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聖」範蠡的「成功學」

2020-12-20 騰訊網

作為中國「商聖」和初代「財神」,範蠡的商道總體上強調遵從天道自然,要求樹立正確的重商致富觀念。

範蠡認為,個人、家庭、社會要以農業生產為立足之本。與此同時,他也特別強調產業的多元化,認為多元產業才能致富並提高抗風險能力。

範蠡指出,由於天災人禍,農業收成與穀物價格存在變化。一旦失控,易陷入惡性循環。如果及早準備,並以商業方式調節,則可農商兩利。

範蠡還注意到實業致富與資本致富的聯繫和區別。《史記·貨殖列傳》對此進行總結,繼而提出「本富」「末富」概念。「本富」是指產業資本家以經營農、林、牧、副、漁等產業取得利益,不直接進入市場;「末富」特指商業資本家,主要是在「通都大邑」經營的中介人,其售賣的商品為加工後的各類生活用品以及高利貸等。

範蠡清醒地認識到,在利潤方面,產業不如加工業,加工業不如商業,商業可以通過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遊走獲得暴利,因而「末富」在暴富的程度上要高於「本富」。相較之下,「本富」是「盜利於天」,「末富」在一定程度上是「盜利於人」。

在個人經商方面,範蠡也有一套自己的成功學:

首先,「居善地」,佔據消費、物流的要衝位置。

範蠡在離開越國後,將創業、經商的據點選在齊國,原因就是後者具有較好的生產環境、人文環境。齊國地處山東半島,而且臨海,物資、交通皆便利,是當時諸侯貿易的主要策源地。

同時,齊國具有良好的商業文化傳統。姜子牙開國時,就崇尚簡明法令,民風務實崇利。齊桓公時代,管仲頒布了一系列促進商業發展的政策。當範蠡經營有方而富至千金時,齊人認為他頗有賢能,還特意請他擔任國相,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此後,範蠡移居定陶,也是看中了它的特殊地利:定陶地處天下之中,在齊趙、鄒魯之間,後者都是春秋時期的富強之國,且彼此之間的物產不同,奠定了貿易消費的基石。

其次,把握天地萬物的差異與運行規律,進而敢於反向投資。範蠡強調,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在供需平衡中,供給端貨品過多,物價自然走低;當物價低到一定程度,會影響供給端的貨品生產,從而導致供給不足,物價上升;物價上升,又會刺激供給端生產商品;貨品過度,又會反過來影響物價。成功的經營行為就是把握這種變遷與平衡,根據市場行情與價格變化做到「低買高賣」。

再次,經營高質量商品,加快資金周轉。

《史記·貨殖列傳》在總結範蠡經商成功之道時,認為「務完物」「無息幣」這兩點最為關鍵,即高質量商品易受顧客青睞,又具有更高的抗風險能力。高質量貨物與資金流轉之間容易實現良性互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實現商品和資金的高周轉。

