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廣西壯族人不會說壯話

2020-12-08 神渡說廣西廣東

為什麼很多廣西壯族人不會說壯話?

在全國來說,很多人都知道有個廣東,也都知道廣東還有個窮兄弟叫廣西。但是很多人卻以為廣西也是和廣東一樣,是一個省:廣西省。其實真不是,廣西不是一個省,而是一個自治區,廣西全稱: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以「壯族」為名,很多人以為那廣西肯定就是壯族人口最多。其實也不是,廣西人口最多的並不是壯族,而是漢族,廣西歷史上其實也是漢地十八省之一。但是在廣西,壯族卻是除了漢族以外人口最多的民族,現在的廣西壯族人口保守估計有1500萬人,約佔廣西人口的33%,約佔中國壯族人口的88%。

廣西的壯族人口位居全國第一、廣西是名副其實的「壯族之鄉」,這是勿須置疑的。但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卻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不是每一個壯族人都會說壯話,甚至有相當比例的壯族人不會說壯話,在廣西壯族人不會說壯話甚至成為了一個見怪不怪、是很正常的現象。那麼為什麼很多廣西壯族人不會說壯話呢?其中有什麼內在原因呢?有什麼不得已的苦衷、難言之隱呢?有什麼因素影響制約呢?

一.廣西壯族分布區,並不是所有壯族都說壯話:

廣西一共有14個地級市,就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主要世居民族壯族而言,壯族的分布是遍布廣西14個地級市的。但是就重點而言,廣西壯族主要分布於廣西中部、北部、西部、西北部、西南部,具體為南寧市、柳州市、來賓市、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防城港市。

也就是說南寧市、柳州市、來賓市、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防城港市的人口大多數為壯族,這些地區的壯族人也大多數是說壯話的;但是另外的北海市、欽州市、玉林市、貴港市、梧州市、賀州市、桂林市這些地區,壯族人口不是沒有、但是很少、壯族人的比例較低。而這些地區的壯族人就幾乎不說壯話了,大多數只是掛了個壯族的名頭而已。也不是說北海市、欽州市、玉林市、貴港市、梧州市、賀州市、桂林市這些地區的壯族人都不說壯話了,只是這些地區的壯族人還說壯話的,真的是很少很少了。

二.廣西壯話分布區,壯話並沒有遍布所有壯族聚居區:

如果說廣西壯族人口能夠遍布廣西14個地級市,那麼廣西壯話就不一定能夠遍布廣西14個地級市了。廣西壯話的主要分布與廣西壯族人口的主要分布差不多,都是主要分布於廣西中部、北部、西部、西北部、西南部,具體為南寧市、柳州市、來賓市、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防城港市。

但是除卻這些地區是主要說壯話之外,另外的北海市、欽州市、玉林市、貴港市、梧州市、賀州市、桂林市這些地區,是極少極少說壯話的,大多數是通行白話和桂柳話。這些地區雖然也有少部分壯族人分布,但是這些地區的壯族人幾乎都已經不說壯話了,反而是白話、桂柳話說得非常順溜。

三.廣西壯話的分布地段,農村比例最高、鄉鎮次之、縣城比例最低:

同樣是廣西壯族、壯話主要分布區的南寧市、柳州市、來賓市、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防城港市,壯話流通的比例也是分地段的。一般而言,農村裡說壯話的比例是最高的,農村裡幾乎都說壯話;鄉鎮圩集說壯話的比例次之,鄉鎮圩集也多說壯話,但是說壯話的同時說桂柳話的也較多;縣城說壯話的比例是很低的,縣城雖然也有很多人說壯話,但是說桂柳話的人也很多。而且現在是商業時代縣城有不少的外來人口,因而縣城說普通話也有一定的比例。

而地級市的市區、城區,說壯話的比例就更低了。比如河池市,河池市的壯族人口比例很高、大多數地區也都說壯話,是著名的「壯鄉」、「瑤鄉」。但是偏偏河池市的市區宜州區、金城江區,都是比較喜歡說桂柳話的,在城區裡桂柳話十分流行,反而是壯話越來越少人說了。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南寧則更是難堪,作為「壯府」的南寧卻不說壯話。在廣西首府南寧,不但不是以說壯話為主而是以說普通話、白話為主,而且南寧市區是不說壯話的。即使是廣西中部、北部、西部、西北部、西南部這些地方的壯族人,他們也會很自覺的不說壯話而是改說普通話,在南寧的時間久了他們甚至學會了說白話。

