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18日,64年前,解放軍三軍首次協同作戰解放一江山島

2020-12-16 上觀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在一代代人接續奮鬥的徵程上
我們已走過千山萬水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同步推出「歷史上的今天」欄目
鉤沉那些已然過去的「今天」
啟迪新時代的奮鬥者今天「仍需跋山涉水」
在新徵程上再創榮光

64年前的今天,1955年1月18日,我人民解放軍首次陸海空三軍聯合渡海登陸作戰,一舉攻佔了被國民黨軍盤踞的一江山島,進而收復大陳島等浙東沿海全部島嶼,確保了浙江和上海地區海上交通、漁業生產的安全。

一江山島位於浙江台州灣口,面積1.2平方公裡。我國大陸解放後,國民黨軍殘部紛紛撤逃,一部分退踞浙東近海島嶼,在美軍顧問的直接指揮下苦心設防,企圖把一江山島作為「攻不破的堡壘」,以此「屏障臺灣,反攻大陸」。當時,人民解放軍海空軍都處於初建時期,武器裝備和技術力量都很薄弱,與用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守島之敵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1955年1月18日8時起,我陸海空三軍在時任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的統一指揮下,動用17個兵種、28個戰術群,以「牛刀殺雞」的絕對優勢,一改世界軍事史上夜間渡海作戰的常規,在白天向一江山島發起突然、猛烈的攻擊。空軍首先出擊,以4個轟炸機大隊、3個強擊機大隊對一江山島和大陳島實施第一輪轟炸。9時整,我軍開始火炮試射。之後,200多門火炮和火箭炮以7次間隙射擊和5次急襲射擊,向一江山島傾瀉了12000多發炮彈。

12時15分,搭載著我登陸部隊5000多人的70餘艘登陸艇,在40餘艘作戰艦艇、51架戰機的掩護下,浩浩蕩蕩開向一江山島。13時30分,我軍又對一江山島實施第二輪轟炸。同時,軍艦也逼近到離岸3500米處,直接轟擊島上的陣地和碉堡。

14時20分,我進攻部隊在一江山島登陸。在海、空軍火力的掩護下,僅用35分鐘就搶佔了一江山島主峰,爾後迅速向縱深進攻。至17時30分,島上守敵大部被殲,指揮官王生明被擊斃,副指揮官王輔弼被俘,戰鬥結束。

捷報傳到北京,毛澤東主席說:「一江山島登陸作戰,打得很好!我軍首次三軍聯合作戰是成功的。」

在這場震驚中外的海戰中,人民解放軍共犧牲了454名官兵,如今他們長眠在台州椒江楓山北麓——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

歷史上的今天還發生了什麼?
請滑動屏幕繼續閱讀
剩餘755字,預計1.2分鐘

1956年1月18日,上海市農業生產合作社代表會議召開。中共上海市委批准郊區1808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合併為348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入社農戶佔郊區農戶的92.7%。

1958年1月18日,由周恩來提議設立、陳毅題名的上海科學會堂建成開放。

1992年1月18日,上海汽車行業舉行萬人誓師大會。市政府提出汽車作為上海第一支柱產業,要抓緊時間大力發展,年內生產轎車6萬輛。

1993年1月18日,上海東方電視臺開播。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並發表談話。鄧小平南方談話明確回答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

1994年1月18日,由新聞出版署(現新聞出版總署)主辦的第一屆國家圖書獎評選結果揭曉。《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美術全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模式研究》《宋慶齡——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隨想錄》《西藏簡明通史》(藏文)《雜交水稻育種栽培學》《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等135種圖書分獲國家圖書獎榮譽獎、國家圖書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本次國家圖書獎評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

1999年1月18日,經國家工商局(現國家工商總局)正式認定,百年老字號「全聚德」榮獲全國第一個服務商標中的中國馳名商標,由此服務業實現了馳名商標零的突破。「全聚德」創立於清代同治三年,到今已經有155年的歷史。

2000年1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正式掛牌。1999年12月28日,國務院第24次常務會議決定,將中央人民政府授權的工作機構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新華通訊社澳門分社分別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2005年1月18日,由歐洲各國合資生產的全球最大巨無霸客機「空中巴士A380」在法國土魯斯舉行的新機揭幕典禮中問世,這一機型打破30年來美國波音公司獨霸巨型客機市場的局面。

