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原因在這裡!

2020-12-11 老梗聊生活

在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要回去,其實是這和農村的習俗有著很大的關係,農村有句俗話叫「紅事叫,白事到",意思是說,如果家裡面有什麼喜事,比如娶兒媳婦嫁閨女,孩子百日宴等,像這樣的喜事都要下請帖,或者是登門告訴一聲,以表示禮節,現在有電話方便了,打電話告訴一聲也是可以的,反正需要主家提前通知,否則就算人家知道,也不會親自登門去,但是白事就不一樣了,如果家裡面有了白事,不需要親自通知,左鄰右舍的鄰居也會自願登門幫忙,不用主家說什麼,所有的事情都會有人替你去做,形成這種風俗的原因有下面幾點。

第一,家裡有白事不回去,會被村裡人看不起。

在農村,家裡或者是親戚家有白事,事主來報喪後,無論是在多遠的地方上班,在農村死者為大,都要趕在埋葬的前一天回來,如果不回來,那就會被村上的人或者是親戚看不起,覺得你這個人不知道好歹,沒有一點親情,家人離世,正是需要親朋好友安慰的時候,正是需要人來說寬心話的時候,這時如果要緊的親朋好友不回來,肯定會讓主家更心寒,你將在背負不孝之名,甚至是親戚會和你老死不相往來,你也會在村子裡被人看不起,沒人願意和你共事。

第二,鄰裡有事不回來,等自己家有事的時候,恐怕沒人會幫忙。

在農村過白事,鄰裡鄉黨都會過來幫忙,即便是在外面打工的人,都會請假回來幫忙,因為中國人以孝為尊,農村人更重感情,同村的人過世自己回來送一程,也表示自己的悲傷和不舍,農村自古以來就有一家又是百家幫的習慣,一家人的力量總是那麼渺小,誰家都會遇上傷心事,這就需要互相幫襯,如果你在外不回來,村裡的老少爺們就會覺得你不懂事故,愛錢,沒有人和你打交道,畢竟人情是一來一往,別人家有事你不來幫忙,等到你家有事的時候,誰還回來幫忙,所以說,無論打工在多遠,都會回到村子裡,主家也會覺得彼此之間的鄉情更真摯。

第三,紅事沒空回來,只要禮到主家也能理解。

畢竟現在農村已經不是靠種地生活的年代了,很多村裡面的年輕人為了生活,都會背井離鄉的去各地打工,誰家有喜事了,託自己的家人去隨上一份賀禮,或者是自己微信發個給紅包,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主家也不會介意你回不回來,知道你在外面忙,路途遙遠,逢年過節回到家鄉的時候,還會給你補上一頓酒喝。

