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書主播上榜福布斯:內容創業正進入音頻時代

2020-12-21 倪叔

喜馬拉雅對外宣布其用戶數突破6的同一天,福布斯中國發布了2019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喜馬拉雅主播有聲的紫襟和牛大寶同時上榜。

這一天是10月17日,對於喜馬拉雅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天,同時,對於整個中國音頻行業來說也是一樣。音頻行業主播首次登上福布斯排行榜,這代表著主流商業世界的認可,音頻行業的潛力和未來,可期。

此時此刻,有一個問題需要開始思考一下了。

為什麼在中國,聲音的價值最先在知識付費領域被引爆,而在日本卻是動畫?在中國,主播是主流;在日本,聲優是主流。在日本,聲優甚至能舉辦自己的演唱會,有著和娛樂明星一樣的地位。

這種差異究竟是從何處而來?從日本聲優的業態之中,又有什麼是可以被我們借鑑的,中國「聲音」未來究竟可以解鎖多少種可能性?

我們今天這篇文章,想以此為出發點,來探討這個問題。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明確一點,中國「聲音」不止有音頻主播。伴隨著精神消費的崛起,中國也正在崛起一批優秀的聲音藝術從業者,比如哪吒的配音演員呂豔婷、羅小黑的配音演員山新等。在虛擬偶像屆,洛天依作為國內第一位,也是最受歡迎的虛擬偶像歌姬,登上了江蘇衛視的跨年晚會,還參加了央視的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在古風音樂圈,「滿漢全席「同樣靠聲音吸引了不少粉絲。

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劇照

洛天依、薛之謙合唱《達拉崩吧》

古風音樂團隊:滿漢全席

作為另一種中國「聲音」的代表,中國配音演員所獲得的關注度目前還比較有限,像邊江、季冠霖這樣優秀的配音演員也很稀缺,但未來的空間卻是巨大的。

1

聲音裡的數據

回到我們剛才提出的那個問題:為什麼在中國,主播是主流,而在日本聲優是主流?答案其實不複雜,因為我們身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快時代中,信息化浪潮擊碎了傳統的經驗體系,面向未來的知識需要重構。

我們急於獲取新的信息和知識,時間戰場催生了「耳朵經濟」,新的技術載體帶來了新的信息獲取方式,相比書本和報紙,更高效,場景更豐富。每天的通勤時間,息燈後的睡前時間等,都可以充分利用起來。

2018中國全民閱讀年會上,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了《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數據顯示中國的「耳朵閱讀用戶」正在飛速增長:2017年成年國民聽書率為22.8%,較2016年提高了5.8%,聽書已經成為各種閱讀方式中增長最快的方式之一。

喜馬拉雅與克勞銳聯合發布的《2018喜馬拉雅有聲書用戶行為洞察報告》顯示,將碎片化的時裝充分利用起來之後,中國人均閱讀時間大大增加,高頻有聲書用戶一年平均收聽書15本以上。

1月28日,艾媒諮詢發布了《2018-2019中國有聲書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8年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達46.3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6.4%,2019年市場規模有望增至63.6億元。整體增長勢頭強勁,整個賽道也在高速發展。

在喜馬拉雅6億用戶中,移動有聲書用戶主要以年輕人為主,2018年Q1數據顯示,30歲以下用戶63.4%,其中24歲以下的佔33.8%。

但具備高消費能力的中年用戶數也在不斷上升中。整個2018年Q1階段,移動有聲書用戶中,31歲到40歲用戶佔24.4%,41歲以上的佔12.2%。

且,69%的有聲書用戶付費意願強烈。

喜馬拉雅與克勞銳發布的數據顯示,一位廣東潮州的喜馬拉雅用戶在有聲書中花費了13411.6元,他最常聽的三本有聲書是《跌蕩一百年》、《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和《窮查理寶典》,是秦朔和吳曉波的忠實粉絲。

據了解,喜馬拉雅平臺上的主播,營收大多依靠用戶付費訂閱和會員分成。很顯然,受知識付費的影響,用戶的付費意願被培養起來了。另一方面,和優愛騰等視頻平臺有些類似,音頻平臺的付費會員也呈現較大增長。此前,喜馬拉雅先後聯合了騰訊視頻、餓了麼、美團外賣等推出了聯合會員。