四.廣西壯話的分布人群,中老年人還在堅持說、年輕人較少說、娃娃學桂柳話普通話:

廣西壯話使用的比例高低也是分人群的,中老年人說壯話的比例是最高的,其次是年輕人,小孩說壯話的比例是最低的。現在廣西的壯族人中,中老年人是常年說壯話的,他們說了一輩子壯話也早就說習慣了、很難改口了。

廣西壯族的年輕人中還在堅持說壯話的,相對於中老年人來說較少。而且不少的年輕人不太喜歡說壯話,尤其是在城鎮、城市裡,不喜歡說壯話的年輕壯族人更普遍。這些壯族年輕人讀書的時候,學校裡已經普及普通話了,無論是上課還是平時同學之間都是使用普通話。很多人傻傻的以為學校裡只能說普通話不能說壯話,尤其是在小學、初中。而到了讀大學終於明悟了大學也是可以說壯話的,但是已經遲了,廣西的大學裡的學生都是來自於五湖四海,雖然大多數還是來自於廣西本土。但是廣西並不是只說壯話,說白話、桂柳話的廣西人同樣很多。於是說壯話、桂柳話、白話的廣西同學,來到了廣西的大學裡同樣還是普通話大行其道,敢說壯話的同學沒有幾個。在廣西讀大學的話,如果單從平時使用的語言來說,你會覺得自己不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讀書、自己來了個假廣西。

至於廣西壯族中的小孩、娃娃一代,說壯話的比例就更低了。其實無論是在廣西還是其他省份、無論是是壯族還是其他民族、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現在的小孩啟蒙教育大多數都是使用普通話了,這就是多年來普通話普及的巨大成效。在廣西小孩啟蒙教育除了很多是使用普通話外,使用桂柳話的也很多,使用壯話的是越來越少。現在的廣西壯族小孩,從小學習普通話、桂柳話的是越來越普遍,從小學習壯話的在農村裡還在苦苦堅持。

五.部分本來就是「被」壯族的壯族人,自然不會說壯話:

在廣西有很多奇怪有趣的現象,如文中所說的,很多廣西壯族人不會說壯話。再比如很多人祖先是南遷至廣西的漢族,自己卻成了壯族;同一條村子同一個姓氏宗祠,有人是漢族有人是壯族;爺爺奶奶一方是漢族一方是壯族,子孫後代都是壯族;甚至是同一個家庭裡,兄弟姐妹都有人是漢族有人是壯族的。

然而這種有趣的現象在廣西,真的是見怪不怪了,廣西壯族人民和廣西人民早就已經習以為常了。廣西之所以有部分本來就是「被」壯族的壯族人,是有其特殊的歷史原因的。壯族的祖先主要是百越人中的「西甌人」、「駱越人」,自秦朝起的各個歷史時期兩河流域的漢族人就不斷的南遷至廣西,在經歷了多年的繁衍生息,他們的後代自然是被壯族同化了成為了壯族人;壯族即原來的僮族,僮族的前身很雜,包括僚人、俚僚人、蠻人、儂人、土人、撞人、郎人、俍人等,新中國後在劃定壯族的時候,除了這些人被劃定為壯族外,還有少部分漢族人也被誤劃定為壯族了;在廣西民族是可以隨父親也可以隨母親的,因而即使父親是漢族只要母親是壯族,子孫後代是都可以隨壯族的;另外在廣西少數民族高考是有加分政策的,因而有不少人本來是漢族的,在上戶口的時候卻改成了壯族、瑤族等。

因而這部分本來就是「被」壯族的壯族人,自然是不會說壯話的。這部分「被」壯族的壯族人即使是有些人會說壯話,那也是極少數極少數的。在廣西,不是壯族的壯族人大家都是見怪不怪了,不會說壯話的壯族人大家自然也是見怪不怪了。

總結:

其實在廣西不會說壯話的壯族人畢竟是少數,會說壯話的壯族人還是佔多數的。不過壯話的傳承也需要重視起來、甚至是刻不容緩。傳承壯族文化應該從小做起,小孩從小學習普通話、桂柳話的同時,也儘可能的去學習壯話。畢竟壯話才是壯族最為重要的文化特徵,是壯族之根,是壯族之魂。

