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小清河管理局局長趙延鳳
小清河沿岸是山東近代工業的起源
小清河是山東省境內的一條重要河流,流經濟南、淄博、濱洲、東營、濰坊5市。小清河沿河兩岸曾經水產豐富,五穀豐登,人口密集,工業發達。
趙局長介紹說,小清河東流經歷城、章丘、鄒平、高青、桓臺、博興、廣饒、壽光等縣至東營羊角溝入渤海,流經的城市大多是經濟發展較為快速的地方,如鄒平的紡織業,被譽為「鐵匠之鄉」章丘的手工業也迅速發展起來。
小清河對濟南的發展在歷史上曾經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山東近現代工商業的誕生地之一,帶動沿線經濟的發展,濟南的老商埠也是當時最繁華的經濟特區。
工廠紮根河岸 清河變「臭河」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流域內城市規模的發展和工業企業的增加,小清河也不堪重負,水質日益惡化。加之泉水有時斷流,河水的淨化能力較差,河道淤積越來越嚴重,河水流速越來越慢,導使昔日水清岸綠、風姿綽約的小清河變了「小黑河」。
小清河治理不應相互推卸責任 「自掃門前雪」
2007年小清河濟南市區段綜合治理後,河道水質及周邊環境得到根本改善。對於小清河出現偶發的汙染反彈現象,趙局長表示汙染是長時間積累的結果,集中性的治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然,政府各職能部門要各負其責,更需要企業、居民等社會力量的維護和監督。大家相互協調,相互銜接,而不應相互推卸責任,「自掃門前雪」。
除此之外,小清河治汙應打通「上下遊」。儘管各地陸續建設了不少汙水處理設施,但是很難跟上城市發展的速度,小清河治汙不只是「下遊」的環境保護問題,還涉及「上遊」的產業結構、企業監管、城鄉差距等諸多問題。
小清河復航意義重大 可緩解公路壓力
作為山東的一條內河,小清河連接「山東半島藍黃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在山東省社會發展中佔據重要地位,復航的意義重大。
「小清河下一步恢復航運,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我們也正配合航運部門開展工作,水運是運輸成本和建設成本都最低的運輸方式,適用於交貨時間不急、運輸量大的貨物,也是最環保、最經濟的方式。小清河沿線的很多企業有大宗貨物運輸的需求,而且公路運輸現在已經超負荷,小清河的復航也可以緩解公路的壓力,」山東省小清河管理局趙局長說。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大河,承載著人們兒時的記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提出城鎮化建設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相信小清河經過綜合治理後,能還給大家一個湖光山色,畫舫穿梭的美好景象」,趙局長說。
相關連結:
山東小清河管理局是1996年山東省委省政府集中治理小清河之後,作為工程管理單位成立的,主要負責小清河堤防、水利工程管理和水量的調度。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小清河幹流進行了全線治理,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洩洪能力得到增強。2012年山東省政府批准新一輪小清河綜合治理規劃,提出把小清河流域建設成為沿河環湖大生態帶,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示範區和「藍黃」兩區及省會城市群交匯區新的經濟增長極。水利是其中重要的內容,全省小清河管理單位將以此為契機,積極推動小清河工程建設標準化、工程管理規範化、防汛工作機制化、資源管理制度化、執法檢查常態化等「五化」建設,為改善小清河生態環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