用戶付費意願的增長,讓大批音頻主播們進入內容創業的快車道。

2

主播們的百樣人生

在這樣一個時代關口,音頻行業終於登上了福布斯榜,被主流的商業世界認可的同時,所謂的「社會板結」正在裂開一條條縫隙,新技術和新平臺的出現,給予了普通人改變自己甚至改變世界的機會。

喜馬拉雅上的聲音主播,他們可能曾經是播音主持、配音演員等聲音藝術從業者,也有可能是企業職員、高校教授、一線工人、退伍軍人、家庭主婦等各行各業對聲音有熱愛、天賦的人。有聲的紫襟和牛大寶就是其中代表。

有聲的紫襟是喜馬拉雅的早期主播之一,坐擁900萬粉絲,一本《摸金天師》收聽量高達40億,節目整體累計播放量達到100億次。

主播有聲的紫襟

(第一排中白衣者)和粉絲們在一起

靠著錄製有聲書,有聲的紫襟月入百萬。

但是在故事的一開始,有聲的紫襟的事業並沒有得到家裡人的支持。這位陶淵明的後人原本是個乖孩子,後來迷上了錄製有聲書,最終大學肄業了。看到他能夠這個養活自己,父親也只好默認了他選的路。

比起有聲的紫襟,牛大寶的故事要更曲折。他12歲入行二人轉。在輝煌到來之前,他跟著野班子走南闖北,唱過紅白喜事、浴場和夜店,為了生計20分鐘喝下過48瓶啤酒。

主播牛大寶正在錄製節目

如果說有聲的紫襟做有聲書是因為興趣,那麼牛大寶就純粹是為了生計,他說:「我沒有理想,但我堅信我可以做好,我很有韌性。」

時代給了有韌性的牛大寶新的人生,現在他是喜馬拉雅「十大人氣主播」之一,登上了福布斯2019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

在金子發光的同時,有聲書市場的分工出現了。正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動畫市場崛起時,寫作者與漫畫家結合催生了漫畫編劇一樣,寫作者與音頻主播也正在融合,共同推動中國音頻市場走向成熟。

漫畫和聲音都是故事的載體,表現形式之一,有些人有繪畫天賦,天生一幅好嗓子,但不一定會寫,這個時候分工協作就顯得很重要了。美國的編劇模式也讓我們看到,分工可以讓整個行業的發展更有效率。

除了純粹的聲音與文字的結合,「演播」這種更細分的音頻形式也出現了。暮玖是一位很愛看小說的90後女生,她日常會在YY上和若干聲優一起演播一個劇本和小說,可以理解為一個音頻版的舞臺劇。

她後來能夠拿下《鬥破蒼穹》的獨播權,就得益於她在YY上的這一段經歷。《鬥破蒼穹》也是她大學時聽過的第一本有聲小說。

從「創作者」的角度來說,音頻、短視頻、公眾號、甚至是當年的網文平臺的出現,降底了聲音、寫作、視頻製作的門檻,市場擴大了的同時也激活了大量在傳統話語體系裡永遠沒有機會發光的金子。

3

耳朵經濟的崛起

在前面,我們反覆在拿中國音頻和日本動畫、虛擬偶像作比,並將短視頻、公眾號甚至是網文平臺納入我們的話題之中,是想表達,耳朵經濟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東西,圍繞著聲音的大分工正在出現。

熱門影視劇和動畫小說化、小說音頻化和影視化、聲優錄製有聲書、有聲書主播串場做聲優、小說或有聲書碎片化成為短視頻等都在發生。喜馬拉雅甚至推出了音頻直播,這又解鎖了主播的另一種可能。

所有的這一切,最終凝聚成兩個詞:製作升級、業態升級。喜馬拉雅對應推出了兩個方案:有聲書3.0製作升級、Inside融媒體出版服務。

數據顯示,喜馬拉雅平臺上已經湧現出近200位年收入超過百萬的音頻主播。主播財富增長背後,是平臺生態的成熟與賦能。所以對於平臺來說,如何幫助主播提升製作水準,解鎖事業空間是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以喜馬拉雅有聲書3.0舉例。作為一個每年有超過700萬主播錄製節目的平臺,喜馬拉雅的音頻業態已經細化出有聲書、多人劇、廣播劇和直播等多種類型,建立一個更加嚴格的品控標準至關重要,事關未來。

