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烹飪藝術」與「食品科技」的較量中,標準化是不是大勢所趨?

2020-12-11 億歐網

昨日,「Hello Food · Hello Future」信良記2017首次新品發布會於北京798藝術區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來自中國烹飪協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峰瑞資本、鐘鼎創投、千禧鶴集團、金百萬集團、阿里巴巴口碑網、聯合利華、雀巢、上海老磨坊集團、優配良品、黃記煌等企業領導、代表參加此次發布會。

「烹飪藝術」與「食品科技」的激烈碰撞

80、90後引領著消費升級,除了口味、價格、服務等原有需求外,安全、健康、吃出儀式感和藝術感,成為消費升級中消費者更為關心的問題。而圍繞「烹飪藝術」與「食品科技」,中國烹飪大師王海威、四川旅遊學院烹飪教授尹敏、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玉鳴、優配良品CEO史慶東、阿里巴巴口碑網鏡海、上海老磨坊集團董事長吳佳賓,等展開對話,產生了傳統烹飪與現代餐飲的激烈碰撞。

以上餐飲人就餐企如何應對消費升級、未來餐飲行業中廚師的作用、傳統餐品和食品科技的關係及現代食品科學與傳統烹飪如何統一等問題,逐步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於餐企在消費升級大潮下,該如何自處的問題?大家均認為目前餐飲行業的發展正處於從烹飪藝術到食品科學的轉變階段。在這個階段,食品科學的作用是將中國烹飪的精髓,傳統餐飲人的經驗,標準化生產並投放市場。餐企想要在新形勢下贏得先機,就應該抱著更開放的心態,跟上下遊、線上線下等全平臺和鏈條合作。

關於「一道菜需不需要廚師」優配良品CEO史慶東的觀點給了大家啟發:他認為,一道菜需不需要廚師,要看這道菜是什麼?如果這道菜需要大廚的手藝,而手藝的部分又無法標準化,那廚師的作用就無法替代。而如果有些菜並不依賴廚師,標準化則只是代替了小工,減少了大廚的其他瑣碎的準備工作。阿里巴巴口碑網鏡海則補充道,標準化減少了真正大廚的工作後,大廚們才有更多精力精心雕琢新菜。

關於傳統餐品和食品科技的關係,大家的共識是,工業化不是去廚師,而是把廚師的工藝傳承下來。隨著工業化的發展,門店將不需要那麼多廚師了,廚師們更多的集中在上遊中央廚房了。而在未來,食品工業化一定是餐飲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於現代食品科學是否會取代傳統烹飪的問題?中國烹飪大師王海威表示,自古以來,真是由於各地不同的食材偏好才形成了中國餐飲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而現代食品科學的標準化則只能針對某些地域或某些菜品,並不會威脅整體餐飲市場的多樣性。其他人補充道,標準化程度的提高,其實可以讓真正的餐飲大師們的工作更輕鬆,也降低了食品享受的門檻,使得大師味可以從一線城市擴展到五城市,讓更多人享受到更好吃的服務。未來,食品科技不會替代傳統烹飪,只會尋找更多的方法實現好吃和標準化的統一。

標準化的中餐,也可以做到媽媽的味道

現場信良記CEO李劍就餐飲未來發展的趨勢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他認為,不管是在餐廳還是家庭等所有的就餐場景下,只有食材標準化,才是最能提高行業效率,進而提高整個社會效率的做法。

其次,李劍奉行「一張財務報表,要看最後食物的性價比」。不管是在廚師研發還是物流配送還是其他環節,成本高、效率低,信良記就優化那塊,從在蝦源地設廠、到在研發上持續投入,再到跟地方政府協調,李劍堅信:只有持續在困難的事情上投入,才能把事情做成。

此外,在他看來,信良記的優勢在以下三點①「少就是多」;②在食品科學、大數據等方面的核心技術③全產業鏈布局。

最後李劍與與會者討論了三個問題:

①中餐可以標準化嗎?

