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關注【鄉村關中】, 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精彩。
過去,在農村有很多親姐妹嫁到同村,也有嫁到其他村,這種現象在民間沒有固定的說法。我們小時候,最喜歡走親戚,到舅家、姨家、姑家,還有其他親戚家,這因為到親戚家都能吃到好多零食,還有美味可口的飯菜。可現在,農村婚齡男女都自由戀愛了,姐妹嫁同村的人很多,有嫁外村、外鄉的,有嫁到城市的,還有人同村同組嫁過去,現在結婚嫁娶的地理現象發生很大的變化,處於多樣性。那麼,農村親姐妹嫁到同村好嗎?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結合關中地區農民結婚實際,談談我們這裡農民的認知,和大家分享本地風俗。
第一,親姐妹嫁同村的人很多。
過去,農村人對親姐妹嫁同村,民間有些說法,那時大多數婚齡女青年出嫁,都是媒婆說媒成婚的,到發婚嫁年齡遇到合適的男方,也就嫁了過去,但基本上都人為地避開了同村的這種現象。因為民間說「少見面,多稀欠」。少見面,親姐妹們間自然珍惜感情,農耕生產生活,姐妹間相互幫忙,有什麼困難,伸手及時幫忙解決,真應驗了農村人所說的「遠親不如近鄰」的事實。這樣嫁在同村,親姐妹兩家人,親上加親,相互都能隨時隨地幫忙。
第二,親姐妹嫁同村要處理好關係。
親姐妹嫁同村,相處近了,有可能天天在一起,相處時間長了就難勉發生矛盾。因為過去在娘家長著的時候,姐妹之間不存在經濟往來,現在各自成家後,就存在這樣那樣的經濟往來,往往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因為在日積月累中,就會在某一天爆發,而產生深層次矛盾。所以,嫁同村的姐妹之間,要慎重處理雙方家庭的關係,處理好交往的事情,有什麼矛盾和心結,都要隨時處理好,這樣就能避免尷尬和矛盾的發生。
第三,現在姐妹嫁同村關係也疏遠了。
如今,農村人為了更好地發展,都選擇外出務工增加家庭收入,平時除了節假日回到農村後相聚,平時也很少見面,有事都通過視頻、打電話等通訊形式交流。有的姐妹嫁同村,因在城市務工,一年到頭都不見面,有時過年回家也就短短幾天時間,因為相互接受的外界思想和文化不同,隨著時間推移,各自的想法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即使相互來往交流,吃頓飯,聊聊天,拉拉家常,再親的姐妹關係也因為來往越來越少,關係也疏遠了,以至於感情變淡,親情疏遠。
第四,農村生活攀比風氣讓嫁同村姐妹難堪。
過去,農村人各家各戶的經濟條件都差不多,交往也多,感情深厚,親戚間彼此沒有什麼隔閡。而今天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親戚間相互攀比的風氣在農村盛行,很多人難以接受,而又不得不接受。親姐妹嫁同村,在一起聊天、幹農活時,都會聊到自家買房、買車,兒女學習等方面的事情,雖然是親姐妹,但各自的家庭經濟收入不同,一個人家庭經濟優越,一個人稍微差些,經常見面說這些話,差得一方就很反感,以為姐姐,或妹妹在自己面前炫耀,這樣時間長了,親情就會發生微妙變化。
總之,農村親姐妹嫁同村的現象很普遍,沒有什麼民間講究,至於好與不好,要看姐妹間怎麼處理親情關係,如何處理家庭問題。從整體上來說,親姐妹最好不要嫁到同村,這因為不住同村,兩人平日見面少,每隔一段時間見一次面,相互感覺很親近,感情也好,家庭間經濟交往少,發生不愉快的事情也少,就能更好體現出親姐妹間的感情。農閒時,相互去家裡住幾天,其樂融融,這樣能有效增進姐妹間的情感,也能更好地讓姐妹間的親情牢固。
我是職業農民【鄉村關中】,我們一起關注「三農」動態,解析「三農」熱點,剖析「三農」萬象,探索「三農」規律,推動「三農」發展。你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