喜馬拉雅決定兵分兩路。

針對已有的有聲小說、劇本和詩歌美文等文學文藝作品,專注於提升演播水平,以高音質、高音效、大製作為基準,豐富雙播、多人播等演播形態,向「大片」靠攏,製作更有品質感的精品有聲劇。此前喜馬拉雅副總裁姜峰向經濟觀察報透露,即將上線的《三體》廣播劇項目投入已在數千萬級別。

與此同時,針對人文社科、親子兒童、商業財經、生活健康、自我成長和科技前沿等非虛構類作品,探索有聲書形態的多樣性。

比如將一本書濃縮成30分鐘的乾貨,將一本冰冷的書變成一本作者親授的課程、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或者是將一本書變成一部評書、脫品秀甚至是節目等。中國聲音的職業空間將因此而大不一樣。

再說Inside融媒體出版服務。喜馬拉雅正在展開與出版社的合作,從源頭拿到出版作品的有聲版權。目前全國每年大概有20萬新書出版,圖書有聲化這一巨大寶藏還有待挖掘。

Inside融媒體出版服務便是基於此推出。

加入喜馬拉雅融媒體有聲化出版計劃的圖書,選題確定後將會展開有聲化策劃,確定音頻版的聲音樣式、商業模式,開始共同開發。圖書出版付印時就會加上「喜馬拉雅Inside」二椎碼,讀者掃碼可聽。

紙聲同步出版圖書

《汴京之圍》在西安文博會首發

喜馬拉雅擁有市場上70%暢銷書的有聲版權,85%網絡文學的有聲改編權。幾乎觸及國內出版和內容生產的所有角落。

回到我們之前的一句話,這一計劃的推出,將激活一大片正在沉睡中的金子,出版不再是圖書唯一的盈利來源,也不再是唯一的載體。

過去,主播們一直受困於版權,這一計劃的展開為主播們提供了大量可供有聲化的合法版權,有聲書的體量將因此而出現井噴。為了讓主播們能安心創作,喜馬拉雅還為主播們提供了保底製作費,每年投入過億。

借鑑日本動畫的發展軌跡,和中國短視頻達人的職業軌跡,我們可以大膽預測,音頻主播們的春天即將到來。從事業關聯度上看,中國音頻市場的爆發,將進一步為中國動漫的崛起培養一批優秀的聲優。

