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對婆婆的怨恨能多大?網友:等她老了,我也誇她堅強靠自己

2020-12-18 十月呵護

在婆媳矛盾中,總會聽到一些婆婆說:自己的兒媳婦有多不懂事,有多不孝順。

由於她們年紀大的緣故,再加上戲劇化的演技,常常讓不知道事情真假的親戚或鄰居,認為這個兒媳很不孝順,讓婆婆受了太大的委屈。

然而很多時候,事實的真相是:婆婆不僅不委屈,而且還很「蠻橫」。

@孤獨求月半:老公靠力氣賺錢,每天早出晚歸,孕前期吐了四個月,吐到只剩78斤,生產當天體重不到100斤,生了女孩,每天聽在耳朵裡的都是生女孩怎樣不好,只照顧了五天,每天兩頓粥,晚上涼粥泡熱水,孩子四歲多的時候,一個遠親家的小妹突然離世,因為孩子爸爸在外地工作,所以我拜託她幫忙接一下幼兒園的孩子,她說沒時間,等她老了,我也誇她堅強靠自己。

@水上飄花:有一次跟老公吵架,說到離婚,我婆婆跑到鄰居家去說我壞話,還跟人家狠狠地說:哼,我兒子就該跟她離婚,離婚了什麼也不給她,孩子想都別想,讓她淨身出戶,當時鄰居上初一的女兒忍不住就笑了,她走後小姑娘說,剛才奶奶說跟阿姨離婚的時候,那個表情,怎麼說呢,好猙獰。

@小落葉:我婆婆在我懷孕八個月時候打電話要過來吃飯,老公上班不在家,我自己挺著大肚子做飯,洗碗,切水果,老公快半年沒發工資,靠著我可憐的積蓄供養著,現在九個月了,我所謂的公公婆婆不聞不問,以前一心想把公公婆婆當自己父母對待,現在想想,真天真。

@拉米丸子:婆婆永遠不是媽!現在的她們說著令我們寒心的話,做著令我們寒心的事,還會滿對著滿世界宣揚我們如何如何不好,我甚至能預想到將來,她們又會如何如何說我們不孝……悲催。

總結起來,導致婆媳矛盾有三大原因:

一、婆婆沒有界限感

很多婆婆在兒子成家後,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喜歡幹涉兒子和兒媳的生活,一旦小兩口發生了矛盾,她就會衝上去幫著兒子說話,讓兒媳覺得自己多餘。

二、很多婆婆都嚴重雙標,把兒媳當做外人

有的婆婆對自己的兒子特別心疼,捨不得讓他吃苦,回來做飯也是吃好的,但是對待兒媳又是另一個態度,有什麼事情也是瞞著兒媳,從心底裡把兒媳當做外人看待。

三、男方情商不高,向著婆婆

婆媳矛盾的一大關鍵,還在於男方,如果你的老公,只相信他的媽媽,當婆媳雙方出現矛盾時,一味的向著婆婆,這樣只會加深婆媳矛盾,讓兩人關係惡化。

人和人之間,無論多小心翼翼總會不可避免的出現矛盾,尤其是婆婆和兒媳,兩個以前生活習慣大不相同的人,突然聚集到一起,很容易出現矛盾!

但是我希望每個婆婆都能記住:兒媳嫁到你們家,是要和你們成為親人的,她們不是保姆,你們不應該理所當然的享受她們的孝順,只有你對她好,她才會對你好,也只有這樣的家庭才能和諧!

願天下的每個家庭,都能和諧快樂!