相關焦點

  • 65年前,解放軍三軍首次協同作戰,三小時攻下一江山島!
    65年前的1月18日,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冒著槍林彈雨和驚濤駭浪取得了一江山島戰役的偉大勝利。一江山島戰役作為解放軍的第一次三軍聯合作戰永載史冊。 作戰計劃「先打大陳,後攻金門」, 攻打日期最終定格在1955年1月18日。 箭已在弦, 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首次聯合作戰, 將會面臨怎樣的挑戰?
  • 第一次參加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解放一江山島
    1954 年 7 月,中央軍委命令,由華東軍區統一指揮陸、海、空三軍部隊協同作戰,解放臺灣當局控制的浙東沿海島嶼。華東軍區根據敵情、地理等情況,決心首先攻佔一江山島,作為奪取大陳諸島的突破口。當 天 6 時 38 分 至 16 時 43 分,共出動各型飛機 130 架次,分 4 批猛烈轟炸大陳錨地的國民黨軍艦,擊沉「中權」號坦克登陸艦 1 艘,重創「衡山」號修理艦 1 艘, 擊傷「太和」號護航驅逐艦等3 艘,取得了重大勝利。1月18日,浙東前指決定向一江山島發起登陸進攻。
  • 一江山島渡海登陸作戰 解放軍第一次三軍聯合作戰
    經過充分準備,由解放軍第20軍第60師4個步兵營組成的登陸部隊於18日拂曉前在頭門山、蔣兒岙集結。8時整,航空兵、炮兵開始實施火力準備。空軍的3個轟炸機大隊和2個強擊機大隊在殲擊機掩護下,對一江山島中心村、180高地等核心陣地和炮兵陣地進行轟炸掃射;另1個轟炸機大隊和1個強擊機大隊則飛抵大陳島上空,對國民黨軍指揮所等進行轟炸。隨後,陸軍炮兵和海岸炮兵50餘門大炮對一江山島猛烈炮擊。
  • 18位解放一江山島老兵「回家探親」
    丁玲 攝中新網台州1月18日電(記者 範宇斌 通訊員 王涵雪)1月18日,是解放一江山島65周年紀念日。18位來自浙江各地的解放一江山島戰役參戰老兵17日重聚台州椒江,「回家探親」。據悉,1955年1月18日-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國民黨軍據守的浙江東部一江山島進行進攻作戰。
  • 三軍合力 兩小時解放一江山島
    原標題:我軍首次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    三軍合力,兩小時解放一江山島    1955年1月18日,解放軍華東軍區集陸海空三軍之合力,以雷霆萬鈞之勢,對盤踞在浙東海域一江山島的國民黨軍發起登陸打擊,以極小代價全殲國民黨守軍,一舉打破號稱「固若金湯」的敵大陳防禦體系,改變了東南沿海的鬥爭形勢。解放軍指戰員在這場勝利背後付出的智慧與努力,值得我們學習、思考和借鑑。    真打實備之功。
  • 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
    為徹底粉碎蔣介石「反攻大陸」的美夢,保衛社會主義建設,1954年7月,中央軍委命令華東軍區儘快解放一江山島。8月,華東軍區組成浙東前線指揮部,以時任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為司令員,確定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解放一江山島。  一江山島位於台州灣椒江口海面,西北距大陸30多公裡,分北江、南江兩島,北江島稍大,面積約1.7平方公裡;南江島細長,約0.7平方公裡。
  • 第一次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一江山島戰役
    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 題:第一次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一江山島戰役  新華社記者梅世雄、解放軍報記者毛俊  「62年前的一江山島戰役,不但創造了我軍軍史的第一,而且也創造了世界軍事史的奇蹟。」1955年1月18日8時,在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的統一指揮下,華東軍區部隊發起了一江山島戰役。現任軍事科學院黨委秘書的黃宙峰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一江山島戰役既是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第一次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而且還是世界軍事史上第一次在白天發起的三軍登陸作戰。
  • 亮劍臺海:我軍首次聯合作戰解放一江山島紀實
    1954年7月中旬,中央軍委命令華東軍區:華東軍區應於九、十月間,以空、海軍轟炸大陳之敵,並以一部陸軍部隊攻佔一江山島……這道命令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僅因為它是打擊美、蔣協防陰謀,查明美帝國主義的企圖,為而後解放東南沿海諸島創造條件,從而警告美、蔣:中國人民決不會屈從於美國的壓力,一定要解放敵佔島嶼――更是因為它的宣布,標誌著解放軍將首次實行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
