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春分裡的詩意

2021-01-08 中國江蘇網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大約為3月20日左右,今年的春分日是3月21日。古詩詞裡有不少描寫春分時節的佳作,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踏莎行 宋 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薜荔依牆,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癸丑春分後雪》宋 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清平樂 宋 王安中

  花時微雨。未減春分數。佔取簾疏花密處。把酒聽歌金縷。斜風輕度濃香。閒情正與春長。向晚紅燈入坐,嘗新青杏催觴。

  漁家傲 宋 陳著

  浪麥風微花霧掃。痕沙水淺溪橋小。屬玉雙雙飛杳杳。山寬繞。新晴繡得春分曉。獨立無言心事渺。曾將宇宙思量了。世變何涯人已老。休煩惱。林泉況味終須好。

  少年遊 宋 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餘薰。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倖、一從君。

  《春分日》唐 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春分》長卿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紹興朝日十首 隋 佚名

  玄鳥既至,序屢春分。朝於太陽,厥典地存。載嚴大採,示民有尊。揚光下蠲,煜燁工門。

  《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畫堂春 仲並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沈一縷嫋爐薰。盡醉芳尊。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雲。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春分
    二十四節氣的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一起學習紀錄片中出現的實用英語表達、感受全國各地多樣的民俗文化,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春分是重要的節氣,是太陽直照點從南半球回到北半球的分界點。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是我們重新理解傳統文化的契機
    二十四節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現代化似乎就是一個取消時間和空間的進程。空調竊取了人們對四季切身的體驗,我們在寒冬臘月裡躲進溫室,在烈日炎炎中吹著冷氣。而冰箱也打破了食物的地域限制,我們可以在冬天的北方大地上吃著反季節的熱帶水果。
  • 春分日你只知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 」了解一下
    又到一年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但是,你知道嗎?也許你只知道二十四節氣,卻不曾了解其背後還有七十二候!按照傳統曆法,一年十二個月,每月二節氣,每節氣三候,每候五日,共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每候有一種特定的自然現象,最早的完整記載見於《逸周書·時訓解》。你知道眼下的春分劃分為哪幾候嗎?春分,初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要打雷並發出閃電。
  • 春分日你只知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了解一下
    又到一年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但是,你知道嗎?也許你只知道二十四節氣,卻不曾了解其背後還有七十二候!按照傳統曆法,一年十二個月,每月二節氣,每節氣三候,每候五日,共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每候有一種特定的自然現象,最早的完整記載見於《逸周書·時訓解》。你知道眼下的春分劃分為哪幾候嗎?春分,初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要打雷並發出閃電。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作為中國古老而科學的「時間制度」,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在觀天察地、認知自然的實踐中創造發明出的一套科學時間知識體系,是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民俗文化的風向標,更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應天時而動,就地利而興。
  • 節氣文化|知道嗎?春分是這些國家的新年!春分文化都在這裡了
    節氣也有搞平均主義的時候,比如春分。春分也稱「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今年的春分是農曆二月二十七日(陽曆3月20日)。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 今日春分:品讀宋代徐鉉詩詞,了解二十四節氣之春分
    觀光君今天帶大家品讀宋代徐鉉詩詞《七絕·甦醒》,了解二十四節氣之春分。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關注觀光君,更多精彩等待您......
  • 二十四節氣列入非遺名錄 能喚回曾經的詩意生活嗎
    中國人從小就會背誦二十四節氣歌。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   古代天文學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就用「土圭」測日影法來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根據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
  • 華夏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與道教經典《淮南子》記載