相關焦點

  • 素人婆婆抖音獲贊800萬,看完她對媳婦的態度後,網友:神仙婆婆
    這個問題在微博上面引發熱議,每個網友都發表了自己的見解。素人婆婆抖音獲贊800萬,看完她對媳婦的態度後,網友:神仙婆婆有很多的網友將婆媳關係直接比喻成「三角關係」,是一種「情敵」之間相互競爭的關係。抖音獲贊800萬的婆媳兩人在抖音上面有這樣一對婆媳,媳婦將自己和婆婆的日常點滴都發到抖音上,本來只是想分享一下自己與婆婆之間的相處關係,卻沒有想到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點讚。我認真看了看他們發的視頻,終於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給她們點讚了。
  • 「婆婆一天誇4次鄰居家的媳婦,我說了12個字,她不發一言」
    我記得之前聽一個長輩說,她當初剛嫁進婆家時,就沒讓婆婆進過廚房,包括公婆的衣服都是她洗的。但有一次,她在拖地的時候,聽到婆婆和小姑子抱怨,說她這個兒媳心眼不好,洗衣服故意不洗乾淨,給婆婆臉色看等等,羅列了很多條對兒媳的不滿。
  • 家裡有兩個兒子的,婆婆總會偏心這種兒媳,跟孝不孝順沒多大關係
    當女孩子嫁到另一個家庭裡時,所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的丈夫。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一碗水能端平的婆婆,特別是家裡有兩個兒子的!家裡有兩個兒子的,婆婆總會偏心這種兒媳,跟孝不孝順沒多大關係李奶奶的小兒子這幾年做生意有出息了,為了讓媽媽安享晚年,特地新買了一套房子讓李奶奶住著。
  • 茜茜公主貌美兒媳,無法生育被婆婆怨恨,丈夫拋下她為紅顏殉情
    茜茜公主貌美兒媳,無法生育被婆婆怨恨,丈夫拋下她為紅顏殉情相信很多讀者都看過電影《茜茜公主》系列電影,影片為大家塑造了一個貌美如花而又天真浪漫的公主。然而電影畢竟是經過藝術加工的,與歷史上真正的茜茜公主還是有很大差距。
  • 婆婆在60歲大壽上宣布:由兒媳養老,兒媳怒懟:你沒兒沒女嗎?
    雖說李琳很希望婆婆幫忙,可是孩子那麼小,她自然是不捨得讓婆婆放在老家帶的,也不放心。最終婆婆還是沒能幫忙,反而還在親戚面前說是李琳不讓她帶。既然婆婆不願意,李琳自然也沒辦法去強求,更沒心思去計較那些事情了,只好自己找了保姆白天帶孩子,晚上自己回家帶。日子也就在這樣的忙碌和辛苦中一天天地過去了,但是對於婆婆,李琳的心也就涼了。
  • 婆婆拿兒子辛苦錢打麻將,兒媳勸誡婆婆趕她出門:這是我兒子的錢
    文|七夏01婆婆在晚年空閒時間,跟人打打麻將,放鬆放鬆,這原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只要婆婆做得不過分,我想大部分的兒媳都會睜隻眼閉隻眼,默許婆婆的放鬆方式。畢竟老年人,也該有個自己的興趣愛好。可如今婆婆是拿著兒子的辛苦錢去打麻將,而且一打還不可收拾,那麼這樣的行為,無疑就會讓兒媳各種看不慣。而兒媳對婆婆勸誡幾句的話,多半的婆婆,還會認為兒媳是故意挑釁。然後婆媳矛盾,就此開始。所以婆婆想得到兒媳的尊重,首先自己就要拎得清。拎不清的老人,一般都會讓人左右為難。
  • 兒媳,等我老了,我不需要你!婆婆老了,自打嘴巴,道:我需要你
    老人最想得到的就是子女的關心,可是有多少子女在老人老了的時候還總是在身邊陪伴呢?兒女各忙事業,只有全職的兒媳陪伴身邊。公婆有一子一女,她最疼的就是老公,愛屋及烏,所以我嫁過來後,婆婆也很疼我,她心疼我,怕我累著,所以有什麼事情都是她來做,而我呢,在婆家被寵成了小公主。
  • 婆婆老了,你願意讓她來你家養老嗎?2位兒媳的回答真實又扎心
    婆婆和兒媳因為同一個男人相識,成為一家人,很多婆婆因為兒子而對兒媳很好,會處處為兒子兒媳著想分憂;可也有的婆婆,因為兒子而對兒媳另眼對待,總認為兒媳把自己的心肝寶貝搶走了,讓兒子不跟自己親近了。  生活中有不少的夫妻,因為婆婆而分道揚鑣。
  • 婆婆分家,將房子分給女兒,笑稱:不幫兒媳,晚年她還是要照顧我
    有的女人說,本來以為自己嫁給了愛情,沒想到,遇見了婆婆,從此就等同於遇見了「苦難」。 很多婆婆也全是抱怨,本來以為兒媳能給自己帶來一個大胖孫子,沒想到會花錢會挑毛病還不想生孩子,從此看兒媳就像是看「階級敵人」,日子也過成了悲劇。 看《蘇芩女學館》,一期節目很有意思。
  • 婆婆在你坐月子期間沒有照顧你一天,她老了你會怎麼對她
    二是婆婆怕辛苦,自顧自己的生活,不照顧媳婦坐月子。還有的婆婆和兒媳關係並不差,但是在她的觀念裡,兒子已經長大成人,是可以獨立出去,不需要她去照顧兒媳的。所以當兒媳和兒子遇到什麼苦難的時候,她覺得她沒有義務伸手相助。這樣的婆婆老了以後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真正的思想觀念比較開明,覺得自己和兒子是各自獨立的人,自己老了也不應該去影響兒子的生活。
