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10期:滬上首個智慧住院床旁服務機器人...

2020-12-11 前瞻網

滬上首個智慧住院床旁服務機器人「上崗」!

探索「醫療+金融」合作創新,滬上首個智慧住院床旁服務機器人「上崗」了!

9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與上海銀行共同合作推出滬上首個智慧住院床旁服務機器人,成功實現上海首例通過機器人完成自助出院結算服務工作。本次滬上首個智慧住院床旁服務機器人在瑞金醫院的面世,是上海銀行不斷創新完善其「智慧e療」服務體系的又一次成功嘗試。

它集成了多項創新技術的融合應用,實現了智慧服務在住院病區的突破:一是打造多維度、高流暢的人機互動方式;二是建設AI智能大數據應用支持平臺;三是「智慧醫療」功能模塊全面集成。

耗材最高降價81%!涉美敦力、強生、樂普等29家械企

9月29日,據新華日報消息,江蘇開展第二次組團帶量聯盟採購,打響高值醫用耗材治理「連環炮」。據悉,此次帶量採購談判共有107家公立醫療機構參加,其中三甲醫院佔49家、三級醫院45家、二甲醫院13家。參與談判企業29家,囊括國內外所有主流產品市場商,包括美敦力、強生、樂普、雅培等多家行業巨頭。談判主要聚焦在眼科人工晶體類、血管介入球囊類、骨科人工髖關節類3大類300多個品種,年採購金額約10億元。

長三角首個5G智慧健康屋啟用,探路衛生健康一體化

長三角首個5G智慧健康屋在浙江嘉善西塘鎮近日正式啟用。通過提供醫健體融合的健康全周期服務,西塘智慧健康屋形成疾病救治、健康管理和體質監測的閉環管理,開啟長三角健康信息一體化的新徵程。西塘智慧健康屋旨在通過「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平臺,打造健康自檢的載體、自我管理的平臺、健康指導的渠道和信息匯集的環節,實現長三角一體化中嘉善和上海的健康服務資源融合共享。

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晶片,一滴血就可以檢測免疫系統狀況

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晶片,可在幾分鐘內通過一滴血檢測人體免疫系統的健康狀況。該測試使用微流體技術從血液中分離出白細胞,再通過電傳感器檢測出異常白細胞,由此得出免疫狀況。研究人員希望將晶片製成供家庭診所或醫院使用的可攜式設備,有望在2至3年內推出市場。

DEMAC SA啟動首個治療骨關節炎的可穿戴手套啟動先導試驗

9月30日,西班牙DEMAC SA集團旗下的產品研發部QUANTIC NANOTECH宣布,為開展一項新的醫學設備發布前先導試驗,現在向馬德裡部分醫院的患者開放免費治療的報名註冊。由於患者的需求較大,因此開放期截止到2019年10月15日。QUANTIC NANOTECH在上屆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展出首個家用可穿戴式骨關節炎治療手套系統QNANO GLOVE。該公司計劃於2019年第四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發布手部骨關節炎患者臨床研究的第一批結論。 

《ACS納米》:研究開發出可穿戴設備通過弱電刺激生發

近期,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王旭東等人在美國化學學會主辦的期刊《ACS納米》上發表一篇論文,稱其團隊研發出一款能將自身運動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進而通過弱電刺激生發的可穿戴設備。由於電脈衝非常溫和,並且穿透的深度不超過頭皮的最外層,因此該裝置似乎不會引起任何不良的副作用。

紐西蘭為乳腺癌患者開發3D列印乳房假體

紐西蘭的醫療初創企業myReflection表示,正使用3D掃描和3D列印模具為乳房切除術後的癌症患者開發個性化的乳房假體。假體使用了3D掃描技術,來確定外形尺寸,內部設計有內芯,外部使用ISO認證的矽膠材料。據悉其用於假體的材料非常穩定,有彈性且耐撕裂,因此可以使用四年。

