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等我老了,我不需要你!婆婆老了,自打嘴巴,道:我需要你

2021-01-16 婆媳對話

老人最想得到的就是子女的關心,可是有多少子女在老人老了的時候還總是在身邊陪伴呢?兒女各忙事業,只有全職的兒媳陪伴身邊。

公婆有一子一女,她最疼的就是老公,愛屋及烏,所以我嫁過來後,婆婆也很疼我,她心疼我,怕我累著,所以有什麼事情都是她來做,而我呢,在婆家被寵成了小公主。懷孕後,婆婆很心疼我,讓我辭掉工作在家安心養胎,把我伺候的很周到,我都胖了二十斤了。

對於婆婆 ,我一點毛病都挑不出來,我感覺她對我比對她的女兒還要好。

婆婆總是很自豪地對我說:「兒媳,等我老了,我不需要你!我有兒有女呢,到時候他們伺候於床前,肯定不需要你照顧的。」

婆婆說這些,只是因為她對我的疼愛,我覺得自己很幸福。可是我在心裡暗暗想到:以後婆婆老了,我也要向他的兒女一樣伺候於床前,婆婆把我當成了自己的親女兒,我又何嘗不是把她當成了自己的媽!

就這樣的生活,我們一起過了30年,婆婆老了,癱瘓了,小姑子忙著帶孫子,老公忙著上班,他把這個重任交給了我,因為我一直在家當全職太太,而公公呢,說什麼自己身體不她沒辦法照顧婆婆,自然我是照顧婆婆最合適的人選。

其實照顧婆婆,我很樂意,婆婆這麼多年一直對我很好,她成這樣了,我覺得我應該儘自己的一份兒心。對於婆婆,我洗衣服做飯,擦身按摩,每天盡心盡力,這可把婆婆感動的淚都流下來了。

婆婆一直對我好了,但沒想到我會這樣的付出,她的寶貝女兒,還有她最疼愛的兒子,都沒辦法在床前伺候,而她的老公也推辭不想管她,只有這個兒媳,盡心盡力,一句抱怨都沒有,她能不感動嗎?

婆婆半開玩笑的道:媳婦啊,媽在是自打嘴巴了,媽當年說不需要你,以後用不到你,可是現在用到了,我需要你。有兒女能怎麼樣呢,還不如你這個兒媳親!兒子女兒親能怎麼樣?他們不管我,只知道忙於工作,還是你好,你對我噓寒問暖,無怨無悔伺候於床前。

我拉著婆婆的手,告訴她:媽,你兒子女兒雖然沒有伺候於床前,但他們都是愛你的。而我呢,我是自願照顧你的。媽,前半生你對我好,就讓你的後半生,讓我對你好吧!

