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營造全社會孝老愛親的良好氛圍,「巴中婦聯」開設【感恩敬老】專欄,每周二推出全市敬老愛親先進典型,傳播她們敬老愛老助老的故事,向「最美」致敬。今天,讓我們閱讀年邁多病父親的「守護神」—李光明的故事。
李光明,男,漢族,現年52歲,巴中經開區興文街道獅子社區一組居民。父親李文華,今年83歲,患糖尿病、老年痴呆症。患糖尿病15年,重病住院5次,2013年小腦萎縮,以致老年痴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現在的李光明是獅子社區有口碑的好兒子,久病父親的「守護神」。
父親李文華在15年前就患上了風溼性心臟病、糖尿病,
生活已不能完全自理了,
從那時起,
李光明就一人承擔起了照顧父親的責任。
到了2013年,
父親的小腦開始慢慢萎縮,
伴隨著的老年痴呆就越來越嚴重,
吃藥、端飯、遞水、洗臉、擦身、換洗衣服、端便盆等全都包在了李光明一人的身上。
由於病魔帶給老人的痛苦,在父親心裡煩、看什麼不順眼、無緣無故耍脾氣的時候,李光明總是面帶笑容,默默地聽著,心平氣和的和他談心,化解父親心中的不悅。
父親在李光明心中永遠第一
父親在15年前就患上了風溼性心臟病以及糖尿病,從那時起,生活自理就成了難題。這15年來,李光明堅持十年如一日的悉心照顧父親,由於病情惡化,父親的手腳開始變得越來越不利索,給父親穿衣、穿鞋的事就落在了兒子李光明的身上。李光明雖然還有一個哥哥,但多年來哥哥在外忙著掙錢養家,所以照料父親的責任全由李光明一個人承擔了,他無怨無悔,跟哥哥也沒有分過彼此。辛苦勞動一天後,李光明總會先餓著肚子守著父親吃完飯後,自己才去吃飯。想起以前家裡條件不好,父親為了撫養自己吃了很多苦,李光明心存感恩,每次他都把好吃的留給父親,考慮父親看病需要用錢,李光明常常父親添置衣物,改善生活,這麼多年來確捨不得為自己添置一件像樣的衣服。
父親小腦萎縮,李光明用行動驗證孝心
2013年父親由於小腦開始萎縮,住進了醫院,雖說這是常見的老年病,但李光明卻十分內疚,感覺自己沒有照顧好父親。小腦的萎縮嚴重影響了父親的行動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需要李光明無時無刻的照顧著父親。晚上,李光明用陪護單人椅,睡在父親的病床旁,餵藥、端飯、遞水、洗臉、擦身、換洗衣服、端便盆等全都包在他身上。白天在父親休息的時候,他便回家給父親做飯,做好之後便一路小跑的給父親送過來,生怕父親醒了找不到他。父親每次輸液的時候,李光明看著父親蒼老的手還要扎著針,都很是心疼的,可又沒有辦法,只能緊緊抓住父親的另一隻手,給父親多一點的安全感。
李光明無怨無悔照顧「老小孩」
父親病情稍微好點以後,李光明將父親接回家裡休養。在家裡,他照顧父親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生怕父親有個什麼閃失。閒時,李光明就坐在父親身邊,陪著父親聊聊天,回憶自己兒時的趣事,或聽父親講他的過去,讓父親覺得不孤單,不無聊。天氣好的時候,李光明還會攙扶父親出門走走,讓父親能夠得到更好的鍛鍊。每次父親想吃啥了,他都會第一時間滿足父親的願望,不管多麻煩的菜,李光明都想辦法給父親做出來。
有人說,孝順老人最大的挑戰是「色難」,千難萬難不過給老人個好臉色。若是照顧老人時流露出半點不耐煩,就會讓老人很不安心,但這樣的情況在李光明家是看不到的。雖然有時候李光明也會遇到難心事,但他從不在父親面前表現出來。有時候患有老年痴呆症,且生活不能自理的父親心裡煩、看什麼不順眼、無緣無故耍脾氣的時候,會對李光明進行謾罵。雖然父親話說不清楚,也不能完全出表達出他的意思,但李光明總是面帶笑容,默默地聽著,他完全能夠理解病魔帶給老人痛苦,認為父親發牢騷是一種發洩方式。李光明不管父親怎麼說、怎麼耍脾氣都會心平氣和的他談心,化解他心中的不平和鬱悶,總是想盡一切辦法把父親哄開心。
· END ·
原標題:《感恩敬老 | 李光明:做年邁多病父親的「守護神」》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