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辦白事時的怪現象,有人說這麼發展下去不好,你覺得呢

2020-12-11 貢菜哥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理,無論是誰都無法躲過這一天。關於生死之事,有很多忌諱,尤其是在農村,如果有人去世,關係的事情非常多,從去世到下葬,整個過程要持續7天左右,在這7天之中,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事情需要安排。也就是說辦白事,需要大量的人手,而這些人手一般都是同村的鄰居,或者是好朋友親戚。有些地方幫忙的,往往都是同村的鄰居而親基本上不會上手幫忙幹活。所以到辦白事的時候,就是考驗一個人在村裡為人處事的時候,有些人雖然平時相處的不好,但是一旦遇到這種事情都會出手相助。

就算是有些老人不能幹活了,他們會到跟前站一站,也表示一種相助,這就是所謂的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什麼都沒有就幫個人場。村人尤其注重這一點,如果哪家人辦白事,沒有幾個人在旁邊站著,那別人就會說這家人緣不好,因為別人辦事的時候他家沒人去,所以他家辦事的時候也沒有人願意來。就衝著這一點很多人,就算是在外地家裡有人去世,也會想方設法趕回來,為了就是有一天自己辦事的時候也有人前來幫忙。俗話說死者為大,凡是關係到喪葬的事情,在農村人的眼中都是大事,就算你手上重要的事情都要放騰出手來,既表示對前人的尊重,也是一種人文關懷。

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村辦白色的程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相較於以前很多規矩都省略了,即便是如此,辦一次白事經歷的事情也是比較繁瑣比較多的。而且人們的生活水平,在逐漸提高,一些新的事物也被逐漸的加了進來,尤其是這兩年農村辦白事出現了兩個比較奇怪的現象,而且愈演愈烈,相互之間已經成了攀比之風。所以很多人就說對於這種現象是不是需要幹預管理一下,畢竟這麼發展並沒有帶來什麼好的結果。

第1個現在人辦白事講究排場。以前辦事只要有個草臺班子能吹響,在下地的時候能有這哀樂就可以了。而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高檔的樂隊走進農村,有的樂隊動輒都是幾萬塊一場,原本是為了祭奠死人的,卻成了活人的攀比。而且還有很多人認為,如果別人家請的歌舞團比自己家的好,自己會沒有面子。而且會被別人說自己不捨得花錢,不孝順等等。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真正的孝順與否不在於死後辦事是否風光。與其想辦法在死後風光大葬,不如在生前的時候好好對待老人,這樣來得更加實在一點。

第二個大量的煙花爆竹被用在了葬禮之上。以前燃放煙花爆竹都是很少,即便是辦喜事,也沒有多少煙花爆竹。而且現在在農村,喪事相對於喜事而言,其中注意的細節更加多,所使用的東西也更多,就以煙花為例,很多地方下葬的時候都會燃放大量的煙花,有白天放的也有晚上放的,鞭炮就更不用多說,基本上每個節點都會放鞭炮。有的地方辦完事,之後村邊的道路上會有一層厚厚的鞭炮皮。對於這種現象,還是需要稍微幹預一下的。