Forward Science收購Dental Innovations旗下智能耳機

近日,Forward Science完成對Dental Innovations旗下產品智能高清晰度耳機專賣權的收購。Dental Innovations計劃解決的首要問題是噪聲引起的聽力損失,該公司與一家擁有近100項專利和科學療效證明記錄的公司,花數年時間合作研發出一款智能高清晰度耳機。除開發專利產品,Forward Science還與行業領導者合作,為牙科社區提供高效率解決方案。此次收購Dental Innovations旗下的智能耳機後,Forward Science將這款耳機命名為EarAID™智能耳機,助力牙科專家預防聽力損失。

河南26家企業「飛檢」不過關,被責令限期整改

近期,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30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組織開展了飛行檢查。檢查結果顯示,鄭州安然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鄭州南格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26家企業被責令限期整改。其中,鄭州康德泰口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卓誠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河南裕順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鶴壁市中興醫療用品有限公司4家企業在現場檢查時處於停產狀態,上述企業需經核查符合要求後方可恢復生產。

7000萬安徽人獲醫療惠民「大禮包」,骨科耗材最大降幅95%

安徽省醫保局副局長袁之應公開表示,該局已主動向國家醫保局申請「4+7」擴圍試點並獲得批准,確保在今年12月份落地實施,讓安徽省7000萬參保群眾收穫「4+7」惠民政策大「禮包」。此前安徽省醫保局隨即開展高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談判,實現骨科植入(脊柱)類耗材平均降價53.4%,單個組件最大降幅95%。

東莞市東坑醫院電子支氣管鏡系統採購成交,金額近270萬元

東莞市東坑醫院電子支氣管鏡系統(441900-28-201908-280165-0001)採用公開招標進行採購。採購項目預算金額近270萬元,唯一中標供應商為國藥集團廣東省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肇源縣人民醫院完成彩色超聲診斷儀(二次)採購,金額296.3萬元

肇源縣人民醫院完成彩色超聲診斷儀(二次)採購,包括彩色都卜勒超聲波診斷儀1臺、高檔彩色都卜勒超聲波診斷儀1臺;中標單位為江西帆奇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中標金額296.3萬元人民幣。

長治市人民醫院宮腔鏡等設備採購成交,金額67.7萬元人民幣

長治市人民醫院2019年9月29日委託組織了醫療設備採購項目(宮腔鏡,1套)國內公開招標採購。中標單位為杭州富集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中標金額67.7萬元人民幣。

Planmeca USA推出Planmeca Emerald™ S口腔內掃描儀

10月1日,Planmeca USA宣布推出Planmeca Emerald™ S口腔內掃描儀,這是Planmeca Emerald升級版。據悉,Planmeca Emerald™ S超快圖像捕獲速度比其前身快兩倍半,並且能夠在不到兩分鐘時間內捕獲完整的弓形掃描。

Flow宣布推出其聊天機器人治療師來治療抑鬱症

Flow宣布推出其聊天機器人治療師來治療抑鬱症。該款名為Flow的聊天機器人治療師,每天與用戶進行對話,並提供自助技術、情緒跟蹤、精選視頻、冥想和心理鍛鍊。它幫助用戶了解為什麼睡眠、鍛鍊、營養和冥想是抑鬱症康復的主要支柱,並收集情緒數據以行為療法為模型,提供個性化的反應。

強生推出款鈦合金3D列印椎間融合器DePuy Synthes

強生醫療的子公司DePuy Synthes公布了通過EIT Cellular Titanium 3D列印技術製造的椎間融合器產品組合——CONDUIT,該產品進一步拓展了強生在退行性脊柱疾病治療領域的解決方案。強生公布了CONDUIT植入物的幾大特點:體外研究表明,與常規鈦材料相比,3D列印鈦多孔材料具有納米級特徵,顯示出增加的成骨細胞附著力;孔隙率達80%,人類松質骨孔隙率為50%-90%,CONDUIT孔隙率與之相近;彈性模量類似於松質骨。

