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該「繼續存錢,還是咬牙買房」?懂行人:很多人已選錯了

2020-12-06 專聊房君

不知不覺中,2020年已經過去一半。正如筆者年初發表的文章所說,短時的困難對於任何人而言,不過是一個小小羈絆,都會隨著時間而過去。當生活回歸正常後,一邊要忙著找工作賺錢,另一邊還要為不斷積累的儲蓄尋找出路,之所以有如此想法,主要還是擔憂貨幣不斷貶值,讓手中的鈔票「變毛」了。

根據央行數據顯示,從最近3年貨幣供應M2增速看,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別為8.2%、8.1%、8.7%,隨著經濟增速進入「L」型,貨幣供應增速也進入到整體趨緩走勢。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波,貨幣政策出現了轉向。從2020年3月份開始發力,M2增速達到10.1%,4月份11.1%,5月份11.1%,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這一系列雙位數增長,只有在2016年之前的一二十年才有的,此階段也是各類大資產價格飛漲的時代。誰都知道貨幣政策與老百姓錢袋子關係。舉一個簡單例子,假如全社會貨幣總量是1萬億元,一件商品價格是1元錢,但貨幣總量增加到5萬億元時,這件商品的價格可能就是5元左右了,如果你手中有100元,本來可以買100件同樣的商品,現在只能買20件了,按照老百姓的說法,「錢不值錢了」。就2020年來說,從央行官員的表態來看,這種情況還會持續。央行行長在6月18日的陸家嘴會議上表示:

二季度以來我國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呈現出良好的回升跡象。展望下半年,貨幣政策還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將帶動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量將超過30萬億元。

由此可見,經濟恢復發展不會一蹴而就,期間強而有力的貨幣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國家對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定調非常明確,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一句話,要打贏財富保衛戰,必須與通脹賽跑。

那麼,到底選擇什麼樣的標的才能達到財富保值增值呢?從過往的經歷看,適合普通老百姓門檻的並不多,常見的就是買房或者存錢理財。這讓筆者想起了近日一則挺有意思的新聞,根據中青報7月8報導,題目是「一個年輕人去鶴崗買了3萬元房子,幾個月後2.2萬」,詳細內容就不介紹了,大意是該主人公從拉薩奔赴5000公裡外的鶴崗買了一套47平米的房子,沒想到的是,幾個月後轉賣掉虧了8000元,總金額雖不高,但虧損幅度很可觀,在這樣一個地級市買房,能虧這麼多,估計連他自己都有些想不通。從這則報導中也引申出:閉著眼買房的時代過去了。在懂行人看來,很多人已選錯了,先不妨來看看決定未來房價的3大趨勢。

第一, 主觀上,國家一錘定音,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官媒時刻提醒警示。

不得不說,房子作為一種民生商品,政策對樓市的影響不言而喻。隨著房價不斷上漲,「房住不炒」成為本輪樓市調控的新名詞。國家的態度很明確,弱化房子的金融屬性,讓房子回歸到本身的居住屬性。可以說,每年數百次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都是圍繞這四個字來展開的,比如限購、限貸、限售、限價等等,多部門、多管齊下,一城一策,效果是顯著的,當下市場已經處於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早不見以往「兩三年翻倍」的行情。

即使還有一些個別熱點城市,特別是這次市場恢復以來,央媒、黨媒都多次提醒,無論是調控樓市,還是恢復房地產發展,都必須堅持「房住不炒」這個底線不能破,如黨媒經濟日報在7月6日發布的《樓市回暖仍需堅持「房住不炒」》文章指出,「保持房地產政策穩定性、延續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總基調依舊沒有變,「房住不炒」仍然是房地產發展不能觸碰的底線」。簡單說,這個緊箍咒一直會戴著,需要的時候就念一念,一切都得按規矩辦,回到正軌上來。

第二,客觀上,住房供應飽和,住房有效需求直線下降,未來將面臨年輕人管理多套房的情形。

我國房地產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特別快,按照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近40平米,即使存在人與人、家庭與家庭之間的住房差異,但住房總量已經不缺了,西南財大此前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二三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均超過了20%,遠高於國際通行的警戒線。而與此同時,少子化現象則越來越突出。

根據21世紀經濟7月4日報導,根據教育部數據顯示,我國普通小學校數量從30年前的77.6萬所下降到16.01萬所,差不多8成的學校消失了,另據Wind數據顯示,」00後比90後少4700多萬」。 所以,不少網友認為,按照這個趨勢的話,「馬雲曾說30年後,一對年輕人要管理5套房子」的話也越來越有道理。孩子作為未來住房的最有效需求大幅減少,對房地產的影響不言而喻。

第三,M2供應短期升高不代表長期趨勢,未來貨幣貶值速度將趨緩,房價上漲動力衰減。

今年3月份以來M2供應量快速增長,有些人可能產生了一些錯覺,認為寬鬆的金融環境會持續下去。對此,央行負責人易綱在6月18日的表態算是給予了明確回應,「要關注政策的後遺症,總量要適度,並提前考慮政策工具的適時退出」。很顯然,當下的貨幣政策只是暫時的,根據實際需要隨時都會退出。那麼,長期又是一個什麼趨勢呢?