  • 婆婆不能自理時,你會放下過往恩怨照顧她嗎?3個兒媳說了真心話
    婆婆和婆婆之間的矛盾自古難解,無論有錢有勢,窮有錢,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心結。所以,當你的婆婆在年輕的時候做了一些不能原諒的事,當她80歲的時候,你還會不會捨棄怨恨去照顧她?讓我們共同聆聽這三位女士的聲音,魯大姐:我54歲,已經退休好幾年了。
  • 婆婆住院讓兒媳請假陪床「憑啥請假,我生孩子的時候她又沒幫忙」
    婆媳分歧可是婆婆不滿意,嫌小郝不積極,沒有盡到兒媳婦的義務,每天就過來待一會兒,非要叫小郝跟公司請假來醫院守著她,小郝一聽要她請假就急了,現在年底了正是結算工資的時候,公司裡一大堆事,請假不是耽誤事兒嗎,她和老公商量要不他請假吧,卻是不能讓公公太辛苦,可婆婆卻說兒子是幹大事的人,不能耽誤,老公的小姨也在旁邊應和,說是男人也不方便照顧,還是兒媳婦兒同為女人更心細,媳婦兒就應該孝順公婆
  • 婆婆看我買了新衣服,誇我有眼光,後來才知道婆婆的真實想法
    婆婆看我買了新衣服,誇我有眼光,後來才知道婆婆的真實想法直到現在,拿出我上學時的照片,我也會覺得自己真的是醜啊。我後來上了班,身邊的女同事一個個都把自己捯飭的很漂亮,讓我這個女漢子看著也很是羨慕。當場就有想把自己衣櫃裡衣服都給扔了的想法,好在我有個好閨蜜,聽了我的抱怨之後,就決定要我好好學學怎麼做個漂亮女人。
  • 坐月子婆婆說老了住養老院,摔跤她拿出積蓄,兒媳:不要錢不伺候
    只是有些婆婆,年輕時,仗著自己身強力壯,各種瞧不上兒媳婦。甚至在兒媳婦要求她幫忙時,還口口聲聲說,我有養老金,老了我住養老院,不指望你養老。殊不知,等真正人老,動不了的時候,婆婆卻又開始道德綁架兒媳婦,希望兒媳婦能不計前嫌照顧自己。可人心不是一天就冷下來的,當你需要照顧時,兒媳婦卻早已遠離你而去。
  • 兩個兒子兩個兒媳,婆婆對其中一個能有多偏心?
    文丨橘媽昨天和幾個姐妹聚餐,耳朵裡又灌滿了一些婆媳夫妻之間爭吵的事例,我覺得自己寫作的素材又增加了。其中有個寶媽聊得最多的是她和婆婆以及妯娌之間的矛盾,她現在的生活中,最大的不開心就是這一點了。她身邊有一個孩子,還沒上幼兒園,嫂子那裡有兩個孩子,老大馬上要上一年級,二寶現在還不到一歲。昨天我們約了要出去吃飯,朋友就過去和婆婆商量,能不能幫她帶一會兒孩子,她晚上早點回來再帶。婆婆當時臉就黑了:「沒看到我帶著倆孩子呢麼,三個我能看得了嗎?」
  • 「兒媳,我女兒找她哥借錢咋了」「媽,她拿娘家錢去討好婆婆」
    「兒媳,我女兒找她哥借錢咋了」「媽,她拿娘家錢去討好婆婆」 都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即便這樣,有許多女兒即便自己成家了,可依舊為娘家盡著自己的一份力,我們能理解,畢竟娘家是女兒永遠的家,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有這麼一類女兒,拿著娘家的錢去貼婆家
  • 這兩種兒媳最懂感恩,婆婆遇到了算幸運,對她再好都不覺得虧
    她真是一點感恩心都沒有,好像我天天欠她的一樣……」其實,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婆媳相處最是麻煩。遇到好婆婆和好兒媳,那自然是一團和氣,遇到像我鄰居劉姨這樣任勞任怨的好婆婆和不懂感恩的兒媳,雖然不至於天天大吵大鬧,但彼此也是貌合神離。主要是,現在的婆婆,大多都是出錢出力,所以若能遇到一個懂感恩的兒媳才能一家和睦。
  • 民國惡毒婆婆:兒媳產子後,讓她餵自己兒子,孫子喝米湯,她是誰
    但是,蘇雪林能夠有後來的成就,卻是靠著自己「一哭二鬧三跳井」的抗爭,以及哥哥們的「施捨」換來的。 在民國時期的那個依然男尊女卑的世界裡,只有極少數受過西方思想影響的年輕人才有著改變自己命運的心,而這些人都只是廣大平民百姓中的倉中一粟。不僅僅是窮苦人家,大戶人家的大人們也都依然「恪盡職守」地遵守著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美德」。
  • 婆婆55歲生日,我花600給她買禮物,婆婆:這個兒媳很摳門
    自從給婆婆過完55歲生日後,阿瓊明顯感覺到婆婆對自己的態度變了。以前,她和自己有說有笑,沒事了就習慣拉著自己的手噓寒問暖,問長問短,不明內情的人見了還以為是一對親母女。阿瓊一度也為自己能遇到這樣一個知冷知熱的好婆婆而感到慶幸。可如今,婆婆顯然像變了個人似的。
  • 婆婆怒懟鄰居:你別這樣說我兒媳,我比你了解她
    文/安陽情感屋 圖/影視截圖,非文中主人公聽說過很多婆婆經常埋怨兒媳,卻很少聽說有婆婆會為兒媳無條件護短。甚至有些在婆家常年感受不到溫暖的女孩子當了媽媽,卻還是會對外人說:「於婆家而言,孫子是自己人,兒媳始終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