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健身行業按下暫停鍵 業內人士:60%店面面臨倒閉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業內人士預計60%店面面臨倒閉 北京健身行業按下暫停鍵

本報實習記者/於海霞/記者/孫吉正/北京報導

「三個月沒有健身的我身材已經回到『解放前』,胖了10多斤,體重狂飆至160斤。」家住北京西城區的侯先生無奈地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由於疫情的原因健身房不開門,沒法鍛鍊。之前在威凱健身辦的年卡現在還剩四五個月左右,前幾天給健身房打電話沒有人接,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開業。」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情況在健身行業並不是少數,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地區所有的健身房都已經停止營業,具體開業時間尚不確定。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向緩和,很多行業春天已來,陸陸續續進入營業狀態,但對於健身行業來說,寒冬尚未結束,擺在面前的仍有諸多挑戰。

4月21日,北京市體育局印發《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全市體育健身場所安全有序開放方案》,但截至目前,絕大部分健身房仍未開業。

自2018年以來,健身房停業、關門、跑路等現象時有發生,而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讓健身行業雪上加霜,整個健身市場按下了暫停鍵,行業洗牌加速,加之健身行業的特殊性,復工之路遙遙無期。

 暫停的行業

「此次疫情對健身行業影響很大,很多都撐不下去倒閉了。」北京市順義區某健身機構的孫教練告訴記者,畢竟健身房是個聚集場所,就算開業,估計前期也不會有太多人,像團體課、淋浴區這些也不會開放,時間、人數都會有限制,但我們店在停業期間為了維護會員也推出了一些線上直播,不過線上不能代替線下,因為教練並不能根據學員的具體情況進行糾正指導,會員體驗也不是很好。

疫情的衝擊無疑是廣泛的。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健身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分析顯示,目前中國共有健身俱樂部5000家,健身房1.5萬家(不含全國約2萬家健身工作室),但行業品牌集中度較低,三大直營連鎖俱樂部(威爾斯、一兆韋德、浩沙)合計健身房門店數不到600家。

某健身房店長張浩(化名)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3月份無法正常營業的健身房,預計會有40%倒閉,4月份不營業則預計會有60%的門店面臨倒閉。

「現在不只我們店,全北京的健身房都處於停業狀態,前段時間開了幾天,但周一又關門了,具體什麼時間營業在等通知,預計五一以後,不過就算能夠恢復營業了,也不會一起開放,比如位於地上,空氣比較流通的健身房可能會率先開業,而一些位置處於地下的健身房離開業還得一段時間。」北京一兆韋德某店店長對記者表示。

而其他地區的健身房已有恢復營業的情況,但部分業務仍受限。山東臨沂的健身愛好者公惠女士表示,臨沂市大型的健身房從4月1日起就已經開業了,她所在的慶華健身是臨沂地區比較大的連鎖機構,已經開業二十多天了,目前已恢復正常營業,但並不是所有的課程都恢復了,像團課還是有所限制,而且健身房的淋浴區也還無法正常使用。

據目前來看,健身市場還遠遠沒有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狀態。關鍵之道體育諮詢公司負責人張慶告訴記者,「健身行業目前面臨的最重要問題是資金。據我所知,絕大部分的健身房都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因為現金流基本上已經斷掉有一個季度,從現金來看,要支撐半年的話實際上是非常難的,預測會有一些健身房因為資金儲備的問題面臨著經營困難,甚至是倒閉關門的情況。」

其實針對資金問題,各地體育局都在盡力幫助中小型健身機構。據了解,上海市體育局在2月21日發布了《關於全力支持本市體育企業抗疫情穩發展的通知》,其中要求對承租市屬公共體育場館的非國有中小體育企業,免收2月、3月兩個月的租金。

作為重資產行業,高租金、高人力成本是線下健身產業的特性,資金鍊的斷裂勢必引發諸多問題,比如高昂的房租、員工工資無法支付等。北京朝陽區某健身教練高先生告訴記者,他們的健身房2019年12月份的工資到現在都沒發,目前健身房是暫停營業狀態。

根據美團官方數據,從1月20日疫情暴發至2月23日,美團外賣騎手新增了約7.5萬人,其中新增的騎手中有超過37%來自健身教練等生活服務業,可見健身市場目前的窘境。