  • 一江山島明日(8月18日)首航
    1955年1月18日由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統一指揮的解放軍華東軍區陸、海、空軍發起聯合進攻,出動艦艇188艘,作戰飛機184架,並以地面炮和高射炮擔負火力支援和對空掩護,陸軍以共計約3600人的兵力,乘登陸艇先後在北一江山島西北側的樂清礁、黃巖礁、海門礁和山咀村等岸線強行登陸,隨後佔領203、190高地,取得最終勝利。
  • 一江山島戰役為何對解放軍如此重要?
    今日的「一江山島營」,可謂解放軍軍改最新成果的代表,舊式摩託化步兵快速向多兵種協同作戰方向改進,站在了陸軍調整轉型的前沿。   事實上,也正是這支英雄部隊,在64年前作為浙東沿海「一江山島」登陸作戰主力,打贏了我軍歷史上第一次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揭開了我軍現代化戰爭的嶄新一頁。
  • 台州軍地舉行紀念解放一江山島60周年活動
    新華網消息:近日,台州軍地舉行紀念解放一江山島60周年活動。在當年一江山島戰役的發生地,台州市委、市政府、軍分區聯合舉辦系列紀念活動。來自台州市及椒江區的各界代表、當年參戰的部隊將領和老戰士代表共1000多人參加了活動。    1955年1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一江山島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登島作戰。
  • 65年前的英勇戰績!陸海空三軍首次協同作戰,三小時「拿下」一江山
    65年前,一江山島之戰是我軍歷史上首次陸海空三軍聯合登陸作戰,從「小米加步槍」到「飛機加軍艦」,從「土八路」到海天雄師,「周密策劃」且「執行得很好」的協同作戰讓美國人都「大為震驚」。這一戰,有力反擊了墨跡未乾的所謂美蔣《共同防禦條約》,駐守在浙東沿海大陳列島的國民黨軍隊不得不放棄最後的堡壘,倉皇撤離,臺灣海峽的鬥爭形勢自此改變。
  • 血戰一江山島:張愛萍指揮解放軍第一次三軍聯戰
    1955年1月18日早上八點整,位於浙東沿海的一江山島附近的海面突然地動山搖,炮聲隆隆。  1953年抗美援朝勝利結束後,毛澤東指示,形勢變了,準備打大陳,先解放浙江沿海島嶼。為統一指揮三軍作戰,1954年8月27日,中央軍委批准成立了浙東前線指揮部,下設陸軍、海軍、空軍三軍指揮所、聯合後勤部和政治工作組。  解放軍的第一次海陸空三軍聯合作戰,指揮三軍的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 解放一江山島 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首次三軍聯合作戰
    一江山島分南江、北江兩島,總面積不足2平方公裡。在地圖上,只能用放大鏡才能找到它。然而,就這麼個"彈丸之地",卻成為國民政府"反攻大陸"的跳板和重要的前哨陣地。國民政府認為:大陳島是"臺灣的北大門",一江山島則是"北大門的門閂"。
  • 陳虎點兵:從一江山島之戰來看島嶼攻防作戰
    島嶼攻防作戰是十分複雜的作戰樣式,包括登陸、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等系列問題。研究島嶼攻防作戰有一個鮮活的標本,1955年1月,解放軍首次進行的三軍聯合登島戰役——一江山之戰。結合一江山島作戰,講一講島嶼爭奪作戰的一些情況。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台州檢察全體黨員參觀解放一江山島紀念館
    2019-09-18 17:27 |台州檢察
  • 一江山島戰役:開創我軍聯合作戰先河
    我軍首次聯合作戰是成功的。」●張震同志曾在著作中這樣評價一江山島戰役:「解放一江山島戰役的勝利,使我軍獲得了解放浙、閩沿海島嶼的重要作戰經驗,初步摸索了陸、海、空三軍協同配合,實施登陸作戰的基本原則,對於加速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國防軍的進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 解放一江山島:我軍歷史上唯一一次陸海空三軍聯合登陸作戰
    1955年1月18日,我陸海空三軍集中優勢兵力,對位於東海上的一江山島國民黨守軍發起進攻,迅速解放了一江山島。這是我軍歷史上唯一一次陸海空三軍聯合登陸作戰。尋訪解放一江山島戰役的歷史遺痕時,記者常有這樣的感受。  發生在54年前的那場戰役,雖然只打了3個小時,卻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戰役的勝利使附近島嶼上的國民黨部隊望風而逃,浙、閩沿海島嶼隨之解放,蔣介石「反攻大陸」的夢想從此破滅。
  • 一江山島戰役——中國軍隊首次陸海空聯合作戰
    一江山島位於浙江大陳島西北10公裡處,由南江、北江兩島組成,面積為1.7平方公裡。據守該島的國民黨軍1100餘人,經常進行騷擾活動。為解放浙江沿海島嶼,人民解放軍於1955年1月18日發起了一江山島登陸作戰。參戰部隊有4個步兵營,9個炮兵營,22個空、海軍航空兵大隊,各類艦船188艘。
  • 歷史上的今天 : 一江山島戰役
    1955年1月18日,解放軍部隊在陸海空三軍協同下,對國民黨軍隊佔據的一江山島發起海陸空立體式進攻,最終成功攻佔一江山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