這就是農村的習俗,沒有條條框框的規定,但是在農村人心中就是這麼個規矩,並且世世代代的延續著。

相關焦點

  • 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什麼
    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話有兩個地方說的不對,一個是紅事不幫忙,這不對,農村只要紅事辦喜酒的,像娶媳婦,村裡人也會過來幫忙,都能整的熱熱鬧鬧,所以這麼絕對的說不幫,是有些武斷。另外一個就是白事多遠都回去,這也不對,現在的農村人,也開始有些銅臭味,不是宗親白事,多隨禮而人不回,但要是宗親,一般人都會回,這是目前農村的一個現狀。題主可能更想表達的是,為什麼農村人更傾向於去幫助白事忙而輕紅事?這是什麼原因呢?農人分析,可能是下面幾個原因導致。
  • 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什麼?該看
    導讀: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什麼?該看紅白喜事,對於農村來說都是大事,基本上一個村子的人都會知道,可是現在在農村,誰家結婚了,村上的鄰居很多都不願意去吃酒席,禮錢一給就走了,可是發生白事的時候,即使再忙,農村人都會參加,於是就有了「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句話的總結,可是究竟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情況呢?接下來我們就聽聽老農是怎麼說的。
  • 農村習俗:「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啥?
    不過在農村也有「紅事禮到心意到,白事禮到人不收」的說法,也就是說,紅事如果抽不開身,可以將禮錢送過去,主家不會介意,改天主家會邀約客人再喝上一場酒。白事就不行了,如果你和主家的關係近,卻沒回家幫忙,主家就會記恨於你。
  •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要趕回去,是有什麼講究麼?
    在農村鄰裡之間最講究互相幫助了,一般是一家有難,街坊四鄰都來幫忙,尤其是紅白事。而在農村裡有一個習俗,那就是紅喜事不主動去幫忙,而白喜事只要受到邀請,那就算是離家再遠也要趕回去幫忙,這是為什麼呢?首先,紅事不幫忙的主要原因是,大多家庭辦喜事都去飯店定桌了,沒有必要那麼多人幫忙了,況且,對於喜事,人不到禮到了就可以說的過去。但是白事是很突然之間發生的,在家人去世後人們還沒從悲痛中走出來就要忙著辦喪事,根本也沒有精力去想著找誰幫忙,並且,孝子要守靈,不能離開棺槨周圍,外邊的需要很多人幫忙。
  • 專家不解:農村白事不請自來,紅事不請不去,這是為啥?
    小編還記得,在小的時候,家裡不管是紅事也好,白事也罷,都相當注重規矩,從剛剛出生的孩子,到已經長大,甚至年老的人,都必須掌握紅白喜事的禮儀。以前,誰家要是有白事,各家就會伸出援手,過去幫他們的忙,然而,這幾年農村的人都跑到城市去找工作,很多紅白喜事上的傳統儀式,都慢慢的在改變。
  • 農村辦紅事很少人幫忙,白事為何幫忙的人很多?
    提要:農村辦紅事來幫忙的人為何沒有白事的多?農村紅事不幫忙,白事有多遠都會回去幫忙,這是為何?其實這種現象在農村確實是能夠見到的,這裡包含了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紅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喜事,像結婚、生子、祝壽這些都是喜事。「白事」指代喪事。現在正處於農曆臘月,農村辦喜事的最近也是特別的多,年輕人結婚、定親、相親的尤其的多。但是為何在農村會有紅事沒有白事幫忙的多的情況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 「白事到、紅事叫」,已經成為農村常見現象,這是為啥?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白事到、紅事叫」,已經成為農村常見現象,這是為啥?因為農村的傳統氛圍比較濃厚,因此在對於一些事情的總結上非常流行,也是從中流出了很多俗語,這些話多數都比較有趣,關於農耕和養殖的方面能夠給人帶去不少啟發,但是和生活有關的俗語,則是會指引農民朋友們做出最好的選擇,而在農村兩件大事中的總結,也是存在著不少俗語,來幫助在這件事情中獲得最好的做法。
  • 農村講究「紅事出錢,白事來人」,不管距離遠近,都得回村幫忙?
    不過還有一些習俗,卻深扎在農民的心裏面,就是無論誰家辦白事,不管距離的遠近,都要趕回到農村老家去幫忙。因此在農村也流傳有這樣的一句順口溜,叫做「紅事花錢,白事幫忙」。確實,只要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都會有這樣的親身感受,如果自己外出打工或者辦事,而村裡誰家辦喜事的話,可以打個電話問候下,然後讓熟人或者親戚幫忙把隨禮的錢墊上,本人可以不用回來,而主家也不會覺得你沒有情義,不懂得人情世故。但白事就不同了,村裡如果有人去世的話,那麼無論是遠在千裡之外,還是在奔馳的火車上,你都要趕回來幫忙,幫到過世的人入土為安為止。
  • 在農村,紅白喜事都是大事,白事不用叫,別人都會來幫忙,為啥?
    農村是個沒有陌生人的地方,在這裡生活的孩子都是長輩看著從小長大的,彼此之間有忙就忙,沒忙平時大家就會聚在村口巷尾的嘮家常,說八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農村還是個人情味特別濃厚的地方,特別是在農村,遇到喜事和喪事這種儀式感很強的大事時,鄉裡鄉親更是第一時間前來幫忙。
  • 農村的嫁娶酒宴很少有人去,而為何白事就要大老遠的趕回去呢
    農村的嫁娶酒宴很少有人去,而為何白事就要大老遠的趕回去呢婚喪嫁娶、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每個家庭不可避免的都是紅白喜事,而且這也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時刻,尤其是對於那些熟懂人情世故的農村人。
  • 農村老人口頭禪:「白事不用請,紅事不請不到」,蘊含了什麼道理