婆婆很感動,眼淚不由地流了下來,她把我的手握得很緊,但很溫暖,這才是一家人。

婆婆人物分析:好婆婆,心疼自己的兒媳,對孩子們好,性格溫和。

老公人物分析:忙於事業,疏忽父母。

我人物分析:常懷感恩之心,別人對我好,我會加倍對別人好的,愛是無私的。

相關焦點

  • 「我有房子,有退休金,老了也不用你!」婆婆住院卻說兒媳不孝順
    沒想到去了之後,婆婆還是真振振有詞,先把表妹一通批評,接著說:「我有房子有退休金,用不著你!我的房子值200多萬,到時候我把房子一賣,去養老院住去!」還指著表妹說:「你別惦記我的財產!我侄子孝順我,實在不行我以後把房子過戶給我侄子!」
  • 婆婆老了,你願意讓她來你家養老嗎?2位兒媳的回答真實又扎心
    所以,很多的兒媳本能的在結婚後跟婆婆保持一定的距離,客氣著過各自的日子,儘量不要有什么正面的衝突,也儘可能的不去招惹婆婆,畢竟婆婆是長輩,是自己愛的男人的媽。  養兒防老是我們的傳統,很多婆婆還是認為自己老了就該跟著兒子一起居住養老,可兒媳會是怎麼想的呢?下面我們來聽聽這2位兒媳如何回答:婆婆老了,你願意讓她來你家養老嗎?
  • 憑什麼不給我養老?兒媳三句話,婆婆無言以對,你現在改還來得及
    每次回家,她都會買一堆的營養品,但是婆婆並不領情,甚至因為不合心意,破口大罵說:「花著我兒子的錢,給我買了不如意的東西,純心不讓我好過!」事情愈演愈烈,兒媳懷孕的時候,阿姨找人算卦,人家說是個女兒,她就對兒媳更不上心了。
  • 婆婆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不幫我,她需要我幫忙的時候我要幫忙嗎?
    我生了倆娃,都是我自己帶的,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我跟她說要她幫幫我,她沒有幫我。還說沒有義務幫我帶孩子!如果她以後老了要我照顧她,我要不要幫忙? 既然部分人有了與傳統理念相背的觀點「父母沒有義務帶孫子」,這套邏輯承接了西方家庭文化之觀念,既然把爺爺奶奶把孫子視為不可對自己寄於依賴的「路人」,把兒媳視為無所依賴的「外人」,兒媳作為一個(依賴與孝敬)獨立的個體,當然會對公公婆婆的生老病死可以至置不理!
  • 婆婆,之前說不需要我幫你養老,現在死皮賴臉不走,是什麼意思?
    老公家裡有兩兄弟,老公還有個弟弟,這也是婆婆一直的倚仗,特別是在我生完孩子坐月子的時候,老公每天上班,連照顧我的人都沒有,自打聽說我生的是個女兒的時候,婆婆就一直不待見,我自己都不知道那段時間是怎麼過來的。
  • 離婚了又怎樣,我一天是你婆婆,一輩子都是你婆婆,你就該養我老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這句話說的就是,兒女們應該孝敬老人,不管做什麼事情,做不到「孝」這個字,那你就不是個「完人」,就會被別人唾棄,這是很現實的事情,但是現實情況是,對於老人孝順也必須基於老人非常明事理的情況之下,咱們就拿兒戲來說吧,有的兒媳一心為婆婆著想,但是婆婆的態度卻非常微妙
  • 「兒媳,你憑什麼不伺候我」女人把10年前婆婆說的一句話奉還回去
    然而,當公婆知道以後直接找上門罵他們兩口子不懂得過日子,手裡剛有點錢就換房子。丈夫嘴太笨了不會說,林霞直接跟婆婆說:「我們買房子是我們的錢,跟你沒有關係,想怎麼買我們就怎麼買。」公婆罵他們不孝順,林霞問婆婆自己怎麼不孝順了?婆婆也說不上來。
  • 我怎麼總成不了兒媳眼中的好婆婆?母親的心病,女兒用3句話治癒
    第一句:想要成為好婆婆,對兒媳要真心實意地相待人心都是肉長得,所謂真心實意,無非就是我有事不瞞著你,把你當自己人相待。有事讓你知道,做事和你商量,不必和你霧裡看花,虛著套著。李婆婆是個很能幹的女人,丈夫去世後,她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 婆婆雨天摔了腿,兒媳冷漠:「不需要營養,這不是當初你說的?」
    兒媳孝敬婆婆,為婆婆養老,婆婆理解兒媳,不為難孩子的婚姻將心比心的話,那麼婆媳關係和睦也有利於兩夫妻相處。將心比心重在換位思考,同樣的,如果在一個家庭當中,夫妻之間不能夠換位思考,婆媳之間不能將心比心的話,那麼不止夫妻關係婆媳關係都會因此變得不融洽、緊張。
  • 婆婆怒懟鄰居:你別這樣說我兒媳,我比你了解她
    但聰明的婆婆,從來都不會把兒媳當外人,更不會稍有不愉快,轉頭就向鄰居稀裡譁啦地說一大堆,因為她們都知道,只有家和才能萬事興,大小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兒媳才是自己人,擅長挑撥離間的鄰居才是外人。
  • 兒媳對婆婆的怨恨能多大?網友:等她老了,我也誇她堅強靠自己
    在婆媳矛盾中,總會聽到一些婆婆說:自己的兒媳婦有多不懂事,有多不孝順。由於她們年紀大的緣故,再加上戲劇化的演技,常常讓不知道事情真假的親戚或鄰居,認為這個兒媳很不孝順,讓婆婆受了太大的委屈。@孤獨求月半:老公靠力氣賺錢,每天早出晚歸,孕前期吐了四個月,吐到只剩78斤,生產當天體重不到100斤,生了女孩,每天聽在耳朵裡的都是生女孩怎樣不好,只照顧了五天,每天兩頓粥,晚上涼粥泡熱水,孩子四歲多的時候,一個遠親家的小妹突然離世,因為孩子爸爸在外地工作,所以我拜託她幫忙接一下幼兒園的孩子,她說沒時間,等她老了,我也誇她堅強靠自己。