李劍認為大部分的中餐是可以的。因為中餐的主要組成部分原料、設備、調味料、及最後的烹飪過程等都是可以標準化的。以原料為例,海鮮產品的冷凍鎖鮮技術在日本已經早已實現了;調味料的標準化,也早有實現的先例。比如醬油就是最早的料包;設備的標準化,則更不用說;最後在烹飪過程中,「煎、炸、燉、煮」也沒有一種方式是需要過多人工幹預的。

②「標準化的中餐好吃嗎」?

李劍表示,大家都認為媽媽做得菜比較好吃,其實背後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媽媽做的菜保證了持續穩定的口味。但目前餐飲行業大部分餐廳菜品口味都是今天90分,明天70分。以後標準化的中餐就是幫助餐廳輸出口味穩定的菜品。

③標準化和中餐的多樣性如何共存?

李劍認為,未來,餐飲行業的標準化發展會讓越來越多沒有技術含量的廚師操作被替代,但也會讓真正的大師留下來;未來的消費者一個月大部分時間吃標準化的菜品,偶爾去吃幾頓真正大師的菜品,將會成為常態。

標準化產品是大勢所趨

亞洲美食聯合研究中心董事長徐伯春表示,亞美研自正式揭牌以來,不斷擴大中餐食材的探索、研究領域,從原料鎖鮮技術,風味圖譜研究、超低溫技術應用研究等方面入手,已取得突破。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王國利院長指出,我國農業資源匱乏制約了農業的未來發展。中國農業發展所依賴的農業資源總量位於世界前列,但人均佔有量卻顯著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現階段,供應鏈企業的出現,有效緩解了農業一二三產的問題,加快了我國智慧農業的發展。供應鏈企業通過產業升級,由人工走向智能。

在種植、養殖生產作業環節,構建一體化的農業生產自動化系統和平臺,根據自然生態條件改進農業生產工藝,進行農產品差異化生產;在食品安全環節,構建農產品溯源系統,使食材可追溯全程信息;在生產管理環節,特別是建立自主養殖基地、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型農場,進一步提高產能、效能。

黃記煌創始人、董事長黃耕表示標準化產品是大勢所趨,供應鏈提供標準化產品解決了餐廳後廚人工成本高和效率低的問題,也就是餐飲老闆經常提到的「四高一低」。供應鏈讓傳統餐飲從後端原始的狀態解放出來,餐企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提供更好的服務,用更精準的營銷方案,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可以說供應鏈滿足了消費升級,使餐飲老闆體驗到供應鏈帶來的巨大優勢,更是餐飲業的變革之舉。

作為信良記的投資方,峰瑞資本創始人李豐指出,受國際發達國家的啟發,峰瑞資本長期致力於尋找中國食材行業的大市值機會。信良記作為我國餐飲爆品標準化品牌,選擇通過爆品標準化這一高勢能路徑切入餐飲市場,峰瑞資本和多家投資企業充分肯定對信良記的投資, 此舉不僅是推動供應鏈產業發展,更是改變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裡程碑。