3D Systems的VSP骨科虛擬手術規劃平臺獲得FDA許可

3D列印龍頭企業 3D Systems的VSP骨科平臺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510(k)許可。VSP骨科平臺可用於複雜的虛擬手術規劃,並且能夠與3D Systems的3D列印技術想結合,設計和3D列印解剖模型並提供手術指南,輔助手術開展。據報導,3D Systems VSP平臺從25年前開始,到目前已經為12萬多例患者提供了幫助。

AI Medical Service完成4290萬美元B輪融資,從內窺鏡鏡頭中檢測癌變

10月4日,AI Medical Service宣布已經完成4290萬美元B輪融資。投資者包括Globis Capital Partners、World Innovation Lab和ony Innovation Fund。本輪融資後,AI Medical Service進行臨床試驗的推廣,進一步發展渠道、專家人才的收購,以及設備投資和海外擴張。通過進一步的技術開發,該公司希望能加速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

Diligent Robotics籌得300萬美元的種子資金,推出Moxi醫院機器人

10月1日,Diligent Robotics宣布,已經完成了Moxi機器人的測試,這款機器人是為醫院工作人員設計的。該公司還宣布籌集到300萬美元的種子資金。Andrea Thomaz和Vivian Chu在2017年共同創立了Diligent Robotics,去年他們開始在德克薩斯州的四家醫院測試Moxi。該機器人的設計包括移動操作和社交智能功能。

QUT與上海研究人員在布裡斯班耗資30萬美元建立生物3D列印中心

9月30日,澳大利亞布裡斯班的昆士蘭科技大學(QUT)和包括中國科學院在內的上海研究人員已獲得30萬美元的資金,用於建立生物3D列印研究中心。在昆士蘭州立大學成立的人類組織和器官先進位造中的功能性生物材料開發聯合研究中心將致力於創造組織來支持修復衰老的身體。資金來自Palaszczuk、政府,還涉及華東科技大學。

Navigating Cancer完成2600萬美元D輪融資

醫療信息技術公司Navigating Cancer宣布完成2600萬美元D輪融資。本次融資由默克全球健康創新基金(GHIF)和 TT Capital Partners(TTCP)領投,BrightEdg、LabCorp、ORIX Growth Capital和Rustic Canyon Partners跟投。Navigating Cancer將利用本次融資資金加速其醫患關係管理(PRM)平臺的創新發展,為腫瘤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Amboss完成3000萬歐元B輪融資,加速其產品全球推廣

近日,醫療技術初創公司Amboss宣布完成3000萬歐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Partech的成長基金領投,Target Global擔任聯合投資者,現有投資者Cherry Ventures、Wellington Partners和Holtzbrinck Digital參與。融資資金將加速其產品在全球的推廣,並把重點放在美國。此外,這家初創公司還將進一步為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開發其產品,以幫助改善他們的日常臨床決策。

希瑪眼科完成收購上海璐視德醫療全部股權

9月30日,希瑪眼科公布,公司就收購上海璐視德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權於2019年3月26日、2019年4月30日及2019年6月28日刊發公告。此次公告稱,根據收購協議,交割將於收購協議的所有先決條件獲達成後五個營業日內落實及希瑪中國自賣方收到條件達成確認書。

百合醫療擬衝刺A股IPO,接受興業證券上市輔導

近日,廣東百合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廣東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興業證券。從公司創立之初的中心靜脈導管和血液透析導管起步,截止目前,公司已經形成靜脈輸液耗材、血液淨化耗材、護創敷料耗材三大領域,並依託三大領域的技術優勢和豐富的產品儲備,成為上述領域內的一次性使用醫用耗材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微創醫療利潤大漲150%,心律業務增長143%!