快速的資金流轉,意味著經商者不能一味追求價格的最高點或最低點,而應在適當時候購入、售出。由此,範蠡主張「無敢居貴」「逐什一之利」,即薄利多銷,不可貪利。

最後,在商業經營中要懂得使用和培養人才。

範蠡聲名傳於後世,除了經商有道,還在於他的子孫也很好地繼承了家業與精神財富。史書記載,範蠡最終「年衰老而聽子孫,子孫修業而息之,遂至巨萬」。

據《解放日報》

相關焦點

  • 千古商聖——範蠡
    魯哀公三年(公元前494年),勾踐不聽範蠡勸諫,執意出兵吳國,兵敗會稽山,越國險滅。範蠡、文種便在此越國存亡之際,得到越王勾踐的重用,範蠡傳奇的一生也從這裡開始了。公元前493年,在範蠡的導演策劃之下,勾踐、範蠡君臣入吳為奴。
  • 陶朱公範蠡為什麼被尊為「商聖」?
    在這樣的背景下,從商之人而被稱「聖」自然是其人不僅有非凡的商業才能,更有令世人所尊重和敬仰的商業道德。範蠡被稱為「商聖」正是因為他兼具商業才能和商業道德。範蠡是春秋末期越國的重要謀臣。在越國被吳國滅國時他對越王勾踐不離不棄,一同前往吳國為奴。他向越王勾踐提出了忍辱負重、韜光養晦的復國之策並襄助勾踐取得吳王信任而回國。
  • 「商聖」範蠡何以稱聖?不妨看看他的謀略,發人深醒
    其中有一人範蠡,他被稱為「商聖」,自古能被稱聖者,往往卻是有才學,「商聖」範蠡何以稱聖?不妨看看他的謀略,發人深醒。範蠡其實在歷史上留下了很不俗的威名,「學以報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名滿天下」等讚譽,都能透露出範蠡給後人留下的印象頗為深刻,同時也富有很多證明的豐功偉績。
  • 圍繞「商聖」商道文化 蠡園範蠡文化節開幕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為進一步發掘「商聖」範蠡的商道文化,傳承範蠡誠信經商之道和為商之德,昨天,蠡園範蠡文化節正式開幕。
  • 世人只知「商聖」範蠡,卻不知道他的師父更是厲害
    歡迎來到百家號《老者聊歷史》,今天我們講的是:世人只知「商聖」範蠡,卻不知道他的師父更是厲害,成就都得益於師父的言傳身教。「商聖」範蠡之名想必是家喻戶曉,他憑藉三散家財的故事而深入人心,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以及經濟學家。
  • 南陽府財神廟暨「商聖」祖廟:「文財神」範蠡的故鄉
    府財神廟,又名「商聖」祖廟,是中國古代財神廟的祖廟。位於「文財神」範蠡的故鄉——河南省南陽市區民主街西段、南陽府衙左首,是由古代宮府出資興建,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行政級別最高的財神廟,天下財神廟皆以此廟為源,是南陽商賈百姓祭拜文財神範蠡、武財神關羽、趙公明的重要場所,由於其建設在範蠡家鄉,被各地行商尊奉為商聖祖廟、範蠡宗祠。南陽財神廟歷史久遠,1400多年前酈道元《水經注》中對其既有記載,時稱範少伯廟、範大夫祠。
  • 「商聖」範蠡 的財富「散聚」之道
    一年後,富戶帶著借據出門討債,不慎將包裹掉到了江中,幾十萬錢的借據和路費都沒了,恰好走到範蠡家,在沒有借據的情況下,範蠡不僅連本帶息還了錢,還額外贈送一筆路費給這名富戶,由此,範蠡的仁信之名廣播天下。之後,範蠡為了擴大生意,三次短缺資金,各富戶均主動送錢上門,幫助範蠡度過了危機。短短幾年時間,範蠡就成為齊國的首富,家資巨萬。
  • 走進商聖苑,感悟商聖靈氣
    商聖苑是「商聖」範蠡的紀念地,範蠡是春秋末期楚宛三戶人,到越國後從軍為上將軍,著有範蠡兵法,世稱兵家奇書。從政為相國,在越國危亡之時輔佐越王治國興越,稱霸諸侯,在商聖苑中我們可以領略到商聖範蠡的傳奇人生,品味歷史悠久的商聖文化。
  • 範蠡有一套怎樣的「成功學」
    範蠡的善行還不止於此,在範蠡的公司裡,最寶貴的資產其實是無形資產,範蠡的商業智慧,但範蠡的慷慨不僅表現為「千金散盡」,更表現為他連這些,「無形資產」都想要散給別人,最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範蠡念念不忘把經商的智慧,和經驗傳授給窮人。
  • 商聖《範蠡》的經商思想,宅家無事,可聊以心慰
    範蠡為中國早期商業理論家,楚學開拓者之一,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被後人尊稱為「商聖。自號「陶朱公「 範蠡經商思想: 《五字商訓》:天,地,人,神,鬼。
  • 範蠡與西施-為了成為商聖,犧牲了兒子
    範蠡離開越國之後,來到楚國隱居,靠著經營有道很快富甲一方,範蠡又說做官做到相國,現在財富又富可敵國,極盛之時必定走向衰敗,就把所有財富贈送左鄰右舍。 遠在臨淄的齊王也聽到了範蠡的名聲,派遣使者請他去王都為相。他說:「我是一介商人而已,不敢勞大王厚愛。所有的財富願贈送國庫,還請大王開恩,放草民隱居,日後不要再打聽,草民必定感恩戴德。」齊王應允。 範蠡散盡家財之後,輾轉隱形埋名來到了定陶,開始第三次白手創業。發財後富而好德,與人善仁。人稱陶朱公。
  • 為什麼範蠡被稱為"商聖"?