尋求自救

疫情讓健身行業的實體店紛紛陷入癱瘓之中,很多企業開啟「自救模式」。其中線上直播、產品升級、注入資本是幾種常見的方式。

一些實體健身企業在線上熱潮的裹挾下轉戰直播。嗶哩嗶哩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嗶哩嗶哩健身運動視頻累計播放量達6.6億次,較去年同期增長近200%,用戶總觀看時長同比增長了164%,健身運動UP主新增粉絲總數同比增長超240%。

樂刻健身的公關負責人楊先生告訴記者:「樂刻從去年6月份就已經在籌備線上健身,不過疫情把項目提前了,年前國內疫情剛發生時,樂刻就立馬投建小組進行線上建設,整個春節期間,工作人員幾乎沒有休息。」

「樂刻的線上課程給我們帶來比較直觀的變化是線上會員量被放大了十倍,而且線上直播是打破了時間、空間壁壘的,吸引了大量的用戶,像石家莊、成都等樂刻暫時沒進駐的城市,也有用戶加入。」楊先生進一步說道。

一時間興起的線上健身成為行業內的熱門話題,但對於線上健身如何變現這個問題業內還尚有存疑。張慶告訴記者:「健身市場對線下場景的依賴較高,一些純粹的線上機構像keep等也在尋找線下變現的途徑。疫情期間健身房做一些努力總比不做要強,通過線上服務可以增強用戶黏性,另外線上健身在獲客方面是有幫助的,線上服務可以建立健身教練的影響力,但是這些轉化為直接收入的話應該佔比還是偏低的,主要還是看疫情結束之後如何轉化。」

除了通過線上健身進行「自救」的途徑之外,也有健身品牌進行產品創新與升級,以及時抓住疫情結束後的第一波浪潮。

上述北京一兆韋德某店店長表示,受疫情影響,一兆韋德健身線下實體店無法正常營業,特別推出了「2020抗疫紀念卡」,在產品上進行升級創新,主動去擁抱變化。除此之外早先還推出網紅門店,希望為新媒體時代的健身場所重新定義,讓它不再只是一個健身環境,而是生活方式平臺,一個club,一個新的社交場所。

北京大學中國體育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何文義認為,健身行業要進行創新升級,通過疫情抓住機遇和挑戰,抓不住可能就會被淘汰。所謂抓住機會就是通過這次疫情讓人們對健康引起足夠的重視,如何抓住健身內容和產品創新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由於資金鍊緊張,很多健身品牌嘗試注入資本來解決眼前的困境。記者了解到,疫情期間威爾斯健身依然決定實行自己的擴張計劃,此前其負責人公開表示,在其他行業退出的情況下,新門店將能夠獲得更好、更優越的地段;2020年3月上旬,私教健身工作室人馬線和團課健身房Justin&Julie Fitness相繼傳出完成千萬級別A輪融資的消息。

 商業模式亟待轉型

健身房行業進入寒冬已久。《2018~2019健身行業白皮書》顯示,2018年共有3099家健身房關閉,關閉率為4.36%,成立一年內關閉的健身房為528家。

這與其商業模式不無關係。「健身行業經常出現跑路等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其預付費模式,疫情的出現只是加速了其商業模式的風險。由於預收費的模式,健身行業負債率過高,假設以一張年卡3000元為例,分攤到每個月只有250元的收益。高負債率讓健身行業抵抗風險的能力非常弱,一旦遇到市場環境變化,很容易崩盤。另外,健身行業門店的覆蓋範圍有限,居住的人群和流動人口範圍窄,客戶在3年左右就被開發得差不多了,而這時候反倒是倒閉成為最佳的退出機制。」張浩告訴記者。

2017年,上海奧森健身40家門店接連關閉,負責人失聯,其中涉及幾千萬元會員費;2018年6月,知名健身連鎖品牌「浩沙健身」崩盤,由於其規模巨大會員眾多,維權用戶遍布全國多個省市。

疫情延長了健身行業的「寒冬期」。上述健身教練高先生向記者坦言,受疫情影響,行業大洗牌,周圍一些小健身房倒閉的太多了,跑路的也有,像之前世貿天階附近一家健身房一夜之間都空了,員工都不知道老闆去哪裡了。

