書記期間,2018年7月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慶祝黨的生日為名,安排40餘名黨員聚餐並發放紀念品,共花費4343元;2018年2月,劉煥新母親梁某某違規領取2017年自然災害生活補助款400元,2018年8月,劉煥新將該款退還忙農鎮農經站;2012年至2016年,東窪子村實施「節水增糧」膜下滴灌項目,2015年始,由村委會收取農戶滴灌配件款後統一由劉煥新經手購買滴灌配件
  • 爭做出彩河南人|紮根太行一崖柏——輝縣市冀屯鎮黨委書記趙化錄的...
    一株株蒼翠的崖柏,深深植根於絕壁巖縫,默默吐綠在萬丈懸崖,用不屈書寫著巍巍太行的生命奇蹟。山腳下往東南20多裡的小鎮上,有這樣一位基層幹部,就像太行崖柏一般,牢牢紮根基層,孜孜服務百姓,迄今已連續在鄉鎮黨委書記的崗位上幹了21年!他一個人帶動了一群人,這一群人又造福了一方人。他,就是輝縣市冀屯鎮黨委書記趙化錄。
  • 安徽南陵縣何灣鎮龍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胡太平紀事
    一個曾經偏僻、荒涼的窮困村,成了風景秀美、遠近聞名的先進村、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是誰給山村帶來了巨變?鄉親們說,他就是龍山「愚公」——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胡太平。紮根山溝17年,胡太平憑著倔勁、闖勁和韌勁,帶領村民打通了出山路、喝上了自來水、甩掉了貧困帽,走上了幸福路。
  • ...答卷──記寶坻區方家莊鎮小杜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秋靜
    內容提要:天津市防疫號角吹響後,寶坻區方家莊鎮小杜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楊秋靜聞令而行,放棄春節所有安排,與村兩委開了緊急碰頭會,戰場也是考場,一個口罩、一份宣傳明白紙、一條口播的注意事項廣播、一支迅速組成的志願者隊伍,組成了小杜莊村主動迎戰的「首發」陣容。
  • 脫貧致富奔小康—記廣靈縣壺泉鎮趙莊村黨支部書記趙軍
    原標題:一片丹心為鄉親—記廣靈縣壺泉鎮趙莊村黨支部書記趙軍走進廣靈縣壺泉鎮趙莊村,一排排乾淨整潔的街巷映入眼帘,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街道兩邊潔白的牆壁上,畫滿了反映農村生產生活內容故事的彩繪,儼然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 臨武縣南強鎮:脆棗熟了 貧困戶的心甜了
    紅網時刻通訊員 胡濤 高銘澤 郴州報導在臨武縣南強鎮,有著悠久的種棗歷史。近年來,當地不斷優化、改良脆棗品種,在增產、提質的同時,也鼓了村民和貧困戶的錢袋子。
  • 扶餘市三岔河鎮李家店村原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楊曉利接受監察...
    據扶餘市監委消息:扶餘市三岔河鎮李家店村原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楊曉利涉嫌嚴重職務違法,目前正接受監察調查。
  • 脫貧路上「領頭羊」 ——記桑植縣空殼樹鄉空軍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紅網桑植分站6月11日訊(通訊員 謝德才 )他的執著,他的默默無聞,他的艱辛努力,使該村榮獲了桑植縣空殼樹鄉「先進黨支部」、湖南省「五改」先進村的光榮稱號;扶貧工作隊員也被評為工商銀行總行的「優秀黨務工作者」。
  • 三亞市海棠區升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蘇忠寧:黨員先鋒奮戰...
    「帶頭做事,務實認真,有親和力,蘇書記是我們工作的主心骨。」9月15日,三亞市海棠區升昌村團支部書記王明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疫情期間,他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蘇忠寧並肩戰鬥10多天,沒有想到蘇忠寧卻突然病倒了。  在9月8日上午舉行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蘇忠寧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 白城一村黨支部書記侵害群眾利益被嚴懲
    違法問題通報 近日,白城市紀委通報曝光了鎮賚縣坦途鎮雙山子村原黨支部書記林春喜侵佔村機動地糧食直補款及他人危房改造補助款問題。 經查,林春喜在任雙山子村黨支部書記期間,為了償還個人農行貸款,利用職務便利,將雙山子村2015年、2016年、2018年、2019年機動地糧食直補款共2.45萬元佔為己有。2016年12月,林春喜私自將3戶村民危房改造補助款共計9.6萬元用於償還個人債務和日常花銷。因還存在其他違紀問題,2020年6月,林春喜受到開除黨籍處分。
  • 高新區寺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銀偉:「我得抓緊時間為村裡...
    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高新區辛店鎮寺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銀偉心裡舒坦得很,今年村裡的紅薯銷售一空,賣了65000元,村集體的帳戶上又多了一筆收入。 王銀偉是土生土長的寺溝村人,18歲離村到外闖蕩,從做砌牆小工開始,漸漸做得風生水起,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工程公司。
  • [最美基層幹部]安徽南陵縣何灣鎮龍山村黨支部書記胡太平
    央廣網北京10月29日消息(記者張秋實 王利)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今天的最美基層幹部播出安徽省南陵縣何灣鎮龍山村黨支部書記胡太平的事跡。13-10-29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在南陵縣何灣鎮龍山村,說起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胡太平,村民們都豎起大拇指。  村民張光新:關鍵是我們這邊自然環境不太好,書記帶領村領導班子改善民生,做了很多事情。
  • 紮根西部山村 奉獻扶貧真情——記寧鄉市龍田鎮月塘村駐村第一書記...
    紮根西部山村 奉獻扶貧真情 ——記寧鄉市龍田鎮月塘村駐村第一書記李雨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龍友良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在寧鄉市龍田鎮月塘村朝天椒種植基地的田埂上,筆者找到了正在彎腰查看辣椒長勢、曬得滿臉黝黑的月塘村駐村第一書記李雨,他說:「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最後一年
  • 敦化市大石頭鎮三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谷鳳傑:做農民的...
    敦化市大石頭鎮三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谷鳳傑:做農民的「代言人」 作者:王瑞    編輯:奚暢波    來源:吉林日報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