    為什麼範蠡被稱為&34;?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人才輩出,數不清的人物登上歷史舞臺,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被稱為&34;的範蠡。範蠡字少伯,春秋時期楚國人,是中國早期商業理論家,開拓者之一。範蠡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
  • 範蠡靠什麼成為商聖?訣竅很簡單,不怕你做不到,只怕你想不到!
    範蠡在歷史上被稱為「商聖」,直到現在還被很多下海商人推崇,模仿。然而他到底有什麼可值得學習的呢?筆者總結了以下四條。範蠡第一條:經商眼光要獨到。無論做什麼都不能人云亦云,無腦的從眾只會讓自己永遠跟不上潮流的節奏。範蠡眼光就很獨到,能夠未雨綢繆。範蠡做生意進貨都是買一些沒人要的,便宜的商品。
  • 揭秘中國十大巨商之商聖-範蠡(上)
    越國滅吳國後,被授為上將軍,而此時範蠡急流勇退,開始了棄官從商的後半世的生涯,因為善於經營而成為巨富,名聞天下,範蠡後來為什麼又贏得了商聖和商祖的桂冠呢?這與他特殊的人生經歷,傑出的聰明才智,長期的商業實業的實踐成功的致富要素,崇高的商業精神是分不開的,尤其是他堅毅而博大的個性,成為後世商人從業商道的典範。
  • 「商聖」範蠡十大金句,堪稱春秋戰國第一完人
    範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範蠡是春秋奇人,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浮海入齊」,定居於陶(今山東定陶),自號「陶朱公」,開始了後半生的實業生涯,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被後人尊稱為「商聖」。「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在李白心中範蠡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宋代學者黃震評價範蠡:春秋戰國近五百年, 以功名始終者惟此一人。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範蠡堪稱中國古代少有的「完人」。
  • 「商聖」範蠡做生意、賺大錢的商道「十二戒」!發人深省,學習了
    範蠡,中國歷史上著名謀略家,也是被後世所公認的「商聖」、商人之祖,在幫助越王勾踐興越滅吳、一雪前恥後,功成名就的範蠡選擇急流勇退,其後通過經商成為巨富,自號「陶朱公」。範蠡的經商智慧被後人總結為「十二則」「十八法」「十二戒」等廣泛流傳,以下就分享「商聖」範蠡做生意、賺大錢的商道「十二戒」!並予以精當的闡述,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發人深省,不看虧大了。
  • 從古至今優秀的商人眾多, 為何只有範蠡能被稱為商聖?
    然而,在這一群體中,卻依然誕生出了許多人才,而其中較為著名的,便有商聖範蠡。他之所以會被尊稱為商聖,則與其本人的所作所為有著直接關係。商政一體的身份增加了他的傳奇色彩自從古代封建社會政權建立以來,商人這一群體就不受待見,不但受到來自社會的歧視,還飽受政府的打壓。雖然有不少商人在物質生活上不愁吃穿,但精神上還是不免產生空虛之感。尤其是做官作為古人的普遍夢想,更是使得無數人為其奮鬥,商人自然也不例外。
  • 紹職院建「範蠡商學院」孵化越商·杭州日報
    紹興職業技術學院「範蠡商學院」日前揭牌,這是全國高校首家以「範蠡」命名的商學院,紹興市範蠡研究會同時啟動籌建。 在商學院教師基礎上,紹職院聘請了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南開大學教授孫立群等一大批範蠡商道研究專家擔任客座老師。通過舉辦「商聖文化節」,開發《範蠡商業智慧》校本課程,開設「範蠡特色班」,鼓勵學生在創業中實現人生價值和理想。
  • 「商聖」範蠡作為天下巨富,為什麼救不了二兒子的命
    春秋時,範蠡的二兒子殺了人,被囚禁在楚國。富甲一方的他,讓小兒子帶著一千兩黃金去救人。生死關頭,他的大兒子卻不服氣,質問:「憑什麼是弟弟去,不是我去救二弟?」在他看來,自己是長子,這種家中大事應該自己挑大梁!為此,他覺得恥辱,甚至還揚言要自盡。範蠡只好讓他去。沒想到,這一換,果真害死了老二。這是怎麼回事呢?
  • 南陽理工學院範蠡商學院:商聖理念哺商科 創新發展育陶朱
    「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這是世人對南陽「五聖」之一範蠡的高度讚譽。範蠡的商業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已經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符號之一。作為商聖故裡的高等院校,南陽理工學院為適應新時代學科專業建設新形勢,大膽改革,在原電子商務學院和經濟管理學院的基礎上,通過優化重組,成立了新的範蠡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