農村有著很多的規矩和傳統,有些需要傳承有些則需要擯棄,關於農村存在的幾種不好現象有哪些,歡迎評論留言。圖片素材來源網絡,文章由朱家百曉生原創

相關焦點

  • 在農村,辦喪事時出現這兩種讓人氣憤的現象,真該有人管管了
    小編參加過幾次村裡的白事,村裡的人會自發去幫忙,不僅會主動把自家的桌椅板凳借出來,還有人專門收禮記帳,有人端茶送水,有人洗菜做飯等等,確實幫沉浸在痛苦中的主家減輕了不少壓力。
  • 農村怪現象「喜事不來禮要到,白事不來禮不收」,這有啥講究嗎?
    這已經到了12月底了,馬上就要到2021年了,時至年底農村裡也迎來了很多的喜事,畢竟在農村裡,農民都是喜歡在冬季舉辦婚禮,第一是農村裏白喜事都是在家裡辦酒席,那麼菜在冬季就能放的時間長一點,這一點要比在夏天的時候要節省成本的,第二就是大家常年在外地打工,這年底了,大家都返鄉了,參加婚禮的人多了,那麼就是一個熱鬧,但是要是沒人的話,那事主的臉上多少是掛不住笑容的。
  • 農村怪象:辦白事時人們大多會去幫忙,可辦喜事時為啥不積極?
    文/玉濁清農村怪象:辦白事時人們大多會去幫忙,可辦喜事時為啥不積極?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會發現農村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並且農村也有了漂亮的小洋樓,人們也開啟了小轎車,農民們也有了精緻的面容和華麗的衣裳,從外表上來看跟城市人毫無差異。與此同時,農村也有很多的怪相我們都知道,農村的民風比較淳樸,一家有事十家幫,鄰裡之間也特別的和睦,風土人情的風味比較濃厚。
  • 農村辦白事,新增的這幾種做法,被村民直言:純粹是「胡鬧」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死者為大",過去辦白事,孝棚上面會寫上三個大字」當大事「,孝子是什麼也不要做,盡心守靈即可。白事自然也是一派肅穆的景象,這也是出於對於逝者的尊重。但現如今的一些農村地區辦白事,跟過去完全不一樣。
  • 農村白事沒必要存在的2個現象,很多人不能接受,但也無可奈何!
    就拿農村作為一個例子,按照以前這麼多的風俗,要是農民朋友遇到了這樣的事情,肯定就是把附近的鄰居,還有身邊的一些近親叫來幫忙,等到事情都辦理的差不多了,就把這麼多人都留在家裡吃飯,這已經是很傳統的事情了,如果是白事的話,那就更加需要重視。
  • 農村白事出現3種,鋪張浪費現象,娛樂班要不要取消?
    而且這則新聞也讓鄉村舉辦「白事」現象風口浪尖,很多人覺得鄉村辦「白事」時可以進行簡約處理。如今,在農村有兩種更重要的情況,即「喜事」和「白事」。而且在網上也有很多人提到最近幾年,在農村地區「白費」的感覺有點鋪張浪費。就連不少網友都在網上留言,可以讓農村辦「白事」的時候也能進行簡辦。不要鋪張浪費,提倡厚養薄葬。
  • 入冬農村白事多,新增的3種白事「怪象」,讓農民怒斥傷風敗俗
    農村人對白事特別重視,不管誰家有白事,村民們都會前去幫忙,但是最近幾年農村白事新增的這三個怪現象,卻讓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反感起來,還有一些農民怒斥這三種現象簡直就是傷風敗俗。那麼分別是哪三種怪現象呢?你們那裡有嗎?
  • 農村的嫁娶酒宴很少有人去,而為何白事就要大老遠的趕回去呢
    農村的嫁娶酒宴很少有人去,而為何白事就要大老遠的趕回去呢婚喪嫁娶、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每個家庭不可避免的都是紅白喜事,而且這也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時刻,尤其是對於那些熟懂人情世故的農村人。
  • 農村辦紅事很少人幫忙,白事為何幫忙的人很多?
    提要:農村辦紅事來幫忙的人為何沒有白事的多?農村紅事不幫忙,白事有多遠都會回去幫忙,這是為何?其實這種現象在農村確實是能夠見到的,這裡包含了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紅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喜事,像結婚、生子、祝壽這些都是喜事。「白事」指代喪事。現在正處於農曆臘月,農村辦喜事的最近也是特別的多,年輕人結婚、定親、相親的尤其的多。但是為何在農村會有紅事沒有白事幫忙的多的情況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 近年農村,越到冬天,辦白事的頻頻出現,到底為啥?答案來了
    文/豬友巴巴近年農村,越到冬天,辦白事的頻頻出現,到底為啥?答案來了眼下,雖然正處於三伏天,可是,前不久回家家鄉,村裡的老人在樹蔭下聊起了去年冬天過世的劉大爺,他們說著劉大爺的一生,惋惜劉大爺正要享福的時候,撒手人寰了!的確,對於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來說,每當年前的一段時間,村裡經常會有老人過世,有時也聽父母說,「老人倘若過了冬,接下來就穩當多了!」
  • 農村辦白事興起4個「新怪象」,農民倍感頭疼,專家連說荒唐!