據了解,國家曾對健身行業預付費模式出臺過相關政策。北京市體育局起草的《北京市體育健身經營場所預付式消費管理細則(徵求意見稿)》提出,原則上不應發售有效期超過3個月、面額(預付額)超過3000元的預付健身產品。當售卡體育健身經營場所無法持續提供服務時,應提前1個月發布經營風險,及時退還消費者預付餘額,或妥善解決後續服務問題。

張慶表示,「目前健身行業確實有一些不法之徒,通過預付費的方式拿到新用戶的付款,去衝抵投資,或者是有點賺頭就跑路,但這種情況應該是少數,更多的投資人還是希望在這個領域做一些事情的。」

張慶進一步說道,「目前大量的健身房採用的是教練和銷售合為一體的模式,這樣實際上是有矛盾的,教練就會變相去花更多的時間和心思在如何獲客以及如何賣更多的課時,而作為教練應該專心地把顧客服務好,然後在服務內容中做到精細化,比如可以通過收入做區分,或者通過健身訴求等等。」

何文義也表示,如果健身房的人員工資、水電費、房租等按照正常商業模式定價去收那是不合理的,健身房的體育設施應該是國家投入。如果現在藉助疫情,國家帶頭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內需,拉動健身產業發展,促進體育消費的話,還是很有必要的。

「健身房的商業模式需要做根本性改變,站在投資人角度來看,測算一個健身房收益的話,比如說你收了1萬塊錢的會員卡費用,不能把它當期就計入收入,而是要攤在實際消費的月份當中,這是來自投資方面的一種約束。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可能不太願意付高額的投入,健身房就需要把年卡費用降低,靠服務去鼓勵消費者投入時間去健身,而得到真正的收益。」張慶認為。