近日,微創醫療發布2019年半年報,上半年營收3.93億美元,折合約2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6.7%。值得注意的是,微創醫療上半年實現利潤約4.4億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的1.7億相比,增長151.4%。半年報,心血管介入產品業務、骨科醫療器械業務和心律管理業務是微創醫療的三大業務板塊,其中心律管理業務上半年實現營收約7.6億人民幣,與2018年上半年的3.1億相比,增長了143.6%。

2018年中國骨科植入行業市場:國外企業佔據主導,進口替代逐步推進

骨科植入市場依舊是進口企業佔據多數份額,但隨著進口替代的逐步推進,國產企業的市場份額將會不斷提升,據醫械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骨科植入市場排名前二十的生產企業共佔據57.34%的市場份額,其中6家進口企業共佔據38.84%的市場份額,14家國產企業共佔據18.50%的市場份額。

從細分領域來看,2018年創傷市場國產化程度最高,國產企業佔67.85市場份額;其次是脊柱市場,隨著進口替代的加快,國產企業市場份額逐步提升;國產化程度最低的是關節市場,目前依然是進口企業佔據主導地位。

國家出臺大量政策鼓勵國產創新和進口替代,以期扭轉高端骨科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的局面,再加上國家控費降價的大環境,國產企業將藉助政策和成本優勢取得新的突破,高端骨科植入市場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深圳醫療器械產業規模增長迅速,去年產值突破400億元

2018年,深圳市醫療器械行業產值突破400億元,佔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總規模約8%,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2%。據海關數據統計,2018年1-7月,深圳市出口醫療器械83.5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同期增長7.4%。其中,7月份當月出口13.8億元,增長16.1%。與此同時,2018年深圳市取得一類醫療器械產品生產備案及二、三類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再創新高,已達800餘家。

在醫學影像領域,深圳邁瑞和開立是目前國內彩超行業的龍頭企業;在體外診斷領域,湧現出以新產業、菲鵬、邁瑞、普門等為代表的優勢企業。在高值醫用耗材領域,先健科技、益心達各有千秋;在醫療機器人領域,也湧現了邁康信、桑谷醫療、博為醫療等一批企業。目前,深圳市醫療器械產業主要集中在南山醫療器械產業園、深圳市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園區、光明現代生物產業園、深圳國際生物谷生命科學產業園。

種植牙市場:口腔醫療行業上遊價值窪地亟待開發

口腔醫療行業作為消費升級的重點領域,隨著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和健康、美觀意識的增強,整個市場也在不斷前進增長。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聯合醫趨勢發布的《2019年中國口腔產業趨勢報告》,椅旁數位化、種植、隱形正畸的產業景氣指數排名前三,高於口腔整體行業水平,說明數位化、種植和隱形正畸在成長性、創新性、經營指標和景氣信心方面具有優異的發展前景。

一般來講,種植牙系統由種植體、種植基臺和牙冠組成,種植體是核心,以「骨結合」的方式固定在牙頜骨上,充當人工牙根,再通過基臺與上部的牙冠連接,從而行使牙齒功能。

目前國內市場上種植牙手術的費用大概在8000-22000元,其中種植體作為核心材料,費用最高,一般達到3500-12000元,佔整個手術費用的44%。其次為手術費+麻醉費3000-5000元(25%),修復材料1200-2500元(13%),種植基臺1500元(12%),牙冠分烤瓷牙300-1000元,或全瓷牙1000-2500元(6%)。

2019第二十七屆深圳國際醫療儀器設備展覽會

時間:2019年12月25-12月27日

地點:深圳會展中心

主辦單位:中國醫療衛生行業協會 中華醫學交流學會

承辦單位:上海聚億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同期同地點展會:2019深圳國際醫療器械設計與製造展(秋季)覽會