經濟行家黃奇帆先生的話無疑具有啟示意義。在他看來,未來十幾年M2的增速大概等於經濟增速加物價指數。比如說,GDP平均增速為5%,物價指數為2%,那麼貨幣增速就在7%上下,整體看,是遠低於2020年,也會低於最近幾年的增速,貨幣供應將呈現一個緩慢向下趨勢。若如此的話,那也正好驗證了易綱此前在《求實》雜誌上所說的一句話,「守護老百姓手中的錢,不能變得不值錢了」。毫無疑問,對於高度依賴貨幣政策的房地產市場來說,房價上漲的動力也會逐步變弱。

看完政策、人口、貨幣三大因素分析,相信大家對未來的房地產市場有了一個相對直觀的了解。簡單地總結是:房地產難以重複過去的輝煌,就大家關心的房價趨勢來說,各個方面都顯示,暴漲的時代一去不復還,所以,一些人如果還抱著過去的那種思維去炒房,無疑會碰得頭破血流,得不償失

那麼,2020年該「繼續存錢,還是咬牙買房」?

在懂行人看來,貨幣增速趨緩,但絕對數據還是很可觀,何況降下來也不是一時半會,如果選擇存錢的話,還是會有貶值顧慮,存錢顯然不太明智。但如果買房的話,正如前面所說,未來房價大漲的可能性越來越小,需要區別對待,可以簡單概括為4點:

1.帶著自住的目的去買房。隨著北上深等大城市住房市場由「增量」進入「存量」,意味著中國房地產市場將逐步由剛需過渡到改善需求,買過房的人都知道,如果吃了首次置業的虧,那麼,第二次購房一定是非常有針對性,將儘量規避前次買房的各種弊端,所以,未來只有宜居的好房子才適合大多數置業者。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歡,接盤者也會有同樣的想法,如果你現在看中了一套房子,不能人云亦云,可用「條件允許的話,你會不會心甘情願地去居住」來檢驗。

2.迴避收縮型城市,儘量選擇核心城市,若經濟能力不夠,也儘量往核心城市周邊靠。

無論是官方的文件,還是城市發展趨勢看,我國城市化已經進入下半場,人口由「農村進入各個城市」過渡到由「中小城市流入到城市群和都市圈」,也就是進入到「強者恆強」的時代,從這兩年各城市搶人大戰可看出,除了北上一線城市限制人口外,其他核心二線城市淨流入人口出現了井噴,巨大的人流帶來了強大的購買力,對當地樓市支撐最為強勁,此長彼消,一些城市人口也相應減少,很顯然,前者是購房者應選擇的,後者是應迴避的,如果覺得經濟條件達不到,核心城市周邊也是可考慮的,畢竟都市圈和城市圈發展,交通、產業都會外延和外溢,連成一片,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

3.做好長持準備。通過前面的分析可知,即使在樓市熱點城市,房價在3大因素作用下,也不可能延續過去的走勢,政策上、趨勢方面都不會給你短期套現的機會,穩步緩慢上行是大概率,所以,看中一處好房產,就應該做好長持準備,而不是東挪西騰,白費功夫。

4.對剛需來說,先上車,後換座。雖然說房價漲幅變慢了,但對於剛需而言,工資收入未必就能趕上房價增長,比如1套價值100萬元的房子增長5%,總價就增加了5萬,若你每個月8000元的收入增長10%,一年也就增加不到1萬元,如果晚買一年房,相當於一年白幹還倒貼4萬元。對剛需來說,可以在地段、面積上做一些讓步,二手房也沒關係,按經驗來說,買房的頭2-3年是最困難的,挺過去就好了,有房子做基礎,待經濟條件改善時再換房也比較從容。

(提示:2020年房子還能不能買,怎麼買呢?下方專欄為您支招,限時折扣)

