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很多江湖好漢的「第一桶金」都不乾淨,但誰也沒有想到堂堂大國總統和資本大鱷,也會用不光彩的方式大撈一筆,當真是讓人大跌眼鏡。據相關媒體1月5日的報導,紐交所當日宣布,早先被美國政府勒令「摘牌」的三大中國通訊網絡運營商,可以繼續在紐交所上市交易,受白宮摘牌中企禁令被打破的影響,三大中企股票均大幅上漲。
從表面上來看,這僅僅是美國財政部門和美國股市的一個「市場行為」,但這波操作的背後其實還是「大有玄機」的,簡單說就是有「知情人士」借摘牌中企掩護撈錢。據報導,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美國政府以中國三大運營商「有軍方背景」為由,指示紐交所啟動對三家中國企業的「摘牌程序」,結果導致這三家中國企業的股價大幅跳水。
然而就在全世界都認為三大中國運營商要「涼涼」之際,美國政府卻「翻手為雲」,又表示三大中國運營商「沒有問題」,紐交所旋即宣布這三家中企可以繼續上市交易,股價頓時一飛沖天,而玄機就在這波股價的波動中。很顯然,在摘牌風雲讓中企股價暴跌,某些「知情人士」就能趁機吸納大量股票,然而在有驚無險之後,坐待股價飛漲拋售。
在這短短數天內,就足以讓某些人「賺得盆滿缽滿」,而能夠動用行政手段操縱紐交所,並對中國三大運營商發出「摘牌威脅」的,在全美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位高權重的美國總統,而這些「知情人士」自然非富即貴,除了美國總統本人及其家人之外,華爾街的資本家門很可能會分了一杯羹,大家皆大歡喜,只有被割韭菜,被嚇得拋售的小散們哀鴻遍野。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川普似乎打算在卸任之前,以合法的手段「狠狠地撈一筆」,而在他看似兇狠「遏華」的政策旗號下,本質上還是赤裸裸的生意,難怪有網友表示,川普「嘴上主義,心裡生意」。需要指出的是,抱著和川普類似心思的企業和個人並不少,就在此前不久,歐洲的企業就抱怨,美國對華支持損失最大的起訴是他們。
因為自從美國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以來,只有得到特許權的企業才能在免受制裁的情況下對中國企業提供零部件和配件,而川普政府幾乎不對歐洲企業發放這種特許權,而是將其發給了美國企業。因此,在針對中國的所謂遏華政策中,意識形態等問題都是其次的,關鍵還是赤裸裸的生意關係,明擺著美國是在搶佔歐洲企業在華市場份額。
川普擔任總統的4年來,事實上其家族的資產是在縮水的,由於下臺也沒有撈一個好名聲,川普的確可能通過這波操作賺一筆就走,甚至就連跑路的路線都確定了,英國媒體就表示,川普打算在1月19日飛往蘇格蘭度假,不參加拜登的就職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