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就在網上流傳過一張中國買房痛苦指數地圖,以80平方米、3成首付、不吃不喝為例,計算攢夠買房首付需要多少年。
圖中以數據地圖的形式形象說明了買房攢夠首付的年限,對比各地的工資水平,一派悽涼。按照圖中的數據,包括香港、澳門、北上廣深等城市是痛苦程度最高的「紅色」警告區域,北京首付居然需要13年。然而這還是2014年的數據,已經時隔三年,經歷了2015年的股災,2016年房地產暴漲,2017年調控重重,人們的痛苦會有著怎樣的變化了呢?
購房痛苦指數,它是一個社會學指標,一般用房價收入比衡量,購房痛苦指數越高,就代表著,我們要買一套屬於自己自住的房子,在其他方面的犧牲就越大。一般來說房價收入比多少,也就意味著你要不吃不喝工作多少年才買到一套房。
在中國北上廣深人群的痛苦呼聲最高,我們就來看看,到底中國主要城市的購房痛苦感放在世界的舞臺上,是個怎樣的水平,真的有這麼誇張,差距真的那麼大嗎?
全球主要城市房價收入比概況(來源:numbeo)
據Numbeo收錄的全球257個主要城市中,我們可以看出,發達國家的主要城市房價收入比都是標綠的,說明比較低和健康;而發展中國家的主流城市往往都是標黃色(代表告警),或標紅色(代表偏高)的比較多。從這個圖中一眼便可以看出,我們沿海地區的城市確實還是比較痛苦的。
2017全球房價收入比排名前20城市(來源:numbeo)
從上圖具體的指數排名可以看出,中國的北上廣深和香港是名副其實的購房壓力大。雖然第一名的痛苦指數實在是可怕,但是明顯屬於特殊情況了。小編不禁為深圳的同胞們感到惋惜,深圳最為年輕化的城市,卻承受著如此大的壓力!
(完)
馬上雙旦就要到來,全國各地聯合居理新房年底促銷活動,可關注居理新房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