學習更多房產和買房知識,歡迎關注本號

相關焦點

  • 未來十年,「咬牙買房」還是「安心存錢」?內行人:很多人已選錯
    房子的問題是每個人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隨著房價的上漲,,早吃螃蟹的人,已經賺得盆滿缽滿。進入社會晚的人要是沒有家庭支持,僅靠個人力量很難買房。至少也得奮鬥多年才能湊足購房首付款。未來十年,「咬牙買房」還是「安心存錢」?內行人:很多人已選錯!變化將在政府法規下進行。
  • 九江人,2020年,選擇買房還是存錢?
    2020年的到來,首批90後也已經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紀。#2020年買房還是存錢#在微博閱讀高達1.5億,對於這個話題,各路網友展開激烈討論。 有的人認為買房子是彈性需求,而有的人認為買房是剛性需求。還有人認為買房就等同於存錢,但存錢卻不等同於買房。
  • 樓市拐點初現,選擇「咬牙買房」還是「持幣存錢」?開發商這樣說
    樓市拐點初現,選擇「咬牙買房」還是「持幣存錢」?樓市降溫既然只是雷聲大雨點小,那麼當前究竟要選擇「咬牙買房」還是「持幣存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妨聽一聽來自開發商角度的觀點。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表示:如今國家經濟發展不再依賴於房地產,這說明樓市調控將會長期進行,一改以往收緊一年左右的時間就放開的局勢。
  • 2020年,買房還是存錢?過來人:兩方面或看出答案!
    2020年,城市中的房產仍然是人們生活中的剛需。房產不僅具備居住屬性,還具備金融屬性。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房產在我們生活中的位置只會越來越重要。 如今,全國城市的房價處於高位。老百姓買房的壓力很大。如今,在城市中大多數人都屬於剛需購房。每一年,剛需購房者都在做選擇題:存錢或者買房。
  • 2020年,買房還是存錢,專家說得對不對?
    「金九銀十」如期而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買房。由於9-10月是營銷旺季,樓市企業通常會提供各種優惠,很多買家會等這個節點開始選房;但今年經歷了「黑天鵝」疫情的衝擊,隨著2020年國家進一步收緊對樓市市場的調控,炒房團的利潤將大幅減少,喊「房產投資」的群體似乎沒有動靜。
  • 買房選西邊的房子到底好不好聰明人都選了它內行人一看就懂
    作者: 品家買房選西邊的房子到底好不好聰明人都選了它內行人一看就懂買房的時候大家對房子的朝向估計也會非常看重所以現在很多房地產建築的房子都是工字型的也就是說裡面4戶房子都是朝南而這個時候我們很多人就會考慮到房子是在西邊還是東邊這個問題了所以大家買房的時候都是選擇哪邊的房子呢
  • 現在買房合適還是存錢合適?
    現在買房和存錢都不是好選擇,在買房和存錢選一個投資模式,好比矬子裡選將軍,兩種投資模式在未來三到五年內都是虧損的命運,如果非要選一個的話,筆者的觀點,存錢可能比買房更好點,最少存錢的話,自己的財富會縮水,但縮水的幅度不會太大,而買房的話,風險會更大。
  • 2020年是咬牙買房還是再等等?馬雲預言未實現,曹德旺一語中的
    進入2020年後,房地產依舊是人們關注的重點,房價的一點波動都牽扯著眾多人的心,而且不少人陷入了糾結之中:作為一個剛需,2020年是「咬牙買房」還是「再等等」呢?想咬牙買房,怕自己在樓市的高位點成為「接盤者」,也怕後期價格回落,自己白白多花了一筆錢。想再等等觀望,又怕樓市再次轉變,房價繼續上漲,總之都在左右為難。說到底大家都是在觀望未來房價的走向,這個問題不光是普通人在糾結,就連業內人士和專家們也是左右搖擺,舉棋不定,過去的一片「看多」聲中,出現了更多不同的聲音。
  • 買房要「買單不買雙」?內行人一句勸告,慶幸自己沒選錯
    買房要「買單不買雙」?內行人一句勸告,慶幸自己沒選錯!買房子是一件大事,也是一門大學問,很多人買房因為不懂這些門道,最後都吃了大虧,白白浪費了不少錢。例如買房的時候在小區的選擇上,就有很大的學問,有經驗的人會貨比三家,但是新手的話,往往會被售樓小姐忽悠,很輕易就交了定金,之後遇到更好的樓盤,後悔也來不及了。另外在樓層選擇上,也是有學問的,有些樓層小編就不建議買,居住起來很不舒服,但是新手的話,可能就會買錯樓層,最後的結果是,一方面自己住起來很難受,另一方面是這樣的房子難以轉手。
  • 經濟內循環來了,存錢還是買房?專業人士提出兩點看法
