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九不做十」,給老人做壽的講究您知道嗎

2020-12-12 國風講壇

在生活當中,也叫做「過壽」和「做壽」,特別是在一些農村地區,都保留著給老人做壽的習俗,一方面表示自己的孝心,同時也是希望老人能夠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畢竟「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那在民間有這樣一種關於做壽的說法就是:「做九不做十」,意思就是說縫整十的歲數就要提前做。

在民間,一般認為家裡老人60歲就可以做壽了,因為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60歲已經說明真正步入晚年生活了,並且在古代,60歲可以算是高壽了,所以現在一些農村地區還存留著給家裡老人過60大壽的風俗。按照民間的說法「做九不做十」,如果想給老人過壽,那就得避開「十」的整數倍,提前一年過壽,比如說過60大壽,就要在59歲過,70大壽就要在69歲辦,以此類推。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講究,是因為人們認為「十」與「死」諧音,本該是大壽的慶賀日,這樣不吉利的暗示會比較讓人忌諱,而「九」則會有「長長久久」的美好寓意,再者,「九」作為最大的個數,在古人的觀念中被認為最「大」最「上」,是一個非常吉利的數字,用「九」替「十」過壽,暗含著「長命百歲」、高壽之意,所以人們就有了「做九不做十」的做壽講究。

當然,「做九不做十」的過壽講究只能說是表達人們一種希望「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嚮往之情,也是對家裡老人的祝願與孝敬。您還知道哪些有關做壽的講究呢?歡迎關注和留言討論,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相關焦點