相關焦點

  •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南寧,主城區為什麼都不說壯話?
    廣西,全稱廣西壯族自治區,是中國5個自治區之一。廣西既然是壯族自治區,自然是以說自己的民族語言壯話為主,事實上廣西也的確是以說壯話為主。壯話與桂柳話、白話並稱廣西的三大方言,而且壯話還是廣西的三大方言之首。南寧市,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又被稱為「壯府」。那麼,按常理來說南寧應該是廣西乃至中國說壯話最多的地方。
  • 廣西方言之爭:白話、桂柳話、客家話、壯話誰是第一?你會講幾種
    廣西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不像北方一帶地區,可能就一兩種方言,廣西地方方言特別的多,可能一個縣就有好幾種方言。而在廣西眾多的方言中,白話、桂柳話、客家話和壯話應該是最多的四種語言。那麼這四種方言中,最多人講的是哪一種呢?
  • 廣西、越南、廣東人是同一個祖先嗎?
    現在廣西雖然是壯族自治區,但是廣西的漢人60%,壯族人30%,還有10%是其他少數民族。而且這30%壯族人,因為和漢人通婚後,部分也改成了壯族人,而且還有部分地區,在新中國成立後,從漢族改為壯族。廣西南部和越南屬於駱越,廣西的東邊屬於南越。越南、廣西,廣東屬於一個文化圈,都是來自百越之地,而今天的壯族人,更接近當時的古百越土著。現在越南語和其他東南亞的語言,和百越語的發音體系也是很接近了,古代越南北部、廣西和廣東大部分的土著都是屬於百越人種,百越又分為了駱越,南越,西甌等部落,所以說人種血統確實存在一定的相似。
  • 愛好唱山歌的壯族人,都有哪些獨特習俗?習俗背後有什麼文化淵源
    壯族山歌又可以稱為壯族民歌,簡而言之就是壯族人用壯話演唱的民間歌謠。壯族習俗形成歷史背景及文化淵源一、壯族歷史起源目前關於壯族起源可考證的史料,就是漢代時期有關西甌、駱越的記載。直至現在社會廣西壯族的「歌圩」集會, 也一直都在按部就班的傳承古老的習俗。筆者認為素以「善歌」著稱的壯族人,之所以會形成「歌圩」習俗,其主要原因都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壯族山歌所表現的主題思想,往往都與壯族人日常生活以及個人情感有很大關係。
  • 壯族人為什麼都使用漢姓?背後的歷史淵源頗深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廣西明明就屬於「壯族自治區」,為何他們的生活習慣、飲食、穿著等都與漢族無異,甚至可以說, 如若不說明,一般人很難將「壯族人」和「漢族人」區分開來。甚至連姓都是使用漢姓,這是為何?
  • 廣西人為什麼會說粵語?粵和廣西是什麼關係?粵語發源地是廣西
    廣西人為什麼會說粵語?粵和廣西是什麼關係?粵語發源地是廣西人們通常把那種能說幾種語言的人稱為「語言天賦高」,但其實在我國,有個省份,很多人都能掌握幾種方言,所以人們說這裡的人們語言天賦高。這個地方就是廣西,它是我國華南的一個省份,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所以語言雜也是可以理解的。也許在人們的印象中,廣西的方言就是粵語,其實不然。在廣西呆過的人都知道,廣西有好幾種語言,大體分下來有三種,第一種是白話也就是粵語,他們分布於西南部,部分與土話混合。第二種是桂柳話,通常分布於西北部。第三種稱為土話。
  • 這個廣西男人,居然靠這種語言獲得了千萬人的稱讚!
    劉敬柳壯侗語青年學者,籍貫廣西柳州,現如今在南寧從事少數民族文化和少數民族語言的工作。研究壯文、壯語已有多年,他出版了兩本關於壯語的書籍,分別是《壯族經典兒童歌謠》和《壯族經典民間故事》,他說,他愛上壯語是命中注定的。
  • 廣西人怎麼會說這麼多方言?
    對於壯族人來說,壯語是家庭語言,維繫親情;平話是交友、交際語言;曾經流行的官話是衙門語言;粵語則是工作、經商語言,缺一不可,各自行使著不同的社會職能。如果你身邊有南寧的朋友會說三種語言,請不要驚訝。除南寧外,廣西還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方言島。
  • 廣西人真面目揭露!多少人被騙……
    坦白說,我第一次聽到一直都是可可愛愛的廣西妹子狂飆柳罵時,忍不住懷疑人生——為什麼看上去小小隻的廣西妹子講起話來這麼潑辣。時間久了,也聽出點門道。廣西人壓根沒有罵人時那麼兇,只不過廣西話聽起來比較「顯兇」。