本次展會主要涵蓋展品有醫學影像、遠程移動智能監護醫療、診斷治療設備、手術器械、病房護理設備及器具、消毒用品、輔助產品、口腔醫療器材、骨科醫療設備、眼科醫療設備、醫療用品及衛生材料、手術室/急救室/診療室設備及器具、醫療信息化硬體、新型醫療儀器和醫用配套儀器、醫療包裝耗財及列印設備等。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期:全球醫療器械公司100強出爐...
    據Informa數據,本統計周期前十名醫療器械公司的總銷售額超過1570億美元,全球共有59家醫療器械公司的收入達到10億美元以上,比2016年多了4個。以下為TOP 10企業名單:在約52000平方米的展區裡,各路機器人「精英」匯聚一堂。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骨折復位機器人等多款醫療機器人亮相。從1小時到1秒 福寧OR眼科機器人創造醫療機器人行業新紀錄近日中國智能服務機器人領域領軍企業中瑞福寧發布了中國第一款能夠完全替代同類人工手術的眼科機器人,正式宣告中國醫療機器人行業加入全球第一梯隊。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9期:中關村科學城打造醫療機器人搖籃...
    中關村科學城打造醫療機器人搖籃 超25家領頭羊雲集近日,海澱區政府專門成立的產業投資和生態服務平臺——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發展有限公司宣布對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進行股權投資,未來將進一步引導產業要素在中關村科學城聚集,形成高端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生態圈。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3期:武漢建立「新冠恢復期血漿儲備庫...
    《規範》明確,本規範是指導醫療器械註冊人起草和撰寫定期風險評價報告的技術文件,也是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機構評價定期風險評價報告的重要依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數據報告》藍皮書線上發布7月4日,「2020年第十屆中國醫療設備行業數據發布大會暨醫療設備售後服務體系提升及持續發展高峰論壇」通過好醫工app線上平臺召開。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24期:高校發明隔離式電子聽診器,微光...
    國家藥監局部署開展2020年醫療器械「清網」行動4月29日,國家藥監局印發2020年醫療器械「清網行動」工作方案,要求堅持「線上」與「線下」聯動、信息與產品結合的原則,強化落實醫療器械網絡交易服務第三方平臺管理責任和醫療器械網絡銷售企業主體責任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8期:醫療器械10月起將有唯一「身份證...
    大力發展高端體檢、健康管理、醫療服務、中醫養生保健、特色康養等醫療健康產品服務。國家藥監局發布國家醫療器械監督抽檢結果9月20日,國家藥監局網站發布國家醫療器械監督抽檢結果。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正畸絲、超聲潔牙設備等22個品種共617批(臺)的產品進行了質量監督抽檢,共47批(臺)產品不符合標準規定。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科大訊飛新增醫療器械研發...
    作為與醫科達齊名的全球放療設備商雙寡頭之一,瓦裡安在與西門子醫療合併之後仍將保留自有品牌,而加強版的西門子醫療預計將在營收排名上反超老對手GE醫療,擠入全球醫療器械公司前三甲,僅次於美敦力和強生。雖然該合併案最終還需要瓦裡安股東會以及歐盟反壟斷機構的批准,西門子醫療也預計該筆交易直到2021年上半年才能最終完成,但該筆收購案被半道截胡或者被反壟斷機構叫停的可能性並不大。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25期: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落戶...
    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落戶深圳 5月8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同意以深圳高性能醫療器械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為依託單位,組建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這是目前全國組建的16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之一,也是廣東第2家、深圳首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14期:便攜「傻瓜式」檢測試劑盒在滬...
    上市後,對醫療物資醫療器械以及衛健委診療方案中的藥品加強監管。一是嚴守質量安全底線,加大檢查抽檢力度;對急需醫用防護物資和疫情所需藥品,實行駐廠監督,確保產品質量安全有效。二是及時派駐督察組,目前為止已派出2批13個工作組;三是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聯合多部門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一批藥品醫療器械違法犯罪行為。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43期:蘋果自製口罩向員工發放,穩健...
    醫療設備公司LumiThera在ELECTROLIGHT研究中招募首個受試者9月10日,醫療設備公司LumiThera Inc.宣布與現代視覺電生理學解決方案供應商Diopsys達成合作,Diopsys的技術可以幫助眼科護理專業人員準確、客觀地測量視網膜和視覺通路功能。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0期:防止先進技術外洩,日本將醫療...
    四川大學亞太經合組織(APEC)醫療器械監管卓越中心正式獲批近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監管協同委員會(RHSC)在全球電話會議上正式全票通過四川大學申報的APEC醫療器械監管卓越中心。這是中國首個醫療器械監管卓越中心。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1期:新冠滅活疫苗開啟Ⅲ期臨床...