內容創業正在進入音頻時代,音頻業態將日趨多元化,不同的賽道之間將融合發展,「中國聲音」這個大賽道正在崛起。

相關焦點

  • 有聲書主播,年收入均可達到百萬水平
    關於音頻主播,你知道多少?什麼樣的聲音才可以稱得上「主播」?隨著內容付費概念的興起,音頻行業發展態勢良好,音頻行業的「主播」群體生存狀態是怎麼樣的?如何靠「聲音」賺錢?有聲書主播,年收入均可達到百萬水平,耳朵經濟是怎樣的一種經濟?
  • 音頻平臺終將內容為王,這才是有聲書的意義
    移動音頻市場崛起初期,各家平臺已圍繞有聲讀物展開版權和主播的布局。特別是在大平臺、多品類策略的影響下,移動電臺應用和移動聽書應用的界限日益模糊,包括有聲書、廣播劇、相聲、脫口秀等在內的多個內容品類相繼被移動音頻平臺納入整體版圖。其中,產業鏈發展成熟、在內容儲備量佔據優勢的有聲書板塊優先迎來了由量到質的改變。有聲書真的火了嗎?
  • 喜馬拉雅上榜2020年度中國新經濟獨角獸TOP100,在線音頻行業唯一上榜
    1000萬音頻內容創作者入駐,實現創新創業。同時,喜馬拉雅在知識付費、有聲書、直播、廣告等各個維度發力,為主播實現夢想助力。無論是專業人士、機構還是普通用戶,都能通過創造內容,藉助由平臺打造的生態獲得成長和商業化賦能。2019年全年,主播從平臺分得16.34億的收入。「有聲的紫襟」和「牛大寶」兩位喜馬拉雅主播登上了2019年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這也是音頻主播首次登上該榜單。
  • 從有聲書到廣播劇,誰在爭奪你的耳朵?
    人家有傘,你有大頭」是音頻節目《大頭侃人》每期的開篇語。《大頭侃人》專講這個時代的商人,從賈躍亭、雷軍、柳傳志講到羅永浩、董明珠、馬雲。節目在蜻蜓FM上線後,至今已推出124期,總播放量達1.2億,完美踏上音頻經濟的潮流。時下,網絡音頻正改變著無數人的生活。
  • 喜馬拉雅巔峰榜4月榜單出爐,葉聽風、有聲劉忙等有聲書主播成直播...
    《安寧老師的日語課》《平凡的世界》《遼瀋先聲》《段子來了》等優質內容摘獲教育付費榜、出版暢銷榜、熱播榜、口碑榜冠軍,陳臻臻、阿浩說事兒、有聲的紫襟等主播摘獲直播紅人榜、人氣電臺榜、人氣聲優榜冠軍。巔峰榜新增口碑榜,口碑榜根據用戶評分排序,持續為高質量內容點讚。聽書(即有聲閱讀),用耳朵代替眼睛「閱讀」,正被越來越多人選擇與接受。
  • 喜馬拉雅發布「巔峰榜」,音頻直播主播最高年入數千萬
    喜馬拉雅還推出代表音頻內容價值與主播人氣的「巔峰榜」,其中特設「直播紅人榜」。榜單顯示,有聲的紫襟、頭陀淵講故事、夏春瑤等,粉絲號召力強的音頻屆超級網紅,均居於各榜單前列。據喜馬拉雅相關負責人介紹,音頻直播是近年來深受「聽覺系」青年喜愛的互動模式。
  • 第19個睡眠日 蜻蜓FM:兒童、有聲書成為2019熱門助眠音頻
    然而,在2019年,蜻蜓FM推薦的助眠音頻內容發生了變化。兒童、有聲書產業崛起 成為2019熱門助眠品類2018年的報告顯示,脫口秀是蜻蜓FM的睡前收聽之王,其中,又以高曉松的《矮大緊指北》拔得頭籌。而在2019年的蜻蜓FM睡眠日活動落地頁中,兒童內容和有聲書超越脫口秀成為了平臺力薦的內容,這實則反映了大眾需求和音頻行業趨勢上的變化。
  • 蜻蜓FM2018內容生態發布 九大矩陣領跑音頻產業
    網際網路正在迎來第三個風口期,即萬物互聯時代。張強表示,智能家居、車聯網、可穿戴設備正在加速滲透人群,5G技術的普及更將推動「萬物互聯」的新時代提早到來。不同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以屏幕為人機互動界面,在萬物互聯的各式終端上,語音成為最重要的交互方式,音頻內容的滲透率完全有望比肩視頻和文字平臺。「過去,音頻可能就是一個配角,但它即將站上舞臺中央。」張強判斷道。
  • 不看臉的音頻主播:喜馬拉雅助力殘疾人公平就業
    他們憑藉自己的勤奮和努力,藉助喜馬拉雅豐富的有聲內容資源和成熟的主播孵化體系,用聲音開創了新職業。     在喜馬拉雅上,殘疾人主播或演播有聲書,或分享知識,或做起了直播……他們不僅自力更生,有的甚至還創辦機構、公司,幫助更多殘疾人用聲音獲得收入,在這個不用露臉、不以貌取人的平臺上找到公平與公正。
  • 中文在線童之磊:2019年在線音頻市場增速達30.8% 有聲閱讀革命加速...
    他認為,聽讀一體正在成為閱讀新趨勢,依託強大的原創網絡文學平臺及完善的數字內容生態、AI主播技術與大量主播儲備,中文在線通過有聲書服務整體解決方案推動有聲閱讀生態成熟,助力行業升級,第四次閱讀革命或將由此開啟。童之磊在演講中提到,2019年中國在線音頻市場增長速度達到了30.8%,是數字閱讀增長率的4倍以上。
  • 在線新經濟下的內容消費——殘疾人做主播年入百萬
