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佛慈2019慈善行第六站赴郴州臨武縣南強鎮洪災賑濟
湖南佛慈赴郴州臨武縣南強鎮洪災賑濟(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湖南佛慈)、湖南省佛慈基金會周仲山秘書長、常務副秘書長陳旭、工作人員李長輝等一行人在完成了郴州宜章的捐贈活動後,在臨武縣統戰部部長陳秀雨、副部長李立新的引導下,趕到了郴州市臨武縣南強鎮。
-
常德臨武縣南強鎮突降暴雨引發洪水 緊急救援
原標題: 臨武縣南強鎮突降暴雨引發洪水 緊急救援 5月20日凌晨,臨武縣南強鎮突降暴雨,2小時內降雨量達到120毫米。暴雨引發洪水,使該鎮大廣村很多村民被困。 情況危急。縣鎮幹部迅速趕到現場,緊急展開救援。
-
臨武縣南強鎮突降暴雨引發洪水 緊急救援受困群眾
5月20日,臨武縣南強鎮大廣村,救援人員將上個月動了手術的村民鄺春莊轉移出來。(視頻截圖)通訊員 攝 湖南日報記者 李秉鈞 通訊員 沈雙平 李元芳 5月20日凌晨,臨武縣南強鎮突降暴雨,2小時內降雨量達到120毫米。暴雨引發洪水,使該鎮大廣村很多村民被困。 情況危急。縣鎮幹部迅速趕到現場,緊急展開救援。 凌晨5時左右,鎮幹部職工趕到大廣村後發現,由於地勢低洼,洪水漫進房屋,水深已達腰部位置。
-
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組團到鎮平縣考察玉文化產業
6月5日,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縣委書記李浩一行到鎮平縣考察玉文化產業。縣委書記李顯慶、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長張東煥、縣玉管委主任白兆文參加考察。
-
郴州:農婦十年養牛樹標杆 帶動全鄉百戶村民共致富
農婦十年養牛樹標杆 情系鄉裡百戶村民共致富彭美竹,郴州市臨武縣水東鎮鬥水坪村人,中共黨員,臨武縣興旺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兼水東鎮婦聯副主席、鬥水坪村婦聯副主席。2009年她果敢創業,扶持當地百戶村民發展養殖產業,結對幫扶50餘戶貧困戶,長期安置解決6戶貧困戶固定就業,帶領他們發家致富告別貧窮。
-
臨武縣南強鎮:脆棗熟了 貧困戶的心甜了
紅網時刻通訊員 胡濤 高銘澤 郴州報導在臨武縣南強鎮,有著悠久的種棗歷史。近年來,當地不斷優化、改良脆棗品種,在增產、提質的同時,也鼓了村民和貧困戶的錢袋子。
-
這份「簡歷」告訴你,首屆「湖南省十佳農民」為什麼是他們?
紅網時刻記者 王義正 長沙報導 近日,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公布了2018年度「湖南省十佳農民」名單。10名懂技術、善經營,富有創業熱情和創新能力,對當地農業農村發展具有帶動示範作用的新型職業農民獲得表彰。
-
三堂會審|接受捐款還是單位受賄 從湖南省郴州市原人防辦黨組書記...
原標題:三堂會審 | 接受捐款還是單位受賄 從湖南省郴州市原人防辦黨組書記、主任曾凡軍案說起 (臨武縣紀委監委供圖) 特邀嘉賓 曹 偉 郴州市紀委監委第六審查調查室主任 易智勇 郴州市紀委監委駐市委統戰部紀檢監察組副組長 周 傑 郴州市臨武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張 波 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長 編者按 這是一起黨員領導幹部要求被監管企業給單位捐款
-
...跟著他幹有奔頭」——記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黨支部書記歐愛國
「跟著他幹有奔頭」——記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黨支部書記歐愛國顏石敦 羅徽9月11日,記者在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見到歐愛國時,他正在驗收東江自然村通往擔幹嶺自然村的水泥公路。他說:「這條水泥公路修通後,村民出行更方便,農產品送出去、好日子迎進來。」兩廣村是省級貧困村,有村民426戶148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7戶169人。今年55歲的歐愛國,從1982年起,先後擔任村會計、村黨支部書記。他帶領鄉親們修公路、築水渠、搞種養,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發展脫貧致富產業。
-
抗旱第一線|臨武縣南強鎮:全力抗旱保民生
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南強鎮27個村委出現了不同程度旱情,面對乾旱形勢,南強鎮從解決當前群眾最關切的生活和生產用水入手,全力抗旱保民生。烏龜石自然村是此次旱情較為嚴重的自然村之一,全村有13戶48口人,大多數都是老年人。
-
臨武縣南強鎮:千畝野生杜鵑花開 鄉村遊火熱期可待