相關焦點

  • 中央廚房、料理包、智能烹飪設備,復盤中式快餐標準化的三大突破
    因此,餐飲的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 餐飲也由過去小批量、離散型的生產向規模化、標準化的食品工業的方向發展。 後來,供應鏈公司都開始進行深加工或OEM,生產半成品或熟食,如信良記、蜀海等等。數據顯示,在全國性的連鎖餐飲品牌中,70%以上擁有自建的中央廚房。
  • Manaal食品有限公司:電子商務是大勢所趨 多元化經營促進企業可...
    Manaal食品有限公司:電子商務是大勢所趨 多元化經營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2020-08-24 17:32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消費者的物理流動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巴基斯坦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的銷售提振。
  • 李惠中:關注食品產業 建議開展川菜產業化標準化研究
    四川省政協委員、李錦記醬料集團主席李惠中  現狀:高端人才欠缺 川菜標準化不足  四川是食品生產和消費的大省,食品產業是四川省六大支柱產業之一。據統計,四川省食品產業GDP產值在全國排第五位。同時,四川省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數據顯示,2017年四川省旅遊總收入超過8923億元,同比增長16.1%,其中把美食作為來川旅遊主要目標之一的遊客佔到80%以上,川菜產業發展大有可為。另一方面,以電商、物流、網際網路、信息化、智能化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經濟的迅猛發展為傳統川菜餐飲業和現代食品工業的融合提供了最好的契機。
  • 法國留學熱門專業之食品和食品科技品牌!
    法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所以法國不需要像英美澳加新那樣搞轉基因瘦肉精,法國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注重天然食品的國家。 例如,法國ISG高等管理學院的食品和食品科技品牌專業,連結了生活藝術、 產品、 設計和與消費者關係。幫助學生掌握食品標準、烹飪潮流和釀酒學, 從而與消費者建立新的關係;了解如何在農業食品工業裡發掘新的研究領域、新產品和設計;或 解在葡萄酒和 酒領域的關鍵材料, 以便讓企業家、商業開發商和營銷人員對未來的食品世界做充足的準備。
  • 昆明學院亞洲烹飪藝術學院成立 推動中國及亞洲烹飪藝術國際化發展
    昆明學院供圖中新網昆明1月9日電 (杜瀟瀟)昆明學院亞洲烹飪藝術學院9日在昆明學院掛牌成立。這是中國國內首家由高等教育本科院校與國際最有影響力的中餐業行業組織及國外著名烹飪藝術與管理教育機構合作建立的國際烹飪藝術學院。
  • 萬萬沒想到,街邊小吃竟要走標準化道路?
    傳統小吃標準化是大勢所趨。而對於餐企來說,地方小吃標準化變革正是小吃市場的機會。2、食品安全受重視常年來,街邊小吃因缺少行業規範而備受詬病,食安問題已成為抑制小吃品類良性發展的一大癥結。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 小蘑菇成就大產業,烹飪科技來助力
    現場採取「網絡視頻直播+烹飪科技+吃的科普」形式,讓廣大消費者親身體驗和感知京郊特色精品農業作物,為推動優質農產品走進千家萬戶,實現農民增收創造良好輿論氛圍。 消費作為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是指利用社會產品來滿足人們各種需要的過程。其中個人消費是人們將生產出來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用於滿足個人生活需要的行為和過程,是「生產過程以外執行生活職能」。
  • 中山市傑特電器科技有限公司,赫巴茲烹飪用具各類鍋特點
    赫巴茲烹飪用具鐵鍋與不粘鍋1、鐵鍋和不粘鍋的特色鐵鍋特色:鐵鍋具有韌性強、抗衝擊的長處,鐵鍋鍋體傳熱快,鍋體富有人體健康的鐵質和礦物質,契合炊具職業尋求健康、節能、環保的盛行趨勢。缺陷是鐵鍋假如長期不運用或運用不當就會生鏽。
  • 銥雲科技發布-2020餐飲企業數位化經營報告
    【目錄】一、2020餐飲業態發展概述二、2020餐飲行業發展三大特徵1、食品化、零售化進程提速2、餐飲標準化大勢所趨,速凍調製食品放量增長3、龍頭企業加速子品牌孵化,布局品牌矩陣三、數位化加速各細分賽道競爭格局成型1、 「網際網路
  • 肯德基亮相央視紀錄片 跟著《餐桌背後的中國》讀懂中國食品工業變革
    創作團隊希望通過專業嚴謹又不失趣味的視聽語言告訴廣大觀眾:中國食品工業的迅速發展,正在引發一場我們『餐桌』上的變革。這包括食物的原材料生產、加工製造、物流運輸、新品的開發、烹飪方式的改變以及飲食習慣等等。而在我們每日一蔬一飯背後,不僅有著民族文化的傳承,更有一個安全、衛生、智能的食品工業體系在提供著技術支撐。
