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甘肅—古代中國絲綢之路文明,甘肅是歷史上最大的外貿關口。
甘肅在古代陸上絲綢之路上是當時中國古代最大的外貿關口,中原的瓷器、絲綢、茶葉、藥材伴隨著駝鈴聲,途經西域、中亞等運往地中海西岸。佛教、胡桃、葡萄、樂器、香料等也相續被帶進來。甘肅省博物館-絲綢之路展廳,通過千年遺物,見證歷史長河中不一樣的甘肅。
-
鄭州市副市長萬正峰召開四條絲綢之路及
2月25日,鄭州市副市長萬正峰在市政府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四條絲綢之路和外貿外資企業復產復工工作,市商務局、市物流口岸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傳達學習了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和近期省委常委會、市委常委會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要求,重點對四條絲綢之路和外資外貿重點企業的復工復產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
古蜀文明依託南方絲綢之路的早期中外文明交融與經貿互通關係
但是它最為特殊之處就在於,是要先於知名度更高的北方絲綢之路建立的,而且以古代巴蜀文明所在地為起源,而且由東西兩股力量在雲南匯合之後,一路途經緬甸公路、下關, 穿越巍山與博南山,其間由瀾滄江翻越保山以及高黎貢山,最終進入緬甸境內。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①|東莞從外貿大市邁向外貿強市
在東莞這片外商投資熱土上,外資、外貿企業復工達產的腳步愈加輕快。時間來到2015年,當年的東莞外貿進出口首次突破1萬億元,達10407.8億元,增長4.2%,而當年全國進出口總值總比下降8%。在全國乃至全球外貿形勢嚴峻之時,東莞外貿方面取得的成績值得關注。
-
絲綢之路起源你知道?西瓜葡萄來自絲路,唐玄奘班超也是絲路使者
說起絲綢之路應該大家都不陌生,可以說是中國古今的偉大創舉,為什麼呢?因為古代兩千多年就有張騫出使西域,今天又有偉大領袖習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可以說絲綢之路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不僅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更是加強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所以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是你又知道多少絲綢文化呢?知道它的起源嗎?因此我們應該好好了解一下絲綢之路。
-
海上絲綢之路的三大著名港口
對於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與發展,中國南方港口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歷代有所變遷。從公元3世紀30年代起,廣州成為海絲主港;宋末至元代時,泉州超越廣州,並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並稱為「世界第一大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承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便是泉州。
-
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通向哪裡?
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使用用。從運輸方式上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論壇(2020)在廣州廣外舉行
12月12日,由「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指導,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創新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五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論壇(2020)在廣州開幕,線上線下同步舉辦。
-
第二屆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韓國新南方政策合作學術研討會舉辦
近日,第二屆中韓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南方政策合作論壇在中國、韓國兩地線上召開。論壇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和韓國東西大學聯合主辦,來自國內外近30位專家、學者參會發言,為探索疫情時代的中韓合作與新南方政策-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建言獻策。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論壇(2020)在廣外舉行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論壇(2020)在廣州開幕,在線上線下同步舉辦。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書記、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隋廣軍,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副秘書長王立勇出席並致辭。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長石佑啟教授主持了論壇開幕式。會上發布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2020年度研究報告:「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合作》。
-
絲綢之路 熔鑄古今(遙望絲路)
以文明發展形態的早期階段來看,五穀種植、家畜馴化、陶器製作、冶金技術等等,也並非孤立地起源於亞歐大陸某一特定地點,而是多區域、多地點、多起源,在亞歐大陸全區域內廣泛傳播,各文明地區廣泛互相借鑑學習,以區域文明自身文化特質為基礎,融匯其他不同文明區域、多種文化成果各自發展的結果。
-
杭州綜試區發布打造數字絲綢之路戰略樞紐路線圖
杭州綜試區發布打造數字絲綢之路戰略樞紐路線圖 到2022年,培育年交易額100億元的全球數字貿易平臺30個以上 「六體系兩平臺」模式創始者、全國跨境電商平臺最全的城市、新增有實績跨境電商企業4000家……過去四年來持續引領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杭州綜試區,在3月29日的綜試區創新發展大會上宣布,將打造數字絲綢之路戰略樞紐
-
紀錄片《周起元》講述明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
央廣網7月29日消息(記者 呂葉松)自2013年秋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以來,全國各地以「一帶一路」為題材的影視作品猶如雨後春筍,不斷豐富各地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
江蘇新開「南京—關西—廣島」外貿航線
10月20日上午,江蘇省港口集團新開「南京—關西—廣島」外貿航線暨加密「南京—營口」內貿航線儀式在南京港龍集公司舉行。此次新開「南京—關西—廣島」外貿航線、加密「南京—營口」內貿航線,是省港口集團立足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積極推進江蘇港航一體化改革,推動旗下江蘇遠洋與南京港集團深入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省港口集團發揮以南京港為中心的寧鎮揚江海中轉綜合樞紐作用,提升區域航運物流要素集聚和資源配置能力,加速南京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
-
古絲綢之路到底有多慘?
一提到絲綢之路,我們第一反應是「一帶一路」,「亞歐大陸經濟命脈」等等,那只是現在或者說將來要達到的目標。然而在古代,絲綢之路更多的是政治意義、戰略意義、文化意義,經濟意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大。第一,交通困難。
-
甘肅商務廳廳長:甘肅將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
專訪甘肅省商務廳廳長楊志武: 甘肅將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 向西開放、重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於地處西北的甘肅而言,無疑是近年來最大的利好消息。 二是促進外貿轉型升級。全面優化外貿結構,支持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科技興貿創新基地、民族特需用品產業基地建設;逐步形成與中西亞、中東歐市場深度融合的區域經濟。 三是加快「走出去」步伐。
-
國際化的宋代與海上絲綢之路
自從陸上絲綢之路被党項人所控制後為了尋求對外出路的宋人不得已又將目光重新投回到了海上,撿起了唐朝人留下的海上絲綢之路,沒想到這不得已的舉措卻成為了中國邁向海洋文明的一大步。受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貿易與文化交流影響,宋代延續了唐代的國際化傳統,但在規模與成就上更加突出和輝煌。
-
絲綢之路人文探源
我對考古一竅不通,但近年來對絲綢之路,尤其是海上絲路文化倒是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有所涉獵。2012年7月,我在秦始皇派徐福出海處秦皇島創作了中國第一部海上絲綢之路主題的大型史詩《海上絲路》,當年又創作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臺本《海上絲路 香雲紗》,之後撰寫了幾篇有關絲綢之路的論文,參加了一些專題論壇。
-
「湘品出湘」走向全球 絲綢之路湘繡啟動全國刺繡電商出口第一單
2020年11月26日長沙訊(全媒體新聞中心首席記者 王益群)一批由湖南湘繡城集團旗下長沙絲綢之路湘繡有限公司qjqi.com 「秋街秋愛」跨境電商平臺;申報的一批價值:19069美元的湘繡,圍巾,工藝服裝。
-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背景下的中國與塔吉克斯坦金融合作
2014年9月,習近平主席到訪塔吉克斯坦,兩國就安全合作、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等重要議題交換了意見,掀開了中塔全面合作的新篇章。三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回應了塔吉克斯坦的迫切需要。塔吉克斯坦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基本依靠國際金融機構貸款或國外政府貸款。「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回應了塔吉克斯坦社會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迫切需求,受到塔吉克斯坦總統的積極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