    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Ⅲ期)試驗正式啟動日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Ⅲ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啟動儀式在中國北京、武漢、阿聯阿布達比三地,以視頻會議方式同步舉行,阿聯衛生部長向國藥集團中國生物頒發了臨床試驗批准文件。這是中國原創的疫苗首次在國際上開展Ⅲ期臨床研究,中國新冠疫苗在海外開展的第一個臨床試驗。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17期:新冠人源細胞疫苗誕生,咽拭子...
    第二針疫苗是全球首個以人源細胞為載體的疫苗。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新型核酸(DNA)疫苗以人源細胞為載體,把病毒的S蛋白表達在人的細胞膜上,因此能夠極大地提高疫苗的安全性,總體達到快速、安全、高效的治療效果。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期:平安好醫生AI診療系統覆蓋超3000...
    平安智慧城市智慧醫療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共同研發的宮頸癌智能篩查系統,協同其他醫療科技產品在這一世界級人工智慧舞臺上聯合參展,該系統可以通過最先進的卷積神經網絡技術,提高宮頸癌篩查和質控的精度與效率。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9期:我國首臺自主智慧財產權「碳離子...
    藍帆醫療在美國啟動全球研發中心,進行多個領域產品的研發 9月25日,藍帆醫療宣布其第一個全球研發中心正式於美國加州成立。官方稱該研發中心將重點服務藍帆醫療心腦外周介入醫療業務板塊。藍帆醫療美國研發中心由藍帆醫療副總裁、首席研發官王丹表示,該研發中心將在現有的心腦血管介入產品研發基礎上,整合藍帆醫療全球研發資源與技術,在心腦血管、外周介入、結構性心臟病等多個領域進行產品的研發。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26期:全球110個新冠肺炎疫苗競速...
    :8個進入臨床試驗,瞄準9月緊急使用截至5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的官網上已經備案了110個正在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其中已進入臨床試驗的共有8個。繼續推動信息通信行業與醫療衛生機構密切合作,加快智慧醫療、遠程會診、智能影像輔助診斷等推廣應用,支撐藥物、疫苗、檢測等科研攻關,更好服務醫療健康科技創新和一線救治。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6期:中國部隊首次裝備單兵外骨骼...
    10%以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啟用手術機器人 助力提升醫療水平第四代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啟動儀式12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舉行。據了解,達文西機器人是一種高級機器人手術平臺,其設計理念是通過使用微創方法實施複雜的外科手術。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7期:永仁心!國內首款人工心臟產品獲批...
    這是我國第一個植入式心室輔助產品正式上市,將有效填補國內產業空白,推動中國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的進步。新版中國藥品監管App上線,增設藥械化妝品數據查詢9月10日,國家藥品監管局官網消息顯示,新版國家藥監局政府網站移動應用客戶端「中國藥品監管」於近日發布上線。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28期:新冠疫苗最快今年底上市,中國已...
    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批准註冊235個醫療器械產品5月25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批准註冊235個醫療器械產品公告。公告顯示,2020年4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共批准註冊醫療器械產品235個。其中,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134個,進口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38個,進口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62個,港澳臺醫療器械產品1個。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GE醫療推出治療新冠的X射線...
    該AI解決方案是公司重症監護套件2.01中包含的五個解決方案之一,這是業界首個嵌入在移動X射線設備上的AI算法集合,用於自動測量、病例優先級和質量控制。國家藥監局指出,不符合標準規定產品,已要求企業所在地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和《醫療器械召回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要求,及時作出行政處理決定並向社會公布。2020年10月73個醫療器械產品獲國家藥監局批准在10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共批准註冊醫療器械產品73個。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27期:三諾生物12億建iPOCT產業園,FDA...
    長沙高新區新增12個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項目5月20日,在長沙高新區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招商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集中簽約的項目有12個,包括三諾生物CGMS生產基地、明康中錦醫療器械產業基地、都正生物大分子藥物及細胞治療產品檢測平臺項目等,涵蓋醫療器械、生物醫藥、醫學檢測、醫藥研發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