相關焦點

  • 健身行業沒有暖春:巨頭閉店欠薪 行業再洗牌
    此前,有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疫情首先考驗的是各健身機構的現金流儲備。作為重資產行業,高租金、高人力成本是線下健身產業的特性。根據規模的大小,各健身機構每月有幾十萬到百萬以上的固定支出。樂刻運動創始人韓偉此前透露,疫情期間,樂刻單月虧損千萬以上,整體虧損預估一億甚至翻倍。
  • 當電影院按下暫停鍵
    如今這座大山橫亙在整個電影行業面前,而院線作為電影產業鏈中的終端環節,直接按下了暫停鍵。在影院停業將近一個月之久,鈦媒體和幾位影院的操盤手聊了聊院線目前的生存現狀。對於這些經理們來說,不斷支出的成本無疑是橫在他們頭上的魔咒,但他們也趁休假之機,沉下心來去思考恢復營業之後的開源之道,甚至觸及到更深層面的商業模式變革。
  • 械字號產品按下暫停鍵
    2020年上半年以來,上海數家具有一類醫療器械生產資質的械字號生產企業被撤銷資質,《指南》的發布,無疑證實了一點——披著「醫用」外殼,打著「強效安全」口號的「械字號面膜」「醫用面膜」,被按下了發展的暫停鍵。
  • 全案解析浩沙倒閉,揭秘行業20年的潛規則
    還是行業競爭激烈和行業盈利模型弊端催動下的必然結果?浩沙倒閉揭示的健身行業20年的頑疾到底是什麼?首先,還是請大家跟蛋解創業編輯部一起來看看浩沙的門店運營情況。1、探店浩沙健身(歐陸店、陽光店)6月份小編探店時,北京浩沙歐陸店和陽光店已經關門歇業。
  • 勞逸結合 適時給忙碌按下暫停鍵
    視頻|第一屆廣西健康科普技能大賽作品《暫停鍵》人民網南寧9月1日電 (彭遠賀)近日,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自治區總工會、共青團廣西區委、自治區婦聯合舉辦的第一屆廣西健康科普技能大賽複賽在南寧舉行。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護士長羅珍玉等7人,以乳腺癌的防治為切入點,用新穎的視角,將細胞擬人化,上演了一場精彩的健康科普舞臺劇《暫停鍵》。在舞臺劇《暫停鍵》中,女主人一開始的工作生活非常忙碌,節奏快、強度高,經常熬夜加班,結果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出乳腺癌,最終決定給忙碌按下暫停鍵,勞逸結合,休養生息。
  • 光豬圈健身開放行業合作,助健身房經營者突破盈利困境
    本次大會還邀請了黑龍江省健美協會理事長李大威、體育服務認證健身場所等級評定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田振華、邁斯特國際健身學院院長張濤濤、北京成陽體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善東、ChinaFit創始人兼董事長閆四海等行業大咖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健身行業的精英們。東三省健身行業的投資人、管理者代表等出席了本次大會。
  • 全球最大連鎖健身房瀕臨破產、國內超3000家倒閉,卻蘊藏巨大商機
    與此同時,國內絕大多數城市的健身場館已經復工,但此前行業人期盼的報復性消費尚未來臨;疫情導致一批健身房、工作室倒閉或轉讓,2020上半年甚至出現了全國健身房數量負增長的局面;一些投資人卻認為此時正是「抄底」健身產業的好時機。新老更替,大浪淘沙,在經歷過「浩沙健身」一夜崩盤過後,這場疫情毫無疑問地再次加速線下健身房從「大而全」向「小而美」發展的過程。
  • 今天,侶行被按下了暫停鍵!
    今天  《地球之極·侶行》也按下暫停鍵  張昕宇梁紅夫婦將停下腳步  和東南衛視一起製作  《一起侶行吧》這檔節目  向我們娓娓道來  張昕宇梁紅駕駛「北京號」  跨越熾熱的赤道  ▲張昕宇梁紅駕駛的「北京號」  穿越搖擺45度的  "魔鬼西風帶"
  • 被按下暫停鍵的金邊酒吧街
    金邊那曾經喧鬧的酒吧也被按下了暫停鍵。 但自柬當局宣布禁令以來,一到晚上,這裡就突然被按下了靜止鍵。 往昔的熱鬧非凡對比現在的門可羅雀,更顯一種無奈與悲涼。
  • 健身館倒閉跑路的越來越多,網友:這都是坑
    這兩年來,經常看到健身館倒閉跑路的越來越多,健身房跑路維權新聞也時常見諸報端媒體,這什麼情況?為何會出現大量的健身館難以為續,突然性的倒閉跑路呢?近日有媒體報導,已創立30餘年,曾是風靡全國的運動品牌,是國內最早的健身連鎖品牌之一的浩沙健身在全國範圍內的多家店面關閉,在南京、成都、天津、北京各地陸續撤店,涉及全國各地超過150個的門店,數十萬持卡會員的浩沙連鎖健身俱樂部,正在陸續關店、出售,員工工資也被拖欠,連員工都難以聯繫到相關負責人,那消費者會員更是無處維權了,據悉浩沙集團董事長施洪流當前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浩沙集團的總部公司也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企業
  • 曾是今中國汽車行業領跑者,龐大集團虧損60億,企業面臨倒閉風險
    龐大集團一直是國內外知名品牌,多年來,總經理龐慶華的積極推動下,龐大集團逐漸成為了國內知名汽車經銷和服務品牌,2011年龐大集團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152位,服務性企業第53位,龐大集團也逐漸成為中國汽車銷售服務行業的第一名。