    道教經典《淮南子》的二十四節氣記載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傳統農學指時體系中最具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十四節氣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到了秦漢時期而臻於完備。在《淮南子·天文訓》中就有關於二十四節氣的系統記載。
  • 二十四節氣之春分:古人的詩作如何寫春分?
    繼驚蟄後我們迎來了今年的第四個節氣——春分。在古代春分不僅僅是一個節氣,還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不會少關於春分時節的詩作,今天我就來分享幾首。在這春分時節,春雨也跟著落了下來,大地上萬物復甦,楊柳扶岸,春分時節後的清明節也將在外的親人都召回來了,這個時令在北方顯得有些晚,此時的南方早已經是春暖花開、萬物復甦、草長鶯飛。
  • 一堂有關二十四節氣的傳統文化課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二十四節氣是很重要的文化現象,是我們華夏民族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結晶,是一部非常大的科學藝術生活大詞典,引導我們科學地、有意趣地生活。」任課老師於紅說。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的美術老師於紅已有30多年教學經歷,近幾年,她和團隊致力於將教學中二十四節氣的內容創造性地轉化、創新性地發展,讓古老的故事「活起來」,提升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理解。於紅正在給同學們上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課。
  • 描寫春分節氣的詩句詩詞大全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詩歌諺語盤點
    今日春分。3月20日前後,為春分節氣。從驚蟄的"桃始華,倉庚鳴",到春分的"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大自然逐漸結束"默片"時代,變得更加有聲有色。春分預示著氣溫升高、春暖花開,古代詩人詞人都會在春分節氣裡吟詩作對,歌頌美好的生活,和抒發自己的情懷。普通的百姓也會有自己的智慧用詩歌諺語的形式記錄二十四節氣。二十節氣與中國的農作物生產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二十四節氣與中秋節有莫大聯繫(上)(中秋文化與洛陽)
    中國先秦史學會原副會長、我市著名文史學家蔡運章說,早在周朝的時候,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二十四節氣這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重要發源地和實踐地,二十四節氣又與中秋節有著莫大的聯繫。
  • 國畫二十四節氣,美!
    親近藝術,感悟生活,享受文化!大眾收藏書畫藝術品平臺,您身邊的收藏管家!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節氣,是中國人詩意棲居的創造,衣食農事,依季候而作,隨時光流轉。
  • 知名畫家梁超進:用繪畫講述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
    2020年疫情暴發後,居家的梁超進萌發創作《二十四節氣》的意念。梁超進說:「賞二十四節氣,品五千年文明。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我創作出《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並拍攝下來發給朋友們分享。我就想著堅持把《二十四節氣》系列一直畫下去。」整個2020年,構思、描繪二十四節氣圖佔據了梁超進大部分業餘時間。
  • 時間裡的中國智慧——二十四節氣
    今天我帶大家領略一下時間裡的中國智慧——二十四節氣的魅力。2016年11月30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在氣象學界,它也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除了立秋吃西瓜、立冬吃餃子,您對二十四節氣還有哪些了解呢?
  • 今日春分,武漢小學生送你一份二十四節氣創意圖
    點擊播放 GIF 0.9M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春天的第四個節氣春分到,燕子回晝夜正平分小麥拔節,萬物競生春天裡和煦的暖陽讓人們的內心變得柔軟細膩春分三候春分有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生,三候始電。
  • 二十四節氣「春分」的由來你知道嗎?
    二十四節氣「春分」的由來你知道嗎?時間:2020-03-20 09: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十四節氣春分的由來你知道嗎? 今年春分的時間是公曆 2020年 3 月 20 日星期五11點48分35秒,農曆庚子年二月(大)二十七號。
  • 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二十四節氣文化
    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二十四節氣文化季節的變化受地理因素所影響使地球的運轉產生氣溫的差異,因此形成氣候的更迭變化,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二十四節氣劃分二十四節氣的劃分是根據季節、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分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作用主要是指導人們從事農業活動。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我一聽,糟了,應該是問節氣的事兒了。唉,媽咪對陰曆、陽曆、農曆、公曆比較暈菜啊,長這麼大了,還是沒有弄清楚他們的計算規則。於是,我裝作很淡定地說:"嗯,今天是4月5日,4月5日陽曆。"然後,我用僅存的一點知識對寶哥說:"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你說的端午節、中秋節、春節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他們的日子都是按照陰曆算的,這個點非常正確,寶哥非常善於思考和總結,寶哥真棒!"連忙對著寶哥,豎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