  • 為什麼安迪·沃霍爾的藝術裡,全都是工業食品?
    如果說雙十一有什麼非買不可的商品,那麼食物無疑會榜上有名——翻一翻你的購物車,你一定會發現可樂、即食零食和方便食品的身影:快節奏的生活裡,一次耗時又費力的烹飪太過奢侈,這些簡便易食的工業食品才是滿足食慾的最佳解決方案。
  • 烹飪是門藝術,藝術就是爆炸!
    論如何用一道物理應用題勸退準備入坑烹飪的小白。問:現有一口普通高壓鍋,其安全閥限定壓力為80KPa,鍋體與鍋蓋結合處在1.25倍限定壓力下發生屈服,假設高壓鍋可容納7L空氣。求高壓鍋發生爆炸時,750g的鍋蓋能被炸飛的最大高度。
  • 重慶制定「豆腐魚」烹飪地方標準
    近期,北碚區首個重慶市地方標準——《渝菜三溪口豆腐魚烹飪技術規範》,已經由北碚區市場監管局牽頭申報。在重慶的美食中,三溪口豆腐魚絕對是可圈可點,口感麻辣鮮香、軟滑爽糯,讓無數食客傾心。目前,北碚區有17家三溪口豆腐魚餐飲店,它們都自視為正宗,在外地也有一些主打三溪口豆腐魚的餐飲企業,但在食材選用、口味、技法等方面都各執己見,沒有統一的標準。
  • 瀋陽皇姑區中式烹飪培訓哪裡比較好
    瀋陽奇新烹飪藝術學校是一家專注於餐飲方面的培訓機構,常年開設中式烹飪培訓等課程,學校以專業的烹飪師資出任一線教學,同時擁有國內多名出色的烹飪專家組成的專家顧問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2019食品科技創新論壇」隆重召開(下)
    江蘇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夏九學副總經理  江蘇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夏九學副總經理做了題為:「功能性益生菌引領發酵食品行業創新」的報告。益生菌廣泛應用於乳製品、肉製品、醬醃菜製品、酒類、醬類製品等各類發酵食品中。
  • 重慶小面標準化 從"百店百味"到"百店一味"?看真相
    近年來,關於小面標準化的呼聲一直不斷,今年初,由重慶市商業委員會主導的首個地方推薦標準《重慶小面烹飪技術指南》出爐。如今,重慶小面的標準化進程如何?18日,2016中國重慶小面產業發展暨第二屆標準化高峰論壇舉行,一起看看小面標準化有哪些成效,面臨哪些問題?
  • 燒麥食材標準化助力《敕勒川味道》展翅高飛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融媒體記者 張圓)10月29日下午,由內蒙古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內蒙古燒賣美食文化專業委員會、內蒙古每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燒賣專用胡麻油團體標準》品鑑會在玉泉區老綏元大召席力圖召店舉行。
  • 規範、科技、體系:思念食品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三板斧」
    2020年第三季度,河南舉辦2020食品安全與發展論壇,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局長馬林青介紹,2019年,全省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8.26%,較2018年提高1.5個百分點。今年4月,國務院食安委通報2019年度全國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結果,我省榮獲A等次。被提及思念食品是如何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
  • 令人羨慕的「健康食堂」「標準化夥食團」,有你們單位嗎?
    令人羨慕的「健康食堂」「標準化夥食團」,有你們單位嗎?集團公司建立完善「健康食堂」「標準化夥食團」的評價標準明確食品管理、基礎設施、健康營養、食品安全、職工滿意度等各項量化指標10月底經過集團公司嚴格驗收鑑定2020年度「健康食堂」
  • 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 教你怎樣吃才健康
    2017年,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新增烹飪與營養教育本科專業,這標誌著北京市首個與烹飪有關的本科層次的專業正式亮相。說起烹飪、營養,很多人認為:「不就是炒菜,做飯嗎?」不重做菜重研究走進專業實驗室,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的一名學生正在做實驗。這名即將畢業的學生已經被北京市藍天幼兒園錄用。在一旁的冰櫃裡,還擺放著一份份涼拌菜——老醋花生。這是為了觀察這些食品在放入冰箱後不同時間內,其營養成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