南強鎮坵嶺村地千畝野生杜鵑花正值盛放期,吸引了各地遊客前來踏青賞花,同時鄉村旅遊也助推了當地鄉村振興。 在南強鎮坵嶺村,千畝野生杜鵑花正迎風綻放,一簇簇,一片片,令人目不暇接。坵嶺村與廣東交界,是省級貧困村,下一步,南強鎮將充分利用野生杜鵑發展鄉村旅遊。
-
臨武縣南強鎮: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發展農民合作組織
「合作社把村裡閒置的土地集中流轉,村民每年可分紅1000餘元。」南強鎮上磨刀村支書陳四方滿懷信心地說,「今年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預計村民明年分紅會更多……」。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上磨刀村依託土地資源優勢,成立了臨武縣匯龍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200餘戶村民以土地入股進社,發展以蔬菜、水產、蓮子加工和生態觀光為主的農業特色產業。今年,合作社以「規範社內管理 提高辦社質量」為目標,種植冬瓜200餘畝、蓮子100餘畝、葛根200餘畝,安排貧困戶就近務工50餘人,人均增收2000餘元。
-
臨武縣:部門聯動整治「馬路市場」
自「馬路市場」安全隱患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臨武縣通過划行入市、人車分流、聯合執法等舉措,取締了鎮南、楚江、麥市、西瑤、南強5個「馬路市場」,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還周邊群眾一個安全、有序的市場環境。在鎮南鄉,以往擁堵不堪的「馬路市場」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乾淨整齊的停車場。
-
有編,郴州市臨武縣招聘235名教師,6月11日報名
》(湘人社發〔2020〕21號)等文件精神,經研究,報郴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備案,2020年臨武縣公開招聘教師235名,現公告如下:一、招聘計劃1.計劃招聘教師235名,具體招聘崗位、計劃數及資格條件等詳見《2020年臨武縣公開招聘教師計劃崗位信息表》(附件1)。
-
郴州市臨武縣紀委監委:「微方法」成為基層履職監督新抓手
今年以來,臨武縣紀委監委以釐清「小微權力」邊界、明確「小微權力」監督清單為抓手,完善「小微權力」制約機制,強化「小微權力」監督。「微評議」合議「微小事」。「據反映,村裡潭水較多,安全隱患很大,有幾次還有小孩落水,請問怎麼解決?」
-
打工仔返鄉創業開魚莊 帶動村民就近務工穩增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我是土生土長的涼風村人,一直有一個養殖生態魚的夢想,而家鄉又有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所以10年前開始返鄉創業。」魚莊老闆黃鈞說。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2010年,經過前期詳細考察,黃鈞帶著多年外出務工的積蓄返鄉,從20餘戶村民手中流轉荒地40多畝,架設管道從附近引入山泉水,建起了魚塘,養起生態魚,靠買魚營生。由於水質好,管理精細,生意一直不錯。
-
泥鰍大王變形計
泥鰍大王的養殖基地。紅網時刻5月23日訊(通訊員 曾宇琪 記者 陳雪驊)5月22日,風和日麗,湖南省洞口縣高沙鎮社山村,沿著蜿蜒村道走上10分鐘,就到了翠森林生態泥鰍養殖基地,眼前,是一片星羅棋布的池塘。基地主人尹顯座正在投餵餌料。
-
像崖柏一樣紮根大地——記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
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歐愛國有一塊收藏了29年的崖柏。這塊崖柏是歐愛國1991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時,在村裡的後山挖到的。自打知道崖柏生長環境極為惡劣,卻仍屹立不倒時,歐愛國便立志要當一棵崖柏。為何要當一棵崖柏?
-
「兩業融合」讓群眾致富奔小康——臨武縣金江鎮以產業帶動就業...
在鎮區,4家扶貧車間吸納就業300餘人,其中有163名貧困戶,月工資2500元以上;在杉木橋村,祥木膠合板材廠提供就業崗位100多個, 蔬菜基地、柚子基地長期吸納「基地工人」30多人;5月份,在郴州市木森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臨武縣林森果木種植合作社領工資的「產業工人」有130多人……盛夏時節,臨武縣金江鎮產業促就業成果讓人倍感振奮。
-
2017郴州(秋季)美麗鄉村旅遊文化節暨臨武縣紫薇花節開幕
圖為臨武縣的紫薇花 華聲在線8月12日訊(通訊員 簡宇婷 記者 劉玉鋒)8月11日,以「龍騰盛世·玉見臨武」為主題的2017 郴州(秋季)美麗鄉村旅遊文化節暨臨武縣紫薇花節在郴州市臨武縣紫微天下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