  • 給老人祝壽究竟有什麼講究?為什麼做九不做十?千萬不要過錯了
    給老人祝壽究竟有什麼講究?為什麼做九不做十?千萬不要過錯了人降生在世界上這一天叫做「生日」,又稱「壽誕」、「壽辰」。「生日」是人生的開始,對每個人來說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在生日這一天進行慶祝活動已然成為一種習俗,這就是所說的「過生日」、「做壽」了。不同的年齡身份「做壽」也不同。通常來說,過了四十歲後逢十的大壽會要重視一些。過壽時可不要忘了準備上壽幛、壽桃、壽麵、喜蛋,蛋糕等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建好堂,擺上蠟燭,過壽的人逐一接受親友晚輩的祝壽,方才開始享用壽宴。
  • 「做九不做十」你給老人家做壽時千萬別搞錯了!
    我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素有尊老愛幼之傳統美德,故此,凡逢生日,都要慶賀,尤其是老人滿了60花甲子,都要做花甲壽,滿70歲做古稀壽,滿80歲做仗朝壽,滿90歲做凍梨壽,滿100歲做期頤壽,滿120歲做雙甲子壽。
  • 老人做壽講究忌諱多,多少歲該做壽?作小輩的別太隨意
    過壽是從六十歲開始,一甲子=60年,有了1甲子的人才能過壽,也叫做做壽。那麼在給家裡老人做壽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01 逢十的整壽備受重視首先第一個,按照傳統,逢十的整壽備受重視。而且,逢十的壽辰可以稱作大壽。
  • 按照傳統多少歲該做壽,都有什麼講究?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過壽,是從60歲開始,一個甲子等於60年,有了一甲子的人才能過壽,也叫做壽。那麼我們到底在家裡面給老人做壽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首先,按照傳統逢十的整壽,這個要重視,而且逢十的壽辰我們也叫做大壽。
  • 在農村,按傳統老人多少歲做壽合適?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
    摘要:在農村,按傳統老人多少歲做壽合適?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文/農夫也瘋狂生日,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其是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的日子。母親經歷過十月懷胎以後,然後把我們生育下來。但是農村的老人對於過生日是很避諱的,多數老人都不願意過生日的。有些就算是子女強烈要求給老人過生日,但是他們總是會拒絕,並且都會說等幾年再過生日。那麼在農村,按傳統老人多少歲做壽合適?為何很多老人不願做壽?這裡我們有必要先解釋一下,做壽和過生日是有區別的。不知道在其他的地方是如何的,在我們當地只有50歲以上的老人才稱之為過壽,而50歲以下的人,只能是算過生日。
  • 整個芙澤縣一帶,給老人們做壽,講究的是「慶九不慶十」的風俗
    整個芙澤縣一帶,給老人們做壽,講究的是「慶九不慶十」的風俗。火刀村乃至整個芙澤縣一帶,老人們做壽,講究的是「慶九不慶十」的風俗,若要追究其原因,大抵是由於「九」與「久」同音,意味著長久,而「十」卻是「十全為滿,滿則招損」。花小麥在初初來到火刀村時,嚴格說來,並不能算作是個真正的廚子,至多也不過是實習生罷了。
  • 「做壽」在杭州話是什麼意思
    一個是杭州人,滿嘴杭州話;另一個聽口音是外地人,只見那杭州人惡狠狠扔出一句:「你再弄不靈清,我要給你做壽了!」  外地人一時沒回過神來,有旁觀者提醒他:「人家罵你呢!」  頓時,口水戰升級成了肉搏戰……  這是下城區公安分局的PTU警察沈宏出門後看見的一幕。
  • 農村老人做壽有講究,大操大辦不多了,只有2種人家會三拜九叩
    大家好,歡迎您的點開欣賞,「農大知事」願為大家帶來相關三農常識。如果你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上方的「關注」二字。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人做壽有講究,大操大辦的不多了,只有這2種人家願做壽。在農村老人做壽確實有很多講究,但是現在很多老年人都不願意做大壽了,這和現在的年輕人相比,反倒是有些相反了,現在農村的年輕人都挺喜歡過生日的,再就是一些小孩子,他們也是早早的盼著過生日,這種鮮明的對比,無非就是農村的老年人節儉習慣了,不願意奢侈浪費,年輕人與孩子喜歡過生日,就是圖了一個熱鬧,在趁機吃些好吃的。
  • 為什麼生日做九不做十?看後長知識了
    我國民間往往有做「九」不做「十」、做虛(歲)不做實的習俗。本來遇到五十、六十、七十和八十、九十等整十歲壽辰時,是最值得慶賀和紀念的日子。 這是因為在我國傳統觀念中,認為「十全為滿,滿則招損」,「十」反而有著到頭、到頂的意思,做了整十歲的生日,似乎就意味著已將壽做完,這當然是很不吉利的。
  • 農村老話「男不做九,女不做十」,這是什麼講究?看完你就知道了
    導讀:農村老話「男不做九,女不做十」,這是什麼講究?看完你就知道了農村有人過壽了,一般是如何寫祝壽詞呢?約定俗成的一句是「春秋不老,古稀重新,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在農村,每每有人做壽,這個詞就簡直有點泛濫。
  • 按傳統,多少歲該做壽,有什麼講究?看完你就知道了
    第一,古今做壽有學問。壽文化自古以來就一直被重視。究竟多少歲適合擺壽宴?按照古人說法,一般是五十歲以上才會舉辦隆重的壽宴,年齡越大就越隆重,反之,越年輕越不太講究。
  • 古人做壽講究知多少?從賈母的生日說起!
    古人在五十歲,以及六十歲之後才可以做壽,逢整十的生日舉辦壽禮,遍請親友至交。而只有這些盛大的壽禮場合,才會用到壽柬,相當於請帖。壽柬和其他請柬不同,由壽星子孫具名,而不由壽星本人具名。壽柬有專用的稱呼,父親稱為家嚴,母親稱為家慈,雙壽則稱為家嚴慈,男子生日稱作懸弧,女子生日稱作設悅。如果是兒子具名則寫作承慶子,如果有祖父母在,則寫作重慶子。
  • 農村老人70大壽,一直有過九不過十的說法,有什麼講究嗎?
    很多農村都延續了老早的風俗和傳統,這些觀念慢慢影響了村民的衣食住行,比如「四年椽,十年檁,十五當梁夠標準」這說法,另外農村過壽也有講究和禁忌,不是什麼年齡段都可以過得。農村老人70大壽,一直有過九不過十的說法,有什麼講究嗎?
  • 做大壽,福延綿
    近日,適逢親戚中有長輩要做60大壽,於是對相關習俗有所關注。 人誕生的那一天為「生日」,即「壽誕」,也叫「壽辰」。「生日」是人生旅途的起點,是人生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因此,人們習慣於在生日這一天舉行慶賀活動,是謂「過生日」、「做壽」。 年齡身份不同,「做壽」規模也各異。
  • 關於過生日做壽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做壽又稱「祝壽」,是為中老年人舉辦慶賀生日的活動,在我國廣為流傳。「做壽」並不像現在我們年輕一輩過生日,或買個生日蛋糕,或聚一起吃飯,或KTV開心熱鬧一番,這裡面有諸多講究,在舊時社會被鄭重對待,不容馬虎。
  • 老人做壽全村人祝賀
    「實在是想不到,這次做壽如此熱鬧。」沈大爺笑得合不攏嘴。  「本來我們也不曉得沈爺爺做壽,是看了村裡的『和諧榜』才知道的。」一位村民告訴記者,村委門口的「和諧榜」上把村裡的喜事都羅列了,一家喜事家家祝賀。記者看到,該村「和諧榜」上不但有沈大爺做壽的高興事,而且還有村民沈明炎兒子滿月的消息。  在永信村,雖然沈大爺已經80高齡,但還是村民沈長寶的「小兄弟」。
  • 過生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傳統的生日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江南地區開始出現了做生日的風俗,但只有在雙意健在時才可以做。 到了唐代,更把生日慶賀與祝壽結合起來,並為後世所傳承。生日的禮俗,由於年齡段的不同,受重視的程度也不同。 老人的生日最受重視,其次是小孩,再次是中青年人。 從時間上來看,又有小生日和整生日之別。 一年一次的為「小生日」,一般不請親朋,而家中有安排。
  • 你家老人過生日是什麼壽,你都知道嗎?
    我們每個人家裡都有老人,老人上了年紀,過生日時,大家都會祝壽。但是,你家老人的年齡,叫什麼壽,你知道嗎?如果能用古語來給老人祝個壽,可是非常有面子,老人也會非常開心的。今天咱們就來分享一下。既然是講老人的年齡,咱們就從50歲開始吧。
  • 老人賣掉百年古柏做的壽棺惹爭議,知道原委後眾人無不動容
    大家跟著張富生兒子已經幹了十多年了。他們之間憑的就是誠信,因為張富生的兒子從來都不拖欠這些人的工錢,所以大家都樂意跟著張富生的兒子幹。兒子有了錢,做老人的也高興。也就在前年吧!張富生的兒子把老宅裡兩棵上了百年的大柏樹讓人砍了,請了當地非常有名的匠人,為自己的父母各做了一口壽棺。
  • 說說給長輩祝壽的那些你可能還不知道的事!
    六十歲以上的壽辰都是大壽,上壽,要舉辦隆重的慶祝活動。人四十歲的時候是不做壽的,因為四與「死」同音,不吉利。小孩子的生日一般叫做過生日,而不能說是做壽。一般四十歲以後的的壽辰之日就可以做壽了。每逢十的壽禮更加隆重、講究。慈禧的六十大壽勞民傷財,據說耗費白銀三千萬兩,而且大小官吏都瘋狂撈錢,以為了給慈禧太后準備一份別出心裁的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