    從未見過光明的她一步步完成了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業,並進入上海中醫藥大學學習盲人推拿。因不想像大多數視障群體一樣從事推拿工作,馬寅青藉助自己喜歡和擅長的有聲書演播,在喜馬拉雅上開設帳號「逐光之聲」做起了主播,同時自主創業,創辦了一家有聲書演播公司。目前,馬寅青的公司有20多名員工,員工有四分之三是視障人士,2020年全年收入預計近百萬。
  • 從混沌到秩序,四十億有聲書市場嬗變
    主播紫襟的錄音設備有聲書進入中國,最早是上個世紀的事。在2012年之前,有聲書還屬於小眾門類。2012年至今,伴隨著音頻平臺崛起與知識付費浪潮,市場上的有聲書從一片片零散的小浪花,逐漸漲成了巨浪。據艾媒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達32.4億元,預計今年將增至45.4億元,越來越多的平臺正跑步進入有聲市場。浪潮之下,海灘的每一處幾乎都在發生著變化;而有些礁石,卻不會輕易被衝刷。有聲書這些年來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又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 靠「說書」可月入百萬,崛起的有聲書行業會一直火爆嗎?
    有聲書市場蓬勃繁榮的原因何在?這與時代背景、用戶習慣及市場發展趨勢都是緊密相連的。依照市場整體的情況和行業發展的慣性來看,有聲書市場在未來幾年會愈加繁榮。不過這種趨勢並不絕對,因為這一行業存在固有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源於大環境,所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也給中國有聲書行業的發展趨勢增加了「懸念」。
  • 有聲閱讀迎來IP時代,模式創新成破局關鍵
    目前酷聽聽書擁有較為強大的有聲內容規模,自有內容達8120部,共8.3萬小時,月更新量為6000小時,主播資源達到7000名,其中獨家籤約主播為300名,包括鞠萍、董浩、曹燦、李慧敏、李立宏、艾寶良、周建龍、青雪等演播界一線大咖,以及柴少鴻工作室、八音六合配音組及飛翔時代等廣播劇專業團隊。
  • 乾貨分享|華為應用市場2020能量季亮相杭州:抓住有聲書時代的新機遇
    華為應用市場攜手懶人聽書為大家帶來了關於聽書的主題分享會,帶領大家走進有聲書的世界。抓住有聲書時代的機遇,執著終會迎來陽光聽書,如今已成為很多讀者的新選擇。面對話筒,說故事、讀原著,一人分飾多角……貌似神秘的有聲主播們,讓不少人都會好奇。
  • 音頻平臺與出版社合作進入3.0時代:喜馬拉雅助力出版社實現在線...
    《易中天中華史》就是喜馬拉雅與果麥文化聯合出品、並在今年123狂歡節期間首發的全新音頻專輯。「喜馬拉雅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年我和喜馬拉雅主播張大鵬重新錄製了這本書,一共9952分鐘,你可以聽167小時還不耽誤上洗手間。在這本有聲書中,我會冷不丁地冒出來,扮演某個歷史人物,作為彩蛋。」
  • 在線新經濟下的內容消費——殘疾人上喜馬拉雅做主播年入百萬
    因不想像大多數視障群體一樣從事推拿工作,馬寅青藉助自己喜歡和擅長的有聲書演播,在喜馬拉雅上開設帳號「逐光之聲」做起了主播,同時自主創業,創辦了一家有聲書演播公司。目前,馬寅青的公司有20多名員工,員工有四分之三是視障人士,2020年全年收入預計近百萬。
  • 內容閉環+全場景生態:音頻平臺如何破局?
    但工具始終只是工具,沒有任何內容壁壘也就意味著後來者們無論誰都可以將前者輕易取代,而這僅需要在技術和用戶體驗上稍有精進就可以實現。經歷了廣播電臺內容這一階段後,蜻蜓FM開始進入了第二階段——有聲書內容。
  • 視頻內容當道,綿延百年的音頻廣播還有多少生存空間?
    在這近50年的時間裡,由於內憂外患、動蕩不安的國家局勢,廣播作為直接有效的宣傳工具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從而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在此期間廣播真正實現了全國覆蓋。但也因為時代大背景的影響,廣播主要作為政府的宣傳通道,而非商業機構,所以節目中的政治內容急劇增加,聽眾需求依然被忽視。
  • 喜馬拉雅直播發起「百大主播計劃」 助力泛娛樂賽道主播商業變現
    「百大主播計劃」重點扶持對象為有聲書、情感、音樂、ACG、娛樂等賽道的主播,通過構建泛娛樂直播與錄播內容生態,助力主播實現商業變現。根據參賽對象不同,具體比賽形式分為兩種。直播已成喜馬拉雅收入增長重要引擎喜馬拉雅以「用聲音分享人類智慧,用聲音服務美好生活」作為使命,為千萬主播實現了創業夢想。隨著「耳朵經濟」的崛起,音頻主播這一全新職業進入了人們視線。除了名人明星之外,喜馬拉雅平臺上的主播更多是懷揣夢想的普通人。