    不過,現如今農村喪葬辦白事,除了火葬、土葬之爭外,又出現了一些「新怪象」,讓農民倍感頭痛,專家連說「荒唐」。看看你們那有這些現象嗎?但是,現在一些地方辦喪事,卻像辦喜事一樣,出現了歌舞團的身影。前段時間網上有段某地農村辦喪事的視頻,主家請了歌舞隊,在喪事上播放喜慶的音樂,到了晚上,還有衣著暴露的女演員,大跳熱舞,簡直少兒不宜。 有人可能說了,一些地方有「喪事喜辦」的習俗,但像這樣喪事上「勁歌熱舞」顯然不合適吧?
  • 農村白事為大,2個怪象卻愈演愈烈,專家費解:喪事也能這樣辦?
    在我們印象中的農村都是親戚之間互幫互助的,雖然現在因為某些利益關係,農民之間的關係有些淡薄,甚至親戚之間因為一點金錢利益,就鬧得面紅耳赤,翻臉不認人的很多,但是在一些大事兒上,大家都是統一戰線,而值得一說的也就是在農村辦「白事」,人生經歷的莫過於「生老病死」,婚嫁喪娶更是大事兒。
  • 農村人講究「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這是為啥?
    現在我國大多數農村的農活已經告一段落,農民也進入到了休養生息的農閒季節。隨著冬天的到來,農村的紅白事也多了起來,農民最講究「禮尚往來」,所以當別人家有紅白事的時候不僅會去幫忙,還要送上禮錢,在農村中關於紅白事的講究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那麼這是為啥呢?
  • 以前農村有白事,村民都會自發去幫忙,現在為何有人不願意去了呢
    農村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農村居民都會自覺去遵守。比如,農村居民有人過世,事主的家人吱一聲,大家都會去幫忙(不去不行嗎)?其實這種現象,是和以前的傳統習俗有關。如果不是很親的親戚,多數的人,是不會千裡迢迢地往家中趕,只要家中有人代表也就行了,自己回家一趟花費多就不講了,工作可能都會丟掉。●以前農村的白事,在農村居民們幫忙之後,也會簡單地張羅幾桌,來答謝村民的友好互助。
  • 農村辦「白事」,從一碗大鍋菜變成了酒席,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農村辦「白事」,從一碗大鍋菜變成了酒席,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若論人情世故,農村人絕對是比較講究的。在農村人與人之間利益關係很少,而人情關係卻錯綜複雜。因為生活群體固定,生活環境也比較穩定,鄰裡之間要麼沾親帶故,要麼日久生情。
  • 「白事到、紅事叫」,已經成為農村常見現象,這是為啥?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白事到、紅事叫」,已經成為農村常見現象,這是為啥?紅白事在農村是被當做最為重要的事情來進行的,在這些事情進行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人參與,因此場面往往非常大,在老農口中有著這樣一句俗語:「白事到,紅事叫」,來看看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從整體上看這句話是來形容幫助的人,在面對紅白兩種事情的動作不同,這裡面為什麼有著如此大的區別呢?還是要從具體的局面來進行分析。
  •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要趕回去,是有什麼講究麼?
    在農村鄰裡之間最講究互相幫助了,一般是一家有難,街坊四鄰都來幫忙,尤其是紅白事。而在農村裡有一個習俗,那就是紅喜事不主動去幫忙,而白喜事只要受到邀請,那就算是離家再遠也要趕回去幫忙,這是為什麼呢?首先,紅事不幫忙的主要原因是,大多家庭辦喜事都去飯店定桌了,沒有必要那麼多人幫忙了,況且,對於喜事,人不到禮到了就可以說的過去。但是白事是很突然之間發生的,在家人去世後人們還沒從悲痛中走出來就要忙著辦喪事,根本也沒有精力去想著找誰幫忙,並且,孝子要守靈,不能離開棺槨周圍,外邊的需要很多人幫忙。
  • 農村白事興起3股「怪風」,農民哭笑不得,只能跟風效仿
    農村中的講究很多,不少祖上流傳的規矩依舊流傳至今,尤其是紅白喜事上更是如此。如果是喜事,主家就會上門請上親友、賓客見證喜慶的時刻;如果村子裡誰家有老人離世了,和家主關係比較近的人就會主動前去幫忙,共同將逝者的葬禮舉辦下去,讓其風光離開。
  • 農村新怪相—「喪事喜辦」,旁人很驚訝,但村裡老人有話說
    文/大海棠身在農村,對於農民而言,一輩子最重要的大事一般就是兩個:紅事和白事。而農村家庭不管是有紅事還是白事,都會去隨份子,參加一下。而除了參加的人,還有不少家庭也會義務幫助主家,忙前忙後。其實在農村,紅事和白事都會被歸結於"紅白喜事",為何喪事也會被說為"喜事"呢?其實在很多農民的思考中,人老了自然離世,壽終正寢離開這個世界,其實對於這個人是值得高興的,但雖然這麼說,留下的後代們還是比較悲傷,所以喪事的基調還是悲傷的。
  • 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原因在這裡!
    在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要回去,其實是這和農村的習俗有著很大的關係,農村有句俗話叫「紅事叫,白事到",意思是說,如果家裡面有什麼喜事,比如娶兒媳婦嫁閨女,孩子百日宴等,像這樣的喜事都要下請帖,或者是登門告訴一聲,以表示禮節,現在有電話方便了,打電話告訴一聲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