  • 世嘉健身集團創始人靳偉:打造新零售時代下的「定製健身」服務綜合體
    問:今年的魔幻開年令很多健身企業面臨危機,面對當下的市場形勢,世嘉健身集團有著怎樣的思考?靳偉:今年的魔幻開年下,所有的企業主和社會人都經歷了終身難忘的時刻,對於我們經營者來說也是一樣,本來春節後對健身行業來說是一個旺季,但是由於疫情到來就使得我們突然按下了暫停鍵,並且這個暫停鍵還是未知的,我們正好趁這個機會好好思考行業和企業發展的方向,在這個期間我們也結合了很多線上的推廣活動及健身課程,內部我們還對員工進行了線上的培訓,
  • 多家企業業務按下暫停鍵
    一場疫情讓消費金融行業進入寒冬,部分消費金融公司業務暫停,逾期率猛增,現金流愈發緊張,有的高管頻繁變動,有的傳出裁員降薪消息,有的籌劃發行ABS增資補血......  一場疫情讓消費金融行業進入寒冬,部分消費金融公司業務暫停,逾期率猛增,現金流愈發緊張,有的高管頻繁變動,有的傳出裁員降薪消息,有的籌劃發行ABS增資補血......   興業消金:線下業務暫停 逾期率上升 面對疫情期間借款人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的大幅下滑,以線下業務為主的興業消費金融首當其衝。
  • 疫情下菸酒店或迎倒閉潮?酒類連鎖面臨加速發展拐點
    來源:酒業家菸酒店或迎「倒閉潮」?酒類連鎖面臨加速發展拐點丨疫情影響酒業系列報導文丨酒業家團隊「倒閉」或將成為今年全國零售市場的普遍現象,酒類零售也難獨善其身。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菸酒店為了生存而苦惱的時候,酒類零售也出現新的趨勢——線上運營、配送到家服務等在疫情期間異軍突起,正在改變(培育)消費端的消費習慣。這種兩重擠壓的情況之下,個體菸酒店還有機會嗎?連鎖店在疫情之後的致勝關鍵是什麼?值得關注。
  • 健身行業洗牌進行時福建購物中心內的TA們還好嗎?
    繼去年曝出「南京4家浩沙健身同時關門」後,今年,浩沙健身再一次被爆出撤店的消息。有媒體報導指出,4月北京地區多家浩沙健身的分店突然宣布關閉或者轉讓。更有消息稱,浩沙集團董事長施洪流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浩沙集團的總部浩沙實業(福建)有限公司也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企業。
  • 快遞行業「舉步維艱」,又一快遞大哥「深陷泥潭」,公司面臨倒閉
    任何的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是一直上升的,而當物流行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也終於迎來了它的瓶頸期,再加上快遞行業的激烈競爭和快遞價格的下降,也讓許許多多的中小快遞企業紛紛破產,現在的快遞行業的前景也不再似從前那樣的繁榮。但是近日卻傳出了國通快遞全網停工即將面臨倒閉的消息,作為知名快遞的國通為何發展到如此地步?
  • 卡路裡生意經:60後在運動,Z世代在「養生」|新健身觀察
    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傳統線下健身房受到了大衝擊,很多人開始重新看待自己的運動健身行為。疫情將健身行業割裂成兩個世界:線下健身房大洗牌,線上出現運動科技領域獨角獸。此外,帕梅拉們成為各大平臺新寵,筋膜槍、Lululemon瑜伽褲也成為年輕人運動前必買裝備。
  • 津門網朱洪宇:好麼秧兒的被按下暫停鍵的帝都
    不曾想冷不丁兒的被疫情耽誤了,好麼秧兒的被按了暫停鍵,景區內外空無一人,全歇了。 被按了暫停鍵的明十三陵的神路門口,掛著歡度春節字樣的大門緊閉著。2月3日,我乘坐60路公共汽車,壓著馬路牙子咕容了半拉北京城,一路上就我和另一位乘客,溜溜兒坐了一道也沒別人上下車。
  • 繼實體店不景氣後,又有行業面臨「倒閉潮」,無力經營相繼退出
    2、繼實體店不景氣之後,又有行業面臨「倒閉潮」,無力經營相繼退出其實除了很多大型商場之外,我國在幾年前出現了一種新型的購物模式,名為社區團購產業,意思就是通過一些社區的報團,採用線上拼單採購,在下定點送貨這一模式,這些日用品和果蔬的購買,這樣一來,僅僅只用批發價就可以購買商品,因此吸引了不少用戶成為團購的一員,對於消費者來說,有更廉價的選擇,何樂而不為呢,可這就使得很多的小型企業還有很多小商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 長沙KTV行業"病去如抽絲" 去年就倒閉二三十家
    在這個行業,有人主動離場或是被迫退出,也會有人不斷攜重金闖入。KTV行業不會落幕,如何創新轉型,成了行業需要面對的共同問題。長沙市文廣新局市場處副處長熊正明坦言,長沙娛樂行業暴利時代已經過去,市場越來越趨於理性。以前開店兩個月可能就能收回成本,現在資金回收周期拉長。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指出,長沙KTV擴張太快,不乏惡性競爭,價格走低難免。去年倒閉或轉讓的就有二三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