    1978年迎來改革開放,1992年幾大經濟特區開放,2002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9年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再到2020年經濟內循環的提出。經濟的發展方向從來都不是一塵不變,它是緊跟時代的變遷,和當下的環境做出的調整,當然其中也伴隨著機會。
  • 「人窮買頂樓、人傻買一樓」有道理?懂行人:不少人選錯,吃悶虧
    在2019年以前,買房人其實是不考慮買房過程和買房質量的,因為「炒房」因素的存在,面對搖號、房價倒掛、搶房等頻頻出現的市場行情,買房的基本邏輯是「只要能買房上車就可以了」,誰還在乎買的房子好不好、住起來舒不舒服的問題。
  • 懂行人都選這3款,選錯了挺後悔
    懂行人都選這3款,選錯了挺後悔其實車這種東西,不僅是大多數的年輕人非常喜歡,就連上了歲數的中老年人其實有的也是非常喜歡的。但是你說他們要是喜歡小轎車的話,我們還是能接受的,畢竟不管是在安全性還是其他的什麼方面多是比較好的,但是有的中老年人可能是年輕時摩託車騎慣了,他們竟然喜歡摩託車,當然這個時候他們所追求的可就不是刺激了,而是舒適。
  • 未來5年「買房」還是「存錢」?2019年同樣100萬元,哪個升值快?
    從此之後,房地產業內才真正感受到房地產調控的威力,幾年之內各大城市的炒房者低調了許多。隨著我國房地產的繼續發展,一路從南部沿海發展到東部沿海,再從沿海城市發展到內陸的一二線城市,與之相伴的必然是房價的高漲。只要房價漲了,那就有賺頭,所以不少人再次投入到買房投資的隊伍當中。
  • 繼續買房還是存錢理財?馬雲預言的「十年後房價如蔥」會成真?
    2020年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工作節奏,讓很多原本計劃之內的事情成了泡影。面對兇猛來襲的病毒,國家迎難而上,有效應對,國家寧可犧牲經濟發展,也要力爭人民群眾生命利益。如今國內疫情的硝煙正漸漸消散,經濟恢復正常軌道。
  • 現在還能買房嗎?該咬牙買房還是再等等,王思聰三個字說出了真相
    在過去20年的時間裡,國內的房價主要都是上漲為主的,並且漲幅還是比較大的,不少上班族紛紛表示,房價漲的可以說是飛快,要是工資水平也能跟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就好了,足以能夠看出國內房價的漲幅還是非常明顯的,那麼,現在還能買房嗎?
  • 2020年是留錢還是買房?你選擇哪一個?
    隨著2020年即將進入4月份,想買房的你買了嗎?想存錢的你存了嗎?今年,你想買房還是存錢呢?到底是存錢價值高還是買房升值快呢?一起來看看!    根據聊城目前房價的情況來判斷。
  • 購房者的疑惑:買房還是存錢?經濟環境給出答案
    而這也回答了樓市裡購房者一直疑惑的一個問題,那就是2020年到底是買房好還是存錢好?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是最賺錢的行業,有很多人因為投資房產賺了大錢,所以這就讓大家對於買房這件事更加執著,不管是有沒有居住需求都會惦記買房這件事,畢竟在這個時代能輕輕鬆鬆就賺錢的事情真的不多。
  • 經濟長期衰退房價還會漲嗎 現在存錢好還是買房好?
    在疫情期間,中國經濟發展沒有滑坡,狀況還是挺好的。只是,現在疫情還未結束,很多人不知道該存錢好還是買房好呢?在這個年代,很多人都希望買套商品房。只可惜,房價太高,很多人都買不起。因為新型肺炎疫情的影響,經濟發展有所下滑。很多人都問,經濟長期衰退房價還會漲嗎?當然,這只是一個提問,現在中國經濟發展很好,沒有衰退。
  • ...閱讀最多的文章Top10榜單已出爐:買房不迷茫!合肥人氣小區排名...
    據了解,該小區位於瑤海區,目前有3個戶型在售,價格為16000元/平方米。查看原文>>「長壽層」是哪個樓層?懂行人悄悄入手了!不買則已,買的話一定要買好房子,這是廣大購房者的一致想法,因此在市場上,長壽層也往往很受青睞。
  • 2020年,究竟該堅決買房還是狠心賣房?馬雲王健林不謀而合
    過去,很多人加入了炒房大軍,賺了很多錢,在他們賺錢的同時,也推高了中國的房價。自住房分配製度廢除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一段漫長的繁榮時期,期間價格一直在上漲。在過去,房地產市場非常火爆,在很大程度上處於虛火狀態。畢竟,這不僅是對房屋的剛性需求,也是投機者帶來的虛假需求。對於房地產公司來說,無論是剛需還是虛假需求,只要有需求,就意味著他們可以繼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