    今天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農村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白事不用請,紅事不請不到,這其中都有什麼講究呢?而農村流傳的一句老話就能夠簡潔明了地概括出來:「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種習俗也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那麼在這句話的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講究呢?
  • 「紅事叫,白事到」農村這些「不成文」的規定,你了解多少?
    但是,在農村有些規矩禮法雖然沒有人規定必須遵守,但是這些禮法已經深入農村人的骨髓成了一個又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所謂「紅事叫」,在農村,家裡的男孩娶妻需要男方在家裡大擺筵席款待賓客,而農村人家大多數是在家裡擺席,因此就需要提前做很多準備工作。
  • 「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農村不成文的講究,有啥道理
    在農村,有兩件事是所有農民眼中的大事,那就是紅事和白事,每當誰家有了紅白喜事,都是免不了要送禮的,紅白喜事送禮的支出佔了農民份子錢的絕大部分。出了送禮之外,如果是左鄰右舍,又或者是親朋好友的話,自然是少不了要去幫忙的,這也是農村人互幫互助的一種具體體現。
  • 有人說,農村「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這回事嗎?
    農村人「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好像專門說什麼人,是說娘舅吧?也不對,紅事(專指嫁女結婚)娘舅是要專門請,不請不會來。白事,到娘舅家報喪也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實際上這也是變相地「請」,按傳統規矩,是請娘舅來驗證去世老人是否善終。
  • 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的冬季總是異常的寒冷,很多人家裡除了土炕之外,幾乎沒有多餘的取暖設施,因此很多農村老人都會在冬季離開,主要是因為天氣寒冷被凍走的。而許多年輕人也選擇在冬季結婚,除了冬季清閒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婚宴剩下的飯菜不容易壞掉。
  • 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到慌」,有啥含義?說的有道理嗎?
    前言: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到慌」,有啥含義?說的有道理嗎?各位農民朋友們好,帥氣的小編又和你們見面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依然是農村的俗語,提到俗語,想必每一位農民朋友都可以說上一兩句。這些俗語有的是關乎我們的生活,有的是關乎我們為人處事,還有的是關乎一些民俗風情。
  • 農村人為啥「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啥講究嗎?
    農村人為啥「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啥講究嗎?在農村卻是有這樣一個說法,如果孩子結婚,閨女出嫁或者是家裡生孩子滿月酒,如果擺宴席一般都是會電話通知對方,而如果是老人去世,或者是三年拜祭,那麼一般都是不通知人的,這在過去一直都是一個傳統,至於為什麼出現這樣一個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 在農村的一個怪現象,村裡人都願意幫做喪事,喜事卻沒人幫忙?
    農村現在發展的特別快,農村也出現了很多新的現象,比如農村的彩禮,農村的彩禮現在真的特別高,一個媳婦怎麼也得十幾萬,要是農民出不起這個錢,那就基本娶不到媳婦了,農村的養老也是一個問題,以前農民的孩子多,老了有那麼多孩子,倒是也不發愁,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一家只有一個孩子,靠著一個孩子養,真的有點吃力,不過農村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辦白事的時候
  •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關於辦喜事,在農村裡說法也比較多,時至今日在國內多數地區依然還保留著「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老規矩,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其中都有啥講究呢?紅事不請不到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說,在辦紅喜事的時候,如果主人家沒有邀請你去幫忙,就不用主動去幫忙。
  • 老話「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究竟有何講究?
    導語:「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農村的紅白喜事,可以說是每個農民一生中的大事。因此,也特別受到農民的重視。自古以來,農村人辦事情就有「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之說。雖然沒有什麼書面上的約定,卻早己成為農民朋友之間為人處事的不成文的規矩。那具體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呢?大家都知道現在辦喜酒的話,都喜歡多叫點人來參加,只不過很多時候由於對方沒時間或者就是覺得跟你關係不太好,就算是請了都不會來的。當然更多請了就會來,只不過不會出現什麼不請自來的情況。這也造成喜酒來的人都會比預計中的要少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