  • 霸氣婆婆:我的兒媳我來寵,不要你說三道四,再亂說別怪我不客氣
    金芳對於婆婆的好特別感動,平日裡她也是有好東西就想著婆婆。02前幾天,兒媳金芳的大表哥來看望她,金芳懷著身孕,走動不方便,而婆婆又不在家,就帶大表哥在小區旁邊的飯店吃了一頓。吃完飯,大表哥把金芳攙扶著送回了家。可是,就這麼一幕,被小區裡的八卦老太太們看到了。
  • 「婆婆,你為什麼不尊重我」「只有高情商的兒媳才有資格被尊重」
    但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婆婆和兒媳都有不可逃脫的責任。有的人認為是,兒媳遇到了壞婆婆,婆婆整天找事,才產生了矛盾,還有些人認為是婆婆遇到了壞兒媳,整天無事生非,從而引發矛盾。我的婆婆是一位大學老師,相比周圍同事的婆婆來說,我的婆婆已經算了是學歷最高的了,這對於我來說無疑是一件幸運的事,因為老師都為人師表,通情達理,真正算得上是高情商婆婆。
  • 婆婆在你坐月子期間沒有照顧你一天,她老了你會怎麼對她
    當然,等婆婆老了自然也就不要指望自己的兒媳婦會去伺候她,畢竟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正常情況下,沒有誰會心甘情願的照顧一個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冷眼旁觀的人。孔子都曾經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可見,如果兒媳和婆婆關係一直不好,還真沒必要道德綁架自己,當婆婆老了的時候必須傾心伺候。只要你老公去伺候婆婆的時候你不阻撓就好了。
  • 高情商的兒媳反擊婆婆壓榨:你念我一寸的好,我報你十尺的恩
    導語:高情商的兒媳反擊婆婆壓榨:你念我一寸的好,我報你十尺的恩婆媳問題,已成世紀難題,不管時代怎麼變遷,總會有些婆媳,水火不容,相互廝殺到老。想想還是蠻可悲的,同為女人,都深愛著同一個男人,為何就不能好好相處,相安無事地過一生。有的時候,還真不是誰多事,也不是誰惹事,而是兩個人湊在一塊,就會有事,分開反倒比較好,不見面也就沒有傷害。
  • 「兒媳,你不尊重我」「婆婆,你做的那些事我不會忘,何來尊重」
    01寫這篇文,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婆媳之間談尊重,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互相。婆媳之間原本就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最重要的是將心比心、愛屋及烏。婆婆和兒媳之間講的就是一個情分,你對我好,我會對你好,你對我惡言惡語,我如何對你笑臉相迎。
  • 「既不帶娃又不出錢,為啥要我孝順」兒媳的一番話,婆婆無力反駁
    前幾年一篇題為「你不養我小,我不管你老」的文章在網絡上大火,有人甚至為此特意查了相關法律條文,法律規定,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但是這裡的子女指的是老人生育的子女,女婿和兒媳其實並不在這個範疇裡面。但法律之外無外乎人情,那麼兒媳究竟應不應該孝順老人呢?
  • 「兒媳,你只要給我磕頭認錯,就讓你回家」「請你滾,我再婚了」
    雖不涉及大的原則問題,可小事情依舊可以掀起大波瀾,攪得全家人不得安寧。大多數婆婆不是真的想讓兒子兒媳離婚,不過想在兒媳面前耍威風抖精神罷了。婆婆心裡並不清楚,每個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忍無可忍,自然無需再忍。有些婆婆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認為兒媳是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殊不知,送神容易請神難,等婆婆哪天心血來潮念起兒媳的好時,一切都晚了。
  • 「媳婦熬成婆婆後我才明白,為何當年我婆婆月子裡不願意對我好」
    月子仇月子仇,婆媳一輩子也邁不過去的坎兒。多少婆媳因此反目成仇,多少夫妻又是因此而感情破裂,每每提到這話題,我都會由衷的感慨一句,女人何苦要為難女人?我更加疑惑,多年的媳婦熬成婆,誰都是媳婦苦過來的,都生過孩子,坐過月子,知道女人在月子時期的脆弱,需要更多的關懷。可為何知道,還偏偏要去反其道而行為難對方呢?
  • 「兒媳,你既然對我不滿意,就給我滾回你娘家去」「你給我閉嘴」
    尤其是女人結婚後,假如遇到一個不講理的婆婆,那麼就會欲哭無淚,畢竟婆婆不講理,做兒媳的能怎麼辦?我想很多人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會感覺很棘手。畢竟婆婆做為長輩,又是丈夫的母親,就算對兒媳不講理,兒媳也不能和婆婆對著來。因為一旦對著來了,那麼有理也說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