  • 為什麼壯族明明是少數民族,卻要使用漢族的姓氏?
    很多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壯族明明是少數民族,卻要使用漢族的姓氏?今天筆者就帶領各位讀者一一去探討分析:一·壯族被「漢化」,使用漢族姓氏是一個明顯特徵:1.壯族人主要是百越人西甌、駱越等分支的後裔。在先秦時期,壯族人的祖先西甌人、駱越人還是比較「純粹」的。但自秦朝在嶺南設置南海、桂林、象三大郡後,壯族人的祖先西甌人、駱越人便開始慢慢的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和薰陶,即「漢化」。2.從秦朝到現代的兩千年裡,可以說壯族被「漢化」是非常成功的。
  • 廣西人應該懂的事(二):死狗額,廣西竟然沒有廣西話
    由於文明的發,民族大融合後的拆拿,很多地方已經很難從相貌和服裝上區分了,文字更是在大秦帝國時期就夾硬統一了。但是鄉音無改,我們還是能從語言上大抵判斷得出該同志的老家。好好的珠三角資源放著不管,硬是要打造什麼鳥「西南大通道」,結果就不用我多說了吧,死了沒有?(這個河東先生將在以後的章節詳解了,不要噴先,我寫文章好卵客觀的)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首府南寧,操的是白活,自然想讓大家承認南寧話就是廣西話的,但怎奈桂柳話深根蒂固,這語言不像柳鐵那樣說搬就搬,文化這東西實在是難搞。
  • 為什麼壯族人有「蛙崇拜」|真問真答
    而蛙崇拜文化也並非壯族人的專利,它至少是侗臺語民族普遍存在的現象。如泰國、寮國的芒飛節就相傳是為了紀念蛤蟆王的節日,它為了降雨的問題,與天神帕亞恬大戰,最終迫使帕亞恬答應向世間供水。值得解釋的是,普米族保留了很多母系社會遺俗,舅舅往往地位最高,是家族裡的長者。此外,還有很多民族把蛙類視為靈物,包括一些地區的漢人,不少民族的創世神話裡都有蛤蟆的角色。
  • 為什麼都說廣西兵能打,他們為什麼能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很多人都會給廣西兵好評,有的甚至更是說廣西兵最能打。這不是廣西人在自吹自擂,而是全國的人一致的認同。其實,廣西兵的強悍的確是實至名歸,現在是和平年代,我們不用上戰場一分高低,只要通過下面的歷史資料,就可以略知一二。
  • 壯族人的名字,為何普遍看上去是「漢姓」?壯族和漢族有何關係
    壯族人的名字,為何普遍看上去是「漢姓」?壯族和漢族有何關係 導語:說起壯族,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他們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壯族聚集的廣西更是成為了一個民族自治縣,擁有高度自治的權利。
  • 為什麼廣西普通話那麼像泰語?-虎嗅網
    所以,在你說「廣西話」這三個字之前,你最好想明白,你指的是廣西哪裡的話。夾壯話:你餵狗真好。普通話:你胃口真好。第二要訣:不太能發出很圓的音。也就是拼音韻母「uan」「un」和「ü」這種就很難發出來,一般都扁平化處理。比如「圓」會說成「言」,「女」會說「你」。
  • 粵語方言的遺忘,越來越多的南寧人不會說母語
    廣西人對於南寧這個地理概念,並非是行政區域上南寧所管轄的地方,通常所說的南寧,僅僅限於南寧盆地的市區和南邊的邕寧縣境,因為這一帶是最具有代表南寧的文化氛圍,交通聯絡上也是緊密的一體。南寧是廣西幾個地方文化的連接點,包羅囊括著白話、客家話、平話、壯話等語言因素,雖然這裡匯聚著幾種語言,每個語言的使用人群都有著自己的小區域,各個之間分明得互不相干。嚴格意義上來講南寧屬粵語片區,大體上是由白話主導,白話跟平話、客家話(客家話在廣西稱為新民話)能相互聽懂也有很多相似互通的詞彙。
  • 金光華李亞鶴:廣西湄洲島
    金光華李亞鶴:廣西湄洲島時間:2020-04-13 10: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金光華李亞鶴:廣西湄洲島 說到廣西,很多遊客就會想到美麗的邊疆風光,在那裡生活著許多土生土長的壯族人,如果你去廣西旅遊,就可以在那裡感受到濃濃的少數民族風情,廣西因為地理位置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